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跟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方面毕业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

寒假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很多学生都没有享受到咀嚼经典的乐趣:有人“斩书头”,没有通读:有人认为作品中的诗文“估屈聱牙”,产生了畏难情绪:有人不习惯它的叙述语言,无法接受一些长长的西洋句式,进而对林语堂的文笔产生了怀疑:有人没有深入阅读,除了苏东坡的生平,其他知之甚少.

为什么这么经典的作品,学生却无法品读出其中的味道呢?写作“是一种形式的建构、语言的创造”,“只有建构起了自己的叙事方式的作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作家”.由于经典烙上了作家的鲜明个性,加上时空距离和自身阅历的局限,学生便会对经典感到陌生,进而产生隔膜.这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不怀疑经典,更不否定自己,帮助学生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

风格·作者

林语堂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1940年、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说语言的“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掘取材料”,其艺术风格是与众不同的.对《苏东坡传》的阅读困扰,首先源于对林语堂艺术风格的陌生.

林语堂的文学存在“艺术家”“世界”“读者”三元框架:文化边缘特征、自由圭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的“艺术家”,性灵与表象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的“读者”.英文创作为林语堂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他的作品半雅半俗,庄谐并用,呈现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承续与超越的鲜明特征.《苏东坡传》被称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较之古代史传文学,现代人物传记在写作上更加自由多变,作家对人物描写、历史叙述的主观性与文学性更强.

《苏东坡传》是一个真挚有趣的人写另一个真挚有趣的人.苏东坡和林语堂两人的个性、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有着热情、真挚、幽默、豁达的文人性情,但终究又因其热情真挚而不免天真,且因此天真而遭受磨难.众所周知,苏东坡在宦海之中一贬再贬,他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林语堂是现代幽默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幽默文学主张自提出以来便遭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家的攻击,再加上于抗战时期逃离祖国,林语堂成了国人非议的对象.《苏东坡传》的创作时期正是林语堂开始极力提倡“幽默文学”的三四十年代(1936创作,1947年出版),此时林语堂处于人生低谷.“林语堂在闲暇时光中遭受着糟神的折磨,他迫切需要生活动力支撑”,他视苏东坡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与苏东坡意气相投,于困境之中更与苏东坡同病相怜.

苏东坡的人格在林语堂看来是完美的,他写作《苏东坡传》尽量用白描手法,但也毫不掩饰对苏东坡深深的个人情感,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对苏东坡穿越时空的缅怀,这是天才对天才的仰慕,大师对大师的敬重.这篇传记中的苏东坡是林语堂所期望的完美的人、完美的人格和一段完美的人生,是颇为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因此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评论说:“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

凡是苏东坡反对的,林语堂也极力反对.“苏轼与王安石是政敌,而两人相见时的风度都很好.林语堂文中帮苏东坡本人憎恨王安石,比当事人更甚.苏与王二人有互相敬重处,而林语堂把王安石写得那样无趣,甚至明知故犯的对史料作不当的取舍.”其实,苏东坡只不过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对王安石本人却是十分敬重的.《西清诗话》中记载,苏轼在读到王安石的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后十分佩服,赞叹道:“此老乃野狐精也.”林语堂矮化王安石,实与苏东坡本意相违背,颇有些替偶像“出气”的冲动.

译者·文本

《苏东坡传》( <The Cay Cenius》)是用英文写作的,我们如今看到的《苏东坡传》是译本而非原典,目前国内的译本主要有张振玉译和宋碧云译(还有冰译等).不妨将“原典”和当下译本对照一下,可以正本清源地把握经典,这对有着一定英文基础的中学生来说并非难事.

