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机校今犹在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滇西机校今犹在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此文是一篇滇西机校今犹在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滇西机校今犹在

在我的人生履历表中,有一个栏目,填写着一个学校,名叫:滇西机械工业学校.我是这所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

机校历史太短暂

我就读的滇西机校当时全校共有学生601人,1962年9月,他们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活跃在云南省的机械、交通运输、财贸战线.后来,有的成为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有的当了县长,有的当了厂长、总经理,更有官至解放军大校的解放军报社陈锡祥、大理军分区司令员杨诚,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民营企业家朱兆康.他们没有辜负苍山雪、洱海水的哺育之恩,他们没有辜负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他们没有虚度青春年华,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燃烧他们的生命,在他们晚年相聚下关的时候,他们笑盈盈地说:滇西机校,我们没有给您丢脸!

滇西机校老师季振华在《记滇西农机校始末》一文中,详细记述了滇西机校始末.文章说,由大理州委编撰、1994年出版的《中国大理白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记载:“滇西农业机械学校,于1958年8月筹建,11月26日正式成立,初办校时,称滇西工校,因属省机械厅主管,改名为滇西机械工业学校,1959年,省机械厅分为机械工业厅和农业机械厅,该校归农业机械厅主管,所以,又改名为滇西农业机械学校,学校设铸造、机械两个专业,学制均为四年,先后招收了三届学生,计601人.1962年7月撤销.”

学校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据当时任大理州工交局局长的周博夫讲,提起在大理州建一所工业技术学校的是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他当时是国家机械工业部第五设计院院长,他到大理考察,深感边疆地区工业技术落后,技术人才匮乏,而提出建校育人的建议,大理州领导虽很赞同,但考虑到现实条件,感到很为难.正在此时,正好国家机械工业部的白副部长来大理指导工作,见此情景,他便表态:“从北京下放一所工业学校给大理,北京的学校太多了.”大理州的领导喜出望外,便立即研究,抽调人员着手筹备,决定派出曾读过工校、时任永建县县委常委的年轻干部马一骐担任接收大员,立即起程,前往北京,联系北京机校搬迁事宜.马一骐到北京后,机械工业部的同志说:“白副部长出差外地去了.但对你们的事情,部里决定学校不搬迁了,答应你们新建一所中专学校,并已为你们联系了北京机校和民委,给你们派一批教师,你可以去找他们联系.”

于是,北京机校的8名教师和民院、民族出版社的6名教师,奉命打起背包,奔赴云南下关.此外,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又批示:在太原机校应届毕业生中抽调12名学生支援边疆.

马一骐校长回到下关时,学校的招生工作已经完毕.教师和学校后勤人员配齐后,学校于1958年11月26日正式开学,12月1日,正式上课.一所全日制的中专学校从筹划到开学,仅用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让人难以相信.

让人遗憾的是,大理州的第一所工业学校滇西机械工业学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生存了四年就结束了它短暂的历史使命.成了大理州教育史上的一个缺憾.让人不得不感叹:机校历史太短暂!

自力更生建校园

上世纪1958年秋天,为了发展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教育事业,大理州委奉命创办一所大学,取名:滇西大学(滇西大学也于1962年秋撤销,师生并人昆明师范学院),一所工业学校,取名:滇西机械工业学校.

是年9月初,来自大理、丽江、德宏、保山、昆明等地的近200多名初中、小学毕业生,纷纷来到位于下关南郊州医院旁、沙河埂边的滇西机械工业学校(现大理市少年宫),当时,中专设4个班,机1、机2、机3班,铸1班,预科设预1、预2班.

学校没有现成的校舍,只有几间蚕丝厂留下的破平房.先到校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拓土基,上山抬木料、椽子,自己动手盖校舍.

此时,第一任校长马一骐,正奔走于北京等地接老师.就在学生们忙着盖简易校舍的当儿,老师们纷纷从北京、太原、昆明等地来到下关,与学生们一道,拓土基、上山抬椽子,盖校舍.

学校是大跃进的产物,白手起家,北京来的老师王胞生、徐同仁、秦树国、赵纯、白景岐,太原机校来的老师季振华、秦春生、张湘山等,都和学生们一起同劳动,共甘苦.校舍、教室,大多数都是“干打垒”.老师,就是在这些自己动手建盖的教室里,给同学们传授知识的.同学们,专心致志地聆听老师的讲解,认认真真地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本领.

