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基于手机媒体的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探究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初中生心理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初中生心理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基于手机媒体的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探究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教育带来了诸多便捷,也带来了诸多的教育隐患.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很容易受到手机媒体的影响,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手机媒体对教育的正负面影响已引发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手机媒体对于心理素质的影响,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现状及相关文献资料,就手机媒体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产生的问题、手机媒体对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正向引导及方式方法等展开了详尽的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手机媒体 初中心理教育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1-031-01

1.手机媒体导致的初中生心理素质培养问题

受网络虚拟性特性的影响,手机媒体构建出的世界观是相对虚拟的,其上充斥着各类组织、群体和个人匿名发表的言论,其中就有部分使用者借此挣脱现实规则,匿名肆意发表不当的言论,手机媒体上的信息筛选机制并不完善,初中生难免会接触到各种过激言论.且网上众多发言者呈现出的信息较为扁平和单一,不足以对学生产生多元有效的心理效应,学生自身对思想素质的认识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影响.同时,手机媒体呈现出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过于广泛,很多未经筛选的言论会被呈现出来,信息的真伪度很难辨别,还不时伴随着、暴力的广告信息,也会影响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初中生自律能力整体不高,手机媒体提供的信息色彩斑斓,电视电影、游戏、小说等娱乐产品,相对于课堂学习而言更具有吸引力,都极易让学生沉迷,也会诱发学生一系列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2.对学生展开心理素质全面培养的正确方向

传统心理教育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者的地位,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与教师缺乏一对一沟通,教师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但并未找到学生沉迷手机的深层原因.为了真正戒除学生的“手机瘾”,教师“堵不如疏”,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正视学生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走上心理素质培养的正确道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互为主体,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在手机媒体上获取的信息,制定心理教育的具体策略,另一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认同与信任.同时,教师还要从多个渠道获取更多教育资源,让心理教育更加多样,与时俱进更新国内外的教育方法.除此之外,还要让心理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教学模式过渡.传统心理素质培养主要依靠思想品德教育,并伴有一些课堂活动.教师应该拓宽教育渠道,将心理教育渗透到了学生生活中,将学校的教育课程与学生课外的精神生活完美衔接起来,实现连贯、系统的心理教育,更有助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3.对学生展开有效心理素质培养活动的路径探究

3.1校园、教师、家庭三方并进,构建全面性的心理素质培养阵地

传统教育模式将教师教育作为学生获取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教育手段和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在课上听取教师授课,课下却没有相应的心理素质培育氛围,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当前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心理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手机媒体开放性高,渗透性也比较强,与网络上的信息联动复杂,学生很容易沉迷进去.新时期的心理素质培养也应当与复杂的网络环境适当融合,以满足新时期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需求,让学生在多变的环境中明确自身的发展重心,成为自制力强、三观正的人.因此,教师应当明确校园环境、教师教育与家庭培育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构建全面性的心理素质培养阵地.学校的方面,可以创设心理教育氛围更浓厚的校园环境,建立校园心理建设平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正向的交流.“堵不如疏”,与其在校园里严抓严打,不如让学生掌握自主权,定期开展健康的校园活动,有针对性的对使用手机媒体的学生展开心理指导,让学生明白手机对学业、生活的负面影响.还可以按周或按月设置手机信息反馈日,以学校为中心,让心理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采取措施解决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发挥亲子关系在规导学生过程中的作用.

3.2结合网络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创设多种心理教育方法

由于手机媒体功能和特征不断心理地扩展和完善,创新有效的初中生道德素质培养方法,需要教师正确认识网络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可因噎废食.首先,可以为学生设置专门的多媒体专题课程,在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下,展开健康、适度的网络生活,同时向学生传递网络双刃剑的思想,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日常心理教育还可以定期展开心理主题讨论,主题内容可以囊括社会热点、重大节日、学生的日常生活分享、身边事讨论等,让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后,可以将之运用到实践中.还可以采用匿名分享等模式,建立共享生活信息的平台,让学生自主参与,为身边的同学找到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被人帮助的快乐中,消退虚拟世界对学生的吸引力.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资源,将心理素质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如听取手机心理教育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小活动、走出校园感受生活中好玩的现象、自然景观,与同学分享、共同展开公益小活动、开展研讨小会议,与同学、老师分享学习小技巧等,学生在积极健康的互动交流中,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获取更多有效的心理建设信息,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心理建设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黄楚新,张安.网络新媒体:青少年发展面对的双刃剑[J].心理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8(1):87-90.

[2]吴文丽,黄建榕.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模型构建[J].中国心理学校卫生,2013,34(2):169-171,174.

[3]司悦.青少年厌学心理的内在成因探析[J].心理学园,心理2012,(7):43-44.

[4]李国敏心理.心理中小学生“手机热”现象的道德审视心理[J].心理教育科学研究心理,心理2009,(4):心理63-66.

初中生心理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初中生心理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初中生心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生心理论文2000字

2、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题目

3、小学生心理论文

4、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5、心理杂志

6、大学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