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对普与义务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这是一篇与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对普与义务教育

摘 要:经过漫长摸索与逐渐改革,普及义务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普及义务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距离,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相比,还存在不足.本文以有教无类的概念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作为切入点,阐述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的发展,对比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重点论述当前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启示.最后,提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孔子;有教无类;普及义务教育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30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123—03

一、绪论

孔子行教之前,只有官宦子弟及有钱人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行教,打破旧观念的束缚与传统的羁绊,提出“有教无类”.那怎样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毕竟穷人的孩子交不起学费,富家子弟交得起学费,但是看到穷人的孩子不交学费,也能享受跟自己同样的学习待遇,会存在心里不平衡.其实,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是不论贫家还是富家学子,一概不收学费.

《论语》中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很多人根据孔子的这句话妄加揣度,认为孔子是收学费的,把这句话理解为“只要学生奉上学费给我,我就可以教他知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束脩”是指学费,那么又何谈有教无类?也有人认为“束脩”是肉干之思,那就更是大错特错,可想谁会一生只吃肉干过活?综上分析,我们断言“束脩”另有其义.

东汉郑玄解释“束脩”一词,即“谓年十五已上”.古人在十五岁就可入学堂读书.因此,可断言“束脩”,是指“年满十五岁,到了入学年龄的孩子”,都可以到孔子那里免费读书.

二、当代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加大教育投入,从降低文盲率开始,提出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出台素质教育的政策.素质教育是要“培养综合素质好,适宜社会发展的人才”.但是素质教育还只是停留在探讨与摸索的阶段,直到2006 年我国开始实施素质教育.2017 年,教育部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从2017年开始到2020 年,三年内争取实现中国高中教育的普及,达到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教育部提出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是普及不等于免费.

这种普及只是取消以往的中考制度,所有的初中生都可以读高中,但读高中学费不能全部减免,这和发达国家的十二年义务教育是有区别的,美国的十二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就连第三世界国家的泰国也已实施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所以我国到2020 年即使达到十二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是与其他国家的义务教育有差距,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存在距离.

三、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对义务教育的普及,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但是与我国经济突发猛进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地位,以及世界其他国家义务教育普及的做法相比,我国在义务教育普及的道路上,存在较大差距;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相比,还有较多的弊端.

(一)以教材知识为主的弊端

我国的教育政策虽有实际能力培养的倾向与实施,但是教育模式依然是以教材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与实际能力的培育.孔子的教学方式更接近实际能力的培养.

孔子教学,没有按学科规划,学生提出问题,孔子一一给予解答.比如,子路经常问询军事知识,孔子就教授其怎样排兵布阵、怎样实施作战策略;子张经常询问怎样做官,孔子就教其管理国家事务、处理政务的知识;还有的学子经常向孔子请教哲学及伦理知识,孔子就为他们讲解哲学知识、做人的道理.孔子时代,还没因材施教这个词,孔子的教学行为更符合因材施教.朱熹在《论语》注解中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首次总结孔子教学“因材施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材施教体现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当前我国实施因材施教的方向是好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主旨,这与孔子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有异曲同工之处.实际上,我国现行的因材施教和孔子的因材施教还存在很大差距.现行的因材施教还以教材为主,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为教学方向,孔子的因材施教更重实际,培养学生更注重社会所需.

(二)以分数评价学生为唯一手段的弊端

我国现行的教育鉴定学生还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甚至是唯一手段,虽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政策,但是在小升初、初中升高中或者高考时,学生的分数还在决定学生命运、前途.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没有标准化的考试流程,日常讲课,随时的表扬或批评.如他赞许颜回说“贤哉回也”;他批评宰我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也很平易近人,没有好高骛远的做法.比如,他经常与弟子一起闲聊,有一次他与子路等几个弟子谈理想,他问子路的理想是什么?子路说自己想做一个军事家;他又问冉有的理想是什么?冉有说自己想治理国家;他接着又问公西华,公西华说自己想做祭祀的主持;最后他又问了曾皙,曾皙说自己喜欢与友人一同春游.孔子点头说,你们的理想都不错,但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更喜欢曾皙的理想,每日优哉游哉、与友人同乐.

