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跟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空间布置装饰与其文化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文关于土家族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空间布置装饰与其文化

摘 要还土王愿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祭祖习俗.土家人通过班坛活动,借助一定的仪式开展祭祀活动以祈求得到神灵的保佑,还土王愿仪式的坛场布置有特定的规范,坛场内的空间设定及相关装饰都有具体的指向,反映祭祀活动内在的发生机制,体现着土家族群体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土家族还土王愿空间装饰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自卡”、“密基卡”或“贝锦卡”,“土家”作为族称的出现时间较晚.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夷”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改土归流以后,随着汉族移民增加,开始以“土”、“客”、“苗”并举,以此对武陵山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至民国时期,《咸丰县志》始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湘西是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主要分布在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一带,它们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自身稳定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曾经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土家族信仰多神,具体表现为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而土王崇拜为祖先崇拜之一种,流传较为普遍,其主要活动形式是通过班坛活动举行还土王愿仪式,依托土巫梯玛运用神歌、巫舞、祭词、法术与神灵沟通,以满足土家人与神灵互动、同乐的愿望.

1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概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边陲,东北、东南临近张家界市、怀化市、西南与贵州同仁相连,西北与湖北恩施毗邻,整个版图被横贯中部的酉水分为南北两半,南部为苗族聚居区,主要的宗教仪式有椎牛、吃猪、跳香等,北部为土家族聚居区,主要宗教仪式有毛古斯、摆手舞、跳马、还土王愿等.“还土王愿”系汉语称谓,土家族人用土语称其为“还服司”,“还”即还愿的“还”,“服司”即汉人称呼的“土菩萨”,主要指土家族信奉的三位土王:八部大神、彭公爵主、天子龙王,有的梯玛将这三位尊神称为土王(老大)、彭公爵主(老二)、向老官人(老三),它们是土家族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三位土王,所以,土家语之“还服司”又被称为“还土王愿”或“玩土菩萨”.

土家族还土王愿是梯玛为户主酬谢土王的大型仪式,主要借助坛堂之地将大量民间习俗包容在仪式之中,整个法事表演分为三个区域:正堂靠内、家先的神龛下为“祖先地”,即户主祖先之神位;正堂靠外、大门以内、右侧为“祖师地”,即请祖师、行法事的区域;第三块表演区在大门之外的院落空地,其间设天子龙王的神位,在最后一堂法事“赶白虎”时,天子龙王神位改为“白虎祭坛”,此区域的法事只限于“敬天子龙王”和“赶白虎”仪式.另外,在堂屋靠右居室的火塘窗户边,房门的右侧设“茶婆婆”神位,在右居室的碗柜上设“拨帕神位”或“巴沙婆婆之位”,为抚育神,但这一块只供奉神,不进行法事.整个还土王愿仪式在掌坛师的主持下进行每一堂法事,其中“封禁”、“解钱”、“赶白虎”必须由掌坛师亲自施法;帮师的职责是帮助祭师坛内陪神和承担坛外的相关事务,如扮茶婆、千岁公、万岁婆等,同时负担猎头梯玛和采购梯玛的任务;户主是法事的主要诉求者,主要有求子、求财、求寿、求病愈等,在法事进行中,户主必须全程陪同,并负责所有费用.土家族还土王愿共有三十四堂法事,分为五个部分:敬家先、请神酬神、下阴解钱、上天求子、赶白虎,整个仪式的宗旨是户主如愿以偿以后对土王的酬谢,同时祈求得到土王的保佑,希望在各个方面能心想事成.

2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空间装饰及其文化承载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是土家族的祭祖仪式,是土家族民俗的载体,其集中反映了该民族在生产、生活、节令、信仰与禁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整个仪式程序有着严格的规范,掌坛法事在两三个昼夜的时间里,必须在不超出三面墙的镜框式祭坛里,通过空间的假定和时间的假定,让祖先、祖师、祭师、观众汇聚一堂,使整个坛堂变为天、地、阴“三合一”的境界.为了达到预期的表演效果,在仪式举行前,梯玛必须对表演区域进行各种布置,借助动作、道具、音响、语言等虚拟出各种物象和情境,以此突破坛堂的局限,进入天上地下.在还土王愿仪式的空间布置中,主要包括私人装饰、公共建筑装饰两个方面,这些装饰使得梯玛在利用各种媒介烘托出来的场景氛围中出入阴间、人间、天上三界,从而完成与神灵的沟通.

2.1 私人装饰

土家族还土王愿私人装饰主要包括正堂内的土王殿、祖师殿和茶婆、巴沙老母的神位,还有正堂外的天子龙王神坛、白虎坛等.

