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可以比,但不能瞎比类论文如何写

这是一篇与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可以比,但不能瞎比

如果说,和同类“比”,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应该不会有人冲出来说“你冤枉我”吧?同为凡夫俗子,我们的人生怎么可能绕开“比”呢?在不同的领域中,不同的情境下,我们都曾经是“比”的主角,只是入戏的程度不同而已……

“比”是我们的日常人生

我的朋友王小胖说,她小时候特别不爱跟父母一起走亲访友,因为大人会让孩子们表演节目,别的小孩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有的会吹笛子,而她什么也不会.爸妈常常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王小胖长大了.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和父母一样,也不由自主地和别人比孩子了.和一群年轻妈妈推着婴儿车在小区散步,她会比谁的孩子更活泼肥美,再大一点,她会比谁的孩子更聪明,成绩更好,才艺更多.她当然不像当年的父辈那样比得那么“”,但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不能被别人比下去.现在的王小胖和她的邻居们一样,陪着孩子奔走在上各种培训班的路上.“大家都养孩子,我的孩子不能比别人差!”王小胖铿锵地说.

王小胖并不是微博中吐槽的那种“极品”和“奇葩”,她只是像你我一样,一个普通的、主动或者被动地活在“比”中的人.

这是不是你?

一大早正能量满满地来到公司,被告知同一部门的那位同事出了一个大单,脸上带着笑容,嘴上点着赞,但心里已经不淡定了再不加把劲,这个月的业绩就比不上人家了!平时大家称兄道弟其乐融融,但如果业绩被比下去,不但领导面前交代不过去,自己面子上也挂不住.

将连夜写好的PPT方案交给领导,领导匆匆浏览,面无表情,微微叹了一口气,说,刚刚那谁也交了一份方案过来,我发给你,你学习一下他的思路.脸上还在努力维持一个谦逊的笑容,但小心脏已经被狠狠碾轧了一番那谁是和自己同一批进公司的,平时大家一起加班一起喝酒一起宵夜一起打网游,人家怎么就不声不响地有了这么大的进步,把自己给比下去了呢?

这是不是你?

刷朋友圈,看到当年同一个宿舍的大学同学抱怨在深圳房价高压力大,内心还有点“小确幸”,幸好自己当初选择了家乡这座三线城市,虽然没能生活在在高大上的北上广,但有房有车有父母帮忙带娃日子过得很滋润;继续往下刷,看到另一个同学在晒自己一周的长跑路线图和自己的身材,70公里+8块腹肌,不禁对着越来越显山露水的肚腩叹了一口气,年纪相当的,人家的生活怎么就那么健康,身材怎么就那么好呢?今天一下班就去游泳,不然聚会都不好意思去了.

这是不是你?

和朋友聚会,她袅袅婷婷一路行来,你暗自庆幸精心地化了妆洗了头,站在她身边不至于相形见绌;她手里看似随意地挎着一只LV,还好还好,你今天背的是刚从香港下血本买的FENDI,两个人站在一起,各美其美,不至于差距明显,让双方都不自在;她刷起卡来云淡风轻,你也不想认怂,即使感觉略贵,也笑吟吟地买了单;他谈起业内的大佬如数家珍,你说你的公司正在搞资本运作;他豪爽地抢先买了单,你当然不能掉分,订了KTV包厢;他谦逊地谈起他的学术成就,你会不经意地透露要去德国进修……一场聚会下来,你感受到了温暖,也感受到了压力,朋友们活得都很精彩,你也不想比他们差.

这是不是你?

普通人爱比,明星们就跟爱比了.比排场.我们江湖地位相当,那么颁奖礼走红毯时如果你领衔了,那我就必须压轴,否则这个典礼我就不去了.比“咖位”.一部电影中如果有两个或以上明星,那么谁是“一咖”,海报里谁居中,咱就得比一比了.比流量.在网络上谁的粉丝多媒体关注度高热点话题多,谁就更有流量,谁就更红.比影响力.去巴黎或者米兰看大型时装秀,明星们一定会比谁能跟“老佛爷”和各大奢侈品牌的CEO亲密互动.比衣品比颜值.出席活动和颁奖礼比谁更能“艳压全场”,就连机场也变成了“秀场”,比谁更会穿谁更漂亮.

