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小类有关论文如何写 与艺术小说的标本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艺术小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艺术小说的标本

在我们这个文学退潮时代,人们不再那么有勇气为艺术而摇旗呐喊.与十年代先锋小说那种划定小说的艺术界限,拒绝读者,刻意增加作品的难度的追求相反,当代很多小说家开始在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上大幅度撤退.艺术小说与非艺术小说的划分开始粗略地被图书排行榜上流行的虚构与非虚构图书所代替.小说家们耻于被称为“艺术家”,似乎艺术是一种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的遁词.为了更深刻地突出现实感,或者获得更多的轰动效应和阅读快感,很多当代小说家的创作开始向他们十年代不屑一顾的所谓“亚文学”文体妥协.历史演义、情爱小说、科幻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很多写作手法成为曾经的艺术小说家们借鉴的对象.谁又能不被刘慈欣、蔡骏或者希拉里·曼特尔、东野圭吾的成功所吸引呢?

如果夏商的新作《标本师》(《十月·长篇小说》2016年第2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与他1995年的旧作《标本师之恋》颠倒一下时间线的话,那么作者相隔20年对同一个故事的这两次书写,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观察以上所述这种越来越明显的艺术小说后撤现象的一个绝佳的注解.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夏商先写了融人都市、惊悚、情爱、悬疑等通俗小说主题和特性的《标本师之恋》;相隔20年,对这个故事不离不弃,一改再改,最终交出了在艺术含量上远超前作的《标本师》,让我们看到一次抗拒时代又探索新路的卓绝的艺术尝试.在僵尸小说与电影大行其道的时代,标本师这个职业生发的故事实在是在文学阅读中太具有刺激性了,加上“人体标本”的这个惊悚可怖的结尾,这个题材的小说获得廉价的成功几乎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正好是在这个时代,夏商选择了沉下心去写作困难而丰富的“知识小说”的道路.就像尼古拉斯·卢曼在《社会中的艺术》中说:艺术就是有意要为社会生产出“没把握”的东西,去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它是社会的自我挑战.它要使社会的审美、伦理、政治和司法标准重新变得不稳定、不确定,要给我们那些习以为常的交往拔高难度系数.①《标本师》与《标本师之恋》比起来“不确定性”的难度大大增加,标本师也不再是一个引人投来异样眼光的社会职业,而是成为人性的试验场,小说也不再向下妥协,而是骄傲地向上提升,“以我们的苦难和痛苦为形式”捍卫了艺术的尊严.

虽然《标本师之恋》产生之初获得了张颐武、李敬泽、施战军、吴义勤等评论家很高的艺术评价,但是回过头来看,作为上海最敏锐的小说家之一,夏商这部小说的敏感点却并不在它的文学叙事、艺术技巧和语言革新上,甚至和他的其他的作品比起来,《标本师之恋》在这些方面都显得并不突出.夏商本人很有点悔其少作的意思.他在《标本师》的后记中,很坦诚地介绍了《标本师之恋》产生的组稿背景.

在《廊桥遗梦》影响下《标本师之恋》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生产”了出来的.最终这次追热潮的“命题作文”没有成功出版,而是四年后发表于《时代文学》杂志,并在花城出版社出了单行本.但尽管如此,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依然超越了商业“命题作文”的那种单纯性,带有那个时代还仍然高蹈的艺术追求的痕迹.

现代言情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孑遗.浪漫主义抵制资本主义把人分离成一个一个孤独的个体的倾向,从对中世纪的有机一体的宗教社群的怀想中召唤出“感伤情调”来,从而使得在商业资本的冷酷逻辑之外,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了发生情绪和美学上的关联的可能性.后世的言情小说,只要学会怎样把前人的“感伤情调”重新赋予两个因为家族、地位、资产、境遇等原因而不能相恋相守的人,就不难使读者获得强烈的认同感与阅读的动力.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因为甜腻和模式化而被抛弃的言情小说就会再次流行起来.《廊桥遗梦》的流行就因为作者找到了陷人中年危机的男女这个新鲜的切口,唤起了大众的一种疗伤性的幻觉.《标本师之恋》采取了古老的日记的形式来展开故事,但整体的调子却并不是感伤的:主人公眼中很多女人脸上都投射着曾经恋人的形象,使得小说显得迷离而不真实,带有元小说浓厚的色彩.与其说他固执地迷恋着一个女人的形象,毋宁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找到过爱情,他被锁在自我的镜像里面,没有握住过一只真实的温暖的手,所以才在最后徜徉于醉花阴夜总会的肉欲世界里不能自拔.这恰恰正是现代人的灵肉二分的精神困境的象征,而不是像普通言情小说那样让所谓爱情作为虚幻的中介,给都市迷惘的生灵带来精神战争中的和解与片刻灵肉一体的抚慰.小说卷首用了李白的一句诗作为题词:“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这首《拟古十二首(其九)》的下一对句恰好才是对这个主题的真正回应:“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那是一种现代人的孤独的宿命,就像拉康指出的,人在他者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的投影,而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人作为此在被掷在世上而失去拯救希望,正是众多先锋小说选择变形的人物和革命的形式的精神背景.