原文:The people had the gaiety of the south.with its songs and its women.

and thev loved thisyoung famous poet just as poet, wth all his dash andverve and insouciance.张版:杭州人有南方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们喜爱苏东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力,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的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浸润他的心神.杭州赢取了苏东坡的心,苏东坡赢取丁杭州人的心.宋版:居民有南方人快乐的天性,有诗歌有美人,他们敬爱这位年轻的名诗人,欣赏他冲动、热情和无忧无虑的个性. 原文连续用三个名词(with all his dash and verveand insouciance)来展现苏东坡的个人魅力,张振玉将之处理成三个名词短句,形成了排比结构:宋碧云则将之形容词化.宋碧云曾说“不敢奢望传神,只求尽量不出错”.确实,她直译较多,不敢太多发挥,有些拘谨;但接近原文,其平实的语言、白话文风格易为大众理解.张振玉的文字气韵生动些,较多选用文学气息浓郁、华丽甚至生硬的词汇,但有些句子过于文言化,不够通顺,也有发挥过分之嫌.如第十四章结尾“写完这首诗,苏东坡掷笔笑道:‘我真是无可救药! ”’,但原文只是“threw down his pen andsaid”没有提到苏东坡“笑”了.估计他们的翻译风格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宋碧云和张振玉都是台湾人,宋的译本1977年出版,林语堂已经去世一年了,张的译本出版更晚了一年.有研究者说林语堂如果在世,可能对两个译本都不满意.

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林语堂是翻译大家,他对自己作品的译文向来苛刻,曾公开批评过≤吾国吾民》等书的翻译者,因为对《京华烟云》译本不满意,他还刊登广告“劝国内作家勿轻言翻译”.关于翻译,林语堂提出“忠实”(对原著及原著作者负责)、“通顺”(对译文读者负责)、“美”(对艺术责任)三个标准.他认为“忠实并非字字对译”,“忠实须求传神”,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林语堂理想的翻译家“以爱艺术之心爱它,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它,使翻译成为美术之一种”,翻译须传神,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张振玉说:“信若果系只照字直译,则单凭多查几本字典,便可奏功,译者尚何需乎洞解之智力与文艺之才华哉?”这很符合林语堂生前的主张,而且此译本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颇有启人深思之处.林语堂广达自喜、独抒性灵,张振玉译本大胆传递其“神韵”,我们阅读时也不妨心领神会.目前,张译本也被较多采用.

钥匙·思路

如果说上面是走进经典之桥的两个坚实的“桥墩”,那么我们就用阅读的钥匙——作品之神韵来铺就“桥面”.

《苏东坡传》是一本喜悦之书.林语堂反复说:“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林语堂用生花妙笔,充满的讲述了苏东坡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把这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令无数人心驰神往.这个有智慧、有理想、有爱的人活得洒脱、旷达、乐观,虽然那个时代不一定完美.“苏东坡(也许只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以证明,不完美的时代,也可保有几近完美的人格,度过几近完美的人生.”

“乐”是《苏东坡传》之神韵,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阅读《苏东坡传》的“钥匙”.作者自由创作时能自得其乐,读者阅读时当然愉悦欢喜.读者和作者产生情绪的共鸣,与作家“同情相应”,便可自然而然地融入文本之中.而把握《苏东坡传》的“快乐”之神韵,也就成了读者最明确的阅读目标,缘此阅读思路自然就清晰起来了.

这把“钥匙”会抹去我们内心的消极情绪.如果林语堂彻底否认王安石变法,借以衬托苏子让你心中不快,你可以暂时忽略之:苏东坡练瑜伽、钻研制墨等内容,你如果不感兴趣也可以跳过去:书中大量引用的诗文暂时感到不容易理解,第一遍阅读时可以“观其大略”……这样我们把《苏东坡传》读“薄”,读出林语堂的“乐”.《苏东坡传》是用英语写给西方人看的,资料的选择与使用有侧重,但是中国的读者对苏东坡不是一无所知,我们不妨调动自己的积累,将之读“厚”:借助《苏东坡传》世界的眼光,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苏东坡,真正感受到苏东坡身上的现代精神.

我们还应该将自己的人生和读《苏东坡传》关联起来.借助几十年前林语堂的叙述,冷静的观看千年之前苏东坡的一生,触动我们的是这个人的命运际遇投射到自己的内心.借以思考自己的人生,想象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努力让自己活出一点不同,即使最终没有做到,但这个过程就已经很让人快乐了.

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触碰.林语堂这么热爱苏东坡,就是因为自己穷极一生也无法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这也是我们一生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如果与林先生一起思考理想的人生观问题,不也是件值得欣慰的事吗?况且他极好的西学功底和学养、他妙趣横生的叙述和描写都会让我们眼界开阔.

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搭建一座走进经典的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经典论文

2、国学经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