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末民初赋学刍议论文范文检索 跟清末民初赋学刍议有关论文如何写

关于免费清末民初赋学刍议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清末民初赋学刍议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清末民初赋学刍议

  

  关键词:清末民初;起源;取向;赋学

  摘 要:清末民初赋学是古典赋学的最后总结,表现出因时代转型而独具的复古色彩与现代意义.于赋的起源,主诗、骚、隐语与诸子说;于赋的体格,则有汉魏、晋宋、六朝等不同的审美倾向.而辞赋学专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学理意义上的赋学建构.清末民初的赋学复古思潮,不仅标志着文体的递变更生,更有救亡图存的政治功用与以“复古为革新”的思想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35(2018)-047-06

  DOI:10.13399/j.cnki.zgwxyj.2018.03.007

  清末民初,通常的界定是从战争后(1840)至北伐战争时期(1927).考虑到清代赋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治中兴后一直延续到光绪中期,因而我们把清末民初的赋学时限定位在1898年戊戌变法后至1920年代.这一时期的辞赋创作相对乾、嘉和同、光时期来说显得较为薄弱.据笔者披拣各大图书馆公私书目所见,光绪末年以来仅有数种{1},而从创作倾向来看,赋集多以律体赋为主(如唐文治的《浣花庐赋钞》42篇赋即全部为律赋),理论方面亦几无专论{2}.处于历史转折的特定时期,此期的赋学表现出相反相承的双重倾向:其一是对传统赋论的继承与发展,于赋的起源论、取向论多有发覆;其二是以现代学术视野观照传统赋学,通观纵览而更具理论意义.

