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条主线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时代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条主线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审议了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委员会所做的报告,批准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中国章程(修正案)》,并选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这次大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必将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需要全党同志认真学习.如何准确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人如何担负起应当担当的责任?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党建专家、《求是》杂志研究员黄苇町.

十九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

《领导文萃》:请您先谈谈对党的十九大的总体感受.

黄苇町:好的.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但习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大气磅礴的报告,还有大会批准同志代表第十八届委员会所做的报告,批准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时的激动人心的场景,仍然让人们久久回味.对于习总书记的报告,人们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就是“新”: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多到目不暇接的程度.三个半小时报告的时间容量,似乎都不能完全收纳进这些已反复提炼过的新的思想和实践成果.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总书记是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了一个重大历史进程的开始: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贯穿于三万多字的报告的一条主线.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社会发展进程在经历了长期量变积累后出现质的飞跃.它将产生新时代需要的新理论、新战略、新思维、新部署、新任务,要求我们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去迎接新的长征.而党章作为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在修正案里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因此,深刻理解报告和党章中的这些“新”,有助于推动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起应担当的历史责任.

新时代源自新特征——中华民族进入由富到强的历史新时期

《领导文萃》: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新时代”,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个新时代?为什么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黄苇町: 对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我们党自身工作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的前提.每到重大历史发展关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路线方针政策,首先与我们正确地判断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形势分不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横空出世、突然冒出来的,更不是我们党自说自话,而是全党长期努力的历史发展必然.1982年,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造性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十二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的主线,成为引领几代人砥砺前行的旗帜.而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也已经39年了.习总书记说:“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辟了道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客观标准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是”清晰地指出了它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昭示.

“三个意味着”第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1921年到1949年,我们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被奴役被压迫到站起来的第一个历史性飞跃.全国解放以后,党带领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但由于发展曲折,到1978年,占世界人口近22%的中国,仅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城市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0多元人民币,农村只有100多元,勉强维持温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进程,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稳居世界第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分别超过33000多元和12000多元人民币,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第二个历史飞跃.而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到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站起来、富起来的中国人民,对强起来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是强军梦、强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强国、科技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已成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行动.这是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深刻揭示了它的历史意义.

第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空想的“乌托邦”“”,到“共产主义的幽灵”震撼世界,再到几乎整整100年前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和26年前的克里姆林宫红旗落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几多辉煌,也几多曲折.特别是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坍塌了大半边天.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各国最繁荣时,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1/4以上,人口和国民收入均占世界1/3,工业产值占世界2/5.而苏东剧变后原来的15个社会主义国家锐减为5家,土地面积损失70%,人口损失22%.世界各国也由原来的180家左右减少为130家左右,党员人数由原来的9100万左右减少为6600万左右.除了还有5600多万党员,其他所有的党员加起来,还不足1000万,净减少70%以上.当时就有西方政治家迫不及待地宣布“发源于20世纪的共产主义必将终结于20世纪”.他们认为,从1991年算起,只剩下“独大”的中国,最多也撑不过9年.而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让《资本论》重新畅销,让“历史终结论”悄然破产,甚至让学者感叹“西方必须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中华大地百年沧桑,正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从低潮而重兴的历程,也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

第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因此,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而报告中的五个“是”则进一步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方面的定位: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是对新时代基本特点所做的一个全面概括.而这一切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波澜壮阔的5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报告列举了5年来在10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深刻说明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正是这些历史性成就和深刻变革,使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产生新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

《领导文萃》:十九大报告在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命题的基础上还提出一个全新的论断,就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您能谈谈对此的理解吗?

黄苇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曾有过几种表述.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我国刚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把社会主要矛盾归纳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总体是正确的.但此后由于种种原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在党的十二大上得到再次确认,既继承了八大判断的正确内容,又肯定了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发展不足的实际情况.因为当时物资匮乏是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基本民生问题.有位十九大代表说:“过去六七十年代我们见了面,一个习惯的问候语就是‘吃了没’.”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吃饱饭是最要紧的事.北方人冬天吃菜就靠“老三样”:土豆、萝卜、冬储大白菜.城市居民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出差要带全国粮票.改革开放30多年后,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十九大做出的第二个重大历史判断.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我们党的底气在于,经过39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000亿斤.能够保证主粮的绝对安全.我国每年还会进口占全球大豆交易量的60%的8000万吨大豆,还有300多万吨优质大米和300多万吨小麦,目的是改善居民的饮食结构.每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为59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不含瓜类在内的水果产量为2.6亿吨,占世界水果产量的38%.而以夏天必备的美食西瓜来说,现在不到世界人口20%的中国,每年竟然吃掉了全世界60%的西瓜产量!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品总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工业大国的总和,很多方面还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再讲我国“社会生产落后”明显过时了.而进入新时代后,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们不仅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福利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对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需要也越来越突出.特别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将近一亿,占了劳动力总量的六分之一.这还不包括数以千万计的专业学校毕业生.

