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笔论以李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病笔论以李溥光八病势为例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病笔论以李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病笔论以李溥光八病势为例

【摘 要】“病笔”是书法教育与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书法正传》卷三中所载元代李溥光撰《永字八法》所提及“八病势”,即为“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旦”,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楷书笔法中常见的病态笔画.罗列书法学习中易出现的弊病,研究并细化“八病”,使其具体形象化,避免学书者反复出现的学习滞涩问题.

【关键词】病笔;李溥光;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9-0041-04

【作者简介】黄书涵,东南大学(南京,210008)硕士研究生.

病笔,又称之为败笔.即为不尽如人意的、有错误的笔画.本文旨在研究书法教育中常出现的“病笔”,古籍资料中系统论述病笔的资料极少,书法书刊或网站中仅有小篇幅论述病笔形象及笔法错误.笔者搜集资料,认为李溥光所提观点“八病势”言简意赅,归纳得当,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故结合李溥光书论背景,针对初学阶段易出现的问题,罗列总结.

一、病笔在书法史论中的提及

1.病笔定义.

病笔,又称之为败笔.即为不尽如人意的、有错误的笔画.

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所著《三十六法》中提出:“左小右大:此一节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与下二节,著其病也;左高右低左短右长:此二节皆字之病.不可左高右低,是谓单肩.左短右长,《八诀》所谓勿令左短右长是也.”欧阳询针对楷书结字之法,字体结构要重心平稳,但这里均为字形结体的病态.大部分的书论也只是对结构问题总结罗列,但对于对初学阶段的学生,“病笔”改正更为重要.元代李溥光在其著作《雪庵永字八法》中所说的“八病势”,逻辑清晰,图文并茂,是书法学习比较好的选择.

笔者认为教师在书法教育中应选择有代表、逻辑完整且尽可能简化的书论教材,避免让学生在过于繁杂的理论中对号入座,本末倒置.所以本文以“八病势”为例,加以详述.2“. 八病势”作者及其书论背景.

李溥光,生卒年待考.字玄晖,号雪庵,大同(今属山西)人.元代高僧,书法家.李溥光其书以大字楷书见长,王恽于《有怀雪庵禅师》记载其“善真行草书,尤工大字,与赵文敏公名声相埒一时,宫殿城楼匾额皆出两人之手”;“功多诚悬骨,劲擢平原筋”.持褒奖态度的书家虽不可全信,但这些评价亦反映出他当时的地位与成就.

李溥光其论著有《雪庵永字八法》《雪庵字要》.两者分别简明扼要地说明“永字八法”、楷书独特的“运笔”和“把笔”问题,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本文研究的“病笔论”出自《书法正传》卷三之“八病势”,将结合他的书论观点,加以详述.

二、病笔论

在书法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书的问题:作为学生,经老师教学指导后,自行实践中出现这般那般的问题后,老师归纳总结常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学生自然便对自身错误有大致了解;作为老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有了量的积累,以此总结归纳、纠正病笔.

古人将初学书法时常出现的笔画问题归纳为八种,一般称为“运行八病”.李溥光书中所提“八病势”,指的是“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旦”.它们虽然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病笔,但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已涵盖,并配以图画,使之更加直观.

本文欲以“八病势”为根基,追本溯源,对当下书法学习中常见的“病笔”再做阐释.1“. 八病势”详述.

(1)牛头(如右图)

常出现于点画.形似牛头,上宽下窄,粗细变化突然无过渡.出现的原因有可能为墨水过剩,造成涨墨.或是顿笔过重,提笔速度快,笔未留住,出锋时未等笔锋收拢便提锋甩出,造成出尖毛躁随意.故书写前笔头濡墨不宜过多,操作时将毛笔平握,由笔肚至笔尖去除多余墨水;书写时,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待笔锋聚拢后提笔,且速度略快于起笔.

(2)鼠尾(如右图)

常出现于撇画.形似老鼠的尾巴,笔画如飘浮于纸面,笔力欠佳.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书写过程中有提无按,不得撇画要领所致.书写时撇画应用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过渡时要缓慢自然,时刻保持中锋用笔.

