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与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价和分析有关论文范文集

该文是关于自然保护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价和分析

文/蒋明康 图/王燕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战略基地,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并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对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60年的努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为了减缓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各级政府从抢救性保护的立场出发,划建了一大批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很多未经科学论证,更谈不上进行全面综合的科学考察,甚至不少保护区的建立仅是一纸文件,并未确定其边界范围.因此,目前尚无人能够准确回答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实际保护面积有多少、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多少生态系统和多少动植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等,制约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有效保护面积现状

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边界是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管护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基于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启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与评价”项目研究成果,目前我国仍有部分保护区(尤其是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未能明确其位置、范围和功能分区边界,导致保护区日常管护和监督执法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在实践中无法对其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起到真正有效的保护.据调查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自然保护区中,已界定范围或范围基本明确的有1657个,有效保护面积12993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量(2719个)和总面积(14699万公顷)的61%和8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管理最为规范的,其范围边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中,已界定范围边界的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占各级别自然保护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81%、42%和35%.

功能分区界定方面,全国共有1322个自然保护区界定了功能分区,占已界定范围边界自然保护区的80%.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分别占各级别已界定范围边界自然保护区数量的100%、92%、59%和43%.从各功能分区面积来看,核心区4201万公顷,缓冲区3981万公顷,实验区4150万公顷.

二、自然保护区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状况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极为重要.自然植被方面,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自然植被类型约占我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0.2%,其中有效保护的自然植被有58种,占我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10.0% ;较好保护、一般保护和较少保护的自然植被分别有154、110和200种,分别占我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26.6%、19.0%和34.5%.另外,我国自然植被有明显的保护空缺,占我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8%.

高等植物方面,共有81.2%的高等植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其中得到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和较少保护的高等植物分别占评价高等植物总数的11%、7.1%、15%和48.1%.保护状况不明或未受保护的高等植物占评价高等植物总数的18.8%.脊椎动物方面,23.5%的脊椎动物得到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的脊椎动物分别占脊椎动物总数的8.6%、14.9%和47.7%.未受保护和保护状况不明的脊椎动物分别占总数的0.3%和0.9%,另有4.1%的物种未予评估.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状况来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约有89.8%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约有89.7%在自然保护区内有不同程度分布.

此外,自然保护区对我国自然遗迹的保护成效十分显著.除极个别类型外,我国不同类型的自然遗迹(含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包括地质遗迹类型和古生物遗迹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全国共有220个自然保护区将自然遗迹列为主要保护对象或主要保护对象之一.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近60年,我国自然保护区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其在建设、管理及保护成效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部分自然保护区边界范围不明,勘界确权推进速度慢.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属于抢救性划建,范围勘定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约39%的自然保护区未界定范围与功能分区边界,在实践中无法对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起到真正有效的保护作用.目前我国已界定范围边界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即有效保护面积仅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3%.这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 - 2030年)中设立的目标“全国各类保护区域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7%”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生物多样性存在保护空缺,保护力度有待加强.从保护成效评价结果来看,我国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9.8%的自然植被未被纳入现有自然保护体系,同时全国34.3%的植被类型仅在1-4个自然保护区内有分布,说明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力度明显不足,保护力度有待加强.高等植物中受到较少保护的植物种类较多,其中31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有116种处于较少保护状态,分布的保护区均在5个以下,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数的36.8%.而从脊椎动物就地保护的整体状况来看,得到有效保护和较好保护的物种比例明显偏低,多数物种的保护状况仍然堪忧,评估结果为较少保护和未受保护的物种共1741种,其数量达受评估物种总数的47.9%.

(3)自然保护区本底不清,科研监测能力薄弱.部分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不清,基础资料较为陈旧,疏漏较多.有的仅在保护区建立之初组织开展过综合科学考察,有的甚至从未开展过系统性的科学考察,导致保护对象不明确、管理措施不到位.同时保护区科研监测能力普遍薄弱,对一些特殊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成效缺乏监测.

为解决自然保护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范围界线核定和勘界立标工作.建议各级政府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及相关文件的规定要求,在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现状及保护对象的特点,同时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对尚未明确范围与功能分区的自然保护区界定边界范围,并开展勘界立标工作.

(2)优化自然保护区网络布局.需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根据我国不同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的保护空缺,扩建或调整现有保护区、分批次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3)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调查常态化机制.资源本底调查作为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前提和科学利用物种资源的基础,应当持续化、常态化;另外,通过定期开展全国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植被和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数据库.针对重点保护物种,应进一步加强调查监测,进行系统的本底资源调查,构建监测体系,不断积累相关数据,为科学评估保护成效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自然保护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自然保护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自然保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环境保护杂志

2、自然指数期刊

3、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

4、自然杂志

5、人和自然杂志

6、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