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相关论文怎么写 和最年轻军事家蔡申熙在鄂豫皖的天才华章相关论文怎么写

该文是关于军事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最年轻军事家蔡申熙在鄂豫皖的天才华章

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的将星摇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36 位军事家中,有10 位毕业于黄埔军校,如加上在黄埔曾任职的周恩来、叶剑英和聂荣臻共13人,占总数三分之一.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是红十五军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位横空出世的军事天才,在大别山区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叫绝的经典战例,其短暂一生中最精彩的华章是在鄂豫皖根据地谱写的.徐向前元帅称赞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斗战役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信.”

四面绝境反冲锋

1906 年出生的蔡申熙是湖南醴陵人,1924 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学习, 同年秋加入中国.1930 年春, 蔡申熙被上级派赴鄂东南阳新、大冶和蕲(春)黄(梅)广(济)地区领导游击斗争.走上军事舞台的他指挥红八军四、五纵队北渡长江,在二十多天内战宿松、取六村、攻广济、克漕河、占英山,五战五胜打出了军威.10 月16 日,根据军委命令,红八军四、五纵队改编为红十五军,由蔡申熙任军长、陈奇任政委,全军下辖两个团,共2000 余人.蔡申熙两个月内亲手组建一支劲旅———红十五军, 创造了红军历史上建军时间最短的纪录.红15 军组建后,蔡申熙的军事天才得以充分展现,他率部东进皖西攻克太湖县城,后经英山、罗田等地于12 月到达鄂豫皖苏区,参加第一次反“围剿”.其时红十五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原指望得到物质上的援助, 谁知步入苏区后才发现主力红军全部外出,而国民党正集结十万部队在“围剿”根据地.可根据地的主力红一军当时并未察觉, 仍在按照自己的行动方案展开进攻.11 月,红一军据报新洲城兵力空虚、只有少数民团防守,为解决部队冬装问题,红一军奔袭新洲,竟将毫无防备的郭汝栋第二混成旅悉数歼灭.此战误打误撞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推迟了敌人的总攻时间.历史就这样将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重担搁在了蔡申熙的肩上.

国民党被迫重新部署部队合围红军.但红一军仍不知危险正在临近,竟然一个转身大踏步离开了鄂豫边根据地前往皖西.担任总指挥的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大喜,认为遇到一举占领“匪区”、荡平“匪巢”的良机,立即下令发动总攻.等他们进入苏区时,却惊奇地发现这里还有另外一支主力红军———红十五军.对于红十五军将士来说,骤遇强敌也是误打误撞.他们不远千里来到大别山,主要是想与红一军会合.由于通讯条件差, 他们在皖西与红一军隔着一座山头竟擦身而过,来到了战云密布的鄂豫边,一头撞进国民党重兵包围的“陷阱”里.蔡申熙当时承受着巨大压力:一是红十五军指战员都身着单衣、草鞋,隆冬将至天气寒冷,战士们体质明显下降,更要命、更揪心的是奇缺,每个战士平均只有三发.二是红十五军战士是抱着求援的心理来会师的,没想到红一军没找到,却要与多达十万的敌军对阵,许多人产生了消极心理.三是根据情报,进攻鄂豫边的敌军,仅国民党正规军就有七个师另一个旅,而根据地内能够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仅有六个教导队.面对强敌,新任鄂豫皖特委书记的曾中生亲自到部队进行动员:“我们已经电令红一军回师救援,目前根据地还有不少兵力可以与敌周旋.”这时部队领导层出现两种强烈呼声:一是主张将全军分散到各县打游击, 二是不同意分散部队,主张跳出敌人铁桶阵,打到别的根据地去.红十五军生死系于一线,蔡申熙与曾中生、陈奇商量后,召开全军兵士大会:“以口就粮,可以填饱我们的肚子,但是保不住我们的脑袋,分散游击正中敌人各个击破红军的诡计;脱离现有根据地,可以保住我们的脑袋,但丢掉了红军的灵魂,我们决不做贪生怕死之辈.我们走第三条路,突破敌人重围到皖西与红一军会合,然后一齐杀回来! ”经过三天整顿,红十五军官兵统一了认识,东进至鄂东北福田河时,遇到敌军一个团的堵击.蔡申熙在绝大多数指战员有无弹情况下,毅然下令吹“冲锋”号,他的口号是:“接近敌人就是胜利! ”指战员都明白陷入了绝境,如不能尽快冲入敌阵,就会在开阔地带变成敌人的活靶! 于是将士们拼命地迎着敌人的口奔跑,一批批战士在通过旷野时被敌弹撂倒,但密集的火力和大量的伤亡并没有迟滞他们奔跑的速度.敌军指挥官愣住了,惊呼:“哪有拿着脑袋往上撞的打法! ”红军战士强悍的作风和无畏的精神终于压垮了敌人,他们冲破数道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全歼该团数百人,缴获了大量的械物资,解决了一直困扰部队的问题.

