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插队生涯类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如东插队生涯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如东插队生涯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如东插队生涯

五十年前,历经两年“红卫兵”运动的“老三届”学生们,响应党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开始了共和国历史上整整一代人的大迁徒.作为66届高中毕业生的我,1968年10月18日晚,背上行囊,在一片锣鼓声中踏上北码头的“小火轮”.

我们插队到如东县岔东公社七大队三生产队.“”才进入第三个年头,乡下还在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队里让我们知青在拾棉花时,带领社员学习背诵语录:每天天不亮就爬上土墩用土喇叭进行宣传广播:逢到开大会,乡下就连晚敲锣打鼓沿乡间小道庆祝游行.那时还弥漫着的政治气氛,曾集中全区各公社的插队知青在岔河镇大礼堂召开揭发“五·一六”反动分子的大会.

先是落户在农民家中,后来搬到生产队大场上的文化室(队部)住,肖正德、王琛和我三个人挤一张床.“看看城里的伢儿怎么过的?”我们吃饭,写信,补衣,看书,就寝……队里老老少少总有一番议论.一日三餐,我们要走过猪圈棚儿前长长的灌溉渠,到“猪食堂”里做.煮开的猪食汤水漫进我们饭锅里是常有的事.雨天渠滑,连人带粥钵头跌进渠水里的事也时有发生.有一次怎么也想不到,吃完饭去洗碗,养猪汉说:“我把死在汤罐儿里的一只老鼠扔掉了,你们没有用这里面的水煮粥吧?”真是天晓得,我们偏偏用这水煮粥还全部吃进肚子了!后来,我的弟弟和肖正德的弟弟也插队到这里来,三人变五人,住处又搬到“猪食堂”东头的棉花仓库里.数九寒冬,外面飘着雪花,门口一片泥泞,连个厕所都没有,且不说地铺阴湿寒冷,一觉醒来盖被上枕头上爬满了令人生厌的红铃虫.

熬了一年多,才下达盖房专款,三面泥墙一面砖,草顶扑屋五间房.用地里挖出来的棺材板为我们打下了饭桌和条凳,置上竹榻床、澡盆、米坛、咸菜缸、粪桶、扁担、大锹、镰刀、油灯等,算是有了自己的家.大约又过一年,因全家下放,肖正德兄弟俩迁兵房,随父母生活.王琛高升邻队干部当会计,我和弟弟仍在生产队劳动.两间房划为大队卫生室,吴老先生住.

我们常年吃城里带来的萝卜条,自留地除了水稻、小麦,还种青菜、芋头、韭菜.稻糠、麸皮喂鸡,一年到头不见鱼和肉,靠鸡生的蛋补充营养.有线喇叭是唯一的精神文化来源.我的《红太阳》歌本是公社和大队几届文娱宣传队的“传家宝”.上工收工社员最爱来知青屋,在这里抽袋烟喝口水歇歇脚.我们教社员唱歌,义务为他们理发.大小干部也爱在这里开会,查账.但苦了我们,得赶紧去捉青蛙、备黄酒、买佐料,款待“领导”.优待我们的是可以去公田里挖几颗黄芽菜.端午节到了,河东的朱家老太太包了几个粽子,用面盆从水面上漂过来给我们尝尝,免得想家.我们则取几枚鸡蛋回礼漂过去.

插队务农从跟着妇女、老太、儿童捡棉花、锄草、间苗开始,到割麦、收稻、插秧、挑粪、打饲料、上河工,样样都得干,工分等级也由三等劳力上升到一等劳力.挑担磨破肩头,抡锹手生老茧,不在话下.大伏天,晒得黝黑,刚浇粪的玉米田里暴雨积水,因赤脚下地疏通排水沟染上粪毒:三九天,旧围巾当腰带束老棉袄,挖河开渠滚成泥人.苦不过两件事:插秧和三夏大忙.顶着烈日弯着腰,秧行要插得直,动作又要快,泥水里蚂蟥吸血叮腿,瓷片戳破手脚,满脸汗水任其流淌,几天下来腰酸背疼像散了架似的.逢到三夏大忙,除挑秸子,还要通宵脱粒、叉草,尘埃满面,疲惫至极.一年到头起早摸黑,扣除粮草,弟兄俩仅得六七十元年终分红,买一辆旧自行车好运稻碾米,轮流返城省路费.140里长途跋涉绕道丁埝,还拖回队里分的山芋给家中老父尝尝.

