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蒙山中凿石声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乌蒙山中凿石声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乌蒙山中凿石声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乌蒙山中凿石声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乌蒙山中凿石声

位于乌蒙山深处的毕节,是中国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地方.迄今30年过去,毕节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我曾到毕节地区作过一次比较深入的新闻采访,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和感受虽已远去,但仍有一种和热度,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1986年的初春,党考察组深入到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作了一次历时经月的深入调研,对毕节致力改变深度贫困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件大事,当时在贵州的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引发广泛热议,给探索脱贫道路和奋力与贫困作斗争的全省人民带来了信心和力量.

那时我刚加入电视记者行列,正密切关注着贵州农村问题,一直思考要制作一部电视政论片来反映贵州农村深刻的发展变化.有了考察组调研报告中的事例为线索,我信心满满地独自一人搭乘长途汽车,前往毕节地区各县去采访.乌蒙山区山高谷深,行路艰难,当时从贵阳到毕节,居然要十来个小时, 奔波在“ 威纳赫”(即毕节最贫困落后的威宁、纳雍、赫章三个县)的山梁沟壑间,更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要致富,先修路”这句口号的内涵和力量.去各县采访一圈下来,虽已是疲惫不堪,但内心的感动和冲击,仍让我迫切希望趁热打铁,把热乎乎的第一手材料尽快变为电视片的拍摄台本.在大方县政府招待所,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很快撰写完成了电视片拍摄台本.时隔不久,我就从省电视台带着一支年轻的摄制团队,重返乌蒙山深处,完成了节目摄制任务.这部名为《西北角的热风》的电视片,是贵州第一部电视政论片,当年11月在省电视台播出后获得了很大反响和广泛好评,并在许多场合频频被提及.

我们前往毕节的摄制组一共7个人,以刚出校门的青年学生为主,大家对工作将面临的艰苦自然预估不足.除行路艰难外,在毕节半个多月的工作时间里,我们仅遇到过三、四次晴天,其余的便是阴雨天气,工作条件是坚苦的,但毕节人的帮助却给了我们温暖.拍摄工作得到了时仼地委书记、行署专员的重视和关心,使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毕节的发展经验,为什么会吸引考察组的目光,并得到肯定和赞扬?这些经验,在当时脱贫任务十分艰巨的贵州又有哪些启示?摄制组循着这些问题,在采访中寻找着答案.在纳雍县沉睡千年的 “黑石头”如何变成市场上紧俏的建材“纳墨玉”大理石的奇迹中;在边远的威宁县高坎子鞭炮厂和草海边的保家糖厂,一个个技能娴熟的农家小姑娘小伙子们拿到了计件工资的快乐中;在渭河铁厂、在岚头铁厂奔流的铁水、四溅的火花中……,摄制组不断得到启示,原因和答案就在其中.

毕节地区在发展中不是等、靠、要,不是把眼光放在依赖上级的“救济”上面,而是广泛发动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在群众性的初级产品生产基础上,有计划地兴办骨干企业,把众多的小产品小企业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系列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短短的几年时间,历来被人们认为边远、闭塞、落后的毕节地区,财政收入由原来的全省最后一位跃居到全省第三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九八六年春天,考察组在毕书地区考察后高兴地指出,昔日贫穷落后的毕节地区出现了十大新变化.

在即将结束在毕节全部外景拍摄的一天,一处山坳里传出阵阵清脆的钢钎凿石声吸引了我们,循声赶过去后,只见一位精壮的汉子正在山腰一处绝壁上采石,他的脸上透着一种淳朴刚毅之气,正坚定地挥动大锤锤打着钢钎,去击碎那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不正是能折射乌蒙山区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向贫困抗争的像征吗!我让摄像师赶快拍下了他的一组近景和特写.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此后我有幸见证了毕节从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拉开了中国西部大开发序幕,到走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发展、人民幸福指数与日俱增的进程.毕节的巨变,贵州的跨越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方方面面的扶持和指导.每当我看到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贵州人民始终不甘于贫困落后、锐意进取,以坚韧不拔、敢闯敢试的精神不断创造出骄人成绩时,总会联想起遥远的乌蒙山中,当年那铮铮清脆的凿石声.

乌蒙山中凿石声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乌蒙山中凿石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乌蒙山中凿石声方面论文范文。

1、石油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