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探寻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动力类论文怎么写

这是一篇与发展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探寻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动力

黄为良老师的《发挥审美作用,促进数学能力的和谐发展》一文,虽说是1992年《江苏教育》杂志社“教海探航”征文的旧文,但文中将数学美以及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数学能力的发展相联系的观点,我以为,即便在26年后强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仍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

  江苏是全国最早以省为单位实施素质教育的地区.江苏省教委1990年出台的文件《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中,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明确要求全省“素质教育首先在小学抓落实,逐步扩展到初中,影响到高中”.进而,江苏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在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制订、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举措.其中,在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的思想,强调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思想首先是针对当时将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兴趣爱好的观念的纠偏,充分肯定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指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即以打好基础为根本目标,改变以应试为取向的机械训练的课堂.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传统的双基思想的延伸与发展.在此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一度成为教学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对教学的技术层面的深入研究,一度为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精致化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在当时而言这无疑是进步的.但当我们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这段历史,会发现彼时对课堂的研究更多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技艺的改进,唯独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切身感受.黄老师提出把数学学习融入审美体验中,与一般性关注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相比较,提供了一个从学生自身数学学习体验出发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独特角度,就此而言,黄老师的观点及其研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应该说是颇具前瞻性的.

  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让学生喜欢数学,特别是让初始接触数学的小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应有追求.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应用生动的素材、设计有趣的活动、鼓励成功的体验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是有用的,然而这些在数学之外的作用并不能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华先生所言“数学是充满兴趣的科学”,其实质是指向数学本身的,只有数学本身所引起的兴趣,才能是长久的.那么,数学的哪些特质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换言之,数学以及学习数学时何以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且这种愉悦体验又是如何作用于数学本质的呢?一言以蔽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数学之美.对数学家而言,数学的创造是一种对数学规律的发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看作是“再创造”“再发现”,这种发现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情感的影响与支配,而美感是这种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利治先生认为“数学美的本质就是数学关系结构系统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意向的融合”.杨振宁曾说:“令人惊讶的是,有时候,如果遵循你的本能提供的通向美的问题而前进,你会获得深刻的真理,即使这种真理与实验是相矛盾的.”“通向美的问题”和直觉引导科学家们去发现和创造,爱因斯坦把这叫作“自由的创造”,李泽厚先生则称此现象为“以美启真”.以数学之美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把握和理解数学学习本质的一个重要视角.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数学美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原动力.令人钦佩的是,早在1992年,黄老师从数学美的角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和谐发展所做的思考,就已经立足于数学教育的本源.

  近30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发展核心素养,是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与优化的过程,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见识了教育口号的频繁更换,但再读黄老师此文,我们又分明看到在教育变革的潮流中,终究有些问题是教育教学的本源性问题,是值得永恒关注的.我想,黄老师对数学美的教育价值一定也有了新的思考,对这样的本源性问题的持久关注,应该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一种常态.■

(郭庆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发展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发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发展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发展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