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青年相关论文范文集 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业?相关论文怎么写

本文关于知识青年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业?

新时代“上山下乡”就业梦

焦文锦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1955年提出的.始于1950年代的第一次上山下乡本来是号召家在农村的知识青年“回乡”就业,在1962年正式纳入国家计划之后,发展成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就业,安家落户.1966、1967、1968“老三届”初高中上山下乡达到了顶峰.由此形成了—个轰轰烈烈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

这里的“上山下乡”运动,由于其带有政治强迫性,与个人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完全相符,所以多年来广受质疑.我们今天要聊的新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其本质上与之前是有区别的,上个世纪的第一次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由上而下的政治运动,是一种知识青年处于被动状态的政府行为,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是指知识青年(主要群体为毕业大学生)为拓宽就业空间、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利益寻求的市场导向所做出的自愿选择.

据媒体报道,没有区位优势和太多优惠政策的河南省,目前已选出大学生村官11130名,现在岗人数10864名,覆盖到了全省22.5%的行政村.山西今年计划选聘8000名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高校毕业生报名总数突破了8万人.也就是说山西省将从每十名大学生中选一个担任村干部.

上述现象说明,目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但是也有不少大学毕业生认为,如今已不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了,每个个体都有选择自己前程的权利.的确,大学生到农村之后所面临的诸如职务晋升、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各种保险的缴纳、档案和户口的管理等待遇问题,成了最现实的问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毕业就代表着失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万,2003年突破200万,2005年突破300万,2006年突破400万,2008年突破500万,2009年突破600万,2014年突破700万,2017年795万……这是新世纪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组关键数字.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面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面是农村的空心化,这两个问题有统筹解决的可能吗?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紧随国家政策,选择“上山下乡”建设新农村似乎无可厚非.但现实的确如我们想的那样顺理成章吗? 形势很严峻,大学生很心焦,国家很重视.但无论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农村,还是让大批大学生上山下乡,都具有很大的现实困难.

01

专业对口工作岗位的缺失

让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的前提是农村能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加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农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工业、产业链,提供不了众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甚至连一般性的岗位都很稀缺,否则也不会有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

缺乏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生只能做村官,教师、乡村诊所医生之类,但这些岗位也是有限的,且并非虚位以待,很多正式或临时工已在那里.大学生到农村去做什么,如何保障待遇,需要有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需要创业政策上、基础设施投入上大量财政资金的长期跟进.国家能不能负担起这部分资金,相关政策会否出台都还未知,在缺乏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盲目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是不负责任的.

除此之外,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还涉及能否适应农村环境的问题.农村的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处事法则都有其特殊性,不说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就连农村大学生,自幼读书,荒于耕作,恐怕大部分也是稼穑不分.像很多农民工进城多年也没有完全融入城市一样,大学生在宗族关系复杂、思维习惯迥异的农村里扎根并不容易.

现有大学生就业行为也将直接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预期.目前我国有7.9亿人生活在农村,很多家庭倾其所有供孩子读书的目的是希望其能够到更发达的城市中去.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工作,又难有所作为,可能会导致“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02

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改变:“来的少,留不下”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就业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后,也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快脱离农村基层,结果农村出现大学生“来的少,留不下”的情况.

学校培养的目标主要以城市为导向.大学生已掌握的能力与知识与农村需要之间存在着偏差,许多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与农村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空怀才能、没有用武之地,而另一方面,农村缺乏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缺乏在人际交往和在组织管理方面能力都过硬的人才,这种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的矛盾与不对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上的深入问题.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的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

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使农村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时的无奈之举,到农村去成了一时的权宜之计.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环境已不同往日,但习惯了城市舒适生活的大学生对于远不如城市繁华的农村仍旧望而生畏.

另外, “跳农门”是一些农村学子上大学的重要目的,很多大学生宁可茌城内“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也不愿意“倒退”回农村.长期以来大学生被看作是“天之骄子”,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高,许多大中专毕业生宁可在城市“讨饭”,不愿到农村“找金”.

03

政府主导,就业途径和去向较单一

目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途径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根据文件精神出台相关文件,由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负责组织落实,行政色彩较浓,而且就业的去向以当村官为主, “三支—扶”(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等为辅.

