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和流年忆事家训永传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关于免费流年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流年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流年忆事家训永传

我今年80岁,出生在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石头城子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1952 年毕业于扶余县师范学校,参加了教育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1992年从松原市宁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休.

岁月如流水般地逝去,但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家训的严格规范,加之艰辛岁月的磨炼,对我和整个家庭及晚辈们都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父亲张思杰,1910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西北安村.15 岁时与一堂兄一起闯关东,来到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什么苦力都干过,慢慢地被人发现他有点学问,精熟珠算,又写得一手好字(当时镇上不少店铺牌匾都是他写的),后来到我外祖父家店铺管账,人称张先生.父亲大高个儿,相貌英俊,精明能干,诚实可靠.我外祖父很赏识他,不管他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家又远在山西,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许配了父亲.母亲为父亲一气生了4个孩子.

父亲兴趣广泛,不但擅长珠算、书法,还会绘画、拉胡琴、弹三弦、吹笛子.有时父亲突发奇想,拉二胡时,用舌头颤抖作声,发出三弦的音乐,好像两种乐器合奏.

父亲回到家里总是帮助母亲照看孩子.他心灵手巧,对孩子很有耐心,经常自己动手给我们做小玩具,他会用泥捏各种小动物,用木块做小,一次用黄土泥掺上蓖麻丝合一起给我做个泥娃娃,泥娃娃胖乎乎,穿着五彩小花衣、黑头发、红嘴唇、咧着小嘴笑,特别可爱.父亲对孩子呵护有加,对我们从不打骂训斥,总是耐心地说服教育,但他的威严却不因此而稍有逊色.

1947年9月父亲被聘为解放后村里的第一任小学校长,他工作尽心尽力,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兼教二年级算术课.父亲不仅忙于学校工作,还时常帮助村里搞政治宣传.

1948年春一个晚上,父亲用毛笔在红方格纸上写下《家庭五则》,即:诚实宽厚、勤劳致富、勤奋读书、朴素简约、爱国亲仁.父亲把它镶在镜框里挂在我家炕头墙上,作为治家家训.父亲要求我们按《家庭五则》的要求,平日要从小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要看你们谁做得好,就表扬谁,我们听后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努力做到、做好.

父亲制定的家训,虽有六十多年的光景了,到现在我仍觉着它是治家的精神指导,是形成家庭成员道德风貌的良方灵药.

一天盛夏的中午,一辆马车在我家门前大道上路过,突然马毛了,车老板勒紧缰绳用长鞭打着马,大喊“吁!吁!”可马不听使唤、越跑越快,车上坐着一名妇女抱着小孩连哭带叫,眼看就要出事了,这时父亲刚好从堂屋出来,见此情景,急中生智,边跑边脱下衣服,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衣服往马头上一蒙,双手紧紧抱住马头,马立刻就懵了,步子顿时就缓了下来……一场灾祸就在父亲机智勇敢、奋力出手相救中化解了.

车老板和车上妇女千恩万谢,那妇女说:“多亏了好心的大哥相救,才保住我娘俩的性命.”这件事在村中很快传开了,人们一遍遍地讲述着父亲救人时的情景.我们也为父亲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赞叹不已!我觉得父亲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1949 年春天,父亲染上了伤寒,发高烧、打摆子,母亲每天精心伺候调养,孩子们围前围后端水送药.听人说,吃活泥鳅鱼治伤寒病,大弟去西大坑水泡子捞了活泥鳅鱼,父亲吃了好几条也没见效.一天大弟和三弟搀扶着父亲到屋外东大山墙根下晒太阳,父亲深呼着新鲜空气,心情很好,一抬头看见老刘家庭院一棵海棠树上结满了海棠果,颤巍巍地说:“你俩去老刘家摘几个果尝尝.”又补充一句:“千万别偷着摘,要人家同意才行.”大弟跑去一看大门紧锁,院内没人,就回来了.这时父亲拍着大弟肩膀说:“这才是爸的好儿子.”事隔两天,大弟在门口给父亲买了一斤黄杏,让父亲分几次吃了.

