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水紫陶与彝绣的跨界演绎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跟建水紫陶和彝绣的跨界演绎相关论文例文

本文关于建水紫陶与彝绣的跨界演绎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建水紫陶和彝绣的跨界演绎

一、“指尖艺术”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紫陶“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的特质与“手工拉坯、名人书画、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传统工艺影响着一代代的制陶人,建水以自己独有的形式传递着古城千年的文化.这千年的文化同样熏陶着千年的建水紫陶!从建水青瓷和粗陶到紫陶的历史蜕变,它既是我们的生活品,也是不可缺失的艺术品.千年历史沧桑中那些风韵犹存的陶瓷器艺术品,我们赞叹它那鬼斧神工的魅力和高超的艺术创作.

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荣昌陶器,以其悠久的历史,卓而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云南建水紫陶名望有归,发展志气冉冉上升.建水紫陶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使者,远赴大洋彼岸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凭据古拙雄壮、文韵盎然的典雅气度和铿锵若磬、质明如镜的丰姿华彩征服了世界,首次亮相便荣获了博览会美术奖项.紫陶有工有艺可以征服世界,夺得光彩.

泥土与烈火的涅槃,心灵与智慧的交融,当今紫陶的复兴之业而更趋向美好,新生紫陶创作形式和题材,打开了紫陶发展的新纪元,从传统工艺按部就班的形式中跳出来,符合现代人审美.建水紫陶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影响力、最具竞争力的传统工艺品牌,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及对紫陶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建水紫陶正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叙,传统工艺精巧的制作,紫陶创作时代的变迁,工艺的沉淀与现代艺术的发展融为一体,日后建水紫陶创作将更有新意.

二、“指尖之花”彝族刺绣

云南彝族刺绣文化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源于云南彝族撒尼人传统刺绣,是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特色、最主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点,彝族是一个把自己的文化穿在身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彝族服饰向世界展示着它古老的文化文明.彝族服装上的刺绣工艺,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服饰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现在的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体现了彝族彝人的心灵手巧、勤劳勇敢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彝绣独特的艺术审美和创作天赋,推动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自信,彝族刺绣是一针一线编织的艺术品,一花一朵都是民族的符号.彝绣在美学上具有用色大胆、构图精美的特点,在制作工艺上具有针法灵活、针脚细密的特色.创作题材上马樱似火、山茶争艳、喜鹊闹梅、蝴蝶采花等图案都展示着彝族文化的风姿.

三、建水紫陶与彝绣相遇

非遗传承,跨界发展乃必由之路,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繁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工艺的交融创新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作用,不让非遗深藏闺中,而是走入大众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云南传统工艺文化的自信度.为更好地将云南这一沿袭千年的民族文化瑰宝保护传承下去,将楚雄彝绣和建水紫陶工艺搭建了新的桥梁.

“跨界设计”是设计发展创新中一个新的挑战,通过组合各类设计的长处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流派.针对当今中国企业设计的现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利用再设计可提升产品的社会价值.传统工艺的融合也是当下工艺复兴的一个新的挑战.在“非遗1+1”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湘绣的图案过去都是和诗词、书画等元素相结合,而当湘绣传承人融入青花瓷、苗绣等元素后,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传承人结合青花瓷创作了湘绣服装和挂屏,市场价值变得更大.

图1彝绣紫陶——“核”心意

(获2017年云南大理漾濞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特等奖)

笔者将建水紫陶和彝绣结合,在建水紫陶的工艺中加以彝族刺绣文化,黝黑的紫陶颜色加以彝绣丰富的色彩,增加了云南多姿的民族风情.作品彝绣紫陶“核”心意在云南大理漾濞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中,将传统建水紫陶工艺和大理漾濞传统刺绣和当地特产核桃结合创作,获得比赛特等奖.将手工艺产品之间互相交融,获得了新的视觉冲击.

图2彝绣紫陶“Totem”

助力于斑斓的传统工艺继续发扬,民族文化的互相交融,在领略了彝绣文化之美的同时,感受建水紫陶的诗情画意.笔者作品彝绣紫陶“Totem”,结合了云南彝族撒尼人传统刺绣创作饰品挂件,展示了建水紫陶和彝绣的独特工艺,有助于扩大云南传统手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民族资源优势,致力于云南旅游产品对外推广,我们向更多人展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让云南的民族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提升本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总结

文化遗产通过跨界设计,创新出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的、符合现实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当代文化消费品”.在保持传统工艺不变质的前提下,改变产品的形态与功能,提升了云南旅游文化消费的品级,同时在探寻传统工艺的振兴之路上得到认可,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手艺人不再故步自封,开启了创新之路.源远流长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不再遥远和神秘,传统手工艺的有机结合,以文化消费为桥梁,让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更多更好地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董万里.以设计的视野展望建水紫陶的产品开发[J].民族艺术研究,2010(03).

[2]张筱蓉.楚雄彝族刺绣的再设计[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王静,崔君霞.跨界:当代艺术的跨领域实践者及其思考[M].新星出版社,2010.

建水紫陶与彝绣的跨界演绎论文范文结:

关于建水紫陶与彝绣的跨界演绎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建水紫陶与彝绣的跨界演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高会军论文灌水

2、工业水处理期刊

3、水处理技术期刊

4、跨文化论文题目

5、跨文化交流论文

6、关于水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