1931年1月上旬,红十五军与红一军会师,两军移驻商城南部的长竹园合编为红四军,由旷继勋任军长,徐向前任参谋长,原红十五军改编为红十师由蔡申熙任师长,原红一军改编为红十一师许继慎任师长, 全军共约一万二千余人.

创新战术树经典

主力红军回师鄂豫边,迫使敌军处于守势.侵入根据地的敌军采取深沟高垒战术,动辄修筑四、五道战壕,然后固守不出,战士们嘲讽为“乌龟战术”.可由于红军缺少重武器、缺乏攻坚经验,一时间还拿“乌龟战术”没有办法.但红四军军部毕竟有曾中生、徐向前、蔡申熙、许继慎四位黄埔高材生,经过几天琢磨,他们想出了围点打援、坑道爆破和飘忽战术三种破敌之法, 并将率部试阵的任务交给了蔡申熙.

试阵的第一仗是围攻磨角楼.磨角楼位于麻城以北,驻军只有国民党第三十师夏斗寅部一个营, 但筑建了坚固的纵深防御体系.按照计划,蔡申熙率领红十师主力向磨角楼发起攻击, 做出强攻的姿态, 迫使守敌向后方求援.夏斗寅不知是计,派四个团紧急驰援,结果被等候已久的徐向前逮个正着.他指挥红十一师以逸待劳迎头痛击击溃援兵.敌人援兵一退,磨角楼守敌见大势已去,只得放弃抵抗缴械投降.磨角楼一仗虽歼敌只有数百人,但在红四方面军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它开创了围点打援的先河, 从此这个战术成为红四方面军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试阵的第二仗是强攻新集.新集三面环山东临黄河,城墙高两丈有余,城池碉堡全部用长方岩石灌以糯米浆砌成异常坚固,机“嘟嘟嘟”一梭子打在上面,只能留下一串麻点,即使是用迫击炮轰,也只能敲去半个角.蔡申熙率红十师进攻新集,打了一个星期进展不大.驻守在镇内的地主武装站在城墙上, 一边悠闲地解开裤带向下撒尿,一边嘲讽喊道:“土包子,再打一个月也是一样! ”蔡申熙不动声色每天照样发动佯攻, 暗地里却利用城北一家小店作掩护, 悄悄地挖了一条四五十米长的坑道一直穿到城墙底下,然后将数百斤烈性塞进棺材里,推到坑道尽头.点火前,蔡申熙问战士:“城墙上还有没有敌人撒尿? ”“多着呢,成排地站在墙垛上.”“好,让他们到天上去撒! ”蔡申熙吩咐“点火”.几分钟后,突然响起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十几个站在城墙上的团丁一齐飞上天,红军战士冒着硝烟冲进镇内,干净利落全歼守敌一千余人.据考证,这是红军历史上最早进行坑道作业的战例.攻克新集的战略上意义更大, 此仗一举拔除了长期横梗在根据地内的心腹大患,打通了鄂豫边和商南根据地的路线,新集也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和首府.双桥镇大战是试阵的第三仗.红四军为扩大战果主动向平汉路出击, 先后袭占李家寨和柳林车站, 还冒雪截获一列军车,毙俘敌军2000余人.红军的袭扰,使北部交通大动脉处于瘫痪状态.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急令孝感驻军岳维峻第三十四师前往解围.红四军侦知岳部动向,于3月上旬从五十里外奔袭敌人.战斗在孝感双桥镇打响.蔡申熙与许继慎分别率领红十师、红十一师,从两岸展开进攻.这是一场有悖常理的战役.兵法曰: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岳维峻部拥有超过六个团的兵力,红军参战部队加上地方武装也只有六个团,兵力略处下风.按照常规,这只能打场击溃战,但由于蔡申熙等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此役竟然打成了歼灭战.对于这场战斗,时任军参谋长的徐向前有一段精彩回顾:3月9 日拂晓, 我东西两岸的突击部队发起攻击,迂回部队翻山越岭向敌后猛插.敌遭到突然攻击后仓皇组织反击,我三十团、三十一团与敌展开争夺制高点激战.上午十时左右,我迂回部队第二十九团占领双桥镇西南尖鸡岗, 罗山独立团亦抵东南的小葵山一带,敌三十四师陷入我军四面包围之中.周围数十里的群众,也在地方党的动员和组织下,拿着土、大刀、长矛前来参战,呐喊声响彻两岸,场面极为壮观.岳维峻“狗急跳墙”,亲自带着两团人出镇反扑.敌人仗着飞机、大炮掩护,企图打开缺口向南逃窜.战况十分惨烈,大白天我们站在山头看得清清楚楚:敌人扑上来,我军反击下去;阵地被敌夺去,又被我夺回,敌我双方反复冲杀,肉搏格斗扭成一团.我们的部队真英勇,发挥了近战歼敌的战术特长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干部带头冲锋、肉搏,伤亡再大也不打退堂鼓,我十师师长蔡申熙胳膊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这场硬仗鏖战数小时难分难解.中午敌人筋疲力尽,我们下令预备队出击,对敌猛烈分割穿插直扑双桥镇内,打瘫了敌人的指挥系统.这一锤子下去,敌人受不住了,很快被我分割全歼结束战斗.此役经过七个小时,我军毙敌上千人俘敌5000多人,缴6000多支.这是红四军第一次通过飘忽作战(运动战)取得歼敌一个师的空前大捷.这场胜利,宣告鄂豫皖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取得最后的胜利.带领部队摸索和实践新战法的蔡申熙成为红四方面军战略战术的开创者之一.

