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德流程对比与我国展望相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管理研究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德流程对比与我国展望

摘 要:信贷风险,就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导致银行的信贷资产遭受损失及获取盈利的可能性.成熟完备的贷款流程可以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因此银行的贷款流程就可以看作是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严谨完善的贷款流程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的潜在风险.文章首先对我国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及贷款业务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信贷业务目前的风险点.然后从信贷流程的几个步骤对中德情况进行对比,最后综合德国经验以及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信贷风险管理对策,对我国信贷风险管理未来及资本管理高级办法应用推广进行展望.

关键词:信贷风险 不良贷款 风险管理 资本管理高级办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12-136-03

一、我国信贷业务现状及风险分析

(一)银行贷款业务开展现状分析

  银行贷款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一般来说,银行业面对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不过从世界银行对行业存在风险的调查可看出,信用风险仍占最大的比重,尽管银行的各种传统业务以及衍生品交易中都存在信用风险,但是不可否认的,贷款仍是最大的、最广泛的银行风险来源.

  银监会发布的2016年监管统计报告显示出,目前银行业的资产和负债规模一直稳步上升,至2016年12月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2.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2.79个百分点,短期贷款余额37.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3.4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2万亿元及9.6万亿元.其中占比高的大规模商业银行维持低增长,占比低的股份制银行却保持高增长.

(二)银行业信贷业务风险分析

从各家商业银行的财报以及学者的研究中不难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企业贷款被划归为不良,银行不能足值收回;贷款发放后,贷款并未以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过于集中在某些集团或者行业内,这种模式导致银行信贷资金不分散,风险集中;贷款流向政策不推荐的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等.上面罗列出几种问题,但是目前最显著且可以量化的问题还集中在不良贷款,下文我们将对不良贷款现状进行分析.

  银监会报告中显示,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水平仍在持续上升,但是总体而言信贷风险还处于可控水平,至2016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311亿元,不良贷款率1.9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结合图1和表1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都是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但是相较之下不良贷款率的增长较为平缓.尽管目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处于可控状态,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更好地管理信贷风险,控制好客户及贷款的质量优化贷款流程,才能维持商业银行稳定持续经营.如《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及的“贷款人应该对内控机制进行改良完备,实现贷款管理的流程化,全方位掌握借款人资料,建立流动资金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以及有效的制衡工作,每个位置及部门都能明确自身在贷款管理中的任务,同时合理地构建各项评估和考核标准.”

  我国的银行业在短暂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程,但是由于一些操作以及技术上的缺陷,导致流程不规范,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中德信贷流程风险控制对比

  尽管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反观德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较为成熟,在风险管理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下文从贷款审核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步骤出发将两国具体情况进行对比.

  (一)内部评级机制

巴塞尔协议Ⅲ中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仍处于内部评级发展的初级阶段,普遍采用的还是平衡计分内部评级法.尽管这种分析法在我国的应用广泛接受程度高,各家银行都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级机制,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性较强且不利于统一管理.各家银行都是以本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不同方面条件的关注程度确定权重系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评级标准不能在全行业推行,各家银行利用本行的数据构建各自的模型无法共享,使得资源浪费,也使得样本量小不能获取足够的数据.反观德国,其内部评级体系相当的完备成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其信息涵盖量大,包括各种财务信息、行业发展情况以及管理层能力;其次,其方式多样,有直接利用计算机程序完成的自动化操作还有需要信贷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的相关举措;最后,其整个评级系统是基于目标客户所处的行业,有确定的标准衡量目标客户的行业地位,整个体系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与此同时,因为采用的是整个区域企业的数据所以最后可以和该区域的其他金融机构共享评级结果,大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效率.

  (二)授信

我国的授信模式是传统的被动授信,也就是客户的贷款申请意愿是基础,对目标客户的授信是建立在整个集团基础上的,逐级批复,下级行为上级行提供客户的选择范围.但是德国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创新,其变被动为主动,去收集管辖区域内所有企业的信息,将所有信息全部输入到一个选择系统里,就可以获得一份推荐名单,在这种模式下是上级行确定目标客户群,而下级行信贷工作人员只是依照上级行的范围和要求进行操作.依据名单对企业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已授信且已在名单内的企业需要经常维护,保持良好的往来关系,已授信且未在名单内有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对银行造成损失,所以要实时监控定期复查,及时退出可能出现问题的业务,未授信但在名单内是银行需要积极争取的客户,可以忽略未授信且未在名单内.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在于对待未授信但在名单内的企业的态度,主动争取而不是被动等待,改变了被下级行局限的上级行的客户挑选范围.

