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和对话潘鲁生:乡村记忆的文化重构方面论文范本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对话潘鲁生:乡村记忆的文化重构

乡村海纳百川,骨子里有艺术,血脉里有记忆.“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乡村文明建设、乡村之美离不开民间文化的滋养,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就乡村记忆的文化重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乡村文明不是嫁接来的

多年来,潘鲁生一直行走在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见证着传统民间文化的命运与变迁.

“每当看到春节时分,寂静的山村因回乡的人潮变得红火热闹;看到经济发达的南方城镇和乡村里,人们依然虔敬地履行着各种传统民俗仪式;看到天南海北的妇女手持色彩斑斓的传统工艺品,我的内心便充满了自信和感动.可见,我们的民间文化乡愁还在,不断存续着文脉,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对美的追求.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份乡愁.”

在他看来,民间文艺来自生活,要实现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就必须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并且实现文明再生产,才能在更深层次上续存乡愁记忆与民间礼俗的精神纽带,提升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动力.

《齐鲁周刊》:2018年一号文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明确的实现路径.您认为民间文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什么样的定位和意义?

潘鲁生: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对乡村历史地位和意义的科学定位、对乡村发展现实的研判和把握、对未来三十年乡村发展蓝图的战略性规划,不仅将有力地指导解决“三农”问题,更将在乡村衰退这一全球共同的挑战中守护中华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在持续、平衡、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往往不是片面以城市为主导的“送文化下乡”或就所谓先进模式进行移植和嫁接所能实现的,关键要实现文明再生产,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对乡村文化资源有再认识再发展,从而实现振兴.

民间文艺是一项重要载体,以传统工艺为例,作为生产文化、生活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在贵州丹寨的调研中我们看到,依山而建的木质吊脚楼,家居简单朴素,但蜡染的衣服美丽大方,村民中不少男性从事建筑和木匠工作,女性为蜡染画蜡,传统民居建筑里保留的是传统的生活气息,蜡染图案里寄托的是美好寓意,这些手艺文化凝聚的是人文之美、乡村之美.这样的乡土文化有形、有记忆、有劳作参与、有文化传承,是一种聚人聚心聚气的文化认同,而且可以在知识经济、创意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为生产发展、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齐鲁周刊》:从农耕时代到后工业时代,中国民间文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民间文艺和乡村记忆的传承有哪些重大节点?当前处于什么阶段?又如何创新?

潘鲁生:民间文艺是广大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民间文化最生动的组成部分,它维系文化认同,承载国民乡愁,是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间文艺发展,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始终保持民间文艺自觉,从“五四”歌谣学运动到延安文艺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后“民间刺绣剪纸换拖拉机”,到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民艺学学科建立,从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到新世纪以来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民间文艺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构的重要给养,虽然面临冲击和挑战,但始终延续着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民间文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多样、传承不息的活态文脉.我们当前要保护基础,做好传承,让民间文艺回到生活舞台的,使民间文艺成为乡村和城镇社区民众文化交流、幸福生活的重要纽带,增强文化认同与凝聚;同时要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使民间文艺与今天的生活相适应,使今天的生活里有历史的、传统的底蕴,从整体上实现活态的传承、充满活力的发展.

与时间“拔河”,守护文化乡愁

十多年前,潘鲁生曾来到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后沟古村,对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进行考察和调研.他与村民们打起了夯筑屋,在村民家里走访当地风俗,寻找着村里的碑文铭刻,吃农家饭,聊农家事……

“我时常会想,一衣一帽尚且留存记忆风霜,更何况世代繁衍的村落古宅、辈辈传习的手艺呢?怎么能铲除、填平、新建替代呢?”

城镇化进程最快的这些年,势必影响甚至破坏民间文化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今后的一项主要任务是逐渐修复这种文化生态.”潘鲁生说,这种修复包括保护、传承、转换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因而必须放到文化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考虑.