在现阶段,这种单向由政府利用优惠扶持政策推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有效的办法,但是赴农村就业可能并不是大学生的内在追求,而是追寻到农村就业以后的优惠政策,这样易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据2007年1月16日出版的《南风窗》报道,黑龙江省大学生志愿者因与政府部门对黑教联( 2004) 47号文件《关于实施选派大学生服务农村行动计划的通知》中规定的部分政策待遇了解不同,矛盾一度激化.另外,我国乡镇政府冗员多,农民负担重,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的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撤并乡镇共精简机构17280个,裁减财政供养人员8164万人,减轻财政负担8164亿元.因此政府主导下的大学生村官出路在哪里,成为新时期“上山下乡”的方向性困难.不可能让所有下乡的知识青年都去做村官,但除了村官之外,目前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岗位让他们的价值最大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引导大量知识青年下乡去,不但是国家人才资源的浪费,也给基层政府带来了很大压力.

04

保障机制缺乏,流失率较高

目前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文件精神,就业期限一般2—3年.以四川省为例,据统计,政府先后选派了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任村(社区)干部的不足5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洗礼,经历了城市便捷繁华的生活,到农村就业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适应和融合问题,如果仅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而缺乏健全的保障机制,大学牛在农村取得成功的难度可想而知.绝大多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为了追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不简单,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而且我国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绝大多数农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较高,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现实的生活压力,如果在农村就业难以达成自己的愿景,离开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因此保障机制的关键不在于优惠政策,而在于如何训练培养和支持他们,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现实基础,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在城市工作,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的福利待遇、发展前景、社会地位差别有直接关系.如果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福利待遇提高了,自然会有大学生主动到农村就业.市场化的自由流动是人尽其用的最佳配置人才方式,忽视了现实因素,上山下乡只能是空谈.

解决大学生就业不是件简单的事,好的国家政策要出台,大学生观念需转变,学校教育需反思,各界的出谋划策也要从实际出发,放眼长远.

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自己的“诗和远方

马越 安莉霞

栖霞恩然自然农庄的创立者谢明,在农庄运作一段时间后对农村劳动力偏少、偏老龄化感受颇深:他们的苹果园雇佣了两位果农,年龄分别是66岁和68岁——这个年纪多数人已经颐养天年了.他不由地感慨: “工业化和城市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社会关键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农村难以发展出有活力的地方文化,因而吸引不了对文化环境、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有着较高追求的精英和年轻人.”他的感受反映了当下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人才流失现状.

谁来建设新农村?谁来舒缓农村日益荒漠化的文化衰落?从理论上讲,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又熟悉农村,反哺故乡,支持新农村建设,无疑是合适的人选.但现实情况是,当下大多数农村孩子读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在城市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城里人,愿意回到农村的实属凤毛麟角,遑论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

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历史正在趋向转折,宽带下乡、电商下乡、农技下乡……农村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未来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更会带来广阔的前景.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这份文件可以说是对新形势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做出的全面部署,旨在构建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的长效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去基层解除顾虑.农村很大,足以装下梦想.在这片热土上,同样找得到“诗和远方”.

01

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近年来,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预计将高达约795万人,较2013年增加约100万人.而各大企业和用人单位每年的招工名额相对有限,为求择优录用就业门槛儿自然越来越高.其次,大多数人都将就业目标定在一线大都市和主流行业,真正愿意去基层或非主流行业工作的人可谓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就业难问题日渐凸显.加上近两年我国正处于加速出清过剩产能阶段,特别是不少能源企业与传统加工制造业企业都面临着较重的职工安置任务,致使其几乎没有招工意向.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工作,仍然是各相关部门不约而同的共识.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单靠城市不可能长期支撑如此庞大且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也许,现在人们对乡村仍旧存在着一些误区,然而今天的农村不再是一穷二白的穷山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一年已有1240万人口脱贫,十八大以来新农村建设更是成绩显著.

2013年英国人类学家麦克唐纳下乡到国内一个典型的“穷乡僻壤”,位于山东省—个小镇.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这位香港大学的教授感叹到:“即使是在小镇这样的小地方都已经接入了4G网络,而我在英国约克郡的老家至今还没有接入4G!”

