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方面论文范例 跟特教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探究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这是一篇与教师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特教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探究

摘 要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了实践、合作、反思的平台.教师学习共同体之间的“对话、分享、协商和反思”的学习形式能够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精神的深化,最终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其兴起和研究源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雏形的社会”,20世纪西方的教育改革开启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真正探索.时至今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探索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亦离不开教师间的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学习支持以及对话反思,这种学习合作的行为方式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了实践、合作、反思的平台,对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和群体的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下面笔者将根据所在学校省、市两级有关“功能转型背景下的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实验措施浅议特殊教育新的发展趋势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策略.

1 特教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背景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对象的变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的对象由原来的“盲、聋、弱智”三类向更多的残疾类型延伸,特殊教育的难度上升;特殊教育学校中的特殊儿童障碍程度越来越重,特殊教育与康复学、辅助技术、脑科学的联系愈加紧密,这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的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必须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1].在特殊教育新的发展趋势下,构建特教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和重要价值.

2 特教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意义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自发组织的,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宗旨,它积极尝试多种自主学习形式,注重成员之间的经验资源共享,实现一种互促共进的教师学习型组织(或者团体)[2].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最高效、实用的途径之一,这种教师间“对话、分享、协商和反思”的学习形式为学校培养反思型、研究型、种子型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关注了教师群体的学习,重视教师群体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分析研究,能够在教师间创设积极的合作学习氛围,引领教师进行互助式、分享式、持续式的学习,并通过教学实践将所学所思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受益于特殊儿童的学习成长,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精神的深化,最终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基于实践的特教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笔者所在特教学校在进行省市两级课题实验研究时,非常注重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且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构建策略,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引领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1 重视人文关怀,营造“共同体”文化氛围

特教学校进行专业成长取径的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时,在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人文关怀,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自由的氛围,尽量减少特殊教育教师在新形势下工作的压力;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和谐相处,使教师之间产生合作的共同愿景,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特殊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呵护会不自觉地转移到同伴之间的互助中.

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共同体”文化氛围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分享,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情感,使教师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群体合力,从而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环境支持、搭建沟通平台,引领特殊教育教师走向专业共同成长的道路.

3.2 构建教研网络,创建学科“特长”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完善教研机构,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科研队伍是做好教科研工作的前提.因此特教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师的数量(由于特教学校学生数量有限,一般特教学校教师数量都不多)、学科特长、兴趣及其教学专长组建以学校科研中心为主体,学科组、课题组为分支的教研网络,使全体教师都能参与到一个、开放的讨论研究领域,使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与推广,给教师提供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的机会以及能够及时获得新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此推进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从而使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常态化,教师成长稳步化.

3.3 构建多元化研究平台,均衡推进教师成长

良好的互助环境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先决条件,构建多元化研究平台,将课题研究与特教学校教科研常规工作进行有机整合,对于均衡推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3.3.1 开设集体备课平台

特教学校可以依据学科划分不同的备课组,在备课组成员的组成上采用“同质—互补”的结合方式,以名师带教、青蓝工程建设等形式形成最佳的组织结构,或采取同课异构、或共同备一节典型课、或针对同一节课进行不同角度的课堂观察、或各自为战以比促研等形式来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使教师们通过集体备课采众家之长、避一己之短,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倾听与共享的优良品质、沟通与合作的技巧,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团体的发展.

3.3.2 开设“二次培训”平台

为了更好地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教学校应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修活动,并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拓宽教师的视野与知识面,从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扩大受益范围,学校还应该开设“二次培训”平台,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对其他教师做二次培训,分享培训心得与成果,以实现培训资源的最大共享.

3.3.3 构建名师成长平台

名师是学校对外宣传最好的名片,培养和打造名师队伍对推动特教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因此特教学校应注重对名师的选拔和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名师评选,通过名师的培养与使用带动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通过名师引领给青年教师树立榜样,避免青年教师走弯路,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3.4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便捷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最优化,特教学校应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建立多个交流平台,如学校网站、 交流群、微信交流群、名师博客、名师微博,开放数字图书馆等信息渠道,为教师创建资源共享区,从而实现最新教育信息人人第一时间知晓、优质教育资源人人第一时间共享.

3.4 创建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拓宽教师交流区

在这个高度信息时代,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3].因此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空间也已不再局限于学校之中,开始由线下转向线上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这对于拓宽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的人际交流圈、培养教师的前沿理念及反思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特教学校应引导教师加入基于网络的校际、区域之外以及省际教师之间的协作群体,并加强与特殊教育高校、研究所之间的联络,使教师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交流、与专家零距离对话,从而体验不同区域的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文化与理念,促进教师在特教专家的引领下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3.5 构建终身自我培养模式,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已由单一的残疾类型转向多重残疾类型且不同残疾程度的学生群体,即使是同一残疾类型的群体,残疾程度以及学生身体状况也很少有相同的,因此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教育方法能够完全应对一个个变化着的残疾个体.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有敏感的问题意识、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能依据现有的专业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所以特殊教育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与反思的思想,以适应特殊教育的特殊要求.因此特教学校可根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以及《学校“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并结合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制定贴合本学校教师实际的专业发展总规划,并让教师依据学校总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使专业成长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需求,从而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3.6 建立共同体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学校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激励机制,因此特教学校在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评价体系时,应把过程管理和绩效检查相结合,促使教师主动掌握自身的发展状况,以促进教师的自主、可持续发展.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评价可使教师能够获取一定的信息与经验,明确自身在学习共同体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使教师能更加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通过学生和家长的他评,使教师能够明确自己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不足之处,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使每个特殊儿童都能获得适合自身的教育.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下特殊教育新的发展格局,特教学校应积极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精专业、可助力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功能转型后的特殊教育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提升残疾儿童综合素养,为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论文范文结:

适合教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师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教师投稿杂志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3、教师论文网

4、教师杂志

5、教师论文发表刊物

6、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