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普洱府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与回到普洱府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回到普洱府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回到普洱府

文> 小妖楠 图> 文碧昌/ 贾宽明/ 李晓文

普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茶树资源,被世界公认为世界茶源,生长于深山古林的普洱茶为千年历史的茶马交易,以及茶马古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人们常说“ 南方有嘉木,天下重普洱”,普洱茶因昔日普洱府而得名,历史悠久的老普洱府故地—— 宁洱,作为“茶之源,道之始”的缘起地,在这段茶马史诗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听说,宁洱县城有一座普洱山,大山岩壁上活生生“ 长”出一个茶字,世代与茶相伴的宁洱人觉得这个“ 茶”字有某种神秘的寓意,并把这座大山视为守护普洱府的灵山.

往普洱山方向行驶,远处大山中心位置的岩壁上有一片呈倒三角形的裸露岩体,岩体四周都是光秃秃的,岩体中部却生长出茂密葱郁的草木,远远望去这些草木排列出的形状,像极了草书的“ 茶”字.听宁洱的老人们说,曾几何时,普洱茶衰落,这个“ 茶”字就随之消失,这十多年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迅猛发展,这个天赐“ 茶”字又奇迹般出现.仰视着巍峨瑰丽的普洱山,让人心生敬意,原来这就是充满灵性的山,这神来之笔就是最好的证明.

宁洱曾是普洱府故地,古称“ 奉逸”“步日”“普日”,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 年)“普耳”定名,万历年间改称“ 普洱”.史料记载,明代普洱茶和普洱城同时兴起,大量的“客籍”人迁入普洱城,铁匠铺、皮具铺、客栈、马店、茶庄、饭庄、酒肆、歌楼等,大规模的街市陆陆续续开始在城中出现.

清朝,普洱城作为一座大城清晰记载在史册中,由于地处滇南要塞,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 年)在普洱设置元江分府,雍正四年(1726 年),雍正皇帝委派自己的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雍正七年(公元1729 年)改设普洱府.领1县3 厅1 司,即宁洱县、思茅厅(今思茅区)、威远厅(今景谷县)、他郎厅(今墨江县)、车里宣慰司(今西双版纳州);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又先后增设景东、镇沅、镇边3 个直隶厅,其中镇边直隶厅管辖今澜沧、西盟、孟连3 县及双江、沧源部分地区.雍正十三年(1735 年)设宁洱县,意思是“安宁的普洱”,隶属同置一地的普洱府.

至此,普洱已经由一个最初的哈尼族寨子变成一个大府的名称,它的辖地囊括了今天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及临沧部分地区的广袤大地,从此,这里成为集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于一体的滇南重镇.

详读史料真有一种想穿越回到古普洱府的冲动.咸丰、同治年间,普洱府城已经成为一座大城,高大雄伟的城墙由青砖砌成,城内四通八达,三里三的城围气势不凡.城中车水马龙,商号林立,江西会馆、徽州会馆、两湖会馆、秦晋会馆、两广会馆、四川会馆、昆明会馆、玉溪会馆、石屏会馆等数十家会馆都曾显赫一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商,单从西藏前来的马帮商队,每年就有数千人之多,普洱茶从周围的“ 古六大茶山”等地向这里聚集,交易,贴上官府的“茶引”,一队队马帮驮着大包小包的普洱茶上路,出普洱府城门便四散开,踏上不同方向的茶马古道.普洱大城作为滇西南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道曾被誉为“ 东南亚陆路码头”,是衔接边内贸易、商品交流的货运中转之地.这条茶马古道分别向江城、打洛、澜沧、昆明几大方向延伸,中间有大小无数条道路纵横交错.东南从江城到越南、老挝;西南从澜沧、西盟、孟连3 县可到缅甸;水路沿澜沧江而下可连续到达东南亚各国,经安南(今越南)河内、香港销运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各国;还有从佛海(今勐海)出口,经缅甸、仰光、孟加拉湾运往西亚和欧美.普洱茶由马帮驮向四方,一直走向西藏、内地、京城宫廷、东南亚、甚至漂洋过海,到达遥远的欧洲宫廷和贵族餐桌.

繁盛时期的普洱大城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一个以一片神奇的树叶,把众多地域、民族、语言、文化、宗教奇妙连接在一起的一座古典时代大城.如今,古典大城早已随着瘟疫、火灾、战乱等各种原因在时光中消逝,但普洱故地还在,普洱茶还在.