《标本师之恋》表现出的特异的敏感点在于,感伤、悬疑、惊悚的亚文学元素那么水融地化在一个可疑的爱情故事中.这一点在《标本师》一书中得到了反向的艺术性的体现:一个可疑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一点一点战胜感伤、悬疑、惊悚的的亚文学元素,获得巨大的艺术成功的.

1995年的《标本师之恋》到2016年的《标本师》,一个故事夏商写了两遍.故事主要的脉络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标本师》是个带有更强烈元小说色彩的爱情故事.标本师欧阳晓峰偶然发现了恋人苏紫对他的背叛,于是在痛苦中假装与她一起到金堡岛爬山洞并在无人处把她推下了瀑布.多年以后,他偶遇已过世的小学同学欧阳世阁的妻子焦晓蕻,发现她长得与苏紫十分相似,因而迷恋上了她.焦晓蕻心中藏有一个秘密:她承受不住厌世的欧阳世阁的请求,杀死了瘫痪的丈夫,并伪装成车祸掩人耳目.在这场车祸开始露出破绽,真相就要被揭开的时候,两个杀人者梦幻般的爱恋也走向尽头.焦晓蕻喝下剧毒的秘方防腐剂,标本师的工匠手艺也在恐怖中达到了巅峰:他找到了比拼装假壳凤凰更好的制作标本的对象.

在20年前的故事《标本师之恋》中,标本师名字叫伍萧,他的女朋友苏紫杀死了图谋不轨她的知名老作家阎小黎,并从此不辞而别、消失无踪.在这个故事里,伍萧爱上的小学同学吴晓的妻子是李炎.从珍禽异兽馆调到金堡的乡村小学,再无望地调回城市,在经历了这样与后来的故事一样的追求的过程之后,他们在一次失败的肉体的交合中终于发现了两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了逃避痛苦,伍萧陷入放荡混乱的生活,混迹于娼寮醉花阴,并在这肉体的交易场所遇到了曾经那么文雅纯洁的李炎.最终李炎也在车祸中离世了,伍萧从停尸间把她的尸体偷出来,做成了标本,并与之投海殉情,而不知真相的世人眼里,这却成了一桩诡异的海上浮尸案.

两本小说都展示了男女主人公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向一处凑拢的过程,这是爱情小说的套路,固然纯文学小说中这个过程会描述得更真实有力,纤毫毕现,像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里呈现的那样.不过,从阅读的沉浸式的快感上来说,其与电子游戏、网络文学里面的升级打怪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接着,两位主人公的性爱交合被一幅从床上方掉下来的女性前夫的照片瞬间打断,他们的情爱关系也从此告吹.这个多少有点滑稽的转捩点,让人体会到现代都市人的卑微:无论多么为情所困,其实他们根本性地缺乏精神与肉体的强健来全身心投入到情爱之中,爱情只不过是双重孱弱的现代人逃避自我的借口罢了.而结尾其实也相似,让人联想到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为加西莫多与埃斯美拉达安排的结局.然而失败的爱情却为其他丰富的文学元素的渗入提供了机会,也使得第一次通俗爱情故事的书写显得不那么单薄,而在《标本师》中感伤爱情主题从头到尾都在不断衰变和扭曲,变奏出的各个主题最终在故事的结尾处汇合,闪烁出炫丽的色彩,就像金堡岛霞光中的那只神秘而虚幻的凤凰一样,令人着迷.这种阅读的满足感彻底超越了孱弱的情爱胜败的书写.

