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色论文例文 和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论坛观点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特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论坛观点综述

8月15日,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坛”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改革开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科联、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安徽省委党校等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党校和干部学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对改革开放40年进行了经验总结、逻辑梳理和未来展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宏观层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讨论,在党的建设、精准扶贫、共享经济等具体问题方面都展开了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深度的探索与交流.在为时一天的论坛上,先后有30多位学者上台演讲或发言,在诸如改革开放的价值导向、发展目标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科学方法等问题上产生了热烈的观点交锋.现将论坛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改革开放40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本次论坛讨论的主题,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核心问题.多数学者将关注点集中在宏观理论问题上,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讨论方向.

(一)关于改革开放逻辑问题的梳理

党校原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君如研究员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把党的思想路线具体化,在国内和国际大局中引出两个重要结论,即社会主义初阶段及其主要矛盾的理论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理论.这两个结论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化,又是确定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在国内大局中,从开始搞改革到提出实现中国梦;在国际大局中,从开始对外开放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其中.改革开放40年来,每一阶段都是由实践提出问题、由实践回答问题,最后上升到理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由来.

山东省社科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包心鉴研究员认为,中国改革的根本属性就是在自我革命中实现制度定型,这是当代中国改革最深刻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当代中国改革最深邃的逻辑.他指出,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经历一个逐步定型的过程,是因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性制度,而是一个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和制度形态;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无古人、旁无佐证,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创造,才能走向完全定型;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发展过程自然受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的影响.在如何完成制度定型和优化的任务这个问题上,要抓住五个主要方面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权力和权利的关系、个性和共性的关系、管治和共治的关系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宋善文教授认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是在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革命历史前进逻辑中的继续前进.衡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尹同君教授认为,改革开放是形势倒逼的结果,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必然在一系列新的历史考验中继续前进.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部副主任张志勇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共同的时代课题、实践要求和逻辑必然,二者必然在实践中融合互动,不断前进.这些讨论关注改革开放40年来最抽象的发展逻辑问题,多位学者从世界、时代、国情、社会制度、革命进程等不同角度切入,深入揭示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现实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也代表了本次会议的理论高度.

(二)关于改革开放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问题

上海社科院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振平研究员认为,解决市场经济怎么拿来为社会主义所用是改革开放的关键问题,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管理两重性的理论,将市场经济的自然属性即生产力属性和社会属性即生产关系属性切割开来,看到将其社会属性引领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上来的需要,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化在人心上、方法上和制度上.原文献研究室一部主任杨明伟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要坚持人体地位,并从人民性、统一性和主体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与人体地位关系的内涵.一些学者对于改革开放的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问题特别关注,关照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问题,除了继续强调改革开放的价值导向“是什么”之外,更加关注“怎么办”的研究,推进改革开放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问题研究走向深入.

(三)关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问题

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周敬青教授认为,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初心,十八大以来,党继续把促进共同富裕贯穿到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并结合实际探索了新的实践路径.包心鉴提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优化和逐步定型,是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价值,他提出了制度现代化的五个典型特征,即人民性、公平性、适应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爱军教授认为,改革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革命的程度,从深度上看就是要继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广度上看就是要继续扩大改革的范围.山东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研究员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必须更加坚定地对外开放,以实现跨跃式发展、应对国际经济的严峻挑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论述对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现实目标和实践路径作了原则性探索,对正确落实改革开放的价值原则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设想和建议.

(四)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梳理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王金定教授把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经验概括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坚持问题导向三个要点.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夏文斌研究员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是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践行,同时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阐释,因此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李君如认为,中国改革一直有序推进而没有发生偏差的原因在于坚持了正确的原则、方向和立场,即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中国改革能一直保持着这种清醒的原因又在于坚持了中国的领导,而党一直保持着改革开放的初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沈斐副教授则从哲学上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自由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些讨论视野开阔,方法多样,大部分学者的论述既做到了理论深刻,又做到了结合现实,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和层次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

二、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讨论

本次论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讨论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意识.

(一)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桂泉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总结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历史变革和预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向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他与会专家学者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给予积极的评价.

(二)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奚洁人教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本质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同时蕴含中国文化辩证智慧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法则,并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三个总特征,即一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二是运用矛盾法则和辩证智慧,三是形成党的全面领导和一把手发挥关键作用相统一的主体形式格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实质是,以为代表的中国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产物和结果,是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吴家华教授把唯物辩证法看作是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方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中的飞跃,这个飞跃离不开唯物辩证法.这些讨论虽然角度、内容和理论深度各有不同,但学者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际运用和继续推进这一点上基本达成共识.讨论中,一些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展开讨论,但更多学者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阐述这一问题.

(三)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黎群同从世界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四个角度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小元教授则通过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回答,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述其哲学基础.这些讨论中,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问题上不存在争议,而是着重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论证其如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讨论尤其侧重于其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方面.

(四)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

逻辑是理论的灵魂.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是本次论坛讨论的热点之一.吉林省委党校张彬教授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结构,并概括了其科学内涵、历史定位、主要内容与核心要义.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勇教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归纳为创新性、实践性和人民性三个基本方面,并指出发展属性、时代属性和根本立场属性即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实质.辽宁省委党校冉鸿燕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系统,其内在包含两大必备要素:第一是价值(主张),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取向;第二是逻辑(方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些讨论深入抽象,理论性较强,同时又紧密联系实际,虽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讨论理论逻辑问题,但在强调实践和价值方面均能达成一致认识.

三、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问题的专题研究

(一)关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的讨论

宁夏经信委党组成员、宁夏纪委驻经信委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兴元副教授主要关注了党的作风建设“四化”问题,集中论述了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科学内涵和辩证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张帆副教授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增强治国理政本领、解决实际问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河北省委党校魏先法教授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党抵御风险能力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自诞生以来经历的三大危机即民族危机、社会主义危机和强国危机之内涵及其应对.浙江省委党校权力监督研究中心董瑛教授和江苏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孙肖远研究员,分别基于浙江和张家港的实践,谈了关于败问题论述的落实情况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经验与启示.论坛对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学者们的相关发言和讨论较多,关注的实际问题比较丰富.绝大多数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既提出问题,也讨论了对策和建议,体现出强烈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这成为本次论坛的一个亮点.

(二)关于其他问题的专题讨论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兰英教授讨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认为共享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所在,其实质是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指向和发展成果分享两个重要的时代命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明教授关注了新时代扶贫问题,认为精准扶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能彰显实践精神和时代特点的精彩内容,并从七个方面概括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经验.夏文斌专门研究了人类命运问题,提出应利用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红副教授梳理了有关七年陕北农村经历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挖掘精神和品质层面,包括挖掘个人品质、党的领袖的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知青精神等.这些关于专题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个方面的运用和具体化,体现了各位与会学者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担当.

除上述外,论坛还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改革开放的历史定位、制度完善、顶层设计与人体参与、如何防止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对解放思想的泛化、市场经济的属性与定位、理论界如何认识中国发展面临的世界大变局等问题.

[责任编辑孙小帆]

特色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特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特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