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专业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类导师基础医学专业水平和方面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医学专业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类导师基础医学专业水平和

摘 要:目前,医学院校中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占比很高,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弥补医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基础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231-02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课程包括以下科目: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以及中医学.基础医学是医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目前我院拥有基础医学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分别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和放射医学.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是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学生开展临床课程学习与实践和从事医务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疗水平.我校1978年开展研究生教育,在前期学科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基础医学学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伴随着我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大量非医学专业背景的博士,特别是生物学、动物学或农林学专业的教师被不断引进我院.这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加入了我院师资队伍,作为我院今后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补充.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他们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科研能力强,工作后不久便获得了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较快地成为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但是由于我校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他们或多或少缺乏医学相关知识,在今后研究向医学研究领域转向、靠拢,以及对医学研究生的授课和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欠缺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升,是一个值得我校和基础医学院都必须面对和重视的一个问题.针对当前非医学背景教师逐渐增多的现状,建议从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和对非医学背景的新进教师进行医学专业知识再塑造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从而推进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理念

基础医学的授课教师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力军,这势必会对基础医学专业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学院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适应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是在学校人事处总体框架下负责建设管理的,我校近些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医学院每年可引进博士3—5名,与此同时还柔性引进一些国内外特聘教授,今后将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多吸引医学背景人才,服务我院教学科研工作.

二、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加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进的非医学专业的教师均指定一个医学背景的导师,起到“传、帮、带”作用,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育和指导.在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后自己独立带研究生之前,要求必须跟随有经验导师完整指导一届研究生.平日在教学工作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新教师随时随地向指导导师请教.此外还需不断加强和完善导师制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不仅教给新教师知识,同时新教师的知识、思维也会给导师带来一定的收获.此种知识的相互交流,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共享,可以使导师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传承,使导师的人格力量感染新教师,既具情感性又具榜样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新教师职业素养得到提高.

三、对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

针对目前基础医学专业非医学背景教师引进较多的现状,为胜任医学教育教师的需要,可通过“三步走”对其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2].第一步是医学专业知识培训,即在入校一年内跟随本科生旁听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础医学知识.第二步是不定期深入医院,感受和体验医院环境和医生职业的特点,可以和病患者交谈,了解病患者的情况,通过和医生沟通,掌握更多的病例并学习探讨医学问题;可以跟随医生查房,观察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感受,参加医院的临床病例讨论,来填补青年教师临床案例较少的空缺.第三步是参加学系的集体备课和教学试讲,了解课程的授课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三步走使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医学相关内容.

四、启动青年教师岗位能力提升计划

思想指导行动.要跨出学科间的界线,离不开学科知识的相互沟通,这需要教师突破思想认识的狭隘,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鼓起勇气突破原来学科束缚,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拓展科学研究领域.利用网络平台,将各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的PPT材料上传学院网站,建立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授课电子课件库,对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背景知识的自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教学能力.鼓励非医学专业教师国内进修及学习,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及导师进行研究生培养及导师自身修养方面的讲座和交流.学院在不同层面定期举行导师培训和学习班的学习,同时坚持在一级及二级各学位点内部开展不定期的导师讲座和培训,要求新进非医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做好心得笔记,为自己今后指导研究生奠定基础.

五、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

学术交流不仅可以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科研灵感,而且是科学家和研究生的必备素质和技能.新进的非医学博士刚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科研思维活跃,想法多,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利用这些优势,在学院内部定期开展“博士论坛”大同行、小同行学术交流会,进一步拓宽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保证每位新进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在第一年内学院层面开展一次学术讲座,通过大家交流讨论学习,旨在大家取长补短,更好的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3].对于新进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要求和考核,如规定的听课课时数,相应的听课笔记;一定量医疗实践的参与记录;参加论坛的交流内容记录等,如此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促使非医学背景教师能够多掌握一些主要的医学背景知识.

传统的基础医学专业授课教师主要由医学背景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组成.随着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的地位和职能转变,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学历层次高、科学研究能力强、年轻化、非医学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逐渐增多.当前我院引进人才中医学背景博士数量依然很少,而主要是生物学专业、农林专业和动物学专业博士.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人才招聘中都提出教学岗至少是博士学历,与医学专业相近的专业背景博士纷纷去医学院校就业,从而填补医学院校教师的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的基础医学院中,非医学专业教师占到了近50%[1].这种现状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于博士科学研究水平较高,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穿插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了帮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遇到和医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通过上述方法和实践活动,非医学背景教师可跨出学科的界线,有利于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医学的研究内容和医学的性质,认识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从而把握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医学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和短板,使带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助于研究生及教师本身整体素质的塑造和提升,对促进研究生科教工作的发展及培养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业臣,刘畅.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5):420-422.

[2]祝世娜.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知识学习[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1-74.

[3]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1(6):82-87.

医学专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医学专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医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医学专业论文

2、动物医学专业论文

3、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4、医学生论文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国家级医学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