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类硕士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院子里的红石榴花开了.端午又到了.突然想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了.

这个粽子,姥姥从上一年的九月就开始准备了.

隔着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乍闪乍亮,红红的枣子挂满了树桠,姥姥踮着小脚,拿着一支竹竿,仰着满头的白发,把红透的枣子一颗颗敲打下来.

树下,是年幼的我,也在仰着头,等着,枣子被姥姥打落下来,然后欢喜雀跃地捡起来,塞满了兜,然后挑那个最大最红的,用袖子擦一下,就急急地塞进嘴里,咂摸着,那个甜呀.

甜,是童年最稀缺的最馋的味道.但那个贫苦的年代,买不起糖,地瓜,青的玉米秸,是解甜馋的好东西,而枣子,是那个时候最甜的水果了.

姥姥看着我吃得满嘴,笑了,说,剩下的晒干了,明年姥姥给你包粽子吃.

我嘴里塞满了枣子,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点着头,笑.

秋天花谢了,冬天雪花飘了,春天桃花来了,到了石榴花开的时候,姥姥说,乖孙子,咱们包粽子吃.

姥姥拿出去年晒的枣子,失了水分,蔫蔫地成了暗黑色,姥姥把枣子泡在水里,慢慢地就又成了红色,我偷着吃一个,比刚摘下来的还好吃,更甜.

那时候农村是吃粗粮的,白面也很少能吃到,而且北方也不种稻米,别说江米,大米也不常见.种的多的是黍子,也就是黄黏米.做别的吃老虎都不喜欢,只有包粽子或者做黏糕才喜欢,只有一个原因,是甜的.

姥姥泡了枣子,泡了黄米,把苇叶也泡了,按说包粽子,米里是要加糖的,那时没有,是糖精和的水拌在黄米里,也甜.

苇叶窄,要几片相叠才能包起来,苇叶涡一个窝,先在最底下放一个红枣,放一层米放几个枣子放一层米放几个枣子,收到顶就包起来,用破开的细苇绳拴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好了.

姥爷用麦秸在黄泥盘的三条腿的泥炉子里,烧着玉米秸,铁锅里水哗哗地,包好的粽子在里面翻滚着,还有,姥姥给我煮的几个鸡蛋,苇叶黄米枣子的香,就在小饭棚飘着,火苗照在炉边烧火的姥姥脸上,很温暖.

粽子煮好了.顾不得烫,扒开苇叶就啃,真的记不太清是什么味道了,只记的很甜,粽子很甜,我吃的很甜,姥姥笑得,也很甜.

后来的后来,吃过了太多各式各样的粽子,咸的,甜的,荤的,素的,各种米各种食材的,但我老是想起一个用黄米用红枣用糖精做的黄米粽子.

因为,那是我姥姥做的.因为.我想她了.

■链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孟元老的《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这一段话,大体将端午习俗讲了个七七八八.

插艾悬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和菖蒲都具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

挂荷包

端午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既有散风祛邪之意,也有装饰美感.

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清晨,小孩的手腕、脚腕、脖子上被拴上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论文范文结:

适合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姥姥的黄米红枣粽子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