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跟智者式的孤独英雄评电影《血战钢锯岭》有关论文如何写

该文是关于电影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智者式的孤独英雄评电影《血战钢锯岭》

摘 要: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血战钢锯岭》重塑了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类型的战争电影,赢得了票房和口碑.影片所塑造的戴斯蒙德?道斯这位“智者式”的孤独英雄,以执着的信念彰显出“非暴力”、“博爱”和“救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影片在反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代战争进行反思,体现了好莱坞战争电影在新世纪的价值转型.

关键词:《血战钢锯岭》;美国战争电影;英雄形象

近来的美式战争大片都让人耳目一新,有李安导演以一秒钟120帧画面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亦有梅尔?吉布森回归导演继《勇敢的心》之后推出泣血之作《血战钢锯岭》.个人英雄主义类型的战争片已经成为好莱坞类型电影中比较成熟的一类电影.无论是在情节的张力,节奏的把握,还是人物性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在拍好电影的同时也不乏人性的反思.《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更是成功融汇了这些优秀的元素,成为了好莱坞商业电影中比较成功的一个典型,票房和口碑俱佳.

《血战钢锯岭》改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冲绳钢锯岭战场上的真人真事:美军77营的医务兵戴斯蒙德?道斯手无寸铁,凭借信仰的力量,在林弹雨之中,借一己之力救下75位被认为阵亡的战友,成为战场上“不佩”的传奇人物.梅尔?吉布森曾以一部《勇敢的心》将暌违已久的中世纪英雄史诗展现在银幕上,时隔20年后,一部平凡人的英雄史诗《血战钢锯岭》可以说是宣告了这一风格的回归.影片摒弃了时日盛行的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计算机合成图像/电脑生成动画)和3D 技术,而是采用纪实风格,用固定镜头和客观视角来还原真实的战争现场.影片除了战争镜头的残酷写实,还在亲情、友情及爱情方面刻画得十分细腻.从前半部分的明快活泼到后半部分的冰冷残酷,影片将两种风格自然地融为一体,描绘出了一个刚毅与温柔、明快与晦暗兼而有之的多重电影风格,这也有利于体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层次的复杂性格,助力于塑造戴斯蒙德?道斯——这位“智者式”的孤独英雄的形象.

古今中外,任何时代都不乏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大抵如此.何谓英雄?可能一千个人心中会有一千个标准.通常意义上,英雄是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也不尽相同.据《清史稿》载:海兰察勇而有智略.每战,微服策马观敌,察其瑕,集兵攻之,辄胜.当(清军)兵溃时,前后拦截,未与懦卒同溃.这显然是东方人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兼具了忠孝礼义,智勇双全.由于东方人描写战争不擅长状其细节之惨烈,仅仅突出双方谋略的较量,因此战争中的英雄多是运筹帷幄的儒将,或是有勇有谋的武将.并且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英雄往往胸怀天下,为家国赴汤蹈火,拥有战死沙场、忠君报国之志.

东西文化的差异也导致美国文化中的英雄形象迥异于中国英雄.美国的战争电影最能反映出美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美国经典战争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塑造标准一般是个人英雄主义.“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就没有美国的民族主义.”美国的主流文化强调个体和自由,推崇个人主义、强化正义感和使命感,认为人权重于主权.因此,好莱坞的英雄往往出身于平民,遭受战争的洗礼从而实现自我蜕变,成长为英雄,他们不是国家利益的化身,而是普通民众的代表.

在《后“9?11”时代美国战争电影类型的承继与新变》一文中,作者认为美国战争电影里的主角往往被设定为勇气非凡、天赋秉异的英雄,有着威严、严厉甚至有些粗暴的性格,但同时也具备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判断,能够顾全大局,力挽狂澜,于危难之中拯救他人.“二战”电影多为巴顿将军式的骁勇善战的钢铁战士,越战电影多“小丑”式的人格分裂的个体,“9?11”以后的战争电影中主人公则是一种“我与世界对抗(me againstthe world)”式的孤独英雄形象.这类孤独英雄往往是所有人物中最为特立独行、剑走偏锋的那个“异类”,身负一个强大的集团赋予他的使命,然而在为集团效力的过程中,这些人遵从内心正邪善恶的判断,违抗集团意志,即使为众人所不理解,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类主人公面临的最大矛盾并非战争本身,而是自己的心魔——正义与邪恶只存在于人心之间,而非战争的输赢可以决断.