孔子与弟子的闲聊,孔子对弟子的评价,没有假大空的思想理论指导,也没有好高骛远的奉迎治国、治军这种志向.他只是平易近人地鼓励弟子,谈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孔子的教育与中国现行教育的根本不同.虽然当前我国也提倡日常评价、过程评价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以“分数为王”的验证机制下,很多教师很难将日常评价与分数验证二者之间有机结合,只能借鉴孔子的评价方式,无法效仿.

(三)教育资金拨付不足的弊端

由于国家缺乏教育资金拨付的优势政策,我国教育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比如我国高中与高校的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及城镇师资力量较低,经济不发达地区学生入学率、升学率偏低、辍学率偏高,我国贫困地区及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等问题也非常突出.截止2016 年底,我国国民整体受教育的年限仅为8 年,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受教育年限11年以上的水平来说,我们还远远落后.

2016 年,“我国教育财政拨款占GDP的4.15%.按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 总量的5.5%以上;中等国家占GDP 总量的4.7%以上,发展中国家占GDP 总量的3.9%以上”.以国民生产总值衡量,我国已是发达国家;以人均收入衡量,我国是中等偏上的国家,可与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的拨付比例衡量,我国落后不少.

四、当代中国义务教育的改革针对以上三大弊端,提出一些借鉴.

(一)出台以创造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政策

应试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能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能力却相对低下,大多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他们走向社会,有较长的适应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中小学生,因为课业负担繁重,大多失去自己应有的美好童年.他们走向社会,发现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所从事的工作学非所用,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之东流.

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长期对教育投资不足,教育欠账较多,严重地制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重点体现“教”字,这“教”字不只是教育学生的意思,还有“教”学生的意思,那么,孔子教学生什么?就是要教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乐于学习的知识,培育“乐学”精神,在“学”与“教”都是自发、自愿、自乐的情形下,可想这种教育肯定会事半功倍,对社会的造福与创新人才的提供,可谓善莫大焉.

(二)推行以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

我国的课改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搞一刀切,分数还不能一次性全部抛掉.课改过程中分数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作为评判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课改还没有进入到能力培养的阶段,要制定出分数、能力、品德兼具的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要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三)加大教育资金拨付力度

孔子“有教无类”的免费教育,和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有鲜明的对比.孔子依靠个人搞免费的义务教育,教三千弟子,还照顾弟子的吃、穿、住、行,这种庞大的教育开支,使孔子及弟子经常忍饥挨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还要经历刀兵之险.孔子的免费教育可谓步履维艰.

与孔子再苦也要搞免费教育相比,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的教育投资欠帐较多,与经济强国的形象严重不符,与大国的经济地位更不相匹配.当前我国的教育沉疴已久,在普及义务教育的道路上,普及义务教育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加大教育投资,应该循序渐进.

“第一,在加大政府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尽量减轻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学费负担;第二,扩宽办学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来创办中小学校及各类高校,使教育资源更为宽松.对于公办与符合标准的民办大学,给予一视同仁的待遇;第三,出台政策,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由政府担保向银行申请就学贷款,有效地解决学生无钱上不了学的问题,促进我国义务免费教育快速开展.”

五、结束语

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我国建设经济强国的软实力的条件.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西方发达国家12 年以上的义务教育相比,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我国能增加教育资金的拨付力度,将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铺就更好的平台.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当今的知识型社会,谁的国家能拥有强大的人才储备,谁的国家就会走向国富民强,因此我国在教育资金的拨付方面不应吝啬,不能让“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成为一句空谈.

另外,在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推行以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出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政策,只要将这三种策略一并实施,就一定可以得到利国、利民、利于教育、利于社会的大效益.

义务教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义务教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义务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