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跟我的伯父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关于免费我的伯父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我的伯父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我的伯父

霜叶

前几天,我想组篇文稿,又一次翻到了我伯父的几封书信,读后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这几封书信是从退休多年的叔叔那里辗转到我手中的,他叮嘱我看后妥善保存.无论现在的通讯如何快捷,他们仍习惯用书信联系,然而,叔叔已病故两年多了,似乎一些历史的节点,在结集着荣辱与痛苦,在堆积着伤与痛的记忆.

我从来没见过我的这位伯父,有关他的一些事情,是我小时候从我的父母及长辈的只言片语中知道的,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他在信中说,他已到了垂暮之年,身体欠佳,通过信件来记录他过去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现在人生的喜怒哀乐,尤其是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他说,他见证了近百年的沧桑历史,让他揪心异常,不过,最让他放心不下的还是他对李小屯学校的那份牵挂!

他在一封信的结尾赋诗一首《乡思》:

伊犁城廓又北风,欲作家书意万层.

复恐匆匆说不尽,邮局临寄又开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春节倍思亲.

遥望东南贺年处,举杯痛饮少一人.

一生赤诚培栽树,哪知故校梦牵魂.

伯父,叫李万钧,他老人家的爷爷、奶奶,我叫三老爷爷、三老奶奶,我父亲的爷爷奶奶人称四老爷爷四老奶奶.1949年全国解放,我的堂伯父徐州中师毕业,那时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我们穷乡僻壤的农村,他唯一想办的事,就是办学校.当时并不宽裕,他愿意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包括他的二亩七分宅基地,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但一次次反映,一次次未果.最后他提议扒掉杨楼的一座破庙建学校,这一办法很快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

当时有几位遗老持不同意见,他们以为不能破坏精神信仰,心中的神不能毁坏,这是一种罪过.伯父的回答是: “我是一位无神论者,今天我们国家解放了,为了苦难中的父老乡亲,为了下一代的希望,我愿光明正大的做一次罪人!大家知道,历朝历代,上从都城,下至州县乡村,花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建筑了那么多的寺庙,都城的庙宇建造得庄严肃穆,富丽堂皇,有的不亚于皇宫.翻开历史,这到底给我们一代又一代苦难的华夏儿女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饥寒交迫,是铁蹄下的蹂躏!今天我们解放了,就要干一点真真正正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推卸的责任,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支持我的这一片苦心.”

在他的带领下,杨楼的庙给扒掉了,几间简陋的教室拔地而起.这一行动也得到了县、乡、村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很快派来了第一任小学校长蒋相友,教师李本敬等.伯父任国语教师兼教导主任.学校建好后,要挂牌,当时的村支书记杨念文就提议:以万钧名字为校名,并说他是当今的“武训”,为建李小屯学校,李万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要让子孙后代永远都不要忘记他.我的伯父坚决不同意并婉言谢绝了这一提议,他说自己重教育,一心办学校,但不能与“武训”相比,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李小屯是他的根基,用“李小屯学校”最合适.

因为萧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1948年底至1950年初,萧县属河南省商丘地区代管,到1950年春,萧县划归安徽省蚌埠专区管辖,所以学校的第一块牌子由伯父之手挂上, “安徽省蚌埠专区萧县张庄寨区屯东乡李小屯初级小学”.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教室前的操场上高高飘扬时,人们奔走相告,是的,千百年来在一个穷乡僻壤的乡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开天辟地的大事!学校条件虽然简陋,然而这让李小屯和周围穷苦的百姓们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1953年初春,在伯父的带领下,历尽千辛万苦,又建起了六间宽敞明亮的标准教室,这才算圆了伯父的整个心愿.