这是不是你?

高大上的官员们也爱比.比谁“进步”得更快,比谁的岗位更重要,比谁和领导走得更近,比谁更有官威,比谁更受组织器重,比谁更得公众喜欢,比谁更受媒体好评,比谁主政的城市建设得更好.这是不是你?

总之,我们似乎总是旁观着他人的生活,对照着自己的生活,在“比”中矛盾着,失落着,焦虑着,庆幸着,欣慰着,满足着,暗暗使着劲,欲罢不能地追逐着.我们既是“比”的主体,也是“比”的对象;既主动地去和别人“比”,也在不知情甚至不愿意的时候,被别人“比”.以前,我们尚只是和熟人比,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得以看到无数陌生人的生活,比的对象也就更多了.

“比”有功,“比”也有过

秦始皇出巡,一个小百姓目睹他的威仪后,由衷地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是!”这个小百姓从此再心里立下壮志,也要做一个像秦皇那样的“大丈夫”.后来,他虽经历各种艰难险阻,但始终不折不挠,最终推翻了秦朝,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你知道的,他就是刘邦.即使身处社会最底层,他也不妄自菲薄,不认命.他敢跟皇帝比,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份好强、好胜、不服、不甘的心.

说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给刘邦唱赞歌,而是想说一个观点:有时候,“比”是一种志气,一份上进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丁格在195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比较”的概念.他说,我们是通过跟别人进行比较来做自我评估的,而且,当我们跟别人比较时,会产生向上的驱力.很多时候,和别人“比”,是我们努力向上的动力.当我们能清楚的知道“我和别人还差多少”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努力了.

“比”确实有一种积极效应.一个处室的员工、一个公司的同事、一个班组的成员、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个连队的战士、同一个项目的运动员……人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通过比较,往往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以人为镜”,促进个人的进步.刘国梁和孔继辉,正是在不断地和对方“比”的过程中,球技日臻精湛,成为了乒坛的领袖人物.学生时代让我们丝毫不敢松懈的,可能是某个和自己有某种心结的同学你每次分数都和我咬得紧紧的,这次我可不能被你比下去;你找了班花做女朋友,我考个第一名拿了奖学金也算是扳回一城,不能什么风头都被你抢尽;你妈又去我家显摆你数学竞赛获奖了,这次化学竞赛我一定要比你强……

适当的“比”是有好处的.通过对比,人们调整自己的定位,评估自己的实力,进而采取适当的行为.此时的“比”实际上是以他人作为比较的来源与尺度,最终导向自我客观评估,能改善自己的不足,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种“比”具有激励作用和积极意义.

但是,不恰当的“比”,则是消极的,甚至有害的.多少人都因此而自我折腾,自我折磨.

太热衷于“比”,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因为“比”意味着将人生的重心设置为“战胜别人”,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再优秀的人也有短板,不可能处处都比人强.在爱“比”的人心中,赚钱了并不幸福,比别人赚得多才幸福;考了高分并不幸福,分数比别人高才幸福;孩子听话并不幸福,比别人的孩子有出息才幸福……一句话,只要比不过别人,就不算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他们需要与别人进行比较来彰显自己的价值,将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评判上.这样的人常常生活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一味地“比”让人迷失自我,挣扎在失败感中.太喜欢“比”,就会忽略自己原本拥有的一切,不能享受“得到”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但许多人只能看到自己的“短”,看不到自己的“长”,不能理性地根据自己的特质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是不切实际地强求自己和别人一样.这样的“比”带来的是无法承受的压力:再怎么拼都不够,因为总有人比自己强.在这种比较中,心理落差越来越大,最终可能悲观失落,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比”一旦成风,我们将无法拥有获得感和尊严感,社会也将被迷茫和焦虑的氛围笼罩.

太执迷于“比”,将导致心态失衡甚至心理疾病.人家有我也要有,即使已经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也要想办法拥有,持这种虚荣心态的人不在少数.常常看到关于大学生陷入陷阱的新闻事件,这些负债几十万的大学生,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人家都有我也要有”的心态开始借贷的:舍友有那么多化妆品,我也要有;同学有苹果电脑,我也要有;老乡总是用最新款手机,我也要有……为了满足和别人“比”的虚荣心,最后铤而走险去借.更严重的,甚至去诈骗、抢劫,步入歧途.