对当作来说,日记已经是一种非常笨重的文体.虽然它可以直接袒露人的内心世界,为故事的讲述提供真实的动机,降低全知叙事给读者带来的生硬感,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日记比起由亩接间接引语、第一人称独白展开的文本,或者运用娴熟的各种限制叙事,要显得虚假得多:对习惯轻快的现代叙事技巧的读者来说,可读性也并不强.与追求文字流动感觉的《标本师之恋》比起来,《标本师》的日记体显得细致绵密得多,甚至认真地叙述了欧阳晓峰几次钓鱼的过程.看上去像是一个浪费了大量笔墨牵出隐秘爱情往事的闲笔,但每次出现的寓意却不同,直到小说最后的一次钓鱼,钓上来一条暗的大水蛇,此时读者才意识到,局外人眼中无聊到苍白难捱的垂钓的时间里面,隐藏着主人公主观意识深处凶险残酷的秘密.最终一本被送女儿回老家的人偶然拾到并阅读的日记,揭开了这细节中内藏的玄机.

自从海明威式的电报文体开始流行,少就是多,变成一条写作好坏的无形的标准,另一方面,少还意味着不容易“犯错”.我们可以轻易找出日记体的不合时宜之处,这是《标本师之恋》中不可能出现的.小说的第7、11、177、231等页都出现过几个在普通日记里面不可能出现的括号内的文字.比如解释钓鱼用的帆布袋的背带时“骑车时斜挎在后背”出现在括号内,特别是小说快结束的时候,发现焦晓蕻吞食了剧毒的防腐剂死去后,欧阳晓峰还自我安慰:尸检会给自己的清白:他还刻意在括号里面补充说:“倪姐也可以作为证人”.这都让人觉得主人公在别处自己说的日记是一种“古怪文体,最接近作者内心,却不公开”,是在撒谎.而他对自己“有时在处事细节上,我会不经意间流露出缜密的心思”的判定才是正确的.这是一本刻意留下的死亡日记,同时也是一本写出来供他人阅读的虚伪的自白.夏商放弃了没有文化和意识形态负担的简洁的抒情性的文字,而采用起一种混合了现代派的内心独白和可以调节情节节奏的侦探小说式的遮遮掩掩的文体,使得这个小说变得异常复杂和暧昧不清.虽然这个小说的主要人物依然像前作一样死亡或者走向海洋去终结自己,我们还是能够得出结论:因为这个文体的含混性和先锋性,它并没有完成,甚至有些故事根本没有讲出.小说中欧阳晓峰的标本制作的师傅苟原研发出古老配方的防腐剂之后出走、消失再未出现,但欧阳晓峰分明在羊一丹的住宅里壁橱间闻见了那种本来没有第二份的秘方防腐剂特殊的味道.这个秘密也许比主人公的杀人往事和制作焦晓蕻的人体标本还要可怖:焦晓蕻的人体标本也许根本不是第一个,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比欧阳晓峰更疯狂的标本师苟原和标本商羊一丹仍然在人世间游荡.

夏商的故事越写越丰富,越写越复杂,就像一幅清晰明了的线描画被织成了锦缎,或涂上了油彩,观者反而看不清了.它甚至超出了作家对小说的自我评判,夏商谦逊地解释自己的故事重写的原因是为了要创作一部“穿着爱情外衣的知识小说”.令人感喟的是这本小说的初衷确实非常合理,但小说的魅力却更在于它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之外.《标本师之恋》的轻快的文风显然没有触及到标本师这个行当真正的内容,甚至伍萧在故事里面制作人体标本的骇人行动之前连一次像样的职业行为都没有,而在这本新作里,欧阳晓峰手下就像敞开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动物园,增加了很多关于标本与标本制作的相关内容,把这个职业的方方面面介绍的非常详尽.然而,小说的杰出之处正在于,它融合了作者竭力要把小说变得厚重的,欧阳晓峰狡黠阴郁的目光,焦晓蕻内敛的悲剧命运,苟原可怖的秘密,等等被故事的形式所束缚而并未敞开的故事空间的内容,并让它们放弃爱情小说那样虚伪的浪漫的纠缠,各自独立,互相凝望.我们甚至能从捡拾到日记的人讲述的米开朗基罗咖啡店的谋杀案与大学同学郝晓凌的冤案中,窥见到那些故事剩余中的剩余里,欲言又止的况味.就像福柯在《词与物》中阐释的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油画作品《宫中侍女》时发现的,一切画面中的人物都是表象,却没有一个目光之外的作画的主体.“画家的眼镜一把目击者置于其目光域中,就抓住了目击者,迫使目击者进入油画,为其指定一个即刻优先的和无法逃避的位置,从其身上提取发光的和看得见的东西,并把这种东西投射到油画中的画布的不可接近的表面上……并转化为一个自己永远看不见的人像了.”②

