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有关论文范例 和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的前景、存在问题和类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存在问题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存在问题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的前景、存在问题和

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的前景、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胡文娟 罗梅兰 唐 亮*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广西南宁 530007)

摘 要 白僵蚕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药用价值显著,现在医学显示其在抗癌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这逐渐提升了白僵蚕在国内甚至国际的市场需求量.传统白僵蚕主要来源于丝茧育养蚕中发生的白僵病蚕.白僵蚕的品质与农户处理水平有极大的关系,药用稳定性较差.笔者认为采用工厂化模式生产白僵蚕对提升白僵蚕质量,解决蚕业蚕病防控有积极意义.因此文章就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的前景、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词 白僵蚕;工厂化生产;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205(2017)04-07-03

白僵蚕为白僵菌感染致死(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的家蚕(Bombyx mori)幼虫干燥后的全虫,常被覆白色粉状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得益于真菌能利用蚕体有机成分合成具备药用价值的特殊物质,使白僵蚕在我国传统的中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药理作用包括抗惊厥、镇静、祛痰散结、祛风止痛、解毒、降胆固醇等,在临床领域可用于治疗小儿急惊、惊痫抽搐、肝风夹痰、风热头痛、野火丹毒、半身不遂等症状.白僵蚕在现代成药中也有较大的应用几率,尤其是儿科成药中应用种类最多,达29 种,占儿科成药的45 %[1].

目前,白僵蚕的来源主要为我国各省蚕区养蚕过程中蚕病发生后的副产物,传统产地以四川、江浙等地区为主,随着国家蚕桑产业向西转移,广西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的产茧产地,其白僵蚕的产量也不可忽视.近年来,蚕农蚕病防控意识不断增强,白僵病发病率有所降低,白僵蚕的产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中药产地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对药材有显著的影响,白僵蚕也不例外.在当前的白僵蚕供应模式下,由不同的白僵菌株感染导致药材的药性会有较大的差异,势必会对医者的用药经验提出跟高的要求,也不利于药物疗效的稳定.随着药用白僵蚕研究的深入,优势白僵菌菌株开始慢慢被发现、开发甚至被强化,对白僵蚕的开发创造了条件[1、2、3].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药物活性成分研究越发便利,白僵蚕新的临床应用不断开发,市场对高品质白僵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工厂化生产药用白僵蚕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就药用白僵蚕开发的前景、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1

工厂化生产的前景

1.1 提高优质白僵蚕产量,创建地道药材品牌

中医用药讲究药材地道,也是古今医家的首选,其种养技术、采收、后期加工都有一定的讲究,最终体现在药材品质佳、药用疗效好.白僵蚕则以蚕体肥壮,质硬而脆,色白,断面光滑者为佳.当前药材市场货源以统货为主,优质白僵蚕产量较为有限,可能与生产优质白僵蚕的条件较为苛刻有关,通常需要控制多个因素,包括蚕体大小、菌种的选择、白僵菌感染时间、僵蚕后期处理等.这种情况下,由具备的专业素质的专业化机构或组织来生产白僵蚕将更具优势,既可以利用不同白僵菌种毒力的差异,灵活掌握家蚕感染时间,使家蚕在蚕体最大的时期白僵病发病且整齐;又能对感染发病后获得的大量僵蚕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增加白僵菌合成转化量,是其活性物质最大化;同时还能对白僵蚕进行系统的加工处理,保证药材的品质和疗效,进一步创建药材品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2 白僵蚕药理研究的深入,临床应用更明确更广泛需求增加

随着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的提升,研究白僵蚕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更为方便,其广泛的药理作用逐渐与其特定活性成分相关联.如白僵蚕还有多种抗惊厥成分.其中草酸铵成分具有显著抗惊厥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临床上治疗癫痫、惊风抽搐等疾病有了理论依据[4、5];白僵蚕的非极性溶剂浸出物对实验小鼠有显著催眠作用,显示白僵蚕有作为天然催眠药物的潜质[6];白僵蚕抗癌组分研究发现其黄酮类化合物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同时其多糖成分能提高正常或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白僵蚕的中性多糖组分可以长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 ,起到抗癌作用[7].此外,临床上白僵蚕还可用于治疗轻度高血脂症,抑制血栓形成,治疗偏头疼、小儿外感[8]、癫痫等多种疾病,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会带动白僵蚕需求的提升.