那时的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地区,家庭贫寒,生活艰难,又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星期天,大都上山砍柴卖,以解决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的不足.那时,100市斤柴,可以卖5角钱,一个月就有两三元零花钱,已经很不错了.我家住在大理古城,星期天如果回家,常常是走路回古城,多数星期天都去山上砍柴,一个月,最多回家一次.四年中专,就是这样读过来的.

那时,学校生活困难,为了改善伙食,一直组织学生到山上开荒种地,那时,大都在荒地上种萝卜,上顿萝卜、下顿萝卜,也能度了荒.

那时,一个月22斤粮,很难吃饱,很多时候,两个人拼伙吃,一个人吃一顿,不在学校吃这一顿时,自己到外边想办法解决,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1959年秋天,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新生,1960年,又招了一批调干生.其间,大理州专门拨款100万元,给滇西机械工业学校建盖了一座教学大楼,作为教室(1962年秋,学校撤销之后,改为下关一中初中部)还盖了职工宿舍、实习工厂.初具了一所中专学校的规模.

可惜好景不长,1962年7月,学校因故奉命撤销.

离别学校奔四方

学校撤销的消息传来之后,师生们无不感到痛惜.大家如同生了病,心里很不舒服,如丧考妣一般.但是,大政方针已定,谁也没有回天之力,只有等待着走向社会的命.路在何方无人知.

学校撤销之后不久,学校教师,由州里统一分配到中学、小学教书,毕业班、三年级学生,分配到全省农机、机械、交通运输系统,二年级学生,由州里集中到滇西大学,进行财贸知识培训,经过培训之后,分配到大理州财贸战线:银行、外贸、商饮、供销行业,从事财贸工作.可以说,云南省多数地州的企业、大理州12县市的山山水水,都有滇西机校的学生,尤其是商业、供销系统,大山的夹缝里,都有滇西机校的学生.记得1964年、1965年,我到洱源、弥渡、南涧、云龙招工,都在各县的山乡,见到了机校的同学,有的一人在一个供销点,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有的还走村串寨搞购销,可他们无怨无悔,努力干好各自的工作.决不给滇西机校丢脸.在云龙山区基社苦干多年的杨作林,后来成了大理州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可谓苦尽甘来.

滇西机校的学生,参加工作之后,都是从车间一线工人干起.有的,一千几年、十几年,才提干.但是,他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人,艰难困苦压不倒.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发热发光.机3班的施祥,在校是机3班的班长,到大理州水泥厂工作后,从车间机修工干起,后来,成了大理州水泥厂的总工程师.铸1班的潘先正,从学校分到大理州机械厂后,也是在铸造车间当工人,一步一步才当上了技术员,1978年调到解放军7433工厂后,先当车间技术员,后来,成了该厂汽车设计、制造的高级工程师,担任了技术副厂长,为我省客车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铸1班的田宏森,分到玉溪总站之后,一千34年,从修理工干起,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副总站长、总站长、党委书记,成了3000多名职工的省大中型企业的领头羊.机2班的刘秉德,分到企业之后,先是用扳手修车,后是用笔杆写字,最后,成了企业党委的宣传部长,退休之后,还被聘到《云南经济日报》担任编辑,至今宝刀不老,笔下生花.

初次聚会叙沧桑

一座自己动手创建的中专学校,突然撤铛了.四年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们,在同甘共苦的日子里,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同窗情谊.分别之后,书信不断,往来密切.比一般学校的师生更亲密.

1988年秋天,在滇西机校第一任校长马一骐、老师杨维新、季振华的倡导下,滇西机校在大理的师生,组织了第一次聚会,100多名师生,聚集在下关团山公园,畅叙别后情谊,回想当年校园生活,漫谈家长里短.那时,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如牛负重,难得一聚.大伙坐下来,喘口气,回味一下寒窗苦读的艰辛,品咂一下年轻时代的趣事,顿时忘却先前工作、生活中的不快.那时,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不少人事业有成,不少人身兼要职,或是单位的技术骨干,滇西机校四年的墨水没有白喝,滇西机校四年的开荒种地没有白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9岁就从山西太原机校来到下关的季振华老师,在学校,和学生一般大,课余时间,常常听到他唱《九九艳阳天》,那种生龙活虎没得说,他远隔千里来到下关执教,云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一直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为建设云南边疆出力挥汗.同学们尊敬他,亲近他,可又情同兄弟.

那天,在团山吃过晚饭后,时任下关百货站经理的机6班同学谢合生,邀请大家晚间到他辖下的百乐舞厅漫舞.

