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和音乐创作的文化母语和文化承载一作曲家吴少雄先生访谈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这是一篇与文化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音乐创作的文化母语和文化承载一作曲家吴少雄先生访谈

“2018海峡乐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于4月21—22日在福建泉州举行.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的三十多位著名作曲家、音乐学家围绕当代音乐创作的方方面面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作为此次会议的策划组织者,著名作曲家吴少雄先生作了《交响音诗〈海神—妈祖〉与〈干支合乐论〉》的主题发言,给全体与会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发言中所涉及的诸多论题,无不切中当下音乐创作的实际,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借此研讨会契机,本文作者于5月1日对吴少雄先生作了一次访谈,进一步探讨其创作理念及对当代音乐创作的思考.现将采访以对话形式呈现,既作为本次研讨会成果的一个补充,也作为吴少雄先生多年音乐探索的一个思想阐述.

黄宗权(以下简称“黄”):我们从刚刚发生的事情开始谈起吧.“2018海峡乐谈——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您是出于何种考虑策划、组织这一活动的?

吴少雄(以下简称“吴”):我们这一代作曲家,从80年代到现在,在中国乐坛上有三十几年了,创作了很多的作品,所谓的“新潮音乐”“新音乐”就是这一代人发起的.到现在,很多人接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了.我们找个机会聚在一起,对作品进行回顾,对创作进行评估,然后大家来讨论今后的路要怎么走.对年轻一代的作曲家,我们的讨论可能会对他们有参考价值.所以,在这个动机的驱动下,我们策划了这个活动.

这次选择的作品都是这三十多年来在各个时期得到认可的作品,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曲家也是有代表性的.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受邀的作曲家因故最终不能参会,很遗憾.不过,来了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另外的原因是关于交流平台的,因为目前取消了评奖,这几年作曲家就少了一个平台.如果有一些平台、一些好的作品得到承认,就能对音乐创作有积极作用,也会产生标杆效应.但现在缺少类似的平台,所以这次我们也邀请了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向他们反馈一下情况以及今后的措施.如果不评奖,总归要有一个什么方式来搭建平台.在西方音乐史上,纯音乐创作是衡量一个作曲家成就的主要标志,所以这方面还是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当我一发邀请,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这说明大家都对这项研讨的必要性存有共识.

黄:在这次研讨会上,您的作品《海神—妈祖》给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首作品中,您运用了自创的“干支合乐论”技法,这是“干支合乐论”技法的一次“典型的”或“特别的”应用吗?

吴:是的,这是一次典型的应用.这首作品中大量应用了“干支合乐论”的技法和思维.“干支合乐论”的作曲技术是开放的,它可以严格按自己的音乐语言创作,也可以结合其他音乐语言来创作.举个例子,勋伯格的十二音系列,在韦伯恩那里是“严格”的系列,到了贝尔格那里变成了自由十二音,就比较自由了.我的倾向是让一个理论或技法能够兼容更大的开放度.当时写的时候,我就是以这样的思路来写这个作品的,还结合了莆仙音乐来创作.那个笛子的哼唱主题是非常典型的莆仙音乐,但又和“干支合乐论”的“极式”是相混合的.

黄:从哲学上看,命名的本身都具有特定的指向,“干支合乐论”是您刻意回归或者挖掘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吗?除了是“创作法”,它本身是否还具有特别的意味?

吴:1989年,我在《人民音乐》发表了《广纳文化精粹,创作时代风格》一文.当时我认为创作中国风格的音乐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用原本存在的音乐元素来做材料;第二种是向旁类的艺术,比如从绘画、书法、戏曲、美术等门类中吸取营养来创作;更深一层的是从哲学、思维方式,民俗信仰、地方语言中吸取营养来创作.“干支合乐论”是从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的轮配思维中得到灵感,蕴含中国演绎式的哲学思维.

黄:也就是说,您认为“干支合乐论”体现了某一种“中式思维”?

吴:在哲学层面,西方的思维主要是一对一的、大逻辑和小逻辑的辩证思维方式,也就是二元论;而东方的典型思维是通过各个细部来感受整体的、演绎式的思维.体现在音乐作品中时,西方交响曲有主题、对题,主部、副部,是一对一地进行交织.但中国音乐不是这样,如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是让主题材料蕴藏在乐曲的各个细部,并用各种变体来呈现,通过“变”与“不变”让我们来感受主题的存在.它不是动机式的,其思维是演绎式的.当然,西方音乐也有受东方影响的.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就受到东方思维的影响,其主题发展是“静力型”的,而不是“动力型”的.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思维是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的差异.虽然,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但是它的出发点还是有区别的.