  一、起源论的多维观照:诗、骚与诸子

  赋的起源,是历代赋论家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传统赋论家多从经史视角和致用维度谈论,如赋源于诗等观点的提出.而清末民初的赋学家则多从赋的发展脉络,从文体的溯源上加以探讨,因而更具现代赋学起源论的学理色彩.于赋的起源而言,表现出复古论视域中的诗、骚、隐语与诸子等说.赋起源于诗、骚、诸子,是古代文论家的经典命题,晚清赋论家继承了传统的赋源观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如姚华从文体的确立论到赋的起源,虽然肯定《诗三百》在赋的生成中的重大作用,但却以屈原之作为赋的滥觞,更具现代文体论的意义.《论文后编》云:“三百篇之诗,言其敷陈,亦称曰赋,然未尝独名一体.荀子赋篇,其始创矣;体制初成,演而未畅,此诗之广也,故其规矩,不渝前则.……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其心则诗,言则庄也.楚隔中原,未亲风、雅,故屈原之作,独守乡风,不受桎梏,自成闳肆,于诗为别调,于赋为滥觞.”{3}诗之“雅”、荀子赋篇、庄子寓言俱不足为赋的起源.《诗》三百篇虽具赋、比、兴三义,但却没有“赋”这一独立文体;荀子虽有“赋篇”之名,然体制初成,不具备铺陈夸肆的赋之要义,庄子寓言汪洋恣肆,辞若仙而不为赋.并从诗心、语庄,一具诗之正则,一具闳肆之词说明了赋体的真正滥觞是屈原的楚辞.又从赋的“文”的理论视角论述了赋在后世的发展衍变:“迨其徒宋玉之所为,则斟酌楚(屈原)、赵(荀卿),调合况(荀)、平(屈),所纳较多,厥途遂广,赋之文者也.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赵得其质,楚得其文.况平之后,悉授于汉,一谓之赋.”{4}从“文”和“质”入手,分析较为全面和客观.蜀地著名学者刘咸炘持赋起源于纵横家言,《文学述林·辞派图》云:“纵横之词,具于《战国策》,其铺张形势,引喻物类,即赋家之源.若庄辛之引喻,穷极情态.辛本楚人,盖屈宋之徒也.淮南王尝传《离骚》,其宾客惟伍被有词,与庄辛类,小山《招隐》入楚辞矣.”{5}把《战国策》文人横士的铺陈扬厉、引物连类比照于赋的铺采摛文,穷形尽相,以证赋起源于诸子说之不诬,与章太炎的赋起源于战国诸子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就赋的渊源而言,章太炎认为“赋者,六艺之一家”,“然而赋者,多本屈原”,继承的是传统的诗为赋源、骚为赋端的观点.而有所发展的是赋起于纵横家言:“虽然,纵横者赋之本.古者诵诗三百,足以专对,七国之际,行人胥附折冲于尊俎间,其说恢张谲宇,紬绎无穷,解散赋体,易人心志.鱼豢称:‘鲁连、邹阳之徒,援譬引类,以解缔结,诚文辩之隽也.’武帝以后,宗室削弱,藩臣无邦交之礼,纵横既黜,然后退为赋家,时有解散:故用之符命,即有《封禅》《典引》;用之自述,而《答客》《解嘲》兴.文辞之繁,赋之末流尔也.”{6}赋起源于纵横家言说起于姚鼐,刘师培引为同调,但均没有详细阐释.章太炎牵合其时情势,从诗的专对之职出发引申赋体,又从纵横家武帝后黜落的事实,衍生出封禅、典引,宾答、解嘲,谓之“赋之末流”,虽不能尽合赋作的发生渊源,但具体而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刘师培则是从整合的视角谈论赋的起源的,他一方面认为“诗篇以降,有屈、宋《楚辞》,为词赋家之鼻祖”{7},“秦汉之世,赋体渐兴,溯其渊源,亦为《楚辞》之别派:忧深虑远,《幽通》《思玄》,出于《骚经》者也;《甘泉》《藉田》,愉容典则,出于《东皇》《司命》者也;《洛神》《长门》,其音哀思,出于《湘君》《湘夫人》者也;《感旧》《叹逝》,悲怨凄凉,出于《山鬼》《国殇》者也……渊源所自,岂可诬乎?”{8}推源溯流,引类连义,指出楚骚为赋之渊源;同时另一方面,刘师培以《骚》出于《诗》,“屈、宋之作,上如二《南》”,认同班固的“赋为古诗之流”说,言“相如、子云,作赋汉庭,指陈事物,殚见洽闻,非惟风雅之遗音,抑亦《史篇》之变体”{9},指明赋起于诗篇,参伍史汉的体例特征.除此而外,刘师培亦从行人之官、纵横之家追溯赋的源流:“苏、张之词,下开《七发》”,“吾观杂文之体,约有三端:一曰答问,始于宋玉,(《答楚王问》)盖纵横家之流亚也.”{10}又曰:“诗赋之学,亦出行人之官.……行人之术,流为纵横家.……欲考诗赋之流别者,盖溯源于纵横家哉!”{11}过去的赋论家多持赋源的“一元说”,而刘师培却主“多元论”{12}.清代章学诚曾言“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13}而刘氏此论可以说是对章氏的继承,但章学诚远绍旁收,所涉太杂.刘师培却能以自己深湛的创作与对六朝文学与先秦文字的研究,深入赋生成的文化机制,结合赋的文体形式和具体内容,洞中窾要,对赋生成的文化因缘进行多元而全面的探析,较为符合赋生成与发展的历史实际,也逐渐为后世学者所接受.

  对于赋的起源,虽然这一时期的赋家由于受到传统以来诗源说、骚源说等的影响,但无疑是站在中西学术的交汇点和转折点,从而深具“历史观念”和现代“学术视野”,突显出赋的文学性和文体性,是对赋体批评的真正学理思考,除了传统的“诗源”“骚源”“战国诸子”之外,民国初年还盛行“隐语说”与“俳词说”,呈现出对传统赋源的多元思考与理论进路.