(3)蜂腰(如右图)

常出现于竖弯钩.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似蜂腰.此类笔画亦常出现于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其原因为,起笔、收笔按笔过重,提按变化突然,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或转弯处太快太细,笔画粗细不协调.因此,在书写时,笔画要提按适度,出锋自然.

(4)鹤膝(如右图)

常出现于横画.此类病笔形似鹤的膝盖,特点明显,丹顶鹤的脚细而瘦长,膝盖却圆而粗大.体现在笔画里的问题则为笔画中段线条柔弱,而转折处、驻笔处浑圆突出.解决这种病笔的方法是,要求在起笔或转折时,根据字帖,把握力度,尽可能还原字帖,避免过犹不及.

(5)竹节(如右图)

常出现于横画、竖画等.笔画形似竹节,尤其连接处关节感明显.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在起收顿笔时过重,中间过细,形同竹节.起笔圆润,且起笔逆入方向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停顿时间短、生硬,中段运行时提的太多,收笔随意按压,造成这样的原因.这类笔画在唐楷类基本为病笔,但魏碑临帖时也偶有出现,有所应用.

(6)棱角(如右图)

常出现于横画、竖画等起笔.同时,含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复杂笔画也要避免,如横折钩、竖弯钩、横折斜钩等一系列衍生笔画.“棱角”这种病笔多指起笔时所体现的尖角,致使笔画起笔尖刻,无含蓄之美.若通篇棱角较多,则给人以随意、张扬之感.追求方圆兼备,既不可过方也不可过圆,讲求中和之美.书写时,感受“逆入回出”“藏头护尾”.初学者多未能体悟“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的意韵.

(7)折木(如下图)

常出现于笔画起笔、收笔处,如横、竖等.形似折断的木枝,参差不齐.“折木”的出现原因一般是书写时起笔未做藏锋处理,且可能未将毛笔顺齐;而收笔时仓促提笔,没作回锋停顿处理.因此,为避免此类问题,需静下心,沉住气,笔画送到位,切不可仓促行事,随意为之.

(8)柴担(如下图)

常指笔画中间线条过弯,两头下坠.这样两端低中间高的形态好似挑柴的扁担,因此得名.这种病笔大多出现于横画,笔画多给人以无力、软弱的感觉.这种病笔的出现主要是学书者未能掌握笔画的发力点,与执笔方法不当可能有内在联系.书写时,如横画,应逆入转锋,向右运行,略作弯势,适合而止,注意适度.

2“. 八病势”优缺点分析.

上述八种笔法源自于李溥光《永字八法》所述“八病势”,笔者主要从病笔外貌、造成原因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略作描述.因李溥光先生仅用书写示例的方式,笔者结合文献及实践中常出现问题,作表述.以“八病势”作书法教材的优点显而易见,逻辑清晰明了,常见于楷书笔画的横、竖、撇中的“起笔”和“收笔”,包括中间线段表述完善.初学者学习时,接受信息多而杂,这样的文本梳理不易混乱,图形化并且起名通俗、有意思,这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笔者认为“八病势”的缺点在于“捺”画的问题没有罗列;在实际教学中,横画的病笔较多,容易混杂,有些问题较为雷同,改正时也可一起解决,不必上纲上线.

除了上述“八病势”外,也有文献记载如“狐尾”“蛇头”“垂尾”“发丝”等病笔,归纳“病笔十六种”“三十二种”……种类繁多、详尽,且文献来源不详.笔者望初学者简明扼要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后对症下药,再详纠细化问题,不建议初期阶段过分解读病笔.

书法初期学习阶段,我们将大多精力放在了学习新知识中,忽略对基本笔画的反复加强与纠正.如今,毛笔已不是书写的主流工具,练习时间大大减少.病笔的总结,明显提高学习效率.笔画是写字的基本构成,也是书法境界提升的重要源头.

三、病笔归纳对当代书法教育的意义

随着国家复兴传统文化战略的实施,书法教育的普及也已逐步推进与落实,高等书法教育的提高为中小学书法教师提供人员储备.现阶段尚处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普及的初级阶段,大量中小学的书法教师仍存在专业性不足乃至由语文教师代为其责.因此高等书法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辅相成,二者齐头并进,积极复兴传统文化.

1.提高教学质量.