那天晚上,同学们如约而至,在曼妙、温柔的灯光下,边轻歌曼舞,边叙人间沧桑.都说同窗情谊赛过朋友、兄弟情谊,是一种最为珍贵的感情.话,说到夜深人静,舞,跳到浑身冒汗,还觉得不尽兴.这样的潇洒,难得有;这样的尽兴,无处寻.

离开百乐舞厅,同学们三三两两往回走,都说:今天,是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离开学校26年,难得一聚,多亏老师们组织大家相聚.有人还说,这样的聚会,今后要多组织.这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打那以后,虽然没有组织大型的同学聚会,但是,很多班级,都以班为单位,时不时邀约在大理地界的同学聚会.有时,班上的同学从外地来,有人知道了,就通知同学聚一聚.机3班的同学邓德光,就是一个相当热心的人,他不仅组织好机3班同学的聚会,还时常组织大理的同学聚会,在北京的老师秦树国、赵纯夫妇几次来大理,他都忙前忙后,通知同学,鞍前马后,为老师接风、饯行.让秦老师夫妇感到温暖如春.机2班的岳毓芳,同样热心组织班上的同学相聚,有同学来大理,她总是一个一个邀约,让大伙见见面,叙叙旧,拉拉家常.像他们这样的同学,几乎每班都有一个,不辞辛苦地为同学们奔忙.

提笔不忘启蒙恩

几十年来,每当我提笔写作,总会想起我在滇西机校读书时的语文老师杨维新.我读初中时,就喜欢看书,并幻想着有一天,我写的文章能够变成印刷体.可惜那时家中贫寒,无力供我读高中,初中毕业,我便报考供伙食的中专.心想,学工的人,别做写文章的梦了.哪知,我在学校里遇到了语文老师杨维新.

杨老师教语文,很认真,他虽然生活在白族地区,但是,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字音很标准,文学知识很丰厚.我很喜欢上他的语文课.尤其喜欢他给我们的命题作文.他的作文命题,结合实际,有感而发.记得我们的第一篇命题作文是《下乡纪事》,写我们到下关荷花村帮助农民劳动的情景.至今,我忘不了,杨老师让我在班上朗读我写的《下乡纪事》的场景,当我读完作文之后,杨老师仔细讲评,让我脸儿发红,浑身冒汗.我写得很朴实,杨老师却大加赞赏.让我受宠若惊.我不知所措,羞涩万分.

打那以后,我更加喜欢作文,每次作文都认真对待,仔细审题,反复揣摩,来回修改.文章写得多了,我被聘为学校黑板报的编辑.与文章打交道的机会逐渐增多,我写文章的兴趣更浓.及至参加工作之后,常常书写身边的新人新事,发表在车间、单位的黑板报上.之后,我又成了单位黑板报的编辑,1964年8月我写的一篇文章刊登在《云南日报》上,此后,领导把我从车间调到单位工会搞宣传,手中大锤变成笔.上世纪80年代,我在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后,被调到大理市市委宣传部,筹办大理市的第一张小报:《大理宣传》,1992年7月1日,《大理市报》创刊,我成了第一任编辑.其间,我一直坚持业余写作,逐渐成长为一名本土作家,我常常想,没有杨老师的悉心教诲,就没有我后来的成长.

无独有偶,机6班的同学陈锡祥,杨维新老师也是他的语文老师,他在杨老师的教导下,对语文情有独钟,在学校,就喜欢写作,在学校黑板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1962年夏天,他从学校到永平参军,一直不忘写作,从基层连队,写到团部,又写到军部,再写到昆明军区解放军报社记者站,最后,写进北京解放军报社.每当我们相遇的时候,总会忆起我们的语文老师杨维新,常常念叨杨老师的启蒙之恩.

人从求学始,就会遇到启蒙老师,启蒙老师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有人说过:启蒙老师,常常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是的,一个好的启蒙老师,能培养出众多有用人才.无怪乎有人说,老师犹如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相聚大理话人生

2008年金秋,50年前相逢在大理苍山脚下的220名滇西机校师生,从全省各地州来到大理相聚.这些两鬓斑白的老人,46年前,告别母校之后,走过漫漫人生历程,岁月染白了他们的鬓发,风霜雕刻了他们的脸庞,更有80高龄的老师,依旧精神矍铄.

如今,这些进入人生秋天的学生们,回到他们的第二故乡大理重逢相聚,伸出手来,进行跨越半个世纪的第一次握手,多么感天动地,多么震撼人心.他们之中,有不少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有县级行政干部,有解放军大校军官,有作家,记者,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但他们在老师面前只有一个永远改变不了的身份:滇西机校学生.