  二、取向论的多元并立:崇汉祖骚,兼采六朝

  清末民初的赋论表现为以复汉魏或六朝之古为旨向的赋源论与以“文学性”为主的赋艺论、创作论{14}.赋源论已如上述,而于赋的体格,有汉魏、晋宋与六朝三种不同的倾向,汉魏雄奇奔张,晋宋疏宕清深,六朝绮艳富丽.清末民初的赋学论者有不同的师法对象,刘师培主六朝,章太炎主晋宋,刘咸炘主汉魏.

  于赋的起源上持“六义说”“楚辞说”与“诸子说”,赋的流变上倾向于“格以代降”论,以汉魏六朝为赋的正格,唐宋以下为“余气游魂”,是此时古文论者言赋的主要观点.姚华在阐述了赋的“文质”和“名实”后说:

  以是三本,发为枝柯,孔臧、司马迁仅能为荀之质,其余名者,皆屈、宋之流也.然为屈原者,贾生一人而已;司马相如则为宋玉,而扬雄、班固、曹植三分其军.其远祖庄生者,厥惟阮籍,顾后无嗣者.六代之际,相承递变,陆机、潘岳、谢庄、鲍照、江淹、庾信之属,酝酿陈篇,孕育新制,遂启唐风,更著功令,于是赋古今之目,较然分焉.……{15}

  可见姚华是以六代之际作为辞赋古今之变的分水岭,于六朝以前,支分四脉,识见颇高.而对于六朝以后的骈赋、律赋、文赋,多持否定之见,认为律赋隔对依韵,不能逞才使气;文赋漫衍支离,名实反戾,以致律赋盛行,古赋式微,名篇罕见,其对六朝以前赋作的推崇是不言自明的.

  而刘咸炘《文变论》是以汉赋为极则,斥魏晋以后赋为“余气游魂”,其云:“……汉之赋为周秦所无,故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四百年作者,而东方朔、刘向、王逸之骚,仍未脱周楚之窠臼矣.其魏晋以后之赋,则汉赋之余气游魂也.楚骚发源于三百篇,汉赋发源于周末,五言诗发源于汉之十九首及苏、李.”{16}从文体更变的角度盛赞汉赋为一代之雄文,非周、秦所有,并以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为四百年来所未见之作者,其推仰之高,于此可见一斑.而对于汉代以后的赋作,则认为仅为余气游魂,不能与汉代辞赋相提并论.

  对于赋的体类特征,章太炎也有着十分明确的认识.章氏沿承程廷祚、张惠言、曾国藩等人以来的古体赋学观,但比他们更为极端,论赋止于六朝,而对于隋唐及其后的律体赋、文体赋多置鄙夷之词,概入不议不论之列.

  赋之亡盖先于诗.继隋而后,李白赋《明堂》,杜甫赋《三大礼》,诚欲为杨雄台隶,犹几弗及,世无作者,二家亦足以殿.自是赋遂泯绝.近世徒有张惠言,区区修补,《黄山》诸赋,虽未至,庶几李、杜之伦.承千年之绝业,欲以一朝复之,固难能也.然自诗赋道分,汉世为赋者多无诗.自枚乘外,贾谊、相如、杨雄诸公,不见乐府五言,其道与故训相俪,故小学亡而赋不作.{17}

