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与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分析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这篇条件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分析

肖春林

(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收稿日期:2016—01—06

摘 要:对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系)小麦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生育时期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初步探讨四川丘陵旱地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适于四川丘陵旱地套作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为绵麦367和川麦104.

关键词:套作;小麦;产量;相关分析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四川是我国第三大小麦优势产区,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近年来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35万hm2,四川约占65%[1].四川小麦播种面积的85%左右分布在丘陵,主要以套作为主,常见的套作模式有麦/玉/豆、麦/玉/苕、麦/棉等[2].套作小麦具有边际效应(由于气象、土壤、生物等不同因素造成农田边际与中心植株产量等存在明显变化的现象),这是其与净作小麦的重要区别.套作应选配适当的作物组合,调节好作物田间配置,掌握好套种时间,解决不同作物在套作共生期间互相争夺日光、水分、养分等的矛盾,促使后季作物幼苗生长良好[2].利用间套种作物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可以协调、全面均衡地利用地力,提高作物产量.

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即产量 等于 有效穗 × 穗粒数 × 千粒重,产量不单单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它是包括环境条件在内共同决定的综合性状表现,从而可推论一定环境条件下某一特定基因型的作物,其产量性状也应该是一定的,那么有效穗、千粒重、穗粒数三者之间一定存在负相关性.本试验通过对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系)的小麦进行生育期及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生育时期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正负)相关性,从而初步探讨四川丘陵旱地适合种植的小麦品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绵麦367、川麦104、川麦42、内麦836、西科麦5号.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温江区惠和村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双三零”种植套作模式,于11月1日撬窝点播,每个小区播种5行,行距20 cm,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

1.3田间管理

全生育期施纯氮75 kg/hm2(按净作计算)、磷75 kg/hm2、钾75 kg/hm2.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是7 ∶ 3,苗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借雨追肥.其他栽培措施同大田生产.

1.4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生育期

调查播种期、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药外露的时间)、成熟期(小麦的茎、叶、穗发黄、胚乳呈蜡状,籽粒开始变硬,基本达到原品种固有色泽的时间).

1.4.2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收获前每个小区分边行、次边行、中间行连续取30穗进行室内考种,测定穗粒数、千粒重;每个小区收割1 m2统计有效穗数.集中脱粒,晒干称重,计算产量.

1.4.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WPS软件,其中统计部分用DPS7.05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小麦品种(系)生育期时间相差不大.开花时间表现为:绵麦367的开花时间最早,川麦42与内麦836开花时间最晚,各小麦品种间的开花时间相差1 ~ 2 d;供试小麦品种(系)开花至成熟所需天数为40 ~ 42 d,其中,川麦104所需时间最长,为42 d,川麦42和内麦836所需时间最短,为40 d.

穗粒数、小穗数及单穗重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由表2可以看出,供试小麦品种(系)的小穗数为20.4 ~ 22.8个,其中,川麦104小穗数最少,为20.4个,绵麦367小穗数最多,为22.8个,川麦104和西科麦5号这2个品种小穗数均低于平均水平;穗粒数表现为:川麦104最多,为46.79个,川麦42最少,为39.56个,其他品种穗粒数各有差异;供试小麦品种(系)单穗重有差异,但相差不大.

2.3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供试小麦品种(系)中,绵麦367、川麦42的千粒重最高,分别为45.98 g、45.53 g;其他3个品种(系)的千粒重差异不大,均在44 ~ 45 g.穗粒数中,川麦42最少,绵麦367次之,为45.24 粒,其他各品种(系)均在46 粒以上.有效穗表现为:内麦836和绵麦367偏低,分别为197.9 × 104个/hm2、221.7 × 104个/hm2,其他3个品种(系)均在245.0 × 104个/hm2以上,其中,西科麦251.7 × 104个/hm2,川麦104是245.0 × 104个/hm2,川麦42为248.7 × 104个/hm2.产量方面:绵麦367、川麦104较其他小麦品种(系)产量要高,分别达4 641.9 kg/hm2、4 487.6 kg/hm2;其次是川麦42和内麦836,分别达4 096.4 kg/hm2、4 031.1 kg/hm2.

2.4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播种 - 开花的天数与小穗数、穗粒数、单穗重及经济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 等于 0.73*、0.69*、0.71*、0.69*),与千粒重呈负相关(r 等于 -0.57);而开花 - 成熟的天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小穗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 等于 -0.83**、-0.79**、-0.74**、-0.74**),与千粒重呈正相关(r 等于 0.53).

2.5产量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正相关,而穗粒数与产量呈负相关;穗粒数、有效穗与千粒重均呈负相关;有效穗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3小结与讨论

田纪春[3]等人研究认为:构成产量的因素对产量均有正向效应,其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而本试验表明,在四川丘陵旱地套作条件下,千粒重对产量有正向效应,而穗粒数对产量呈负相关,有效穗对产量不产生影响.通过产量及其构成分析可以看出,各品种(系)之间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经济)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绵麦367、川麦104的千粒重分别为45.98 g、44.69 g;穗粒数中,川麦104最高为46.79粒,绵麦367为45.24粒;在有效穗这一性状上,川麦104和绵麦367分别为245.0 × 104个/hm2、221.7 × 104个/hm2.最终产量绵麦367和川麦104相比其他各个品种(系)较高,分别达到4 641.9 kg/hm2、4 487.6 kg/hm2;其次是川麦42和内麦836,分别为4 096.4 kg/hm2、4 031.1 kg/hm2,而西科麦5号产量最低,仅3 799.1 kg/hm2.李万昌和刘曙东[4]对强优势杂交小麦产量结构优势间关系的研究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势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不应单纯追求某一因素的优势,而忽视另一些因素的优势.合理的穗数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而不是产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均衡考虑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协调发展.

综上分析,在本试验套作条件下,适合于四川丘陵旱地套作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为绵麦367和川麦104.

参考文献

[1]汤永禄,李朝苏,余秀芳,等.西南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组装与示范效果[J].耕作与栽培,2010(4):60-61.

[2]樊高琼,杨文钰,任万军,等.不同带宽对套作小麦产量及边际效应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27(2):133-136.

[3]田纪春,邓志英,胡瑞波,等.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J].作物学报,2006(11):1699-1705.

[4]李万昌,刘曙东.强优势杂交小麦产量结构优势问关系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2,22(3):1-6.

条件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条件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条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晋升副高职称论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