来到小城宁洱感受到这座以普洱茶为灵魂的城市正日益壮大,想要快速了解那段史诗般的茶马岁月,来茶源广场是最佳选择.这是以普洱茶文化为主轴的广场,开阔的广场由”茶之源,道之始”碑,“ 七子饼广场”“ 清道光年间普洱府城图”和“ 茶源广场主雕塑”几个部分组成,广场四周的绿地中都种植着茶树,国内外的不少茶友把这里当作探寻茶马古道源头的第一站.普洱茶自古以来就被制作成紧压茶,这是因为紧压茶一是便于称量交易,二是便于长途运输.这个在茶源广场最前面的圆形小广场,因为像一个七子饼茶的形状,故而别称为“七子饼广场”,广场左边一幢古朴的小楼是云南省普洱茶叶协会永久性会址,在茶协的正前方就是誉为“ 茶马古道零公里碑”的“茶之源、道之始”石碑.

宁洱老街是我最喜欢溜达的地方,只因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故事与烟火气.路边高大的榕树下里三层外三层围满对弈的老人,则坐着几位老太太在树下扇着扇子纳凉,说着家长里短的事儿.不远处的小巷子里,隐匿着一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江西会馆,这是清代置普洱府后,纷纷成立的普洱同乡会馆中“ 四大会馆五小会馆”中最大的一座.如今可在江西会馆品尝到正宗的宁洱美食.

听了那么多关于普洱府的故事,不如去茶马古道遗址走上一段,亲身感受古道艰险,马帮难行.宁洱境内有五条古道保存相对完好,分别是茶庵塘茶马古道、孔雀屏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石膏井茶马古道、石丫坡茶马古道,其中距离宁洱县城16 公里,普洱市区25 公里的那柯里茶马古道遗址,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而成为爱茶人寻根问源的必经之地.

如今,那柯里成为宁洱旅游的一张名片逐渐为外人所知,数百年的时光变迁,悠久的马帮文化通过那柯里驿站的一草一木向世人娓娓道来.在秀丽的山野中我找到了犹存至今的“荣发马店”,马店门楣上保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关山难越谁为主,下联为:萍水相逢我做东.这幅豪迈侠情的对联让人联想起旧时热闹非凡的那柯里,客栈、马店林立,小桥流水,每天马帮铃声不断,多少官家商贾、文人墨客、山间马帮,在历经千难万苦后,至此把酒放歌.过去的辉煌抵挡不住时光流转,时代变迁,今天的那柯里没有旧时喧嚣,古朴安逸的小村落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国文化名人隐居创作的世外桃源.著名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陈越在此创建工作室“皈心堂”,业内歌唱家、词曲作家、书法家、作家等艺术大家纷至沓来,在茶马古道上采风创作,挥毫泼墨.除此之外,云南普洱学院那柯里绝版木刻教学基地,刘海栗写生创作普洱培训基地都在此挂牌.

细数那柯里村口石头上刻出的茶马古道路线图,能感受到普洱府管辖范围之大,对普洱茶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今日.过去思茅区、景谷县、墨江县分别属于古普洱府3 厅.从那柯里往上走130 多公里便到墨江县,过去以宁洱为起点经墨江到昆明中转再至内地各省,直抵京城的这条线路是极为重要的滇南交通要道,统称“ 进京官马大道”.保留至今的墨江碧溪古镇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之一,时至今日碧溪古镇仍然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宅、货台、雕楼、碑刻、井泉、瓦当、壁画,兼备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边地特色.碧溪古镇文化发达,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将军、官员、商人、文化、艺术家,被认为是茶马古道上人杰地灵的重镇福地.而普洱府的另一个厅景谷县,则是清代茶景谷、景东、镇沅三个地区茶叶贸易的重要交易中心,马帮到景谷可走东、南、西、北四条线路,其中比较有名的线路就是景谷走镇沅、景东、南涧、下关到中甸、德钦与西藏驿道相连的“ 官马大道”,也是景谷茶叶走滇西后路出境运销的主要干道.沿着无量山穿行的古道虽已隐退,不过当时因古道而兴盛的小景谷、侨乡振太、紫马街、难搭桥等地仍然热闹着,不由让人回味过往马帮的繁忙光景.

坐在那柯里的木桥上,看山上的流水涌进碾子房的石槽里,碾米的石磨在水流的推动下不断转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当双脚踏上古道,看着石头上深浅不一的马蹄印子,好像能感受到旧时清脆的马铃和赶马人疲惫的叹息.一转身,看到这清幽山谷,树木葱茏,层层叠叠的院落依山而建,宁静的生活与自然融合,有一种强烈的时空代入感.

回到普洱府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回到普洱府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回到普洱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普惠金融论文

2、普刊

3、普刊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