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汪品先:人家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类论文范文集

本论文可用于我是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我是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汪品先:人家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82岁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是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上最年长的“乘客”.2018年5月11日至23日,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首航.其中的9天里,汪品先后3次下潜到1400余米的深海,每次下潜观测采样时间都在8小时以上.

据悉,这次科考航次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南海基础研究项目“南海深部计划”的收官之作,致力于研究南海的形成、演变等基础研究,其成果有望让人们重新认识南海.

“82岁院士三次深潜南海”的新闻受到广泛关注,出乎汪品先意料之外.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件小事,完成了多年前和友人的一个约定.实际下潜中他做得比想象中要好,这让他非常高兴.

谈深海下潜:“我漫游仙境回来了”

记者:三次下潜都在什么位置?

汪品先:三次下潜深度都是1400米,在西沙的同一个海区,因为我是追同一个问题.

记者:追什么问题?

汪品先:我要追一个海底生物群.原来以为深海的海底,裸露的岩石上面没有什么生物.结果我们这次下去,头一次就碰到“冷水珊瑚林”,像树林一样.

记者:您看到的“冷水珊瑚林”是什么样子?

汪品先:“冷水珊瑚林”是我起的名字.就和陆地上的园林一样,高大的竹珊瑚像树木,低矮的扇形珊瑚和海绵之类像灌木,而贴在海底的海绵、苔藓虫相当于草本植物.这些固着在海底的生物构成深海的“园林”,为游泳和爬行的海洋动物包括章鱼、海星之类提供了栖居地,就像陆地树林里有猴子有鸟一样.

记者:为什么要去追这个问题?

汪品先: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想研究这个生物群在什么地方有分布、有多少.

这次我们另外一个团队在南海的东部也看到了,所以我们很高兴.在1800米深的水域,南海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冷水珊瑚林”,这是以前在南海没注意到的,以后还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东西.

记者:到了水下1400米,身体会有什么反应吗?

汪品先:深潜器里气压是保持正常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调控,环境跟陆地环境一样,三个人蹲在直径2米的“球”里面,身体没什么感觉.这跟蛙人不一样,不是一个真正的考验.2017年,我的身体查出一些病,到这个年龄都会有.但这次(下潜)我状态很好,有问题要追也很好,结果比我想象中要好,回来后更自信了.

记者:在1400米海底,您看到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

汪品先:这就是我第一次出来时候说的,漫游仙境回来了.

海底冷泉生物是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这很有意思,生物群是浅海的动物搬下去的.这种生态系统,我们之前了解得非常少,但它们是地球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下有很多想象空间,是另外一个世界,简单说就是人类不认识的世界.

谈“南海大计划”:“对南海深部的认识应以中国人为主”

记者:这个航次算是“南海深部计划”的收官之作,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汪品先:这应该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后一件比较大的事情.2011年“南海深部计划”立项,我当时就说,点一把火炬,它会烧起来的.因为南海对中国太重要了,各个部门都愿意参与进来.“南海大计划”从2011年到现在,立了60个项目,其中51个都是重点项目,一共32个单位、700多人次参与,规模很大.

记者:“南海大计划”取得了哪些显著成绩?

汪品先:大计划中包括3个大洋钻探、3个深潜航次.我敢讲,这是中国海洋基础科学研究中到现在为止最大规模的.

我们计划在2019年春天开总结会,交出来的“账”是很漂亮的,它会改变我们对南海以往的看法,大概会成为世界上边缘海最好的研究计划之一.

我们把2018年这个航次比作是跑道上最后一圈,所以我说我自己一定要下来.

记者: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研究,“南海深部计划”最后会呈现给公众什么结果?

汪品先:我们希望拿出一个边缘海的产生演化和运行的典范来.世界75%的边缘海都在西太平洋,但我们了解很不够.

我们现在把南海作为一个切入点,最后我想向世界表明,南海深部的认识是中国人为主.之前都是外国人在做工作,但跟我们现在的规模不好比.我们会有很多很漂亮的结果,信心很足.  

谈科研一线:“科学家只有在前线才会发现问题”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也在做这项工作,为什么您自己还要亲自下潜?

汪品先:我们现在在建设硬件方面十分下功夫,但在软件上出现了问题.很多人当了学科带头人以后就不干第一线了,让学生去干.比如现在很多到海洋去采样的工作,都是打发学生去采的,科学家就坐在办公室里.这跟国际上惯例是相反的.外国科学家也会有学生帮他做,但第一步的采样一定是自己带头做.

我这些年没有少批评人家,我觉得说了也没用,自己做一下是最好的.对于培养年轻人,我想用行动影响一些人.

记者:您从20世纪70年始海洋研究,几次南海科考是不是也见证了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

汪品先:确实反映了中国海洋科学在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西边的莺歌海打南海第一口探井时,我在岸边为石油井做鉴定.1994 年,我参与南海第一个古海洋学专题航次.1999年,担任首次南海大洋钻探的首席科学家.2 0 05年,担任同济大学与法国合作举行的“马可·波罗”航海科考首席科学家.那几次依靠的都是外国装备.而这一次,是我们自己造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

我的这些经历反映了中国海洋科学从弱到强,从封闭到开放,走向国际前沿的一个过程.而这次中国自己有手段能够去做国际水平的工作,我感到特别高兴.

记者:您现在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汪品先:我现在是倒计时的,后面我要做的事情都按照重要性排着队.先把我的“南海大计划”完成,如果还有几年,再做别的重要的事.2018年还要出两本书,本来不打算出,后来一位老朋友去世,我想搞不好我也跑掉了,所以还是决定出了.

记者:所以时间对您来讲,是很宝贵的.

汪品先:我觉得自己能拿得出手的文章,都是60岁以后完成的.所以我开玩笑讲,人家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我是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我是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我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我是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我是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