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漫谈京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漫谈京胡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关于免费漫谈京胡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漫谈京胡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漫谈京胡

京胡,又称胡琴,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是乐队的领奏乐器.

京剧与京胡个性鲜明的伴奏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皮黄音乐是汇集了陕西、甘肃、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各地区的声腔之后,经历了几百年的磨砺才形成的.而京胡呢,也是经历了与各种民族乐器的比较、实验、筛选、淘汰,最后才被皮黄腔伴奏所选择,伴随着皮黄腔“南征北战”,从大江南北“杀”进了北京,正式姓“京”,取名京胡,成为“国剧”的首要伴奏乐器,也就此奠定了京胡的地位.从古至今是否还有其他伴奏乐器有如此之殊荣,大概是没有的.另外,京剧音乐博大精深,京剧皮黄腔在几百年间广泛深入地吸收和借鉴了许多地方声腔,京胡在参与建设京剧音乐的同时,也直接从其他地方声腔中汲取了丰富的乳汁和营养.这使京胡逐渐积累了丰硕的“精神财富”.此外,在京剧形成的历程中,剧中生旦净丑各种行当的表演风格和艺术个性,也在百年的熏陶与磨合中给予了京胡丰富的艺术营养及创造力.因此,京胡能将生旦净末丑各行当集一身,能与剧中各种人物声琴合一,成为他们最佳的“拍档”.所以,有容乃大,应该是京胡的第一个个性特点.京胡的第二个个性特点就是在中国一切拉弦乐器中,京胡的音量最响,力度最大,穿透力最强.常有这样的情景,在人群熙攘,摩肩接踵的公园某处,一群戏迷在唱京戏,不管环境是多么嘈杂纷乱,远远地首先肯定会听到京胡的声音.在上百人的交响乐队的合奏中,只要是有京胡,就什么乐器也盖不过它.小小的京胡竟然有如此大的音量和穿透力,是令人吃惊的.

物理现象表明:乐器的发声体(共鸣箱)越大,音色就越宽厚,反之则越尖锐.观京胡的发声体——琴筒,恐怕是世界上所有拉弦乐器中最小的了.正因为京胡的振动频率始终在其他乐器之上,一经拉奏,会产生音如爆竹、声如裂帛的高音效果,始终高昂于主旋律之上.无论是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中,还是在涟漪摇漾的湖面上,京胡的音响始终站在风口浪尖,飘渺于水云深际.此外,京胡在同其他乐器合奏时能很好地相处,但它的音色不溶于同类乐器,不能搞两把京胡以上的齐奏或合奏.因为在音响上,它们不融合、不好听,如果我们将它与中国其它拉弦乐器相比较,京胡可以说是同性排斥力最大、个性最强的拉弦乐器了.

胡琴圣手徐兰沅先生就曾说过:“小小京胡拉断腰!京胡象一匹难驯服的烈马,学京胡的人,要想随心所欲地驾驭它可不件是很不容易的事儿.”因此,京胡的这种桀骜不驯,独立不群的性格应该也是它的一个个性.

京胡的第三个个性特点,就是在中国所有的拉弦乐器制作材料中最天然最朴素.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天然”二字,即所谓道法天然.古人认为乐器是天地融合之结晶,不可以随便制作(其物系天地之象,故不可妄造).并且还认为各种乐器都有其“本体”,每个乐音都有其自然,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如果我们观其京胡的本体,主要部件的材料为三竹,琴筒、琴杆、琴弓皆为竹制,那么京胡的气质个性与竹子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呢?我们说,不仅有,而且联系地相当密切.竹,刚直隽拔,不低头、不弯腰、节节向上、步步登高,它不羡人间繁华,不慕尘世喧嚣,丛生在清幽之地,互相不欺不压、不阿不妒、宛如君子之交.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墨客就将它与松、梅、兰合称为“四君子”,故有“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焚不能毁其节”的高尚情操.清代著名文人郑板桥曾做《竹石》一诗,最能说明竹的个性及风骨神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京胡的音色清亮明快,品质高昂挺拔,在修直锐利中保持着一种独立不群、刚直不阿的个性!京胡的低语,仿佛是竹影婆娑,京胡的呐喊又宛如势如破竹.这些特征不正是与竹的性格暗暗相合吗?因此,只有继承京胡的“竹品”和竹的高风亮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才能喜结京胡一场缘.

漫谈京胡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漫谈京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漫谈京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