《齐鲁周刊》: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曾经存活着那么多个性分明、各自精彩的乡村.近些年乡村文明似乎在式微,呈现出村落空心化、老龄化等乡村衰落.您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这么多年来在与时间“拔河”的过程中,您认为保护非遗,加强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点是什么?

潘鲁生: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建立文化保护的整体观和生态观.以民间文艺为例,一旦丧失生活载体,就会成为形式的遗存,所以面对转型过程中地域文化特色受到同质化消磨、传统工艺遭遇信息化冲击、民间文艺的意义和情感空间因传统信仰、礼仪、习俗的弱化而遭到不同程度消解等问题,必须采取积极行动,把保护民间文艺样式、形态与修复民间文艺生态结合起来,修复民间文艺生态.

我们要进一步修复民间文艺的自然节律载体,充分认识传统生活中集会、节气以及与岁律相合的传统节日,作为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等生成土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还原和培育传统节日里丰富的民俗民艺内容,在现有假期空间里充实民间艺术活动内容.修复民间文艺的人生礼仪载体,深入把握传统民间艺术的色彩、符号、形制等与礼仪、风俗的依存关系,有计划地恢复和培育优秀民间礼仪,增强文化认同与情感维系,培育民间文艺发生与应用的文化空间.修复民间文艺的社会聚落载体,深刻认识民间文艺对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的依存关系,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促进恢复传统民居营建等,保护民间文艺的丰富性.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在自觉自信基础上,修复民间文化生态,守护文化乡愁.

精英与原乡:田园将兴胡不归

《齐鲁周刊》:在2018年一号文件中浓墨重彩地提到了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修复农村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让年轻人回到农村去扎根.作为大学校长,您如何看待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潘鲁生:乡村振兴要培育乡土情怀,培养扎根乡村、与乡村生死与共、有思想、有意愿、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人才队伍,鼓励精英文化知识等回归乡村.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在甘南安多藏区有设计师完成学业后回到藏区,将藏族当地手工织造技艺与牦牛绒毛纺织与设计结合,发掘纯手工价值,形成“全球化+在地化”的国际时尚风格,产品远销国际,带动了当地工艺文化的传承传播和经济生产发展.从中可以看到,文化发展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和谐共生、融会创造,精英回乡能够带来更多前瞻性的思考,也是从自我的生活资源中积聚力量,是充满活力的新行为的开始.

开设传统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教育也在于使青年学生认识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回归文化和生活的本体,树立自信,从而在未来发展中能够面向发展和不断变化的生活现实,把握既往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关于传统文化的情感,有关于乡村文化情怀,增进文化认同与凝聚,在社会变迁发展中找到精神支点并续写积淀深厚、传承不辍的文化动力.

《齐鲁周刊》:在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时,您也一直致力于从“民间元素”中探索绘画艺术的语言.同时,纸媒衰落的形势下,《民艺》于2018年1月面世,杂志创办的初心和宗旨是什么?下一步,您对于民间文艺的传播方面还有哪些计划?

潘鲁生:?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传统工艺振兴写入国家发展纲要,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指导我们守护中华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民艺》这个创刊正逢其时,是对新时代精神的响应,是对新时代文艺使命的践行.

我曾在《民艺》的发刊词里谈到,民艺,是生活的艺术,民艺的创造里饱含深情;民艺,是生活的期待,民艺的造物活动饱含人生最美好的希望和寄托;民艺,是生活的境界,民间的造物活动饱含着最朴实的工匠精神;民艺,是生活的文化,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民众生活本身.我们筹办一本《民艺》杂志,是社会对民艺的需要,是学术研究的需要,也是民众生活的需要,我们希望就此沟通学术,落地民生,在当代文声荟萃而见解繁茂的学术园地里,深耕一块民艺的土壤,承续古往今来涌动不息的民艺文脉,直面社会文化转型期里民间文化的问题和困局,探寻更新迭变的生活流里民艺永恒的生机,在回溯民艺传统、求解民艺现实、开拓民艺未来的过程中续写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对于生活之美的追求.我们会坚守这样的初心,把这样一份文化的使命、学术的追求落到实处.

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文化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