1.3 标准化生产品质稳定,容易出口创汇

丝茧育中白僵蚕是因为白僵病产出的副产物,通常为养蚕后期零星发病,蚕体大小参差不齐,还由于少量僵蚕收益并不是茧农的主要关注点,僵蚕后期处理更是难以管控,不利于优化僵蚕品质及药效.而工厂具备天然的逐利性质,保证产品质量和持续稳定的生产效率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更容易执行标准化程序,管控生产环节,产出优质产品,这对保证药材药性稳定,提升药材品质有积极的作用.工厂化生产会有内控标准管控产品质量,使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更容易满足出口的苛刻要求,以便能从白僵蚕出口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4 蚕桑发展过程中蚕病防控的需要

白僵病是一种扩散迅速的传染病,在我国各大蚕区都有发生,严重时会常发生白僵病流行性爆发[9、10、11].近五年的蚕病调查数据显示,家蚕白僵病位列广西主要病虫害前三甲,防控白僵病一直是蚕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早在2008年广西象州县曾出现过整个县域内白僵病大爆发现象,蚕农损失严重,后期调查发现,农民或药材收购站大量晾晒僵蚕,对白僵病爆发流行事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蚕农损失巨大[11].这是因为白僵菌繁殖、扩散速度快,只需少量病原,即可在短期内大量扩散,约5条五龄僵蚕产生的分生孢子即可满足大蚕期接种接种一标准张数量的蚕.而走村窜巷的收购白僵蚕、或到处晾晒白僵蚕无疑会导致白僵菌分生孢子等病原微生物大量扩散,这是养蚕防病环节的大忌.当前,这种利用传统丝茧产业的副产物来大量制备白僵蚕的方式,将对传统丝茧产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形势下,由专业机构或组织在蚕区以外的地区生产白僵蚕则可以很好的减轻茧丝产业中白僵病防控的压力.

1.5 对因积极丝茧育养蚕防病措施导致白僵蚕产量下降的补充

近几年,蚕茧走势较好,蚕农养蚕防病意识随之增强,加上各地蚕业部门重视防病措施的指导和宣传,全国各地白僵病发病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防控措施中一般都要求及时消除或灭活白僵病蚕,通常的做法是将发病初期病蚕用防僵粉覆盖或直接捡出后深埋,不要晾晒售卖,防止因白僵菌分生孢子扩散导致家蚕大范围二次感染.这样的举措将会直接导致白僵蚕在蚕区的产量随之减少,药用白僵蚕的供应会逐步出现缺口.而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组织机构生产白僵蚕,可以在保证不影响传统丝茧育养蚕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优质白僵蚕的产量.

1.6 政策优势,积极发展标准化生产

2015年国家《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中指出,要稳步发展常用中药材,提升中药材科技水平,提高中药材质量;同时促进药材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提升,提高产量与提升质量并举.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符合国家对中药材生产的主要精神,具备发展的政策优势.

   

2

工厂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防病防扩散措施要求严格

制备白僵蚕主要用五龄幼虫,而五龄前期必须正常饲养.鉴于白僵菌的易传染性,对生产场地的防病防扩散措施要求比较严格,既要保证小蚕能够健康的生长,又要能在生产白僵蚕阶段能够有效防控白僵菌分生孢子的扩散,收获时能及时烘干处理僵蚕等,这一系列防控举措势必会增加相应的生产成本投入.

2.2 药用规模相对较小

药材作为特殊商品,本身的用量相对较小.1991年估计白僵蚕消费总量在400 吨左右[12],2015年国内市场需求量也仅在750 吨-800 吨左右,增长缓慢,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可以看出白僵蚕目前仍然以药物的形式供应为主,其他用途还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消费总量相对较小,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2.3 僵蚕波动较大

当前白僵蚕产量与各地气候有密切的关系,4 月 -7 月雨水充沛、气温在20 ℃-30 ℃的气候,丝茧育养蚕的白僵病多,僵蚕产量就高,但鉴于白僵蚕市场容量有限,容易出现供过于求而导致下滑.相反气候较为干燥,白僵蚕产量不多,随之上扬.如2012年白僵蚕市场行情突破150 元/kg后,次年又回落至60 元/kg左右.但2014年6月以后,由于减产,从60 元/kg逐步上升到2017年6月的105 元/kg,市场波动较大.