  对于唐以后的赋作,只承认李白的《明堂赋》、杜甫的《三大礼》赋,认为其张皇典矞,尚有儒家铺陈志意之旨,但却不及扬雄典实质重,而张惠言的《黄山》诸赋,历来因其才力包举、意气贲发受到诸家好评,如屈大均即言其“淋漓呜咽,洋洋至万余言”“固皆与风、雅同流,春秋一贯”,所谓“足敌兰成”(朱彝尊语),“读其诗赋,其宏才博学,亦今时仅有”(李雯、宋征舆《盛明诗选》引陆蕙晦语),此外如鲍桂星、杨绍文、阮元、曾国藩等人对其均有极高评价.然章太炎却仅出于其为经学家的身份和文体的考量而夸赞其振千古绝业之雄心,于文而难能也.又从故训入手,以为赋学之道与小学相俪,提出赋论史上著名的观点“小学亡而赋不作”.唐代小学不兴,故赋学亦无甚可观.由此可见章太炎作为一个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又出于保存国粹的迷恋心理,推重汉魏赋而鄙薄隋唐以后赋作,不能以通达的学术眼光对待唐律赋及其后的赋作,是其局限性之所在.章氏为文,“自称先慕韩愈为文奥衍不驯,后学汪中、李兆洛,及至诵读魏晋文章并宗师法相宗后,方才领略谈玄论政舒卷自如的文章之美,逐渐超越追踪秦汉文的唐宋八大家以及追踪唐宋文的桐城派,又与汪、李等追摹六朝藻丽俳语的骈文家拉开了距离,形成兼及清远与风骨的自家面貌.”{18}在格外推崇学识气度,宗尚核刻名理、清和流美的魏晋玄文的章氏看来,兼有战国纵横之气的汉赋自是赋作典范,唐宋尚且不论,更不要说每况愈下的明清赋了.这除了从文体的因承来说明外,主要还是由章氏的学术思想所决定的.文章(包括辞赋)的好坏,关键在于“必先豫之以学”.他推重学识,不关骈散,他之所以推重六朝之学,首先着眼的便是魏晋玄理,其次才是六朝之文.而在章太炎看来,清代学人之所以无法致以玄远,正是因为多“牵于汉学名义,而忘魏晋干蛊之功”.于学有余,于识不足,这是汲汲于六朝、三唐骈文家所不可想象的.

  刘师培论文则以六朝为嚆矢,强调赋的“文”与词采.认为“质”与“文”各有真宰,无须黜华言实.而于六朝的辞赋家与赋作,刘师培则多褒扬颂赞,不遗余力,如谓:“大抵六朝时人,皆能作四六文,工对仗,善用典;而徐陵、庾信所以超出流俗者,情文相生,一也;次序谨严,二也;篇有劲气,三也.故普通四六,文尽意止,而徐、庾所作,有余不尽.且庾文虽富色泽,而劲气贯中,力足举词,条理完密,绝非敷衍成篇.(如《哀江南赋》等长篇用典虽多,而劲气足以举之.)以视当时普通文章,殆不可同日语矣.”{19}极赞徐、庾的情文相生、劲气内贯、词理条畅,而对于唐以后的赋则曰:“自唐人以律赋取士,而赋体日卑.”{20}在清代赋家中仅对陈维崧和汪中评价较高,因为这两人为当时著名的骈文家,且作赋多对六朝赋家有所摹仿,如评汪中:“汪容甫(中)为清代名家,而绎其所取法者,亦只《三国志》《后汉书》、沈约、任昉四家而已.”{21}“有清一代学徐、庾者,惟陈其年(维崧)可望其肩背.”{22}不无偏颇,然刘师培对唐代的赋并不是完全否定,虽然以其有“俳优之习”,但仍然认为其“指物贵工,隶事贵当,铢量寸度,言不违宗,合于指事类情之义”,只是体格靡弱罢了.

  综观这一时期的赋论,无论是文学史著的描述,还是辞赋专书、期刊论文,抑或学者论著中的赋学短评,于取向论上多表现出大致相同的倾向,即以汉魏六朝赋为批评的重心,尤其是汉赋,为批评者所瞩目.对汉赋的发生、用语、分类、创作分期、赋家研究等作出了深入细致的多面相探讨,而魏晋六朝赋作为汉赋的继承和发展,缘于其抒情性亦受到此时学者的青睐.这种批评倾向的形成,固然和汉赋的经典地位相关,同时和民国初年赋论家的复古情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宋以来,由于科举试赋的持续推行,辞赋创作不可不谓为繁盛,但已然丧失其浑灏盘薄的气势与宛转自然的情感表达,对于重视辞赋创作与批评“文学性”的民国赋论家而言,自然是不足为观的.