在双桥镇战斗中, 蔡申熙被敌人机打中右臂、左腿.由于伤势严重医疗条件差,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右臂残废.对于一个军人来说, 手脚伤残意味着军事生涯的结束.蔡申熙也有过消沉和怅惘,但在既成的事实面前,他逐渐平静下来找到组织:“我虽然手不能拿,脚还能走,口还能讲,可以分配我一点其他工作.”于是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校长.其实,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次战役.由于工农红军基本上是从游击战争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是“泥腿子”出身的农民,他们仅有的一星半点军事知识是从战争中感受的, 在红军由游击战进入运动战的时候, 急需对军队的干部进行系统正规的军事、政治教育.另外,红军部队强调以身作则,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紧急时即使是师长、军长也得赤膊上阵,这样干部的伤亡率特别高,也需要成批培养后备干部.蔡申熙仔细审订各种教学计划, 根据战场需要和学员情况适时地调整课程, 还别出心裁地从俘虏中挑选一批军官担任教员, 让他们教授国民党军队行军打仗的军事律条和基本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蔡申熙在军校主持了四期训练,培养了一千余名学员,他们后来大多成为红四方面军的团营级干部.

1932年7月, 旷继勋指挥红二十五军2000多人保卫皖西霍邱.而围攻县城的是国民党徐庭瑶第四师兵力超过6000人,红军与敌血战五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县城陷落,除旷继勋率百余人从西门泅水脱险外,守城部队牺牲千余人被俘千余人.临危受命的蔡申熙抵达皖西后立即就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四处召集余部整理部队,重新编组了第七十四师和七十五师,使全军人数聚集到一万余人.当时皖西处于被敌分割突进的被动状态,我军原先占领的县城和集镇纷纷失陷,各物资储备据点丢失,许多指战员被敌俘获.由于缺少地方党和政府的有力支援,红二十五军经常处于断炊困境.蔡申熙带领红二十五军在南起英山、北迄霍邱的广大地区,与各路进攻之敌展开激战,并在苦苦支撑中捕捉到转机.一日,红军获悉国民党第七师两个团押解着大批战俘进驻六安郭店子,蔡申熙率部突袭郭店子,与驻敌展开肉搏战,杀死敌副团长桂华峰以下六百余人,救回被敌俘获的伤员数百名, 并缴获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一举挽回逆势,初步稳定了皖西岌岌可危的局势.

将星陨落苍天妒

由于蔡申熙的天才谋划和徐向前的出色指挥, 红四方面军从1931 年11 月到1932 年6 月,在大半年内先后进行了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和潢(川)光(山)四大战役,先后歼敌6 万余人,其中成建制被歼的国民党正规部队达四十个团.这是红军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大捷,使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军得到迅猛发展,苏区版图面积达四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0 余万,拥有黄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五座县城,建立了二十六个县的革命政权.红四方面军组成两个军六个师,主力部队达到45000千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二十余万.慑于红四方面军的锐利兵锋,国民党被迫做出战略调整,将第四次“围剿”的重点由江西苏区转移到鄂豫皖苏区, 指挥五十万大军进行“围剿”.

陶醉在大捷之中的张国焘并未意识到危机.他在鄂豫皖省委成立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时, 毫无根据地鼓吹:“国民党主力只剩下七个师,其余都是杂色部队,红军现有这样的力量,已经不论多少敌人都不怕了.”骄纵轻狂的张国焘竟将警告置诸脑后, 一意孤行下令部队向武汉方向进击,进行所谓“不停顿的进攻.”向来冷静的蔡申熙察觉到了日益迫近的危险.他经过反复思考,向张国焘提出了应该预觅退路的问题.但张国焘并未听入心中,为了应付蔡申熙,张国焘让他做些准备工作.