黄:在具体创作中,“干支合乐论”在技术层面是如何实现的?

吴:一般情况下,我的创作是用一种“布阵”的思维,不是只用一个极式,而是常常用几个,就像“布阵”一样.因为它们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形成了一个整体结构.《海神—妈祖》的和声,表现了海神在天空中的情景,因而一直在变换极式,所以和声的色彩就出来了.这种手段对表达意象主义的作品,会变得很丰富.中国的美学追求“天人合一”,追求“情—景—理”三者的统一,“干支合乐论”的极式集合很适合表现这种美学.

黄:“干支合乐论”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是某种美学上的追求?

吴:任何语言,都是受到审美追求驱动的.比如印象派用四五度音程叠置、声部平行进行等,使得它的语言就有味了;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是有表现主义的美学追求的,它不用调式来表现,因为调式表现不了内心的恐惧以及对世界的疑惑,而是要发泄一种表现主义的内心诉求,所以要打破调式体系,要用十二音.也就是说,任何语言都和它所表现的内容及诉求有关系.

黄:《海神—妈祖》让我回想起第一次听到您创作于1985年的交响随想诗《刺桐城》,当时获得了国际大奖.我觉得两首作品在风格上有着极大的差异,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

吴:我的创作是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刺桐城》作于1985年,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我的家乡福建泉州在古代叫刺桐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城市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和非常独特的人文特点.我用曦钟、午市、暮禅、夜汐四个时辰写自己的家乡,从远景写到近景,从宗教写到战争.我设计了一个有南音特点的十二音序列,用这个序列作为主导主题,四个乐章都用主导主题以及各种变体贯穿其中.当时的写作是很自由的,比如第三乐章,表现在百柱大殿中向佛灵祈求的音乐语言就是我自己创造的.佛教讲究因果轮回,在弦乐五度泛音的笼罩下,长笛的独奏使用了不可逆行节奏.在表现人对佛虔诚祈求的时候,音乐用了大二度的排列和大颤音混成.音乐语言是用来表现特定内容的,也就是说,内容的不同,采用的音乐语言也不同.

黄:很多您的作品聚焦于“音诗”等较自由的曲体,您为何对此类体裁情有独钟?

吴:我没有写过交响曲这种体裁.我觉得交响曲的曲式,比如奏鸣曲式,其实是一种“八股文”.奏鸣曲体现了西方古典和浪漫时期特定的精神诉求,当音乐从面向宗教转向了彰显人性、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工业革命,即冲破原有的传统形式而更充满矛盾冲突时,奏鸣曲就倍受青睐.典型的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呈示部又要有主部、副部,它适合表现特定的思想内涵和精神诉求.而我们东方音乐文化有很多不是奏鸣曲式的那种思维,就好比写唐诗当然是可以的,但用唐诗表达当代人的精神诉求好像已经不太适时宜了.现在是电子工业时代,不是农耕时代.音乐也是如此,现在的生活和工业革命时期已经不同了.所以我没有写“第几”交响曲,而是比较喜欢写“音诗”式的体裁,因为它更自由、更开放.比如说《海神—妈祖》用的是文学化的结构,但还是有主线的内容,有核心的语言.就像一条线,连缀着一个个珠子,这也是东方的思维.当然,我并不否定写交响曲,这是作曲家的个人习惯和喜好问题.

黄:创作于2017年的《意韵南音》把“南音”交响化,是一次您采用交响曲写作的特别尝试吗?

吴:南音是泉州的一大特色,有着泉州市井文化中很特殊的一面.它是平民喜闻乐见的音乐,也是文人喜欢的音乐.它的声母和韵母经常是分开的,在音节和音节之间行腔,与中国音乐的行腔有很大的区别,非常有特点.南音从民间走向了庙会,又进入宫廷,但我认为宫廷不是主流,主要是民间喜欢.一两千年来南音主要在民间流传,也正是有着这种市井文化的属性,主要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和享受,抒发某一种情感,所以生命力特别顽强.成为剧场艺术后,它的形式诉求又发生了变化.所以,当把南音化为交响音乐时,由于听众的诉求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创作上也要有新的考虑.

把南音写成交响音乐,对作曲家是一个挑战,因为它的美学诉求是不能变的.南音的那种秀美,那种市井文化的内涵不能变,文人诉求不能变,美学品质不能变……如果没有了这些,它就不是南音了,也就没意义了.这个作品的标题为“意韵南音”,“意”就是“意念”“意象”;“韵”就是“声韵”“腔韵”.“意”是南音意象主义的美学品格,“韵”是南音的魂.