当今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都是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有道德、有正义感,因而也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所以,我们应当紧紧把握时展的脉搏,对新形势新问题及时做出研究判断,对发展战略做出更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更好地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使命.我们可以看到,新的主要矛盾有些已超出经济领域,而更多地指向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领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紧密契合.

《领导文萃》:那么,怎样理解我们目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黄苇町: 在充分肯定我国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中国作为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发展不平衡,发展很不充分.虽然我们的人均收入达到8000美元,在世界上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但也只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三四十年前的水平.特别我国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很多方面的历史欠账也很多.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因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靠敲敲锣打打鼓就能够实现的,而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报告强调了两个“必须认识到”:

第一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依据,是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决策基础.对主要矛盾转化的这种判断,既体现了一种历史的飞跃,也体现了历史的清醒,还体现了人的历史担当.

新时启新征程——新“两步走”绘制新蓝图

《领导文萃》:您刚才提到了人的历史担当,未来五年,我们要迎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十九大报告中,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更清晰的路线图.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黄苇町: 新时启新征程,新征程指向新目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在我们党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时期.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新的“两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表明我们党有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提前15年完成原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呈现出崭新图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能亲身为之奋斗,并亲眼见证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憧憬,也是多么巨大的鼓舞啊.

实际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也是在历史的进步中不断升华的.建国初期,我们认为实现工业化就是现代化,后来扩展为“四化”:就是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党的十大政治报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间最短的党代会报告中,当已身患沉疴、面容消瘦的周恩来总理,再次喊出这个口号时,引发了全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已经压在人们心头太久的期盼.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迅速启动,党内和人民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十二大报告在沿用四个现代化的同时,又把“高度文明、高度”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特征.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加上了“富强”的要求.十七大报告则增加了“和谐”,成为要“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十九大报告又在和谐之后加了“美丽”,提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我们党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就有了更好的对接,中国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也更趋完美.

从“现代化国家”到“现代化强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正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相契合,说明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更清晰、更全面,也更能激发人们去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灵魂

《领导文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十九大上,我党正式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我们应当如何理解?

黄苇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要以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为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来指导.同时它也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而事在四方,要在.带领一个伟大国家在新时代前行的政党,有没有成熟的核心领导权威至关重要.这个核心领导权威的形成,既要靠在伟大的斗争实践中展现出的人格力量,也要靠高瞻远瞩、引导人们正确前行、砥砺奋斗的思想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以八项规定破题、强力正风高压取信于民,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推动“一带一路”,到凝聚人类共同体的共识;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反映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战略目标.正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顺应时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做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的内容特别丰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十分重大.

在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而且还提到,大会一致同意,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十九大报告谈到过去五年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变化时,突出谈到了 “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其中创造力被摆在首位.创造力体现在哪儿?最主要的就是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贯穿于整个报告的灵魂,也是解读党在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关键.从“八个明确”到“十四条坚持”,可以说是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大成,是各种经验性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正是因为有了“理论的支撑”,有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航,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也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论断,开启了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过去五年最具深远意义的成就,也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迅速地组织全党认真学习这一新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为中国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新时代提出新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领导文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党的建设方面,十九大有哪些新的提法或新要求?

黄苇町:10月19日,也就是总书记做完报告的第二天,他就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对如何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做了画龙点睛的提示,他强调“四个深刻学习领会”:一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二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三要深刻学习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四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把党的建设作为“四个深刻学习领会”之一,足以说明其重要地位.

翻阅报告,在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14个“坚持”中,“一头一尾”的第一条和第十四条分别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报告的最后部分,又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来收官.报告中的新观点、新举措也在这里密集出现.

央视新闻曾标记出全方位解读十九大报告的40个新提法新举措,其中集中在最后一部分4000多字中的就有14处,占了三分之一强.包括要坚决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体现党领导一切的要求,设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还有对新时代的败斗争形势适时做出新判断,其中包括从2016年初我们党提出“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2017年初改为“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到十八届七中全会提出“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到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夺取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而且,“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再次阐明我们党深入推进败斗争的决心和力度.

其实,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方面的新论断非常多.如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等等.核心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并构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格局,就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同时,还对党章的总纲和具体条文部分做了必要修改.这些对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注:文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时代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时代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时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开放时代杂志

2、时代杂志封面

3、新教育时代是正规期刊吗

4、时代周刊杂志

5、美和时代杂志

6、时代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