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育人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95后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问题、现状与引导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资助育人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95后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问题、现状与引导

[摘 要]目前“95 后”受资助大学生贫困生总体体量呈上升趋势,受资助大学生个体自尊心增强,由于家庭教育失衡和感恩意识缺失,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简单,这导致贫困生“惯性心理”严重.针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贫困认定流程烦琐且尺度不一、鉴定人员的主观性大、贫困生诚信档案管理不健全、资助效能追踪不到位等问题,提出通过自身建设、引进资源、丰富内涵、孕育氛围等资助育人的引导策略,以塑造贫困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95 后”;贫困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1-0248-03

一、“95后”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问题的提出

自2007 年新的资助政策推出以来,“育人为本”成为资助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工作的主导思想,也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要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实现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让每个大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有能之人[1].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一直以来,国家一直重视教育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多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开始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从而使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高校在落实资助工作中不能再局限于简单的经济资助,而是要完善资助的育人功能,实现资助工作“民生与德育”功能的合二为一.“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状况,而应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近两年,“95 后”大学生开始了他们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充满活力与朝气,应变能力较强,生于国家繁荣昌盛的年代;他们大部分接触的都是当今社会较为先进的知识、文化和技术.他们乐观向上,充满,强调个性发展,敏感好奇,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他们长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善于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视野宽阔,接受能力强,但他们大部分习惯网络交流,这使其在日常面对面的交流中不善言辞.部分“95后”大学生从小便在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下,参加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深深植入在这些“95”后学生中,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进入大学后,他们喜欢和他人比较,尤其是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他们更是想着超越.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社会阅历欠缺等原因,学生的担当力欠缺,表现出生理成熟,心理落后;知识丰富,行动落后的特点[2].

二、“95后”受资助大学生现状

为了研究和分析目前“95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和现状,笔者在上海市选取了部分高校进行调查.调查以问卷为主,采用自行编制的《“95后”大学生受资助情况浅析问卷调查》,同时,调查还采用了个案访谈、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等形式.

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95后”大学生受资助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特征、年级分布、专业分布、生源地、是否受过资助、高校资助工作模式等;二是受到资助的“95后”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包括每月平均生活费、每月消费基本项目、生活费是否够用、除生活费以外的开支、人际交往或社团组织等.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一)贫困生总体体量呈上升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近些年随着国家教育政策日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就读,经济困难仍是贫困生大学学习生活中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活成本的提高,必然会给贫困生带来较大的生活压力.此外,这些学生的家庭普遍具有较明显的代际贫困特征,家族经济状况不良,家人疾病高发,形成恶性循环,经济“造血”能力弱;有些家庭存在突发家庭变故,有些家庭甚至会因为自然灾害而造成经济能力减弱.

(二)大学生个体本身的自尊心增强

因“95 后”大学生的自尊心较强,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心理和思想问题越来越突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一定的自卑心理,并且缺乏高效的引导.这些学生也急需学校通过一些互动性和体验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他们也希望学校能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丰富课余生活、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让他们能更有尊严地获得经济收入.

(三)家庭教育失衡,感恩意识缺失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先接受到的教育,其在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态度基本来自家庭的影响.在受助大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一味地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有很多父母为了生活和工作四处奔波,因此与孩子的沟通甚少,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陌生,孩子们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便缺少感恩的意识;还有一些父母本身对待生活的态度并不积极乐观,他们对待因贫困导致的生活不如意常常抱怨不公,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受助大学生便出现了只知道索取却不懂感恩的思想[3].

(四)育人模式简单,惯性心理严重

资助工作目前大部分停留于物质资助,贫困生得到的大多是生活补贴,虽有实物补助,但这种形式单一.高校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从育人的本质出发,组织实地考察培训,让他们能够真正独立、自信的学习与生活,并努力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引导的机制,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到“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4].

随着国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学生能获得的助学金逐渐增多,且评选过程较简单,这让贫困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并逐步产生了“惯性心理”,他们认为助学金的获得理所应当,这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三、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国家虽然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高校在资助认定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未真正做到资助工作的精准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认定流程烦琐且尺度不一

在每年学校的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需要学生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一系列文件来作为认定贫困生以及贫困等级的依据.而相关民政部门开具此类证明本身利益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且不用承担任何后果,所以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随意性较大,且各地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信度较低.有些并非贫困的学生以及家长,由于对高校及国家的政策比较了解,在相关信息填写上会出现与现实不符的情况,也会利用一些非正规渠道来获取相关部门的公章.这一系列现象都会给高校资助工作带来困难,侵害了真正贫困学生的基本权益,也严重损害了高校资助体系的公正,扭曲了资助工作原本的意义.

