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地长出五星级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与大荒地长出五星级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大荒地长出五星级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大荒地长出五星级

本刊记者 毛绪强

吉林市东福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科技研发、水稻种植、农机服务、稻米加工、仓储销售、杂粮生产、土特产加工、玉米烘干、畜禽养殖、生物肥研制、秸秆燃料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 现有资产17 亿元,全资子公司12 家.

在16 年的发展过程中,东福集团潜心研究农业,精心打造农业,创新发展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相互衔接,一二三产业互相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集团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加工高端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带动城镇化建设等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取得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显著成果,让大荒地长出了五星级.

换种模式高效种地

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是适度规模化经营,只有适度规模化经营,才能推进农业产业走向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从而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2010 年,东福集团与大荒地村创建了“村企合一”的管理模式,从此,村委会开始谋划村企共建的发展之路,把规模化经营的成功模式,在大荒地村进行尝试.东福集团发挥村企合一的组织优势,开展适度有序的土地流转,在党委委员和村民代表发挥带头作用的引领下,用了三年时间,顺利完成了全村的土地流转.当然,农民支持土地流转,主要还是看到了收益,集团以每公顷1.3 万元的进行土地流转,国家补贴归农民自己.

村党委书记刘延东给记者算了几笔账:过去分散经营,农忙季节用工很贵,实施机械化可降低生产成本15% 到20% ;农资统一采购,又可以在上争取优惠;各项加起来,一公顷稻谷可降低生产成本3000 元左右.而在另一头,由于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粮食品质得到保障和提升,市场上去了.目前,大荒地村的“大荒地”牌大米已成品牌,市场售价达到7 元左右一市斤,高出市场均价2 到3 倍;特优米售价更翻了几番,每公斤最高可达到100 元.一降一升,种粮效益增加了,过去农民一公顷水稻平均纯收入为12000 元左右,而现在可达到19000 元左右,集体经济因此发展壮大起来.

土地流转成功实施以后,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兴修水利,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也开始全面启动.经过几年发展,集团现已建成节水、节能、防旱防涝的排灌系统,建成工厂化育秧温室10 万平方米,配套机械化农机具500 多套.2013年,建成年产20 万吨精米加工项目,东福米业提前完成升级,工业化加工、信息化管理、网络化销售、农产品溯源等全部实现,生产的绿色有机大米在淘宝网上热卖,线上线下年销售10 万吨.

“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先后进入了农产品深加工、养殖业、有机肥、秸秆综合利用等行业,年产白酒500 吨,有机肥10万吨,碳棒7 万吨,禽类养殖20万套,畜类5000 头,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刘延东告诉记者.据了解,东福集团始终坚持“大农业”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整合农业资源、乡村资源、文化资源,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把产业融合做得更加融洽.现代农业不仅为种植业、加工业注入了活力,也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产业融合找准切入点

2007 年,东福集团发挥“生态农业示范区”的优势,结合大荒地村地热资源、文化资源,投资创建了神农温泉,以温泉文化、满族风情、农业博物馆为主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神农温泉年接待量达50 万人,现已被吉林省旅游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4A 景区,荣获“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五星级企业”,全国“十佳农庄”等诸多荣誉.

“一二三产业融合必须找准切入点,始终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做文章,使产业融合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我们认为:产业融合不是拼一个‘七巧板’,而是做一个‘九连环’.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刘延东这样理解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方面,给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减少了劳动力,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使农业产业枝繁叶茂,还解决了农民就业的迫切需求.东福集团建立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深加工、肥业、电商销售、旅游服务业,创造了1000 多个就业岗位,公司的员工90% 都是大荒地农民.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的产业,正以旺盛的生命力成长.

刘延东告诉记者,从集团15年搞农业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农民要想富,必须增加财产性、工资性收入.随着产业融合的深度扩展,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截至2015 年,农民年收入平均达到2.8 万元.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转型提供了机遇,为培养新型农民、新一代农民播下了金色的种子,现在,扎根农村、热爱农业的年轻人已成回潮之势,公司的业务骨干10% 是年轻人.

“农民”上楼不进城

“新农村要发展,但不能发展得不是农村的样了.未来,还得用田园风光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能在落地窗前看稻浪.”刘延东说.

刘延东既是村里东福米业的董事长,又是村委会主任.这是大荒地村实行的又一个探索“村企共建”的成果.

前些年,大荒地村实行了“村企共建”,成立了大荒地村的新党委.民营企业家刘延东在致富之后,一直回报家乡,他旗下的东福集团,也是村里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在村民中威望很高,以全票当选村书记.村主任也是经大家选举的,得票率达到了98%.

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上做文章是村、企达成的共识.这些企业都是经过环评一票否决才能进村的环保企业.

产业融合形成了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产业支撑,土地流转的成功,也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 年到2013 年,村“两委”计划从新农村建设过渡到城镇化建设,大荒地村成为吉林省城镇化建设试点.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刘延东确定了“用工业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用农业现代化辅助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培元固本,步子走稳,创新模式,方向定准.村委会在城镇化建设上,创建了“就地就业、就地医疗、就地养老、就地上学、就地购物” 和“离土不离乡,上楼不失地”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现已建成农民新居31 栋,老年公寓、浴池、大礼堂等等,其他基础设施包括:供暖、供水、供电、通讯、网络、路灯、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全部投入使用,农民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村里盖的31 栋楼房,置换农民的宅基地,免费让农民居住.刘延东对记者说:“农民都往大城市涌,城里哪受得了?所以我们决定建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就地城镇化.”记者了解到,上级部门已有规划,要把大荒地村建设成人口5万的小城镇.

过去大荒地村农民上不了楼,一是因为住不起,就拿取暖费来说,一年就要2000 元;二是因为不方便,农具放哪里,就是个问题.耕地集约化经营,彻底解决了这“两难”,收入增加了,住楼房的费用自然不愁了;不用种地了,农具也就退休了.

2015 年,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升级项目正式启动,东福集团在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上,坚持持之以恒的精神,继续前行,把现代农业、文化产业、乡村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结合起来,构建新的产业融合模式,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小城镇,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现了多方共赢,而刘延东把这种共赢叫做“三好”:农民好,集体好,企业好.

大荒地长出五星级论文范文结:

关于大荒地长出五星级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大荒地长出五星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论文致谢大集合

2、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3、西部大开发杂志

4、大科技杂志

5、健康大视野杂志

6、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