  三、学科与体系:辞赋史批评及其他

  如果说以上所述赋的起源论、取向论还多是出于文论家的“随文批评”(刘师培、章炳麟已经是相当完整的赋学批评),民国年间出现的辞赋史专书和专题赋学论文,则脱离了古代赋学的经史叙述,多元化的视角对赋的诸多问题,如赋的起源、发展、赋格、赋风以及文体等进行了综合观照,是现代学术史意义下的辞赋表达.如民国初年辅仁大学排印本《辞赋史》(作者疑为高步瀛)、1927年陈去病的《辞赋学纲要》等,全面、客观、系统地梳理出赋与赋学的发展史,标志着现代辞赋学的真正独立,对于当时的学科体系建构也不无意义.

  陈氏的《辞赋学纲要》可以说是国内首部辞赋史著作,虽然论述仅至宋代,且比较简略,但在赋学发展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价值.是书论及赋的渊源、分类与发展,提纲挈领,分析简明,推崇骚汉古体赋.如论赋之特征,“而赋之为义,在敷陈事理,在抒写物情,其功効盖于诗为特巨,非兴、比所可及”{23},指出赋兼比兴,铺采写志的特点.“原夫赋之托始,当自郑当之大隧之赋狐裘,所谓诗人之赋也.然气局褊小,明而未融,不足以为模楷,至楚庄孺子,略具骚些端倪,然具体而微,不得遽名为赋也.精华郁积,日久必宣.”{24}认定从诗人之赋至楚歌赋的发展历程.又以屈原一变其体,而作离骚,悱恻缠绵,幽馨艳逸,为“楚赋大宗”.又论赋的体制云:“余观之古赋云者,实兼有楚辞、汉赋其中,而《卜居》《渔父》《高唐》《神女》与荀卿诸赋,其为文赋之杰构者,顾皆忽焉不察,而独误信欧、苏等作谓为文赋,其所见不远,出后山、晦庵二公以下万万耶.”{25}以屈原的《卜居》《渔父》等篇为文赋先河.认为清代陆棻编纂《历朝赋格》分赋为文、骈、骚三格,“似较简当”,后录《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序》《汉书·王褒传》载汉宣帝语、《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论赋语、《文章流别论》及袁黄《群书备考》诸家论说,反复阐释,以备览观.后分叙荀卿、屈原、宋玉、唐勒、景差和汉代重要的赋家,而以魏晋、六朝、唐宋各一章附于后.

  陈氏此书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新义,对律体赋也不无轻视,“赋肇于周秦而极盛于两汉,始衰于魏晋,式微于南朝,极变于李唐,逮宋而浸焉澌灭尽矣,无足述矣.明清两朝,号能复古,然模拟仿佛,袭貌遗神”{26},又由于受到传统史论和当时文学思潮和学术风尚的影响,全书突出的是赋的讽谏意义,对楚辞、汉赋评价颇高,而对六朝、唐宋之赋持轻视态度,认为宋代以下辞赋无足取观.该书因过于简略,加之取材贫乏,持论无特异之处,曾被讥为“持义弇陋,语伤浮靡,以言理薫,殊未能善也”,但作为中国赋学的发韧之作,虽然限于时代不无缺失,但其文体史意义和对其后赋学著述的撰写,却有导其先路的重要作用.

  同时,民国初年的赋学批评,除却专门的辞赋史,还表现为文学史著中的赋论以及期刊上发表的赋学专题论文,此外还有一些选学、骚学研究专论中涉及到的辞赋批评.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自20世纪初林传甲、黄人以来,出现了一个极度繁荣的局面,如王梦曾的《中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曾毅的《中国文学史》(上海泰东图书局1914年版)、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等,或者视赋为历史文体之存在,泛泛而谈(谢无量),或者是对赋的否定与扬弃(郑振铎),或者以客观的态度看待辞赋创作,尤其是汉代辞赋的创作(胡小石).这一部分学者和五四前后的革新派相较而言,传承着中国古代文章学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古代辞赋的受容.