知青们学会了劳动,几乎能干所有的农活,还能写能画能唱.农闲时节少不了要我们组成文娱宣传队排练节目,一个队一个队地去演出.有新米饭加黄芽菜的招待,又可以不下地干农活,我们知青最乐得做了.一次东边代销点失火,我们知青救火特别勇敢,得到社员乡亲的一致好评.知青无亲无眷,办事公道,“记工分”的重要差事长年由我们承担.

生产队里大部分社员不识字,公社有组织地推动扫盲识字工作,我担任义务扫盲员.利用业余时间,编辑刻印了一本以图对应字词的《看图识字课本》,每天傍晚放工前半小时为中青年社员上扫盲识字课,直至晚八点半回家吃饭.因此获公社“扫盲积极分子”表彰.

从区委请我去墙上画木刻头像开始,我陆续为公社、岔河轧花厂、缫丝厂、粮管所、马塘化肥厂制作户外大幅油画像《去安源》《东方红》《视察东海舰队》《在九大会议上》.发给我每天0.85元交队里记工分,自己大约可得0.45元.一次给粮管所画户外巨幅像,因脚手架木朽倒塌,我连人带画具从五米高处摔下.人没伤但油漆泼进了眼睛,赶紧到卫生院冲洗.算是有功之臣.每次总让我去送公粮,保证一次验收通过.去时当纤夫流一身汗,回来掌舵冷得直哆嗦.

那时能在省出版社出版一幅画十分不易.我的水粉宣传画《员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在全省14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被评上的7件作品之一,由省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天还坐在许世友司令员身旁参加评审会,第二天回到队里就被派工去拉氨水,钻到水泥船船仓里和农民兄弟一个臭被窝睡.也是因为我给马塘化肥厂画过巨幅主席像,拉氨水免排几天队,可以优先发货.队长特批我买一包一毛五分钱的光荣牌发发.

刚下乡的一两年,延续着“红卫兵美术”的创作思维,配合时政中心,夜里画红黑两色“套色木刻”形式的宣传画,次日天蒙蒙亮骑自行车到镇上托长途车司机捎带或邮局寄出,向南通《江海报》投稿,再转发浙江《工农兵画报》.先后发表数十幅,在全国造成一定影响.后来,才从农村生活切身体验出发,转入“知青美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性创作中.

说过“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早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认准了这个道理.

经过初高中的速写练习,初步具备了记录生活场景和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七年的务农生涯中,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劳动体验和生活磨炼,速写始终陪伴着我.在苦中体验、苦中审美、苦中作乐,乐在发现美、记录美、表现美,在积累素材的基础上提炼主题.虽然物质生活极其匮乏,但成千上万张速写和一次次艺术创作的快乐使我精神富有.

下乡第一年的冬天,就赶上疏浚岔洋河的工程.吃住在工地,从天亮干到天黑,当了大队的宣传员,才能利用空隙时间画挑担挖泥的民工动态.睡到工棚里,可以画民工、技术员、队干部形象.我还画到公社书记于明道和电灌站站长张大胡子的像,他们是典型的农村干部,这些富于个性的形象不仅留在了我的速写本里,还进入到日后的中国画围海造田的作品中.在那个年代不可能拥有相机,用笔记录画速写就是唯一的手段.我自制巴掌大小的速写本随身携带,随时掏出来记录,画完了再裁纸头订上.筛选整理、注上文字和日期、剪裁粘贴,日积月累,摞起来画稿足有两尺厚.这些原始素材如同开采的矿石,留着去县里参加创作学习班时加工提炼派用场.