  (三)信贷产品的设计

信贷产品的设计在我国的重点是确定亦即利率水平还有贷款期限,在德国是要综合公司收入的预期收入流来确定业务的还款计划,依据企业的贷款目的和用途来确定放款计划,考量银行获得资金的、目标客户的信誉及与银行的业务往来关系,以此确定该笔信贷业务的利率水平.德国的业务产品设计是基于单笔业务进行的,因为是量身所以管理操作上会存在难题,利用将管理标准统一化的操作来降低管理难度,对每笔信贷业务都单独考量,重视每个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往来关系,细化信贷产品的每一部分,降低之后步骤中银行的潜在风险.

  (四)信贷资产质量监控

我国的贷后信贷资产的质量监控主要是依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要求的对所有信贷资产进行半年审和年审,进行五级分类并及时测算各种迁徙率.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国的“重贷轻管”思想导致对贷后管理的不重视,其次就是贷后管理流程过于简便指标也过于的单一,最后就是缺乏对贷后管理的有效奖励机制.反观德国的贷后监管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综合考量贷款情况、抵押物情况的贷款全景图,将上述两者处于相同风险水平的贷款统一管理,三维坐标系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全行的贷款资金所处的风险水平,还可以纵向的对不同时期的图进行对比,直观地判断银行的经营状况,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有效地管理全行信贷资产.

  (五)信贷人员考核

德国的“四眼原则”要求业务扩展部门和风控部门紧密合作但相互不依赖,要做到业务的核对交互进行,银行资产的控制权要分在两个部门,要有两个人签名确认.降低的具有风险的信贷资产的金额和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都作为考核员工的重要依据,反观我国对于将业务完成量作为主要考核目标的单一评价机制,就会导致过度放贷,且会助长员工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消极心态.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与展望

(一)统筹安排全行信贷资产

  除了关注贷款流程,在我国未来的信贷风险管理发展之中还需要有大局观,银行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与其往来借贷的金额也是巨大的,银行想要降低信贷风险、持续稳定的经营就需要对全行的资产负债进行统筹安排.

  对一个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的额度申请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在授信时综合考量母公司以及子公司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状况,并将授信额度、贷款额度与银行的资本相勾稽,不能盲目扩张业务要考虑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整个银行的信贷业务也要统筹规划,巴塞尔协议强调银行的风险可以通过内控机制进行,也就是商业银行依据自己的经营目标,各部门层级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达成目的.将总行和分支行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的层级都有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贯彻“审贷分离”原则,每个信贷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权责范围,落实自己的工作不可越权,兼顾效率和相互之间的制约.与此同时,还要优化全行的信贷资产分布,降低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业等的信贷资产流向,加大对环保绿色企业的贷款力度.

  将信贷资产进行全行的统筹安排,建造一个全面的管理架构,明确各层级工作人员的任务以及权限,尽可能地优化贷款结构,降低银行将面临的信贷风险.

(二)加强培养信贷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信贷管理人员是信贷风险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尽职且具备专业素养的员工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面对的信贷风险.我国目前信贷管理的发展需要高端的专业人才,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一直存在.目前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下级行,其不规范的操作会造成后续严重的问题,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提高下级行员工的业务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对下级行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带领他们重复练习操作流程并掌握各种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要筛选出信贷工作人员中较为出色的一批,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以期成为指导下级行信贷业务的中流砥柱,最后就是要利用优厚的条件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银行工作,利用多角度的信贷人员审核标准.大量的高素质的信贷管理人才是信贷风险管理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我国的信贷风险控制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三)银行资本管理高级办法应用推广

  2014年4月银监会正式批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六家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办法,此举有助于我国的风险度量与管理从定性走向定性与定量结合,并且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此项办法的实施对六家银行的发展大有裨益.但是目前高级办法还只是在这六家银行中使用,未能推广至全体银行业,而且在六大行分行的推广中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如:资本管理理念传递不到位,基于内部评级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现存的绩效考核标准不能与高级办法相匹配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推动资本管理高级办法的实施,构建好计量模型,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推动高级方法在信贷审批、风险定价、绩效考核、限额管理等领域的充分运用,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炜.《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 黄文菲.德意志联邦银行对非金融企业评级的实践和启示[J].金融会计,2014(8)

[3] 张凌云.中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4] 郭凤琳,俞靓.控制贷款流程和资金投向[N].中国证券报,2007.3.9A03

[5] 廖少瑜.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借鉴德国的管理经验[D].中山大学,2009

[6] 张秀萍.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7] 樊桂岭,笪凤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机制与管理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0)

[8] 邹小红.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商业经济,2017(10)

[9] 付士军,郭玲伶,郝云霞,赵斐.大型银行分支机构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和应用情况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1)

[10] 周慕冰.以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引领银行转型[J].中国金融,2015(8)

[11] 王良.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应用[J].中国金融,2015(8)

[12] 余迪.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2(18)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0051)

(责编:贾伟)

管理研究论文范文结:

适合管理研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管理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2、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3、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4、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医学教育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