因为是交响音乐,所以必须具有交响性,这两者怎么体现呢?在《意韵南音》里面,我发掘出来了主奏乐器的声韵.比如,作品运用了南音独有的琵琶断奏和洞箫润腔等特色演奏手法等,把南音的腔韵融合在一起,又吸取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思想,把音乐素材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以不同的表达组合起来,采用多角度、多层面、多侧面的意念表现南音.

黄:除了《刺桐城》《意韵南音》以外,您在很多代表作中都用了民间音乐素材,比如《我的海峡》、舞剧《惠安女人》《原野》等.您怎么看待音乐创作中处理民间音乐素材的平衡问题?

吴:这里涉及到一个用品格来统一风格的问题.比如说,在《刺桐城》中,波斯的音调和闽南的音乐在一种特定品格上,不会让人感觉它们是互相分离的.又比如在舞剧《原野》中,有仇虎表现主义的诉求,有金子的浪漫情怀,也有地域风格鲜明的写实性表达.我用十二音序列表现复仇,用浪漫性的主题表现情怀,用豫剧、京韵大鼓等音乐素材体现地域特色等,如果弄不好就是一个万花筒.所以,作品要有品格,品格就是一种文化的取向和定位.

《我的海峡》第六段《海峡之乐》用了洞箫,用了南音《因送哥嫂》的曲调.曲式从唐大曲的结构得到启示,采用了“慢—散—中—散—慢”的结构.这一段是一个箫与弦乐队的呼应,注重内心的表达.第九段《海峡之脉》的核心语言也是南音,通过核心音列的发展、扩充、变化,追求语言的精练.

黄:我们稍微拓展一下,您如何看待音乐创作与民间文化的关系问题?

吴:民间音乐是作曲家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我们的养料.作为一位作曲家,我们所熟悉的本土文化,肯定是自己创作的源泉.我的“干支合乐论”也是在吸收我们的传统文化之后才有的.音乐创作也要向其他旁类的艺术学习,比如在《海神—妈祖》的创作中,我吸收了中国美术点描、泼墨的思维,就是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收营养而得到的启发.

黄:这种联系会体现为某一特定的地域色彩吗?如何在作品中具有恰当民间性的同时,又保持作曲家个人的创作性?

吴:中国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太丰富了.对我来说,很多作品和地域文化有关系,有地方文化色彩.但是我用个人的艺术品格和文化定位,来诠释作曲中的地域性,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应用;我会用个人的文化品格来表达某种文化,而不是就把它搬过来,装饰一下,.

我写的舞剧都是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选择和它相对应的音乐语言,这样才有风格和特色.在不同的舞剧中,选择不同的当地音乐素材,否则区域性的、风格性的东西就没有了.在选择那些语言的时候,我也会从性格塑造的合适性来考虑.

由此,就涉及民间音乐文化的改造和再造问题.比如,《惠安女人》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对光明向往的主题,一个是苦难的主题.我选择民歌《雪梅思君》调表现光明的主题,采用南音幽怨的《因送哥嫂》表现苦难的主题.不但在风格上,还有性格上,这两个主题都是我想要的.要塑造所需要的音乐形象,民间音乐的选取、改造和再造是其中的关键.

黄:民间性似乎也是通往传统的一个路途?在这条路上,是否让一个作曲家具有了特别的文化身份?

吴:文化的创造、音乐的创造,都不是空中楼阁,是要接地气的.任何创作都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创造要落实到具体每一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有内容的需要、形式的限制、审美的品格和精神的诉求.文化的体现是细微的,我的母语对我的音乐创作的表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细听我的音乐的话,音乐里面有我的思维方式和对事物的感知和判断.

黄:与民间性、传统等相关的问题是中西关系.对很多作曲家来说,在东方和西方的交融中如何取舍和平衡存在着一个选择的问题,您的实践体会是什么?

吴:我的很多创作都是从东方和西方的角度,包括思想、文化、语言等都吸取了很多营养,每部作品会根据需要做到不同的平衡.

我国过去三十多年的音乐创作中,很多作曲家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华传统文化.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许多现代作曲技法都应用到了音乐创作中,在音乐院校当中,西方现代技法成为了一种“主流”.一方面,学习西方的技法是非常必要的,在技术的广度上是需要的.但是,也不要把“洋垃圾”当作“圣果”!有些技法是人家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在用的技术,人家早就当“垃圾”抛弃了,我们还把它们当作“圣果”.对西方音乐的学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学习每一个作曲家的思想,包括作曲语言的思想和技术的思维,应当提炼出来为我所用,而不能完全照搬,否则就变成临摹了.

