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免费屠呦呦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屠呦呦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2011年,她即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当时,舆论冠之“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匆匆而过,诺奖终究没有辜负这位勤恳而卓越的科学家.

屠呦呦对的发现,让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登上诺贝尔奖的世界领奖台.

贺信和鲜花纷至沓来.面对记者提问,屠呦呦说,“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屠呦呦一直强调:“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而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诚如斯言.的成果,出自上世纪60年代末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

“”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疾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39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的青蒿.

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

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1972年3月,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之后,上海有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1978年11月,全国“523”任务领导小组召开治疗疟疾科研成果鉴定会,宣告了的诞生.

“对科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著”

“执著、坚韧”,这是屠呦呦的老同事们对她提到最多的赞赏.

据屠呦呦的老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原所长姜廷良回忆,1969年开始这项科研攻关之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特殊年代,条件艰苦,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实验却要反复操作.

实验时间紧迫,屠呦呦为了加速提纯速度,急需寻找能够容纳大量溶剂和实验品的合适器皿.然而,经费紧张,当时已无法从国外进口或临时特制实验器材.

一筹莫展之时,她急中生智,想到了家中腌咸菜用的瓦缸.经过处理的瓦缸就用作提纯药材的器皿.最终,用这个“土办法”继续实验,当年研究组就成功提纯了100克的.

为了加快药物研发进度,屠呦呦和团队成员有时甚至以身试药.上百次实验做下来,屠呦呦和团队人员的身体接连出了问题,屠呦呦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团队成员钟玉容肺部发现肿块,切除了部分气管和肺叶,另一位科学家崔淑莲甚至因此很早就去世了.但这些没有动摇屠呦呦的决心,她病情一好转就急忙跑回实验室.

当时正值“”,丈夫不在身边,只有屠呦呦与3岁的大女儿和1岁的小女儿三人在京,既要搞科研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无法分身,屠呦呦只能忍痛将大女儿长期送到别人家寄住,再将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全身心投入到的研发当中.

在随后几十年的科研生涯里,屠呦呦始终把精力首先投入到科研工作中.1990年,60岁的屠呦呦原本到了退休年龄,但她不愿意放弃一直以来的中医药研究,仍坚持带学生,主持课题,直到年过80岁才离开工作岗位.在之后,她的研究方向拓展到冬虫夏草、苦杏仁、大蓟、小蓟和红药等多个中草药药物品种,并在近70岁高龄之时开始探索抗艾滋病中药药物研发的新课题.

“屠呦呦对科学的追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著,她是我们这一代科学家的佼佼者.”她的老同事、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理室主任廖福龙感叹.

屠呦呦的获奖让我们自信更自省

毋庸讳言,在多数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诺奖情结.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人欢欣鼓舞的同时,也稍有遗憾,中国大陆何时才能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

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媒体称为“三无”科学家.她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参考资料:《屠呦呦:不鸣则已》《中国新闻周刊》总第462期、《屠呦呦一心工作生活粗线条家务事丈夫承包》《法制晚报》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让我们自信更自省》《人民日报》2015年10月7日等:作者:苌清、王君平、陈隽情等)

屠呦呦论文范文结:

适合屠呦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屠呦呦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