   

3

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对策

   

3.1 工厂合理选址

工厂选址要合理,首先,宜选择在传统养蚕区域或周边,在能保证工厂生产对主要蚕区养蚕没有影响的情况下,容易获得小蚕、桑叶等生产原料.其次,厂址地理环境优越,白僵菌等真菌对环境湿度、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良好的地理环境可以减少生产的能源消耗.例如在山的南侧缓山坡区域建厂,其中山脚因其湿度大、温度低适宜白僵菌的生长发育,适合建设接种车间;半山腰上通风较好,环境干燥适合正常饲养等.第三,选址应保证充足的光照,白僵蚕后期干燥处理需要热源,充足的光照可减少能源消耗,压缩成本.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能让白僵蚕生产事半功倍.

3.2 产学研用结合

“产学研用”是产学研模式的拓展,强调应用和用户,终端用户可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能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鉴于上文提到白僵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工厂化生产白僵蚕更应该走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工厂的生产主体效应,同时发挥院校、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针对用户需求开发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生产效益.

3.3 通过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白僵蚕品质,

提升效益

工厂化生产因其能够摆脱气候因素的制约,能为连续生产白僵蚕作业提供优良的人工环境,提升白僵菌的感染活力及药用成分转化量,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白僵蚕的药用品质.与丝茧育中因发生蚕病而被动制备的白僵蚕相比,工厂化生产具有生产规模大、药材处理专业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的优势,有助于提升白僵蚕的药用品质,售价高效益好.

3.4 发展不同用途的白僵蚕

白僵蚕的各药用成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研究,通过提高某一特定成分的含量来打造特殊用途的白僵蚕,预计将会成为工厂化生产白僵蚕的一种趋势.目前,优质白僵菌菌株的发掘和研究越发深入,如不同致病力菌株筛选,球孢虫草研究的深入等,为打造特殊用途白僵蚕提供了菌种条件.

3.5 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生产高端白僵蚕

人工饲料养蚕具有节省劳动量,易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水平高,突破桑叶季节性限制,有效防止食下污染等优点,适合工厂化养殖.家蚕人工饲料经过几十年的研发改进,目前已经能实现丝茧育全龄养蚕.在生产高附加值白僵蚕,或高要求精深加工用白僵蚕时,增加养蚕的灵活性,具有较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金洁.家蚕病原白僵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白僵蚕药理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133.

[2]Xiao G,Ying SH,Zheng P,et al.Genomic perspectives on the evolution of fungal entomopathogenicity in Beauveria bassiana[J].Scientific Reports 2,2012:483.

[3]杨琼,邢东旭,廖森泰,等.药用白僵蚕的人工培养研究[J].广东蚕业,2010(04):34-38.

[4]颜辉,王国基,王俊,等.僵蚕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04,25(4):86-88.

[5]严铸云,李晓华,陈新,等.僵蚕抗惊厥活性部位的初步研究[J].声桫国医厚劣,2006(05):696—697.

[6]王居祥,朱超林,王晓露.僵蚕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5):319—320.

[7]蒋学.白僵蚕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73+80+93.

[8]汤瑞莲,黄岩,郑春燕.郑建民教授应用僵蚕、蝉蜕治疗小儿外感疾病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5):417-418.

[9]陈爱萍.金坛市秋蚕白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江苏蚕业,2011(04):28-29.

[10]李佳丽,栾丰刚,李增智.安徽西南部家蚕白僵病病源及传播途径追踪[J].中国农业科学,2011(01):143-152.

[11]朱方容.广西部分地区桑蚕僵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控对策[J].广西蚕业,2008,(03):29-32.

[12]时连根.桑蚕病原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蚕桑通报,1991(03):37-39+42.

存在问题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存在问题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存在问题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存在问题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