不久后,病魔还是无情地夺走了父亲的生命.

送父亲上路的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柔和,早六时半左右,亲友和父亲的同事来了三四十人,村干部也来了,他们说:“和张大哥共事这么多年,也没用着咱们什么,今儿来抬抬他,送送他吧!”几天后,区委刘书记来村里检查工作,特意来家里看望母亲,并叮嘱母亲要坚强起来,好好领孩子过日子,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母亲听后非常感动,眼含热泪表示,一定把孩子抚养成人,对得住他们死去的父亲.

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聪明智慧、积极乐观向上的品格和为人诚实宽厚的处世之道,都注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成为我家未来携手渡过难关、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道德家风的信心和力量.

从此母亲担负起既当妈又当爹的沉甸甸的责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她再也未婚嫁.

1955 年村上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母亲被选上妇女队长,她尽心尽力,处处带头组织妇女学习和下地干活,平时还经常到公社或者县里去开会.这时,我就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母亲有时候一出门好几天,回来看到我们几个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就特别高兴.

母亲常常给我们讲中国古代那些优良传统故事,要我们团结互助,遇事要互相忍让,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有一次,母亲左手食指因干活受伤感染,导致全身浮肿,脸肿得发亮,母亲深感病情严重,就让老弟去三岔河镇二医院找老中医去问诊,争取抓副药回来.老弟去医院抓药回来时,走到乱坟岗处心里一紧张,把一包丸药撒了一地,老弟着急地哭了,心想没有了爸,再不能没娘啊!这药是娘的救命药,千万一粒都不能丢,他就蹲在地上一粒一粒地拣起来,擦干净包好,回到家母亲高兴地说:“我儿子中用了.”母亲晚上服了药,第二天病真的见轻了,眼睛能睁大点了,浮肿消了不少,这时老弟欣喜地脱口说出了买药的实情,母亲非但没生气,而是感慨地说:“庄稼是别人的好,儿女是自己的亲哪!”

在母亲的谆谆教诲和引导下,我们渐渐成长进步.父亲去世时我才14 岁,面对家庭情况,我暗自下决心帮助母亲照顾好小弟弟,和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我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优秀,1952年我考入了扶余县师范学校,一切费用由学校供给,毕业被分配到石头城子村第二中心小学工作,试用期工资每月二十七元五角,尽管不多,但也能添补家庭开销啊.当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兴奋得和母亲唠了一宿.

我在工作中认真钻研,自制大量教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关心爱护学生,冬天起早给学生生炉子,教室暖和了我再回家吃早饭,给没妈妈的学生缝补衣服,生病的学生就领回自己家照顾,放学了把学生各个送到家.我深受学生拥戴,年终我被评为区、县优秀教师,参加了县教育局召开的奖励表彰大会.以后连年被评为省、地、县优秀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至今我仍享受着省级劳动模范的津贴待遇.

1956 年10 月我光荣地加入中国.11 月调入扶余县委文教部工作.后一直从事教育行政工作.

大弟张锺林,学习刻苦,成绩很好,1953年高小毕业考上了长春市第五中学,毕业考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1959年毕业志愿到山西晋南胡家峪铜矿技术科工作.他努力工作,钻研技术,并且读完了北京地质大学函授本科.他思想积极要求进步,1965 年加入中国,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后任矿工会主席.没想到的是,1969 年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山西晋南矿区武斗异常激烈,大弟被当时的造反派抓走,打致重伤,不幸去世,同时矿上还有四个人和他一起遇难.后来这伙戕害他人生命的暴徒被政法部门一个个抓住并且法办了.

三弟张春林1958年高小毕业,15 岁被国家地质勘探队招工录用到吉林省辑安县(现集安)冶金地质勘探二队工作,他成了队里年龄最小的学徒工.三弟能吃苦,肯钻研,虚心向师傅求教机车内燃机技术,他边学边实践,很快成了队里技术骨干.1964 年成家立业.三弟思想进步,工作积极,技术过硬,连年被评为劳动模范,获得过二十多次奖励.1990年2月加入了中国,并获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资格证书.1993 年在内蒙冶金六○九地质勘探队退休.