第二,中国人要有自己的音乐“母语”,如果把作曲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音乐创作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创作.文化创作是要有根的,文化之根不能被割断.反过来看,基本上说,世界上的每一个作曲家的创作都存在于自己的母语文化,都在自己的母语文化中起步,在母语文化中来创作和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和自己的传统隔离,去临摹西方的技巧,那是没有灵魂的东西.我很认同施万春老师的观点:“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不能成为我们当代音乐创作的主流.”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观念、语言、做法,但所有的技法都要为我所用.我赞同潘皇龙老师的观点:“吃了猪肉要长人肉”,我们不能“变成”西方人.

黄:但是,高举传统旗帜会不会容易导致另外一种局限?

吴:音乐不是赶时髦,而在于个性.你用心去写的,是自己的创造,那永远都是新的.音乐关键要有魂,要有精神表达.音乐创作有精神承载的问题,现在的很多作品把民歌拿来改编一下,或者把音乐元素发展一下,这只是形式上的改编、发展与创造.好听、新鲜当然需要,但我觉得音乐是一种文化,它还要有一种文化的承载.音乐作品如果承载了精神诉求,那内涵就更丰富了.比如梅西安写宗教,有多少深刻的宗教内涵和思维诉求在里面?好的音乐就要有浓厚的精神承载,把作曲家对文化的认识体现在音乐中.

另外,音乐创作应该是百花齐放的,但每个时代的音乐还是有主流、有分流、有支流,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还是要讨论一下,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或者哪些方向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我觉得这个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黄:您怎么看待作曲家的审美追求和某一种潮流的关系?

吴:每个作曲家都会有自己的审美追求,但多少会和潮流有关系.一个潮流出来,很多人都往那个方向走,但我觉得还是要走自己的路,真正有个性的作曲家,还是不要跟着潮流走.我是根据每个作品的内容需要来创作的,沿着自己的母语,跟着自己的文化走,坚持自己的特点.

黄:如何看待所谓的国际化潮流?您觉得现在还存在所谓的“国际潮流”吗?周文中先生曾说:“东方的美学可能会是一种新的出路或者另一个方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吴:1988年,我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团成员,出席了“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听了三十几台的音乐会,最后连周文中老师自己都听累了.当然,这些音乐会也有好作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反传统”反得没道理,有“破”没“立”.虽然当时“反传统”就是潮流,但是“反传统”也要表达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如果反传统没有满足当代人精神需求的话,作品也得不到当代人的喜欢,也是传播不了的.现在,我觉得“国际潮流”好像是更多元化的了.

黄:似乎西方经历过一个技法迷失的时代,各种传统的技法层出不穷.在一个“技法喧嚣”已经归于平静的时代,作曲家如何在创新方面寻求突破?

吴:我们不能让各种满天飞的技法冲昏了头脑,作曲家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坚守,要静得下心来.我觉得要突破,就是要寻求自己的创作方式,而且根据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形成自己的品味,要有自己经常用的比较独特的语言.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创新了.

黄:好像这和我们经常提到的“文化自信”多少有些关系,您如何看待“文化自信”这个问题?

吴: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文明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中华文化是我们自信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躺在祖先的成就上沾沾自喜,而是要创造当代值得自信的精神文明.文化自信不是夜郎自大,而是要体现我们在当代的文化作为.有作为才有地位,才有自信.我们当今的文化创造要能影响世界,才能有自信的资本,这也是当代文化人的责任与使命.

黄: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您属于“第五代”作曲家,即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崭露出音乐创作才华的作曲家.您觉得这一代作曲家和之前的或当下的“70后”“80后”作曲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吴:作曲家是个体,很难用“代”来区分.如果一定要和“70后”“80后”作曲家相比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因为生活经历的问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理解.我们共同经历了特殊的时期,包括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所以,对作品的文化和精神追求会看得比较重,音乐的个性还是比较鲜明.当然,“70后”“80后”和“90后”的音乐也有他们的特点.可能不一样的是我们的生活经历很丰富,接触自然和生活的底层也比较多.现在的生活和自然的接触少了,和民俗的接触也少了.

自然孵育了人类,人和自然是不能隔绝的.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对春夏秋冬、节气的变化,包括自然界的生长变化,有更直接的感悟,创作者写出来的音乐中真正自然性的东西会更多,生命力就更强.当然,文化的交流也与此类似.我们这一代作曲家可能有这样的特点.

黄:最后一个问题,能谈一谈您接下来的音乐方面的打算或创作计划吗?

吴:我已经在交响乐、室内乐、舞剧音乐、影视音乐等领域里都做过很多尝试,现在想在歌剧的领域多做一些尝试.

* 本文系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课题编号:16D760003)的阶段性成果.

黄宗权: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高等音乐研究院

青年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赵金领

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