关于信息技术课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信息技术课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这充分说明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因此,能否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上下功夫.

例如,教学《制作表格》一课时,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制作课程表来进行导入,可常常因为教材有了详细的范例,所以学生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满足,导致出现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学生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等情况.笔者认为,教学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此,教学这一课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爱好,提前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Word作品,如象棋、飞行棋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有个人特色的作品.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满欢乐、惊诧和悬念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教学《复制与粘贴》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统一观看熟知的《西游记》动画片来进行新课导入,并引导学生说出孙悟空的本领主要包括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教师将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画图中,我们也可以实现孙悟空的‘分身术’.”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于是教师顺势引出新课内容——复制与粘贴.这样的新课导入,为学生学习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不断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一次偶然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巧用翻转》一课后的练习中有一幅图(如图1),授课教师认为这个内容很简单,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学习任务,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无法画出两个倾斜45度角的正方形.课后,笔者亲自动手尝试,发现这个小练习中原来暗藏玄机.于是笔者重新思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过程如下:

师解释课题,埋下伏笔:“‘翻转’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画图程序中的一个命令.请同学们想一想,编写教材的人为什么要在‘翻转’前面加上‘巧用’这两个字?为什么不用‘学习’或者‘认识’这两个字?请带着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中找答案.”

这里,教师通过设疑,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又很好地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把制作风车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让学生观看后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练习后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为什么要在‘翻转’前面加‘巧用’二字了,因为‘翻转,有很多种,我们要学会、用好!”这个学生发言后,其他学生纷纷发言.“编写教材的人要让我们把‘翻转’命令灵活使用……”“要用得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激发了,课堂讨论热烈.于是,教师总结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用这个‘巧’字的用意,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完成课后练习.”

在制作图时,图中的正方形框怎样也不能旋转成45度,结果有许多学生都选择了用多边形工具简单地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都完成了,教师请大家观看作品.对于前几个作品大家都没有异议,在观看图1时,教师评价道:“这幅图没制作好,正方形框不标准,明显歪了.”“这没法做.不信?老师,你来试试!”“画图中没有这样的命令……”学生都在委屈地辩解着.

然后教师提示学生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工具来制作.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开始讨论交流并尝试通过其他工具来画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几分钟后,教师出示图2(利用Shift键画45度角的直线),个别学生开始恍然大悟并尝试画图,终获成功.最后,教师请找到方法的学生进行示范并点题“巧”字,告诉大家画图里面的工具有着许许多多的巧妙之处,不仅要“巧”用翻转,还要“巧”用直线、“巧”用选定……

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开发者和实践者.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注重对教材的理解与开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课程的实践者,才能真正从“教书匠”成为“教育家”.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应先读懂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并借此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任务驱动,主动探究

任务驱动是当前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感受学习成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样能够让学生尽快知道自己的探究成果.同时,成功的学习体验能促进学生学习,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相关课程任务时应尽量避免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心态,将整体教学目标合理分成几个小任务,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Word软件操作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规律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首先,弄清楚插入图片的位置、版式和大小等;全面掌握图片设置后,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电子小报,拓展、内化所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学习方法;设计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分层次布置任务,也可以让学生“结对子”,即让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又有效内化了所学知识.

又如,教学《走进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家乡的旅游资源,以专题形式制作主题幻灯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所需的文本、图片资料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制作部分幻灯片供学生参考.同时,教师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要求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模仿教师制作的PPT样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制作幻灯片;二是让基础扎实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广泛搜集相关的素材,通过更换幻灯片背景、自动以动画和切换效果来美化PPT等途径,有效提升PPT的观赏性.这样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任务,能够让不同水平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对提升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学科渗透,同步提升

每一门学科在课程体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教师应积极思考,将其他学科与所教学科完美融合,使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得到更大的发展.如在学习Word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学科主题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在网络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其他学科的学习资料;还可以根据学校或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各种专题,如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这一广阔的平台,有效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渗透教育活动……其实,每一次寻找信息、阅读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都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认识生命价值的过程.

众所周知,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所以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科资源,采用合作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Logo语言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绘制七边形、圆形以及更复杂的循环嵌套问题.这样既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帮助学生复习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一举两得,很好地渗透了学科教学.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思考、交流、创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获得好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信息技术课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信息技术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2、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3、生物信息学论文

4、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

6、移动信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