2008年以来,据初步统计,中国农民网民数量也达到了1.78亿.现在的乡镇已不是久居城市的市民们想象中的落后闭塞,农村不再只是传统农业中个体农民“修理地球”的简单劳动场所,甚至是令外国友人都惊叹的先进便捷.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村的交通、网络和信息以及城乡双向流动的渠道更加畅通, “三农”问题的内容和形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过去,农村青壮年纷纷出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主席在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的讲话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这意味着,城镇一体化建设不是以城市为中心,乡村也要发展出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了“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的出台、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农村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新的时代条件的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返乡下乡就业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不仅仅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年轻人发挥优势、施展才华的新的历史机遇.

有人担心,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到了农村会无用武之地.就目前来看,农业产业化、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甚至维持、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村多方面综合信息的获取、农村公共服务方面以及农村事务管理,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只要通过磨合实现对接,大学毕业生在农村确实大有可为.至于担心专业不对口造成人才浪费,也不必过分夸大.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毕业分配有很大不同,专业对口率越来越低.其实大学四年学习依然是素质提升为主,如果一个人抱定终身从事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固然很好,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会表现出更多灵活性.

更有人觉得在城市上学却回到农村,总归是没面子.但是,只要在农村能够得到发展,干出一番事业,还怕没有“面子”吗.难道在城市失业,大学毕业后依靠父母过日子就有面子吗?完全可以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会出现在农村,大学生并不只为城市培养.

02

为想去基层的人“开绿灯” ”搭平台”

基层是广阔的天地、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乡村也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知识、懂技术、善创新的高校毕业生,把青春汗水洒在基层、把事业论文写在大地.

十多年以来,各地持续引导输送大量高校毕业生下基层,涌现出张广秀、徐本禹等优秀代表,为基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我们也看到,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还存在种种问题:渠道不畅、动力不足、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等.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为想去基层的人 “开绿灯”“兜住底”,营造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良好环境,就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中国人大教授张鸣曾发表文章称, “基层乡镇机关学校人满为患,我们认为天地特别广阔的地方,唯一能给大学生安排的所在,就是村官.”基层需要人才,但现有的岗位却不足以容纳大学毕业生.

事实上,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就缺平台,有了适宜的平台,不怕引不来金凤凰.山西永济蒲韩社区就是一个例子,这个1998年开始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在十几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了兼具经济、社会、文化多功能,覆盖两个乡镇,为当地农民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共同购买、共同运销、小额贷款、农技推广、品种改良、文化教育等综合性服务.近年来,这个农合组织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被称为“逆向就业”的典范.

还有同高校联合建立的农村农业科研基地.2012年,从事农业机械设备研发的顺义科研基地落户杨镇,解决了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包含一大部分农业院校高材生.科研基地作为农业高校扎根农村的窗口,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农耕、作物情况,设立专项研究建设基金,成立专属的科研基地,同高校联合引入专业人才,既解决了农业高校和农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农村经济发展,一举多得.

搭建这些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的过程,也是乡镇、农村发展的过程.未来,这样服务年轻人返乡下乡就业创业的平台和空间还需搭建更多,特别是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村农业产业新业态,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养老、创意农业、有机生态农业、农业文化、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商等方面,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03

让在基层打拼的人有“诗和远方”

有奔头才有干头.一些高校毕业生不去基层,或在基层干不久、留不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职业发展“天花板”问题.基层不是一个来了就走不了或者来了只能在这里扎根的地方,这里应该是流动的,充满朝气、希望和机会的地方.只有在人才培养、晋升、激励等方方面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才能给基层创造出无限活力的生态环境.

前几年,北京市全面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但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农村工作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民成为大学生村官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北京农学院和延庆县在全市开展村官“回炉”充电工作,培训日光温室种菜、种植、农业管理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

与北京市类似,山西省晋中市实行的“传帮带”培养机制,乡镇、村基层干部、涉农部门和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执教,组织学员们到农村进行现场观摩,安排学员们与村干部对话,互动交流,释疑解惑.

国家实施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不是要为大学毕业生这样的“鲜花”打造“温室”,而是要建立一套吸引人才来农村工作的机制,让他们向往农村,就像现在向往大城市、开放地区、沿海地区一样,无需政府干预,而自动流入.

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用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打造良好的环境凝聚人,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氛围,才是留住知识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当然还是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让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及非公单位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才是一个良好健康的就业与社会环境.只要国家积极的扶持和农村环境的改善,届时在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有着工作稳定发展前景好的优势,还有不存在雾霾的健康环境,谁还会羡慕北上广?

知识青年论文范文结:

适合知识青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知识青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知识青年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