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大国良师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传统文化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大国良师

南朝梁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这里的国虽然喻指具有独立性的事物,却给人一个启示,那就是大国是要有文化软实力的.大国会以蓬勃发展的公共外交为依托,多元并举多层互动,让世界感受到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其价值观的高远,从而认识大国,学习大国,进而追求古人眼中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而大国文化的内在传承弘扬以致外向辐射推广,都与良师的作用息息相关.何谓良师?汉朝的刘向在《说苑·说丛》中说:“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此处的“贤师良友”,其实就是贤良师友,即品德良善、学识渊博的好教师、好学伴.而良师益友这个成语,也指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某一个和自己亦师亦友的人.总之在古人心中,良师必须是德才识兼备的且能循循善诱的教师.

在繁盛的唐代,首都长安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泱泱大国,万邦来朝,文化交流,蔚为壮观.唐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每年都要举办“ 祭祀孔子”的大型活动,各国使节均获邀参加,朝廷会专门表彰在文化传播方面有贡献的良师,颁发赏银500两,将这种尊师重教的大国气象,广为传扬.

那么,在当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追求民族复兴的“ 中国梦”背景下,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大国良师?

传统文化给出了启发.

大国良师是立德修身之师

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左传》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可见古人对立德的重视,立德就是树立德业,修养品德.一个大国良师,必须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如在教育教学中要放眼国家发展、人类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一小事.这种胸怀与格局必须基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样他的渊博学识与教育才华方能用得其所,才能垂范学生.当然,立德不仅要立意髙远,更要立足现实,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

传统文化中的良师,如孔子等人,在立德方面都能做到仁爱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具体而言,良师首先能做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师者为师亦为范,即用爱心与自律引领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其次,良师能做到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仅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更把正确的立德方法传授给学生.其三,良师的立德体现于对职业的忠诚和热爱,能自觉坚守教育岗位,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立德是前提,修身是手段.良师之所以为良师,就在于立德之后不懈修身,坚持强化自身的学习和师德修养.学生喜欢教师,是从敬佩良师开始的,这种敬佩来自于良师的学识和修养.古代的良师被称为“ 智者”,是因为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勤勉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亦无力”,从反面说明了文化积淀之于良师的意义.良师有了广阔的文化视野,故而教育教学时能游刃有余.注重修身的良师是智慧型教师,具备学习、生活、育人的智慧,还能在心态之调整、能力之建构、方法之习得等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当然,当今社会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良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世界,只有不断学习,不懈修身,才能担当培育英才之重任;只有终身学习,学而不厌,把学习当作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实现大国良师传播文化之大任.

大国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师

立德修身是良师对自身发展成长的要求,而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良师对自身工作效能的要求.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 传道、受业、解惑”三者中,传道是首要的.一名教师如果只授业、解惑而不“ 传道”,只能是古人口中的“ 经师”,而非“ 人师”.所谓“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良师就是“ 人师”,既精于授业、解惑,更以传道为己任.传道就是将学生浸润在优秀文化的大道中,濡染正确的理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良师传道,传的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的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的正是大中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一个良师,一定会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言行传播中华之文化精神,用自己的学识、阅历与经验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润泽学生的心灵,从而增强其价值判断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精神塑造能力,促使其健康成长.

授业是教师安身立命的职责所在.大国良师的授业,不仅仅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对文化思想和科学知识的实践,会传授给学生在社会生活乃至国际交流方面所必需的礼仪、专业技能、思维技能和沟通技能.良师授业,会传授完整的文化体系、知识体系并演示上述体系的来龙去脉.良师会让学生懂得,传统文化及基础知识的积累唯有博闻强记,同时也能教会学生如何在短时期内汲取尽可能多的文化信息并使之条理化.良师会在授业中激发学生潜能,实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至于解惑,良师首先解的是学生的价值观之惑.针对学生盲目崇洋、厚黑保身之类的价值观误区,良师会用经岁月检验后沉淀下来的思想和智慧去解惑,在潜移默化中匡正广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这就是良师肩负的大国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其次才是解专业知识之惑,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迷惑,当然解惑不仅在于解决学生的困惑,还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让学生启疑释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导领学生迈向神圣文化殿堂的引路人.

大国良师是树人之师

《管子》“权修三篇”中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名言.树人即培养人才,时代不同,树人的内涵也不同.新时期大国良师树人,当然是围绕国际和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来培养品德高尚、有独立人格、理想信念坚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

良师能树“有理想信念”之人,孔子说:“士志于道.”理想能指引人生方向,信念能使人坚定不移,良师会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并坚定践行,使学生自觉将个人梦融入民族共同的中国梦中.良师能树“有良好品德”之人,就像孔子那样,将树德放在树人的首位,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中还有“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名言明确了良师树人的顺序:在“ 孝”“ 弟”“ 信”“ 爱”之余,再去“ 学文”.

良师能树“全面发展”之人,注重人文关怀、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自信、文化包容、文化传承与弘扬诸方面的培养,注重对国际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化视野、能力的培养.最终塑造出具有国际一流知识及能力结构,具有较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人格与国格的、用自身言行传播中华文化的人才.

大国良师,用文化架设学生成长的桥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 作者单位: 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杨杰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传统文化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2、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4、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5、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6、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