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以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能力提升路径探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深度转型、内涵发展,这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分析探讨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并结合陇东学院食品脱水加工科研平台进行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构建了以项目主持人为主导、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多层次大学生实践创新内容,形成了“特色科研平台—科教融合—创新创业项目—产教融合”的四位一体多层次授渔式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既是对学院常规实验教学与院级创新创业平台的有力促进与补充,又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可操作性强,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科研平台;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创新能力;大学生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在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开展科学研究,既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现今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持,这不利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水平,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是这些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015年11月,教育部等部委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甘肃省教育厅随即确定兰州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业学院这6所新建本科院校和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这2所独立学院为首批试点单位.陇东学院随即召开转型发展研讨活动总结暨2016年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主题是转型发展,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陇东学院的郭校长特别强调,转变方式就是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要以创新创业为支撑点.而科研平台具备的各种优势使其在科学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科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理论基础,接受过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为达到这个目标,让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借助科研平台进行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在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农林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性探索,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的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入门以及培养和锻炼其独立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成因

(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对创新认识普遍存在误区.大部分学生认为本科生只要上好理论课就行,对平时校内外举办的科研创新活动及各类竞赛的关注度及参与度普遍较低,将科研活动和竞赛活动的参与视为遥不可及.由于对科研的意义缺少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才有参加科研的必要,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创新主动性.另外,想开展科研的学生因为学校整体科研氛围不浓厚,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从而导致大学生科研水平无法提高,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大.

(二)学校创新的基础条件不足

创新源于实践,杨叔子院士认为,如果“教”讲的是知识,“研”讲的是思考,那么实践是最根本的东西,教和研是绝对离不开实践基地的[2].而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实践平台缺乏,多数高校虽然有一些实验室,但是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难以满足学生开展实验课的需要,所开设的实验基本上流于形式,学生难以进行创新;大部分高校没有校内外科研创新实践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三)实验教学的现状不理想

实验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教师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居多,老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较少,致使师资水平总体不高;实验教学体制陈旧,授课教师将自身职责限定为传授专业知识,而非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素养;教学方式方面,实验教材、教案、步骤、方式多年不变,灌输式教学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创新性的思考和有效互动,难以进行创新;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脱节.

(四)学校整体科研创新氛围不浓

“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中显得尤为突出,这种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育模式,没有把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导致学校整体的科研创新氛围不浓.由于缺少科研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一般都是由团委和教务处主办的一些科技竞赛类活动,也有由某个社团或一些本科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临时举办的,不仅活动少而且缺乏有影响力、高质量的活动.另外,高校还缺乏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工作仅仅成为个别教师的“业余爱好”,突击参与的多、长期研究的少.因此,探索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实践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我校存在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学校实验场地紧缺,实验室设备老旧,学生想创新创业无从下手,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期在低层次徘徊.针对这些情况,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效果良好.

(一)依托科研项目经费,构建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科研平台是指科学研究各种支撑条件的配置,包括场地、仪器设备、图书馆资料以及人员配备、经费、政策制度等有形无形的资源,它对于科研活动能否高效有序地进行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科研基地与科研平台建设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硬件设施不齐全且更新较慢、经费不足、技术管理人员缺乏、对外交流少、总体水平较低等问题.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要完善各级平台建设,而要完善平台建设,首要任务是落实学生创新平台资金安排,而科研项目为科研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部分资金保障,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我校的农林科技学院食品脱水加工科研平台于2013年6月开始建设,依托1项国家自然基金“基于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的苹果脱水行为与品质调控研究”,1项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基于微波加热的食品高效脱水平台建设及在陇东特色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1项陇东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基于微波加热的食品高效脱水平台建设及在陇东特色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筹集资金59万余元,目前购置实验设备10台套,小试及中试设备齐全,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食品或农产品加工与开发科研平台.