被“比”蒙蔽了心智的人,常常对社会产生误判,即使自己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因为总有人比他的财富更多,所以他感受到的不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社会的不公平,阶层的巨大差距,最后陷入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泥沼,浑身都是负能量.那些在各个平台上满腔怨气满腹牢骚发泄对社会不满的人,未必是真正被社会亏待的人,更多的,是一心要和别人“比”而又比不过的人.

做“比”的主人,不做“比”的人质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们不必以圣人的标准来苛求自己,消灭比较心,超然物外.但是,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既有“热衷”的、进取的、入世的心,又有定力、有理性、有判断力,不被“比”绑架自己的情绪乃至生活和人生.

我们需要多一份自省.我们想要变得更完美、更优秀、更强大,过更有品质的生活,但我们在世间的旅程并不是在参加一场比赛,但并不需要逼迫自己处处高人一等,事事胜人一筹.我们需要保持一份清醒的自省心,时时问问自己的内心:你还好吗?这是你真正想要的人生吗?你有没有为虚荣心所奴役?有没有被身外物所驱使?有没有守住自己的初心,坚持真实的生活理想?有没有在“比”的游戏中迷失自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出发?

我们需要多一份自知.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后天境遇不一样,很多时候不具备可比性,强行要比,是自己为难自己,自己折磨自己.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和短板但不以为耻,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但不以为傲,我们知道“我是谁”,尊重、接纳并欣赏这样一个并不完美的自己,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了解自我,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我们需要多一份自信.杨绛先生有一句著名的话:“和谁我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句话透着傲娇,更透着自信,是真正有底气有元气的人才说得出的话.“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骄傲,这种真正的自我认可不是来自于和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一个人对自我的深深接受和悦纳.须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不是靠和别人比较而来,而是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用心地活着,用心地爱人,用心地做事,用心地建设生活,善待世间万物,创造种种美好,乐在其中.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当我们有了自足的内心,有了强大的自我价值感,就不会进入“比”的圈套.

我们需要多一份自励.和别人比,不如和自己比

我是不是比以前更好?我有没有比以前进步?我有没有在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要引导自己将思维慢慢地从“与别人比”转移到“与自己比”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鼓励自己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可期的小目标,使今日之我优于昨日之我,从而形成对自我的坚定的积极认知.

我们还需要多一份自爱.真正的智者都是自爱者.爱自己是终身的功课.没有人能够完全消除自己的比较心,拥有比较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但我们要建立多维度的比较体系.如果只在一元体系里比较,很容易让自己在各种虚假的自我评价中撕扯.当我们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视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会更加丰富,会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建立多维度的比较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正是我们“自爱”的底气.“比”这个游戏也因为“自爱”而变得比较好玩了.你学习好,但我身体好;你人缘好,但我业绩好;你事业辉煌,但我家庭和美;你有豪宅,我有佳偶;你情商高,我专业强;你有美姿容,我有好品位;你学历高,我实战强;你有大梦想,我有小确幸;你会赚钱,我善持家……自爱的人,心态会更从容平和,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会更科学理性.“你很好,我也不错.”“我佩服你,但也很欣赏我自己.”当我们有了这种不卑不亢坦然自若的心态,就不会再被“比”控制了.

不管喝多少“心灵鸡汤”,我们还是避免不了和别人比,正如写这篇文章的我,说了这么多道理,心里也会想着,写好点啊,可不要被同事比下去.有什么办法呢?比较心、虚荣心、嫉妒心,是人类天生的弱点.但是生而为人,应有人的高贵,那就是我们不能在人性的弱点面前俯首称臣,被弱点所驱使和奴役.终其一生,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地克服弱点,不断地开阔眼界,努力成为内心更丰富、更辽阔、更强大、更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够成为“比”的主人,而不是“比”的人质.我们仍然会“比”,但此时的“比”不再是自寻烦恼,自设牢笼,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美的人生.

论文网论文范文结:

关于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学年论文网

2、音乐论文网

3、教师论文网

4、大学论文网

5、管理论文网

6、期刊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