诚如上文所述,如今对中小学书法教育师资尚未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笔者望对病笔的归纳总结,可让教师在教学时稍作借鉴并加上个人的教学经验,学生学习时对病笔更加形象具体、条理化.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在实践上逐步完善,如学校资源愈加完善,教材也越规范化.针对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教材的内容细化到实际操作的每一步.但是大部分教材是从导学、正面的角度引导学生,总结错误的教材还没有.普及书法教学的过程,因人数多,自然没有条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同时,软笔教学注重临帖,若将问题归纳,学生自觉对号入座,他们临帖时的大部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学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涉及“学古”还是“学今”的问题,有诸多机构和学校选用当代编写的由今人临写的古帖,按笔画的难易度重新排序.导致大部分初学者不能完整的认识字帖,他们眼中的书法字帖支离破碎,老师也不做相关普及,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唐太宗曰:“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取法于上”是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病笔论亦是如此,追本溯源,“八病势”里的观点未见得是最早提出的,但它是目前第一个归纳的最为全面化的书籍记载.所以,“病笔论”的提出就显得很有必要,提高效率、审时度势.

2.提高学生审美.

古人智慧地将各种病笔形象化,比作蜂腰、鼠尾、柴担等等,增加了学书时的趣味性和记忆点.但是在临习不同的字帖时,就要尤其注意“度”.“八病势”主要针对的是楷书,我们以唐楷两位代表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为例,“颜筋柳骨”是指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苍劲有力.但是颜字用笔肥厚粗拙,筋健洒脱;柳字用笔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试想一下,若把他们的横画作调换会体现怎样的效果呢?显而易见,颜体里的“横”变得笔锋锐利,失去含蓄之美,则称之为病笔“棱角”;反之,柳体里的“横”则变得仰式过重,即为“柴担”.再如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运笔灵动快捷,但笔画起收笔重,中间细柔,类似于“蜂腰”,却瘦劲挺拔,没有笔势纤弱之感,这得益于赵佶极高的书力和内涵.故而,“败笔”的认识也要结合通篇,习字时需灵活辨别.

那么,临写的字帖里是否有所谓的“病笔”?若有又该如何应对?

实际上,任何名家要研习大量的碑帖,而传世之作自然也要经历时代的挑选,明代书法家赵宧光在《寒山帚谈》有曰:“阅名人书须具有慧眼,不然未得其佳处,先蹈其败笔,效塑之态,见之欲呕,是则不如无学,反有一分自适处.”他认为学书时,需要有智慧的择优学习,否则择其败笔处倒不如不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平日多看帖、多看展、提高眼界是书法技法进步的重要前提.又说:“字以知好恶难.别他人好恶易,识古人名家恶处难;识今无名人恶处易,识今无名人好处难.识如此,识得如白黑不差方是识好恶.此无难,多看法书得之矣.”这段话则更详细直观地表达了赵宧光有关败笔的“好恶论”观点,他认为古人名家的“恶”难辨,当代无名人的“好”难辨,高下立现,“取法其上”的观点再次被印证.由此可见,学书时选择书家的经典名帖,也大可避免对“病笔”的临习.

除此之外,有个性比较鲜明的书家,如金农、何绍基等,运笔、执笔都与初学者的方式有异.这是书法家在大量的积累后,追求独特的艺术个性.或许前文所提的“病笔”,经过别人的品评可能还会成为一种创造.但对于初学阶段的人来说,病笔是由于自身的学识、技法等方面不足的原因,应尽可能地避免其产生,积极改正.书法有其不定性的创造美,追求完美的同时却无法完美.学书中学古,应理性地看待问题,学会查阅资料,有自主判断能力.

处于书法的普及阶段,教师应在思想和实践中引起足够重视,反复强调、归纳“病笔”.在书法教学中,纠正病笔要究其根本,学生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此篇文章所讨论“病笔”主要针对学书初级阶段易出现的问题,与进入创作阶段后形成笔法风格不可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冯武.书法正传[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华人徳.历记书论汇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商务印书馆,1988.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病笔论以李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病笔论以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病笔论以李方面论文范文。

1、临床肝胆病杂志

2、李约瑟难题论文

3、中华肾脏病杂志

4、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5、中华肝脏病杂志

6、实用肝脏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