  此外,这一时期在期刊上出现了较多数量的赋学专题论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性研究的学术论文的出现,真正标志了现代学术的形成,赋学的研究也是如此.”{27}就整个民国时期的赋学而言,20世纪首20年间,赋学研究基本上处于传统的研究,20年代以后,才比较多地出现专门的赋学论文.许结先生言及此时的论文成就,认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赋学考辨,此类成绩以汉晋时期的赋家赋作为主;二是赋体研究,是对传统研究的反思,集中在对赋作为一种特有文体的评价;三是有关赋的起源的讨论,打破了传统的“赋者,古诗之流”的单一思维,而派衍出多元的思考;四是汉赋的研究,包括探源、考辨、体类、批评与作家、作品多方面的研究等;五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赋体的认识,尤多由音韵学论赋.{28}

  虽然这几类成果(辞赋史、文学史著、期刊论文)在写作体例、论述重点、批评态度上表现出诸多不同,但综观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赋学批评的聚焦之处,最重要的仍是对汉赋的言说,下衍而于魏晋六朝辞赋,表现出晚清赋学以来摆脱功用试律的复古取向和由晚清至民国赋学批评传承而以至于新变的嬗衍轨迹.

  可以说,清末民初的赋学既有崇尚、推崇汉魏六朝的复古倾向,又有较为鲜明的现代学理色彩.如何来理解这种赋学倾向的矛盾性呢,我认为不能仅仅从文体的递变更生去阐释,同时还要思考它更为深广的时代意义.姚华、章太炎、刘师培、刘咸炘等人的赋学复古既有对传统赋体的批判,同时也是从更为深刻的对“文”之意义理解上出于对古代文化传统的肯认,含有以文学拯救传统文化、挽狂澜于既倒的内涵,而不能简单目之为复古与倒退,这是我们观察民国时代赋学思想不同于前代的地方,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疏:

  首先从当时的学术思潮来看.是由浸淫甚久的旧传统的裂变与西方科学、思潮的多向撞击而产生的五四新精神,提倡科学救国,兴邦,文学医民.另一方面,饱受传统文化、文学洗礼的旧文人则继承了历代政治、思潮、文学变革中的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精义,决心以复汉魏六朝之文风来改造世道人心.这种理论主张从十九世纪中叶前后就已经成为当时抱有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的共识.如汤鹏在《浮丘子·树文》中即言“疏解通调之言,济时艰也.”指出当时文学创作上的骈散兼容所具有的政治上的时代内涵.此后谭献在《复堂日记》中写道:“明以来,文学士心光埋没于场屋殆尽,苟无摧廓之日,则江河日下,无可倚杵.予自知薄植,窃欲主张胡石庄、章实斋之书,辅以容甫、定庵,略用挽救,而先以不分骈散为粗迹,为回澜.八荒寥寥,和者实希.”{29}把文学论争上的不拘骈散同挽救世道人心结合起来,凸显文学的政治功用意义和社会作用.也是在此种意义上,曹虹先生言:“可见文学上的更新也是整个思想文化形态更新的一个环节.不过,十九世纪中叶前后,思想界尚缺乏外来文化的强烈激发,因而各种更新的方案仍然需要依托于逝去的历史,在古人身上寄寓理想,经学上的今文经学派以及不拘骈散论者回归魏晋,就是这种古典型态的反映.”{30}把文学史与思想史、文化史乃或政治史结合起来,是古典文论最为鲜明的民族特征.曹氏所论十九世纪中叶前后的归趋魏晋以寄寓其政治理想,用之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样适合,这从当时的保存国粹派与新文学的论争即可略窥端倪.诸贤论述甚多,这里不赘.其次从当时的创作主体来说,王闿运、陈衍、章太炎、刘师培等皆为旧学硕儒,或沉潜汉魏,或醉心“三元”,或崇尚魏晋玄理,均能心仪古圣,沉心妙理,以复兴古学为己任,复古自是其自然之义.

