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多表现为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不同年龄的猪均易发病,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可达90%以上.如果防治不力,该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秋末和冬春季节,只引起猪发病.该病的传播速度很快,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2周龄以内的仔猪最敏感,犬和狐狸等也可感染,但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只是持续向外界排毒,其他动物和人对该病都不感染.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与猪的日龄有关,仔猪为1~2天,大猪为2~4天.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达90%以上, 断奶仔猪、肥育猪和成年猪发病后都呈良性经过.病猪和带毒康复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鼻分泌物、呼出的气体、呕吐物、乳汁和粪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和空气等,部分康复猪排毒可达2~8周,易感猪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新疫区和新发病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1周内可散播到各年龄猪群.老疫区呈地方流行性或间歇性发生,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4~5日龄哺乳仔猪发病较少,而10日龄至6周龄的仔猪易感性增加,而且多呈隐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偏低,症状也较温和.

2 临床症状

患猪突然发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仔猪首先发生呕吐,继而发生腹泻,排乳白色或黄绿色、水样并有泡沫的稀便,pH值检验呈酸性,内含凝乳块,腥臭.病猪口渴,皮毛粗乱,脱水,消瘦,病程短的在48小时内死亡,长的可延续5~7日,日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5日龄内仔猪的病死率达90%以上,但是35日龄以上仔猪很少死亡.肥育猪感染时食欲不振,腹泻,粪便呈灰色或茶褐色,内含少量未消化食物,病程约5~7天,腹泻初期有极少数猪呕吐.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绝大多数不表现症状,部分猪轻度腹泻或排软便,体重无明显变化.

3 病理变化

尸体脱水明显,主要表现为急性卡他性胃肠炎,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或混有淡绿色胆汁的饲料,胃底黏膜充血和出血.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小肠系膜淋巴管内缺乏乳糜,肠道充气.内容物呈液体状、灰色或灰黑色,小肠松弛、轻薄,肠内膜变得粗糙,特别是空肠段肠壁薄而透明,缺乏应有的弹性.将空肠剪开处理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空肠绒毛变短、萎缩及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和肠腺隐窝深度之比由正常的7∶1变为1:1.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进一步确诊需要在实验室采用病毒分离和鉴定、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血清学诊断、RT-PCR快速诊断法等方法诊断.

在该病的诊断中,应注意与仔猪大肠杆菌病相区别.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仔猪黄痢发生于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可通过细菌学检查,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有特效.

5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饲料,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工作,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不从疫区或病场引进猪.必须从外地引进猪时,一定要隔离观察10~15天,无疫情方可并群饲养.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以免传入该病.遵循“全进全出”的原则,避免不同年龄的猪因免疫程度及保护力差异而发病.

(2)疫苗预防.怀孕母猪在产前25~30天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仔猪可通过吃母乳获得被动免疫效果.对初生仔猪、10~15kg猪和50kg以上猪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猪群能够获得主动免疫.对流行过该病的场,在冬春季节应对保育期仔猪进行免疫接种.

(3)对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对症治疗、防止酸中毒和抗继发感染的方法控制病情.首先立即对病猪隔离饲养,用2%~3%氢氧化钠对猪舍、活动场地、用具和车辆等进行全面消毒.对呕吐的仔猪肌肉注射维生素B12~5mL,每日2次,连注3天;对耳、鼻和四肢下部青紫者,肌注10%磺胺密啶钠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3天;对脱水的仔猪,适当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用电解多维液饮水补充体液;磺胺咪、碳酸氢钠及次硝酸铋混合口服,连用三天,可起到收敛、止泻作用;防止继发感染,可肌注痢菌净+病毒灵,连用3天;对仔猪用氟哌酸散按0.3g/kg体重温水溶解后灌服,每日2次,连服3天;中药辅助治疗用甘草5g,黄连、枳壳、木香各8g,黄芩、黄柏、猪苓、泽泻、连翘各10g,白头翁15g,加水1000mL煎水灌服仔猪,每天1剂,连服3天.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