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方面论文如何写 跟任务驱动学习法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免费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心理健康课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任务驱动学习法在小学心理健康课中的运用

周芸婷

【摘 要】任务驱动的心理课堂中,学生由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互动式体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每个人都能根据任务的完成过程及结果有感知、有思考、有创造,从而全面认识自我、获得个人积极成长、提升共情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心理健康课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8-0065-02

【作者简介】周芸婷,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001)心理健康研训员,二级教师.

一、任务驱动学习法概述

任务驱动学习法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任务主题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具体任务中融入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在强烈的任务动机驱动下,通过对资源的主动探索和整合运用,进行自主与互动相结合的协作学习.

心理课堂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也不是纯粹为活动而活动,而应引导学生在心育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与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任务驱动的心理课堂中,学生由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和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参与活动,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探究式学习、互动式体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任务设置的基本技巧

(一)任务设置的融合性

1.融合生活.

真正的心育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所设置的任务也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活动来设置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如教学“生命真奇妙”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活动时间,通过走访医院、观看视频、采访父母等多种方式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记录父母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从而感受到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份爱的礼物,为达成“热爱生命、敬重生命”的心育目标铺好基石.

热点事件也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融合点.如教学“偶像伴我行”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暑期热播的《创造101》《我是歌手》等选秀节目,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各自在崇拜偶像过程中的身心变化.然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偶像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从中汲取力量,并列举相关的实例.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崇拜偶像.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与体验的过程中,从而达到心育目标.

2.融合其他学科.

将心育的任务设置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并更好地达成心育目标.如教学“学画思维导图”一课时,教师利用学生刚学过的语文课文作为范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基础的思维导图的学习技巧,又在短时间内熟背了课文,可谓一举两得.

3.融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范围广、内容多的网络在线资源,扩大了课堂空间,增加了学习时间,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信息输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双耳、双眼,解放学生的双手,使课堂充满趣味.如教学“情绪王国一日游”一课时,教师结合电影《头脑特工队》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很快认识并了解了不同情绪的特点.又如在对五、六年级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时,教师使用了《花季小樱桃》《雨季小洋葱》的动画教学短片,讲解青春期会遇到的烦恼和困惑.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学生的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以后,如能得到及时的认可,学生就能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为使同类行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使用信息技术能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积极的反馈.如在学生减压训练中,使用“脑波球”的信息化设备,学生的放松与紧张程度会实时地以颜色变化的形式呈现:越放松,脑波球的颜色越淡;越紧张,脑波球的颜色越深.教师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让学生轮流体验紧张和放松的状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可以察觉自身情绪调节方法的有效性,又能通过训练快速掌握新的放松方式.

(二)任务设置的层次性

学习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基于此,心理健康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分层设计任务,最终指向可能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在学习“全神贯注”一课时,教师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设置1个挑战性任务,分组出示越来越多的数字,通过识记任务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注意是有限的.第二阶段设置3个达标性任务,学生分别通过手、眼、心三者的运用达成任务目标,从而促进对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思考.第三阶段设置整合性任务,通过“脑力拔河”的比赛,激发学生对当堂课知识点的整合与再创造.

在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如盲行是一个经典的考验合作与信任度的挑战性任务,在学生分别体验完“盲人”“拐杖”后,要给学生反馈时间,先由“盲人”体验者分享感受,再由“拐杖”扮演者分享感受.这样的反馈过程,也是学生梳理自身感受、同感他人感受,从而调整自身行为的过程.

三、任务驱动学习法提升心育效果

(一)全面认识自我

小学生因为受年龄、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片面地用家庭条件、成绩好坏来评价自己.在心理健康课的各项任务挑战中,在心理健康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认识到人与人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学生能比较与分析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深刻地理解个体差异,学会尊重别人.

(二)个人积极成长

基于心理健康课的学科专业性要求,课堂上的一切都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发生的:即使学生没能完美地完成任务,也不会被批评;任务的结果与别人不一样,也是被允许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尝试.而不同层次的任务设置,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三)提升共情能力

小学生受社会认知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心理健康课中的很多任务需要在团队中完成,有时学生还需要扮演“其他人”,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发展.如在心理剧中,通过扮演被欺凌的“其他人”,学生真切感受到被欺凌的无助、痛苦,从而真正认识到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结:

适合心理健康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心理健康课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心理健康课论文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3、心理健康结课论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5、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6、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