  所以说,虽然清末民初赋论家的批评视野、论域和出发点不同,但由于其学术传承与旧学陶染所致,在赋学观念上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既显示出骈散兼容、汉宋双采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复古倾向,又表现出通贯古今的现代学术视野.而在取法路径上,直奔汉魏六朝,而以唐宋之后的赋作为变格.这是由近代以来的复兴古学,以学术为救治世道人心的政治功用意识所致,是在新潮思想的激荡下,一些学者为保存古学而作出的积极回应.正是在这种新、旧思潮的矛盾交汇和渗融中,揭示出清末民初赋学的崭新内容和理论精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注释:

  {1}赋集如锦斋的《试赋拣抄》等也多为对前代赋作的编选.而赋别集,宣统年间刻本仅有陈寅生的《冶游赋》、易顺鼎的《春人赋》两部(不包括前代作品的续刻本),民国初年仅有陈宝琛的《沧趣楼律赋》(民国三年刻本)、秦赞尧的《味道腴斋赋钞》(署民国间刻本)、常堉璋的《寄斋律赋》(民国排印本)、林起峰的《醉竹轩赋稿》(光绪至民国《醉竹轩丛书》本)、刘曾禄的《梦园律赋》(光绪至民国祥符《刘氏丛书》本)、范启璋的《蠡园赋草》(光绪三十三年刻民国二年续刻)等数种.

  {2}清末仅有为数不多的律赋选本,选本批评成为当时律体赋学的主体内容,较有理论性的如《尹人赋话》仅为丛残杂语,《汉魏六魏赋摘艳谱说》选录了大量的清代律赋,杂以短句、长句及理论阐释,为当时较为重要的赋学著作,参见拙文《戴纶喆〈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与清末赋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3期.

  {3}{4}{15}姚华:《弗堂类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28—30页,第30页,第30—31页.

  {5}{16}刘咸炘:《文学述林》,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推十书》本,1996年,第1826页,第1819页.

  {6}{17}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1页,第91—92页.

  {7}{8}{9}{10}{11}{19}{20}{21}{22}刘师培:《论文杂记》,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27页,第228页,第228页,第229页,第244—246页,第115页,第255页,第112页,第115页.

  {12}刘师培在《论文杂记》第二一则有一长段论及赋的渊源的多元性:“赋体既淆,斯包含愈广;故《六经》之体,罔不相兼.贾生《鵩》赋,旨贯天人,入神致用,其言中,其事隐,撷道家之菁英,约儒家之正谊,其原出于《易经》;及孟坚、平子为之,《幽通》《思玄》,析理精微,精义曲隐,其道杳冥而有常,则《系辞》之遗义也.……相如《上林》,枚乘《七发》,聚事征材,恢郭声势,谲而不觚,肆而不衍,其为文也,纵而复反,放佚浮宕,而归于大常,其原出于《春秋》;及左思之徒为之,迅发弘富,博厚光大,亦史传之变体也.……左陆以下,渐趋整练.齐梁而降,益事研华.”参见《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255—256页.

  {13}叶瑛:《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64页.

  {14}清末民初的赋论,于赋艺与创作论表现为文学史观的文学性表达、以汉赋为中心的批评以及赋体艺术的品评与赏鉴等特征,参见许结《中国辞赋理论批评通史》第十一章《作为“遗产”与“学科”的现代批评》(上)的相关阐释,凤凰出版社,2016年.

  {18}陈平原:《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中国文化》1997年第1辑.

  {23}{24}{25}{26}陈去病:《辞赋学纲要》,上海:国光书局,1927年,第1页,第1页,第2—3页,第113—114页.

  {27}{28}许结:《中国辞赋理论批评通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年,第611页,第611—622页.

  {29}谭献:《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8—59页.

  {30}曹虹:《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责任编辑:曾绍皇)

清末民初赋学刍议论文范文结:

适合清末民初赋学刍议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清末民初赋学刍议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实用护理学杂志

2、护理学论文题目

3、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4、生物信息学论文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新课程导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