生活中,可以入画的无所不在.画环境有茅草屋、桥梁、树木、厨房、仓库、卧室、农具……画人物有静态的、动态的、单个的、组合的……画干农活的有挑担、浇粪、划船、掌舵、犁地、搓绳、打草鞋、切猪草、烧柴煮饭、除虫打药水……画场面性的有脱粒、捡黄豆、修拖拉机、编箩筐、织网……画的手法据对象和环境确定,可以是明暗法,可以是线描,也可以线面结合,甚至辅以色彩.人物肖像的速写最见功力,在抓准形象的特征基础上努力传神.学生时期画石膏像和临摹素描作品打下的基本功,到速写时派上了大用场.

“三队姓沈的知青画人像神了!”名声出去了,大家都要我画像.速写时身边总是挤上一大批人观看,七嘴八舌的议论会引发阵阵笑声,被画的人忍俊不禁、故作姿态.要画像的老人特别多,他们是出于真心.一是农村潮湿,相片易损不便保存,二是也没钱到镇上去“拍照”.说我的炭笔画不会“走”,许多老人希望我为他们画像留给子孙.贫病交加的“五保户”家里帐子发黑,被褥发硬,屋里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我为他们画像分文不取,他们要谢我总要留我吃饭,咸菜下面条就算是招待了,客气的会再打个鸡蛋.

有一回听到广播通知我带画具到公社报到,这是公社梅书记的“指令”.原来曾为书记盖房子的岔南老木匠去世了,要我立即去画像.可是人已死了,又没照片,硬是用几床被子抵着让死者“坐”起来,让我面对闭上双眼的逝者画出他生前的模样.我又是近视眼,看一眼可画不完,还要近距离反复看.完成任务后,那顿斋饭我是怎么也吃不下去……

离开生产队三四十年了,一些老人画像的拥有者想方设法将画捎到城里,让我签名钤印,作为艺术品珍藏.

在生产队繁重艰苦的劳动间隙挤出时间画速写,毕竟时间少,人也累,素材也难成作品.接到县里参加工农兵美术创作学习班的通知,我特别珍惜难得的机会,扛上装满速写、资料和画具的小柳藤箱,步行50里去县城.看到黑里透红、健壮结实,一副典型的知识青年形象的我,文化馆的同志惊呼:“董加耕来啦!”

从1973年到1975年,三年借用在县文化馆,速写不但没丢,反倒更勤奋自觉,还有了新的路数.

画头像大练兵——县文化馆美术创作学习班在创作之余,画头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请学生、青年、老人做义务“模特儿”,画室里层层叠叠挤满了人,静悄悄地只有作画的“沙沙声”.这种练习极大提高了人物造型能力,积累了大量形象素材,也影响了一大批美术爱好者.

临素描学解剖——千方百计寻找西方素描资料强化人体素描练习,理解人体解剖,学习德国画家门采尔的生活速法.

临画报多积累——从图书馆借阅《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大众电影》等,用素描和速写方式临写其中特别入画的照片,既练笔又搜集素材.

画舞台练默写——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艺园地百花凋零.在县城还是有机会观看革命样板戏和工农兵群众的文艺演出.搞不到票,我们用彩色粉画纸自制可以乱真的入场券,混进去.舞台人物服饰典型、动作夸张,是训练、捕捉人物形态的好机会.看电影回来默写电影画面更是挑战.

下渔村建基地——插队的如东县有106公里的海岸线,一次又一次深入到黄海渔村,钻“滚地龙”牛棚、乘牛车上沙船出海、进渔具厂大棚,出海、结网、绞绳、编筐、钉船、捡鱼虾……亲密接触、充分体验、大量速写,不亦乐乎!

小分队下基层——带领采风小分队深入曹埠、岔南、南澪等公社知青点,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访、一路画,学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速写能力和创作水平.

在农村的速写凝聚了我对生活的真爱,汇集了生活馈赠给我的无尽创作源泉,这是.

如东插队生涯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如东插队生涯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如东插队生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2、我的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3000字

4、职业生涯论文

5、职业生涯和规划论文

6、大学生涯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