(二)依托二级学院整合资源,完善科研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科研项目纳入整个学院的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平台,既有利于学院资源的优化配置又有利于解决整个科研平台建设中遇到的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该科研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因大型设备购置场地不足、研究人员操作空间狭窄、水电改造等基础性问题,学院领导同实验室主任重新规划了食品专业实验室,将科研平台纳入食品工程实验室并扩建了该实验室,改造了水电,既充实了食品工程实验教学条件又将原有的食品工程实验室部分设备纳入平台,有效地盘活了资源,使科研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为其良好运转奠定了基础.

(三)依托科研平台,构建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多层次学生实践创新内容

1.依托科研平台,实行科研项目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目前高校课堂教育中讲授的专业知识一般限于课本上的“死知识”,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大学的转型发展要求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向大学生讲授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基本方法,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科研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科研与教学互动,以科研活动带动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入门以及培养和锻炼其独立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我们依托科研平台,在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开展过程中,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2015级共180余名学生,介绍平台科研项目、设备与阶段性成果,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平台科研项目中来,这些项目中的大多数是教师科研项目实验研究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前后共有5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其间通过运用食品加工知识参加食品研究计划、开设食品科学加工系列讲座等措施,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造潜能.通过专业前沿技术的介绍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挖掘其潜力,为大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打下了良好基础.

2.依托科研平台,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

科研平台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食品脱水加工科研平台自建成以来,先后承担了4项师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参与师生达到12人次.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促进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科技竞赛与科研互动,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参赛作品质量;另一方面,竞赛既是巩固教学效果的良方,又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是激发学生潜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3.依托科研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依托食品脱水加工科研平台,先后有4家企业(天水华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庆阳宝源果蔬食品有限公司、庆阳乔氏玫瑰科技种植加工合作社、宁夏本味印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与产品开发,在这期间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不仅学习了实验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和企业合作开发产品,大大增强了科研意识,并对科研产生了兴趣,觉得自己所学能够用于生产实践,增强了专业自豪感.这样的合作使企业得到技术,学生得到技能,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4.将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

科研平台吸收毕业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将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作为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建立了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指导小组.由于本科生做毕业论文所需时间较长,并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我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吸收毕业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做到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学生认真做实验、教师悉心指导.借助搭建好的科研平台及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导师的传、帮、带下,把学习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研究、解决问题,从而熟悉研究步骤,学到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导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研究的方法,提高科研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作风.特别要通过导师对名利的态度、对团队的整体协调、严于律己的品格、严谨的学术作风等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其从导师的率先垂范中受到感染和教育[5,6].在论文开题阶段围绕科研项目本身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导师根据项目内容对其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选题、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汇报、制订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等.

自该平台搭建以来,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中,提高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针对性,导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拟定6-8个题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同时,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科研项目的要求做一定的选择.这样双向选择的结果是,这3年以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有学生毕业论文均为实验项目,先后有24人借助该平台完成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比率由2014 年的25% 上升到2016 年的75%.有了参加科研项目的经历,学生考研通过率也逐年提高,2014年有5个、2015年有7个、2016年有12个学生考取研究生.

三、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实践创新训练中要注重“授渔式教育”

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是“授渔式教育”的灵魂[6,7].“授渔式教育”就要努力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学习方法上,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收集文献资料,如何跟踪学科前沿,如何进行自学等等[6].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基础与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科研平台,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我们通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依托科研项目,构建“特色科研平台—科教融合—创新创业项目—产教融合”的四位一体多层次授渔式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果既是对学院常规实验教学与院级创新创业平台的有力促进与补充,又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尽管这次尝试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高水平专业教师缺乏.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引进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或者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彭顺金,李新,周怡,等. 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12):14-15+18.

[2] 张婧,孙建三. 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论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4):130-132.

[3] 田喜洲. 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28-129.

[4] 吴金星,王晓,王保东,等. 教师科研项目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J]. 大学教育,2014(1):97-100.

[5] 张志刚,殷科生. 加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11(1):48-49.

[6] 董社英.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93+97.

[7] 郑宇梅. 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探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6):239 -241+272.

创新能力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创新能力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偿债能力分析论文

2、偿债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3、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4、盈利能力分析毕业论文

5、盈利能力分析论文提纲

6、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