在《血战钢锯岭》中,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无疑是这样一位孤独英雄形象,彰显出个人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也有着“我与世界对抗”的特立独行.他以卑微的小人物出身,不完美甚至有缺陷.但他是勇敢的,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担当责任,即使是在林弹雨中也没有后退一步.“传统的美国战争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主要表现为‘以暴制暴’、在林弹雨中与敌人殊死搏杀,完成个体到英雄转化的过程.”但道斯成为英雄的代价并不是建立在残酷杀戮、夺取他人性命的基础之上.道斯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并不同于虚构的灾难电影中塑造的拯救人类的大英雄,也并不是传统战争电影中秉承“以暴制暴”、“善恶分明”和“正义战胜邪恶”的理念的斗士,而是呈现出的一种“非暴力”、“博爱”和“救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道斯报名参军,并不是想拿起武器去杀人,而是去救人.作为一名基督徒,道斯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执着的信念,这正是道斯在人格上的伟大之处,也是他特立独行、成为“异类”的根源.这从他的成长轨迹中就能体现出来.在道斯小的时候,与哥哥哈尔打架的过程中差点用砖头打死哥哥.与父亲采取的暴力教育不同,他的母亲用宗教的宽容、慈爱、非暴力的思想来教育、培养他,对他的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促使道斯参军后坚持永不使用,无论是敌人的威逼利诱,还是同伴的冷嘲热讽,甚至因此遭受军事法庭的审判.他坚持而不妥协,在法庭上最终获得了首长的批准,转为可以不使用武器的医务兵,这也体现了他的执着,赢得了外界对其信仰的尊重和认可.等道斯来到了战况异常惨烈的钢锯岭上,他俨然化身为上帝的信使,将宗教中的博爱和救赎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美军溃不成军的撤退之后,他一个人坚守在钢锯岭的硝烟和废墟之中,冒着生命危险将伤病员一个一个通过绳索捆住送到悬崖下方的安全区域,甚至还把敌方的伤病员也送下来.在那一刻,道斯没有把对方视为罪恶滔天的敌人,而是一个受伤的普通人,急需被救治.《圣经》告诉他,生命是平等的,“敌人”也不例外.能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易的,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怀.在那个“死亡绞肉机”著称的战场上,死亡的恐惧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而道斯克服了这种恐惧,一个人迎着隆隆炮火勇往直前,这与他平时怯懦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刻他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one more……onemore please”(再让我多救一个).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光辉.还有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打完仗后的第一晚,道斯与战友两人坐在战壕里,战友开了一个罐头问他为什么不吃.满脸黑漆漆的道斯笑着摆了摆手说:我不吃肉.他对信仰的坚持也体现了他意志的坚韧.

道斯还是一位“智者式”的英雄,他的顽固的坚持看似愚昧不知变通,实则是大智大慧,源于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人之最可贵者,莫过于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有知人之明.其实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只不过是一个卑微平凡的军医,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但他内心深处无比明白作为一个军医的职责.而且,他能够恪尽职守,坚持自己人格上的界限,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或是礼崩乐坏的社会中能够做到不逾矩,这无疑是一个时代的智者.同样,为什么《海上钢琴师》中1900能够一辈子不下船,也都是由于他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并恪守自己的界限.所以说,道斯这个平凡的小人物将英雄与智者两种主体人格融为一体,获得了一种超越平凡的伟大.

美军占领钢锯岭之后,道斯也受了重伤.道斯被战友用担架从悬崖上缓缓放下时,从俯视镜头慢慢转换到仰视镜头,在慢镜头之中,如同神的降临,这也衬托出了他的救世主般的伟大形象和人性光辉.戴斯蒙德?道斯这位“智者式”的孤独英雄,以超乎寻常的执着的信念彰显出了“非暴力”、“博爱”和“救赎”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影片在反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代战争进行反思,体现了好莱坞战争电影在新世纪的价值转型.

电影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电影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电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看电影杂志订阅

2、世界电影杂志

3、看电影杂志

4、电影世界杂志

5、电影文学期刊

6、电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