这次相聚,有80%的师生,是分别46年后的第一次重逢.他们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但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没有愧对“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没有虚度年华,把心血汗水,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机械工业:没有辜负老师的培养,用自己的业绩给社会填写了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滇西机校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他们取得骄人成绩的动力.

重回大理,没有了当年的彻骨寒风,放眼鳞次栉比的高楼,他们看见了大理的富足:放眼青山、绿永,他们感受到大理的美丽:嚼一片乳扇、吃一尾洱海鱼、喝一杯雕梅酒、饮一杯感通茶,他们品味出大理的诗情画意.第二故乡,不仅是以山青水绿诱人,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数以万计的工、农、文、卫、教育人才,为建设云南乃至全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重回大理,没有当年创业时的艰辛,却有着自己动手建校舍、盘菜园、上山开荒种地、刻苦读书的深刻记忆,那是大伙走过46年人生历程的致胜法宝,那是他们在人生的秋天给社会合格答卷的锐利武器.回首当年的艰苦,他们感谢社会对自己人生的磨砺.没有当年艰苦的历程,他们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品不出晚年享受幸福生活的甜蜜!

相聚大理,回味师生情谊,寻回当年童心,回顾人生历程,倍觉生活美好.

相聚大理,讲说人生经历,温习来路艰辛,体味春种秋收,方知幸福就靠自己创造.

依依师生心连心

2009年4月,原在北京解放军报社供职的同学陈锡祥,从北京回大理看望父母.2008年10月机校同学聚会,他没有来.此前,我们的语文老师杨维新告诉我:“陈锡祥回来几次,我都没有见到他,如果他回来,你一定通知我,我想见见他,他毕竟是我的得意门生呀!”杨老师还说:“早些年,我去北京学习,他开车陪着我到处逛.还亲自下厨做菜招待我.”

陈锡祥是靠写文章写进北京的.作为语文老师,杨维新老师的桃李满天下,但他认为,陈锡祥是他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我得知陈锡祥回大理的消息后,便去他家,告诉他,杨老师想见他.陈说:“那好啊,你带我去见杨老师吧!”

于是,我便打电话,与杨老师联系好,并定于次日下午去杨老师家.杨老师在电话里说:“我早就盼望着见锡祥了,你们一定要来呀!”

第二天下午,我与陈锡祥去到杨老师家楼下,杨老师便下楼迎候我们.

进到杨老师家,他高兴得眉飞色舞,讲这讲那,讲在校时上语文课的情景,讲下乡劳动的场面,讲他编校刊时,我们给他投的文稿.仿佛我们都回到了从前.他还找出了当年同学们在校时的集体照,说谁谁谁以前的样子.讲我和陈锡祥在校时的趣事.他说:“当老师的最大幸福,就是学生成才.你们能写文章说明我的语文课没有白教.”说完,杨老师呵呵地笑了.

之后,他说:“锡祥,北京有我们学校的两位老师,他们常提到你,回北京后,你去看看他们,他俩住在朝阳区,待会儿,我给你他们的地址和电话.你去看他们,他们也会像我一样高兴,50年师生心连心.”

陈锡祥说:“我一定去看两位老师.”

从杨老师家出来,我和陈锡祥都很激动,只觉得身心一阵轻松,似乎又回到50年前的同学少年,依依师生心连心.

改行也当状元郎

2010年3月6日,原滇西机校的部分同学相约去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参观老同学朱兆康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靠两个土罐起家,创办的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药制药有限公司.

从下关到巍山的路上,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巍山县“慎德堂医寓”第五代传人朱兆康.这位1958年秋天,进入滇西机校读书,1961年参军,1969年7月,主动向县药材公司申请创办中药厂,在任40年的中药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当年凭着两个土罐起家,使药厂从小到大,从1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如今,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产品有10个剂型,40多个品种,远销省内外,为云南创造了一张“附片加工合格证”,为云南药品标准增加了“阿胶”品种,设计了年产亿片的中药片剂的生产线,年创税利200万元.同学们无不为其业绩赞叹不已!

到巍山,见到朱兆康,大伙说起他的创业历程时,身高体壮的朱兆康微笑着说:“40多年来,是滇西机校艰苦创业的精神鼓舞着我,任何时候,我都是一步一步往前走.”

朱兆康创业十分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一个学机械工业的学生,成长为资深的执药师、中药医师、制药高级工程师.他还把子女培养成为巍山“慎德堂医寓”的第六代传人.