老弟张胜林,天生聪明,记忆力特别强,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65 年高中毕业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1970年大学毕业与大学同学李芹结婚.开始他们都被分配到乡镇工作.老弟后调入扶余县环境监测站,任副站长.他善于团结同志,乐于助人.1982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正值寒冬腊月,监测站一行5 人到松花江上游采水样,距扶余镇有10 公里,回来时为了抄近路,车在封冻的江面行驶,没开多远,汽车就掉进江面的清口(江心水流湍急未完全封冻处),眼看着车往下沉……这时有一人从左侧车门跳了出去,可车内水已没腰深了,老弟把左臂搭在冰面上硬是从车里爬了上来,随手又把被冰面和车门卡住腿的司机武师傅拽了上来,这时坐在车后排的薛大爷已沉入水中飘了出来,老弟赶紧上前一把把薛大爷拽住,和同在一旁的同志一起把薛大爷拖上了岸,这前后只有50秒钟工夫,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赵站长实在没机会和大家一起上来,不幸牺牲了.薛大爷62岁,一米八大个儿,二百斤体重,他浑身是冰水,手脚僵直,还光着脑袋,老弟便把自己的帽子给薛大爷戴上,并背他到江心岛茅草屋避风,费挺大劲才找到一根火柴,点着火给薛大爷取暖.这时老弟已经筋疲力尽了,两个耳朵冻起了大水泡.后来监测站接到报警,派车派人才把这几个人救了回去.

扶余监测站的车掉江一事,迅速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说监测站有个大学生救上来两个人,省局领导来处理此事时,对老弟救人之举给予高度赞扬.这起突发事故让老弟和同志们都难以忘怀.老弟回忆说:“当时在现场顾不上想什么,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把落水的同志救上来.”薛大爷和司机武师傅特别感激老弟,武师傅常对儿子说:“咱们一辈子不能忘了张叔叔是你爸的救命恩人.”薛大爷每逢节日来家里看望我母亲,称赞说您老养了一个好儿子.当老弟往省里调工作时,薛大爷要送给老弟一块牌匾以作纪念,老弟坚决不允并说:“大爷您老福大、命大、造化大,而我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1985 年老弟加入了中国,在吉林省监测中心站任技术管理室主任、副总工程师,还被聘为国家级计量认证评审员,任评审组组长,多次到全国各地作评审工作.2007年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退休.

1965年春节,姐弟与母亲阖家团聚时,大弟念起了他创作的写给母亲的诗“蔽体常装何论华,简食素膳毋需话.柴扇茅舍容膝怡,循规蹈矩志中华.”这诗完全表达了我们的生活影像和奋发向上的心声.大家共同认识到父母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注重按家训教育培养我们做人之道.所以我们从小到大朴实真切地分享了自己家的家训家风.我发言说:“正因为父亲为我们定了家训、家规,我家才形成了好的道德家风,有了好家风,才能培育出好孩子.”我们都自豪地感慨:“父母就是我们的最好的老师.”母亲听了孩子们的肺腑之言,心中充满了酸涩和感慨,脸上荡漾着无限的满足和幸福.

1992 年1 月母亲得了不治之症,我和弟弟及家人们跑遍了所有医院,寻访了各科名医,抓遍了能听说的各种偏方奇药,但还是回天无力,她老人家就这样圆满地走完了一生,终年79岁.

2007年5月3日在父母生活过多年的老家扶余县新城局乡“德孝园”买了一块墓地,将父母合葬.

如今我们家族人丁兴旺,已有三十多口人,每个人都尽心尽力为党工作,努力学习,遵纪守法,做到当一名好干部,做个好公民,成员中有13 人加入了中国,在祖国一日千里的大发展征程中,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流年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流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流年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流年杂志在线阅读 流年投稿 流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