正堂内土王殿的布置方式为:在户主正堂的神龛下方摆放两张八仙桌,桌上陈列各种供品,旁边的座椅上用簸箕分别摆放叠好的衣服、手镯和正身纸钱,以此表示八部大神及夫人、彭公爵主及夫人的神位,在殿的顶部用山上砍来的青竹扎制棚子并吊挂钱纸,同时搭垂一个青丝头巾将八部大神和彭爵公主的神位分开,以此表示为两个殿堂,然后在八仙桌的前面放一个木升子,装上白米,以此表示梯玛的千兵万将,然后在升子的两边各插一张用红纸剪成的天梯图,以此表示师父上天下凡的路线.祖师殿设置在正堂靠左侧的大门内,在门槛内用竹帘遮挡,外面放一张八仙桌,在四个桌腿绑上青竹,顶棚做成宫殿的拱形,内面悬挂圣像图和祖师旗,左右两边插上天梯图.天地公神坛设在户主右边居室的房门外,先放一把椅子,椅子上放一木升,内装杂粮,插上纸扎的圣像和正身纸钱,然后挂上一根大秤,表示“粮心吊斗”的意思.茶婆神坛设在户主右边居室火坑的窗户下,放上供品和香炉,巴沙老母神坛设置在户主家的碗柜上面,用草纸剪成一个纸人粘在竹签上,然后放在碗柜顶上.天子龙王神坛设置在户主房屋大门外的空地上,先摆上八仙桌,桌上摆放供品,其中必须有一只全生的猪腿,因为天子龙王即向老官人喜欢生食,在桌子和椅子上铺上有四十八勾的土家织锦,簸箕里摆上叠置整齐的衣服、首饰之类物品.还土王愿仪式的最后一堂法事为赶白虎,需设白虎坛,这个环节是在撤掉天子龙王坛之后,在八仙桌上放一把椅子,椅子上摆放供品,具体为一碗香米,两个酒杯,两碗斋饭,供张天师神位,又因设坛时须在桌脚捆一竹竿,顶端留三根竹丫,并将供鸡一只悬挂绳上,同时挂三根香和二十张纸钱,称之敬桅杆,因为竹竿上是白虎的位置,所以又叫白虎坛,在梯玛施法的时候,如果梯玛念完咒语,供鸡拍翅惊飞,说明白虎已经被赶出户主家门.

以上为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空间布置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由梯玛、帮师和扎匠手工制作而成,在形制、摆放位置方面有具体的要求和特定的寓意.因为这一部分装饰的制作费用均需户主出资购买相关材料,所以,我们通常把它归为还土王愿仪式空间布置中的私人装饰.

2.2 公共建筑装饰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仪式中的公共建筑装饰主要有舍巴堂或土王庙.

舍巴为土语,即摆手的意思.所以舍巴堂又称摆手堂、土王庙,是供奉土王和祖师的神殿.舍巴堂建筑一般为三柱四的平房,有左中右三间房屋,左间为土王神堂,里面供奉土王神像,土王神像一般由木头雕刻制成,全身用清漆调金粉涂成金色,身穿金色铠甲,虎皮长袍,佩挂腰带,头戴金色头盔,土王神像为坐姿,双手自然放在双膝上,面部为黑色,身材魁梧,这位尊神即为八部大神,在八部大神的两旁,各有一位与其齐肩高的武将,其表情夸张,威气逼人.八部大神的传说主要有四种:一说八部大神有八兄弟,一说八部大王出生于酉水河畔的首八峒,一说八部大王只是八个兄弟中的老幺,一说八部大王只指一人,在湘西境内因群体因地域不同而说法不一,但八部大神是土家族民众祖先崇拜中的重要对象,是土家人心目中的英雄,这是不争的事实.舍巴堂的中间一间专门供奉彭公爵主神位像,此神像形象与八部大神迥异,其神态斯文安静,面部用白漆涂刷,胡须画成青色,头戴黑色纱帽,彭公爵主的地位仅次于八部大王,是湘西境内彭氏的近祖,一说为名叫彭士愁的人替原吴姓土王报仇而被八峒首领拥戴为湘西土司王,一说其与同为妖精的吴姓土王之女结为夫妻,成功劝说其妻杀掉吃人的吴姓土王,中止其罪恶行径而为土王.舍巴堂的右边一间为参加仪式活动的人歇息的地方,一般不摆放任何神像.天子龙王神位又称向老官人神位,土家人只在舍巴堂外面设一牌位,不置神像,其原因一说因向老官人因服下皇帝御赐的鸩毒酒而死,不得进屋,故只宜在屋外设坛,另一说是因向老官人身材高达八尺有余而进不了屋,所以放置户外.

舍巴堂的外面有一大片平地,是参加仪式的民众摆手祭神的场地,在场地的中间竖一根高约八丈的旗杆,杆顶悬挂一面红黄拼接而成的龙凤旗,旗长两丈,宽一丈许,周边缝有鸡冠齿花边,此象征土家人的后代绵延不绝,空地的四周立上界碑,以防外人特别是汉人入内,舍巴堂的建筑及其附属装饰一般由同村或同寨的土家同姓人集体出资修建,可供每家每户举行仪式时使用,所以,通常把它归为还土王愿仪式中的公共建筑装饰.

3 结语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活动空间是三元的,即人间、阴府、天上仙境.整个空间布置装饰都是为了营造出对应的三种环境,为鬼、神、人的活动提供场所.在湘西境内,区域之间的仪式坛堂布置大致相同又存在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家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也在不断变化,还土王愿的仪式程序和表演内容也在不断演变,但其在空间装饰方面背后的精神指向较为稳定,反映出土家族群的集体崇拜意识,蕴含着特定的发生机制,体现着土家族特有的哲学思想.

土家族论文范文结:

适合土家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土家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