现代人的悲剧正在于他们的孤独和无助是无解的,甚至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的面目.在这个意义上思考夏商选取的这个有意味的小说的形式,与知识变成谜团的写作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标本师之恋》比起来,《标本师》的日记语言虽然充满自欺欺人的诡计,但他预设的对话潜在对象更缺乏“人性”的温度.前一本日记结束于向父亲告别时一句“早点回来”的嘲弄,两个“他不知道……”后面接着的貌似冷酷的永别后面还留藏着反叛的余温;而《标本师》结束于欧阳晓峰一个简单的行动:推着装着人体标本的轮椅走向联草集码头:那个他推着的轮椅上的死人,不是为了对他的爱情殉情而死的,而是因为亲手结束丈夫的生命的事情终于败露而走向死亡的,他甚至从来没有确定过焦晓蕻是否爱过自己.这本不断重复一个毫无浪漫可言的“我我我”的自以为浪漫故事的日记,用虚假的浪漫(用杀人和制成标本来体现的)把人的孤独血淋淋展露了出来.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语言也可以容纳驳杂的内容,像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和历史不厌其烦的介绍,不过那些内容读起来仍然饶有趣味,因为句子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灵魂面对整个人类在说话,不管多么碎屑,那是一个文明的声音在发言.《标本师》所在的时代是人的主体被宣布死亡的时代,人们不再相信小说可以读出人类的灵魂.他的那种让人读后冷彻骨髓的伪日记语言和故事的形式,几乎成为标本师这个职业最完美的一个隐喻:人性的内部什么都不再鲜活,人只剩下一张薄薄的皮囊:即使他们手中的杰作依然生动,用标本师的语言来说,它们依然被称为:“假壳”.另外,在这里,不是抚慰心灵的大团圆和人文主义的崇高的个体的成长,结束了故事.相反,一个离奇而毫无意义的死亡,成为总是需要一个结局的故事最好的结束方式.不管是要承载知识还是孤独,《标本师》非常勇敢地选取了一个通俗小说最常用的故事类型:一个犯罪惊悚故事.当代社会的死亡仅仅需要一个解释、一个证明,来安顿伦理和公义.

诗人奥登写过一篇名文《侦探小说的奥秘》,他说现代侦探小说迷的梦想是回到爱依然是爱的人性的伊甸园,所以一个成功的通俗小说的奥秘在于:“发现无辜中包含着罪;此后,不是因为我或我的邻居,而是由于一个外来的天才干预者奇迹般地使我们通过识别罪而消除了罪,我们才不再怀疑自己就是罪恶的‘他者’.一种心灵的净化便得以实现.(侦探小说其实正与苏格拉底的白日梦暗合:“罪即无知.”)”①在1936年还写了一首名为《侦探小说》②的诗,对此进行再次阐释.

《标本师》虽然选用了犯罪惊悚小说的框架,故事里面甚至还出现一个颇为精明能干的专案组警探沈穿杨,然而,虽然杀人者以死亡结束,作者并没有让我们读后因为公义得申而心灵平复.作者几乎是用日记的形式,用丰富而残忍的大量的细节反写了这个大众喜闻乐见的惊悚的杀人题材.在奥登的诗里,倒数第二句,But time is always killed,还可以翻译为“然而时间还是被打发过去了”.而一个认真的艺术小说的读者,在完成并不乏乐趣的窥视凶犯内心世界的阅读之后,他的感受更像逛一个大型的标本馆的过程:时间被一张巨手所凝固,整个世界在等待最后的审判,然而并没有心跳可以被听见.

【作者简介】郑鹏,博士,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立军)

艺术小论文范文结:

适合艺术小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艺术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2、艺术教育杂志

3、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4、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5、艺术期刊

6、大学生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