(二)鉴定人员的主观性大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资助工作落实到院系后都是辅导员兼任评选工作,并没有完善专职负责的管理以及审批,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直接影响资助工作的公平与公正.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在未被深入了解前可能无法获得资助,辅导员在评选过程中也很难做到与学生精神层面的交流,不能很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诚信做人,懂得回报社会.

(三)贫困生诚信档案管理不健全

贫困生数据库的科学管理是大学生资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贫困证明的详细材料仍然局限于纸质的证明,并未实现真正的无纸化.因此,档案的及时更新以及保存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使资助工作者在掌握信息时出现延迟.一些高校目前缺乏相关的制度及管理,致使贫困生数据管班工作秩序混乱,不能很好地跟踪奖助学金的使用,从而使大学生资助工作失去意义[5].

(四)资助效能追踪不到位

高校毕业生虽脱离了学校,但仍然存在助学贷款还款过程的诚信问题.完善毕业生跟踪制度,能加强了解资助育人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可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深造高校等进行定时的调查回访,了解该生的状况;也可建立“学长导航”制,让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定期交流,这既能帮助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能从侧面了解毕业生的情况.

四、资助育人的引导及策略

(一)自身建设

资助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的质量更是很多学生能否顺利进行生活和学习的保障,其重点就是困难生的认定.困难生的认定并不是一时的工作,且认定需要在生源地予以确认.应建立高中资助档案的完整性,这样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可有据可依,也能更好地来保证困难生的延续性,使高中到大学的资助档案不脱节.资助工作者可依据高中的档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再根据目前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利用“退出进入”机制:就是对家庭情况有所好转的学生采用帮扶的“退出”机制,对家庭情况有突发变故等原因致贫的采取“进入”机制,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惩罚机制,从而保证高校能够更全面地进行困难生的认定.

(二)引进资源

高校应走出校园,通过服务社会与社会各界多沟通协调,主动争取多渠道的资助.高校应该详细了解国家最新的资助政策,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有效利用对大学生资助体系捐助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以设立多种企业奖助学金来资助在校品学兼优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遵循资助企业优先选人的原则,使企业和受资助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实惠,从而增强其资助的决心和信心,使得高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各得其所[6].同时,还应该积极动员一些学者专家、知名校友以及社会成功人士设立各类奖助学金,加强建设资助氛围,纪念表彰每一位捐助的人士,并加强高校与基层社会的紧密联系,促进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组织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从而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这样也能吸引公益组织在高校设立更多的奖励来开展捐助活动.

(三)丰富内涵

资助要“以资代助”,资要为助奠定基础.资助不能仅仅停留在给贫困学生提供单纯“劳务型”、“服务型”的勤助岗位,或者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要以拓宽学生视野为目标,建立完善的“远程无忧”计划,利用一定的经济资助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梦想,让学生走出去,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眼界,才能使学生在与他人的接触中不断反省自己,学会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认识到自己能力、品质方面的不足,促进学生重新定位自己,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努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四)孕育氛围

资助工作不能仅停留于经济资助,要树立“助人自助”的理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独立、自信的学习与生活;应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引导的机制,加强贫困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贫困生真正认识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相对于金钱,更应该自立自强,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面对生活的挑战.

1.将感恩氛围融入生活.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公众号推送等途径,讲解国家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让每一位贫困生了解国家及学校对资助工作的投入情况、受助学生的范围,从而让所有贫困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

2.感恩教育贯穿始终.赠予类的助学金因其申请门槛低、资助面积广,容易使贫困生产生“惯性心理”,让他们认为获得助学金是理所应当的.应在资助前就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上不是任何给予都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个能够接受资助的贫困生都应该拥有感恩的心.在各类资助评审过程中,高校应加强对典型案例的积极宣传,并批评在社会上出现的感恩缺失现象,从而正面激发学生的感恩思想.同时还要加强资助后的监督工作,让受资助者合理使用受助资金,并心存感激.学会感恩,不仅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更需要用行动说话,努力完成学业,学会自强自立,并能在毕业之后努力帮助他人,不断充实自己,服务社会,通过“他助—自助—助人”将爱心不断传递下去.

综上所述,面对受资助的“95后”大学生表现出的越来越多的问题,高校应认识到物质资助并不是万能的,经济上的扶持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受助大学生摆脱贫困,高校资助工作的真正目标是育人.物质资助只是资助工作的基石,是实施精神资助的前提条件,精神资助才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高校应利用有效途径来塑造贫困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资助育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资助育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资助育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