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和立德树人育人观的理论阐述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这是一篇与立德树人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立德树人育人观的理论阐述

立德树人育人观的理论阐述

常红娟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100)

摘 要: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指出,立德树人思想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问题的思考,是对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教育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从“立德”与“树人”两个角度系统的阐述总书记的育人思想,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想信念;全面发展

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学校立身之本.近年来,很多高校以重点学科和王牌专业为办学出发点,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培养.立德树人育人观的提出,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指明了方向.

一、立德树人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历程中展示了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这些志士仁人都是以国为先,心怀天下,显示出崇高的品质与高尚的人格.从古代先贤的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之情,到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争取和平而勇于献身、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都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广大青少年仍需要学习和发扬这些人生信念和家国情怀.将个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做新时代的筑梦者.

2.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升华

传统的民族精神基于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而成,是古代先哲治国理政与为人处世思想的汇聚,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富强与人民的幸福不断奋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又不争名利的优秀品质.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不仅要继续传承这些精神,更要做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践行者.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借鉴与创新

1.人的需要理论

马克思始终密切关注人的现实命运及自身解放,作为马克思哲学中重要内容的人学理论是马克思对人做出的系统、全面、深刻的思考.立德树人最根本就是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马克思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研究宗旨,为立德树人提供了哲学基础.吸收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优秀成果促进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科学化发展.

2.人的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以特定的社会活动展现出来.立德树人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价值理论要求我们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要以学生个人价值体现为基点,突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独特的个人才能,赋予他们展现个性与价值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二、立德树人育人观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中的“德”,包括事关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德”、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公德”及关系个人成长进步的“私德”.

(一)从“立德”角度解读的育人观

1.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道德遗产,倡导“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实现模式.加强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不仅显示出五千年来积淀的历史内涵,更赋予它新的时代特征.当代青年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强调,教学过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心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借助学校这个平台,通过课堂讲解、网络宣传、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学生能够深切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其次,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从“树人”角度解读的育人观

“树人”是“立德树人”育人思想的根本目的,作为新时代的育人思想,要根据快速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调整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1.培养具有远大志向的新型化人才

立志当高远一贯作为我们广大青少年的人生志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发向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也随之改变,不再以职业的高低贵贱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代青年深刻认识到,只要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都属于志向的实现.总书记指出,教育就是在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要培养具有远大志向、能为人类社会造福的有用人才,就要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相互交流来提升自身认知能力.

2.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目前的社会形态是一种不充分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改革的步伐不放松.面对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特征,要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全面型人才.具有中国特色的合格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更是建设祖国的强大生力军.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要传递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具有健康上进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三、立德树人育人观的启示

(一)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道路与汇聚力量都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个人对国家发展与前途命运深切的认知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集中体现.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引导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立德树人育人思想的最大使命就是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必须做好立德树人的思想阵地建设

学校做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必须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这也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学校教育应由重学科专业向重德育培养方向转变,加强哲学社会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的相互协调,以实现课程育人的功能.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要积极探索适合德育工作实现的教学方式,构建以思想政治课为引导,专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育人的学科体系.要将德育要素充分融入人才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外,还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与高尚的师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民教师都应符合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成长与职业发展,更是提高我国教育教学质量、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举措.因此,广大教育者要在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年.

[3]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年9月10日.

[4]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5] 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立德树人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立德树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立德树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驳论文树靶子

2、立论文和驳论文

3、堂吉诃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