同学们说,朱兆康是滇西机校601名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以卓越的成就,荣获了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获了全国医药系统优秀企业家,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正所谓:艰苦创业出奇迹,改行也当状元郎.

那年,这位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的掌门人,依然老当益壮,还在为弘扬公司艰苦创业的精神日夜操劳.

退休之后,他每天坚持为当地民众看病2小时,从医以来,服务患者100多万人次.

一个民营企业,每年能向国家上缴200多万元税利,职工平均年收入1.6万元,在当时,已属不易.

从巍山回来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写了一篇《民营企业家朱兆康小记》,发表在当年4月的《云南老年报》上.

少年同学桑榆情

2013年中秋节刚过,原滇西机械工业学校,在大理的校友,发起组织了一次校友聚会,这是继2008年10月,全校200多名师生聚会之后的另一次聚会.原先的设想,是大理市范围内的同学在大理小聚,不曾想,信息传开之后,漾濞、永平、巍山、鹤庆、剑川的同学来了,宾川、弥渡、祥云、昆明的同学也来了,就连远在北京的秦树国、赵纯老师夫妇也来了.原计划50人的聚会,去了90多人,刚好凑齐十桌,热热闹闹,在大理古城南门外的如归饭店,宾至如归,欢聚一堂.

55年前,这些12岁至18岁的学子,从云南省各地,来到风城下关,进滇西机械工业学校求学深造,“曾记当年骑竹马,转眼便是白头翁?”,当年的小学、初中毕业生,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有的拄着拐杖,有的由儿女陪着,赶来参加同学聚会,别有一番风味1

55年前,一同上山扛木料,一起在校园拓土基,一齐盖简易教室、宿舍,一群、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少年,晃眼间,一个个成了弓腰驼背的老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真是时乎,时乎,不再来!同学见面不相识,哪有当年旧容颜?无论相识不相识,曾在一只锅里,舀稀饭,曾在一只桶里,吃菜汤,曾在一个教室把课上.同学情,割不断:少年谊,永难忘!

55年后,坐在一起话家常,从出校门说起,人生路上,人人都有故事讲,个个都有一本流水账.人生路上,人人都尝过艰辛,个个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苦,所幸的是,人人都有幸福的晚年.时逢盛世,呼吸祖国的和谐空气,观赏大理的如画风光,一切艰辛,早成过眼云烟:几多困苦,换来晚年的安乐.没有昔日苦,哪来今日甜?

55年后,坐在一起吃大餐,想想当年学校伙食,上顿萝卜,下顿青菜,如今糠箩跳米箩,想吃什么,吃什么,还怕吃多了,吃出毛病来.有位同学说,幸福时节,回忆困苦,更觉今日幸福!吃过苦中苦,方知幸福甜!

一天的聚会,虽然短暂,大家在一起,共话当年,胜过吃山珍海味.祝辞说过了,酒杯举过了,走出饭店,临上车前,一个个还在紧握手,道珍重:来年再相见,共话同学少年时!

一天的聚会,须臾结束.心里有说不完的话,有割不断的情丝.车走了,心儿随车去.有人说,被人牵挂,是一种幸福.是的,四年的同学情,连着55年来的情丝,“剪不断,理还乱”!

挥一挥手,惜别苍山的云彩:道一声再见,期待来年又谋面.有道是:当年学子重逢聚,少年同学桑榆情.

如今,滇西机校601名学生,都已年过古稀,仙逝49人.可88岁高龄的校长马一骐,依然健在,看到他,宛如看到滇西机校的精气神.同学们渐渐老去,但是,他们的儿孙大都成人.儿孙们都知道父辈、祖辈曾经在滇西机校读书的经历,滇西机校已经撤销55年了,但是,当年的学子,依然记着哺育他们的母校,学子们的下一代,同样记得滇西机校的名字.大理人民也会记得上世纪60年代,下关南郊那座后来成为下关一中初中部的红砖大楼,正是滇西机校的办公楼旧址.

编辑手记: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史的册页中,曾经有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叫滇西机械工业学校.它诞生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两年后的1958年秋天.1962年7月,它奉命撤销,这所学校的600多名师生,被分配到云南省内的其他学校、工厂、商店和银行,他们积极参加到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列中.滇西机械工业学校虽然从苍洱大地上淡出55年了,然而,不论对于何人而言,学校都曾经是一处温暖的港湾,一座成长的乐园,无论她有着怎样的容颜,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一段最深刻的记忆.当年的学子,依然记着哺育过他们的母校,依然会记得母校曾经叫过的名字.

滇西机校今犹在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滇西机校今犹在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滇西机校今犹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家校合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