果然, 私欲膨胀的张国焘错误决策很快给红军酿成严重损失.1932年8月,命令进剿部队发起总攻,各路敌军潮水般涌进苏区中心区.红四方面军猝不及防,仓促从麻城撤围赶回苏区御敌,在冯寿二、七里坪、扶山寨连打三仗,均未能阻止敌军攻势,被迫转移到皖西与红二十五军会合.在皖西,主力部队又遭到敌军追击纵队和拦截纵队夹击,未能实现在皖西打开局面的战略意图.四方面军决定南下英山,会合地方武装寻找战机.部队抵达英山以北燕子河时, 先头部队报告:“敌军已抢先一步占领英山.”鄂豫皖分局遂在燕子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绝境之下的对策,这次会议军史上称为燕子河会议.

蔡申熙是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参谋长, 是全区重大军事计划起草人, 此时他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赢得了全体同事的信任,“我的意见早在几个月之前就提交军事委员会了,四个字:向西转移.”蔡申熙进一步解释:“鄂豫皖苏区本来空间就十分狭小,回旋余地有限,现在主要据点丢失交通要道被占,中心区一下子涌进几十万敌军,我军多达数万人,运动得开吗? 当今之计唯有向外线转移,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外线转移的最佳方向不是东出,而是西进,潜(山)太(湖)地区不如京汉铁路以西的应山、随县、枣阳一带有利,据我前期调查,那里有党的组织基础,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也在那里活动过, 那里地处鄂豫川陕四省边境,南靠桐柏山,地形条件比较有利.”军队和地方干部被蔡申熙说服了, 放弃了一度占上风的东出潜太和坚守内线的主张,同意经英山转往黄麻老区,然后留一部分部队保卫根据地,主力向西转移.会后红四方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国焘、蔡申熙带领,一路由徐向前、陈昌浩带领,分道向鄂豫边转进,10 月初在新洲会合,几天后抵达黄安的高桥河、河口镇一带.为了准备即将进行的西征,部队进行了精简和调整.鄂豫皖军委为此发布了红四方面军编制问题的决定, 任命蔡申熙为红四军军长兼第十师师长.

河口之战是红四方面军西征前的最后一仗.10 月8日,穷追不舍的胡宗南第一师、俞济时第八十八师与红军主力相遇,遭到蔡申熙部的强力反击,敌军伤亡二千余人退入河口镇.第二天,加派整编第二师从冯寿二方向投入战场,准备与河口之敌构成东西夹击之势.蔡申熙又率部前往冯寿二御敌,在仙人洞一带激战两昼夜.10月10日中午,援敌不断加入战斗,从南、北、西三个方向构成对蔡部的包围之势.蔡申熙果断命令部队后移,向新阵地转移.多年战斗生涯中蔡申熙有个习惯,冲锋时总将指挥位置前移,撤退时与殿后部队一同撤离战场.这次也不例外,他的指挥所与负责断后的部队边打边撤.此时敌军从三个方面合围,试图截下这段“尾巴”.眼看敌人就要扑到面前了, 警卫员劝说不动干脆就动粗, 架着蔡申熙往下撤.“放手! ”蔡申熙怒吼着挣脱出来:“队伍还没全部撤到安全地带,我不能走! ”突然,尾追的敌军冲锋射中了蔡申熙的小肚.他咬着牙一手捂着肚子,一边挥还击一边指挥战斗.鲜血喷涌而出, 瞬间整个腹部都被染红了.由于失血过多蔡申熙昏迷过去,等他醒来时部队已撤到安全位置.当时卫生条件极其简陋药品奇缺,连最普通的麻醉剂都没有.蔡申熙的肚子被打得稀烂,军医一无药品二无设备束手无策,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痛苦.闻听蔡申熙中弹后,徐向前、王树声、曾中生等战友飞驰前来探望,无不痛哭流涕难过万分.徐向前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河口)战斗中,红十一师政委甘济时同志牺牲了,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负重伤,我去看望了他.那天正下雨他躺在床上,疼得没办法,要人补他一.我对他进行了安慰,就急忙指挥部队去了.”

弥留之际, 蔡申熙深情地望着泪流满面的妻子曾广澜,艰难地说:“你要永远跟党走……”当晚,蔡申熙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时年仅26 岁,我军难得的军事天才、一代骁将黯然陨落……

军事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军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军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军事论文格式

2、环球军事杂志

3、军事理论论文摘要

4、军事理论论文结尾

5、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6、军事理论论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