因1953年2月1日,萧县(丰、沛、萧、砀)划归江苏省徐州专区管辖,所以学校的牌子由伯父之手又换上了“江苏省徐州专区萧县张庄寨区屯东乡李小屯高级小学”的牌子.这样,李小屯学校就成为周边十几里地以内最标准的高级小学,它同共和国同龄,在这样的环境下扎了根,开了花,结了果,后来从李小屯学校走出了一批批大学生、硕士、博士、将军、工程师、专家、学者不计其数.就我知道的有李红星,他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等首长的多次接见,王长龄是西北某地震局的领导,付孝芝是某集团军少将,李刚攻读博士后,李伟现为国防科技大的研究生,刘辉攻读博士后走进了中科院……

我没有做过统计,也无法一一列表,我只记得小时候方圆十几里以内的孩子们都在李小屯小学读书,她成为县、公社、大队会议活动的中心.如1960年9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庆梅(据县志载)在该县胡县长的陪同下暗访,先在马井公社开展“五反”运动大督查,将马井公社书记王保民、大队长朱延修以违法乱纪罪开除党籍,判处死刑.两天后,他们又在李小屯召开群众大会,将该村干部汪某、童某绳之以法.

1963年,苏、鲁、豫、皖遭水灾,大面积颗粒无收,这年秋后至1965年,由省文工团多次来李小屯慰问演出了豫剧《白毛女》《李双双》《朝阳沟》等剧目,每年数次的电影放映都在李小屯学校操场举行.记得在1969年,大屯公社书记袁玉恒经常步行十几里路到李小屯开会指导工作抓生产,他那高大魁梧、平易近人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小屯学校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发挥了其他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后来,我的伯父,在1954年夏,突然患了眼疾,两眼红肿,流泪不止,眼烂得非常严重,医治好长一段时间不见好转.当时就有人造谣,说他“不怕你不信神,就怕你家中有病人”,说他当年带头扒杨楼庙盖学校,是上天对他的惩罚.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原先一些支持他并参与扒庙的人在背后也这样指责他,这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是一种无奈的悲哀.祸不单行,因积劳成疾,以及在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下,伯父又患上了慢性肝炎.病倒后,他只好休假治病.当时主要吃中药,老中医让他每天晒太阳,这样对他的病会起到较大的辅助作用,时间一长,他的皮肤晒得漆黑发亮,有人笑称他像非洲黑人,有人又说他像“水浒传”中的黑旋风,他只是笑而不答.因发现得早,治疗及时,他又从死神那里捡回了一条命,慢慢痊愈后,1956年春他又拿起了教鞭.

因为1956年4月1日,萧县又被划归宿州专区管辖,伯父又给学校挂上了“安徽省宿县专区萧县赵庄区大屯乡李小屯学校”的牌子.然而好景不长,他执教没多久,整风运动开始了,他被打成了“分子”.伯父后来伤感地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生为民办学校,投入了毕生的精力、财力,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现在竟被打成了“分子”.我的伯母却庆幸地说,幸亏没有接纳“武训”式的光环,否则,那将更是伤痕累累!

1959年春,伯父万般无奈之下,在脑海里思索,在地图上寻找,锁定了新疆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的伊宁县,将此作为他最理想的去处.

伊宁县地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夏季凉爽,冬季多大雪,千百年来天山上的积雪溶化后催生出的伊犁河(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河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全国少有的不靠天吃饭的富裕县.

伊宁县2000年以前被评为全国50个富裕模范县,2003年又宣布进入全国少有的几个小康县.这是后话.

想想我的伯父,当时的兰州以西还没有通火车,听长辈们讲,他只身一人是如何干辛万苦走到新疆伊宁的,我不得而知.他不会忘记母亲在他临走时放在他背包中的那包家乡的黄土,他当时泪如雨下,扑通跪倒在自己母亲面前,也跪向前来送行的校长、教师以及黑压压的父老乡亲们,他说,他愧对父老乡亲,愧对他付出全部心血和汗水的李小屯学校.

他深深知道,生活的所迫,环境的恶劣,作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文人,他感叹道:难道活活的人能让尿憋死?哪里的黄土不养人!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后来他在给叔叔的回信中写道:林则徐在伊宁县城栽种的白毛杨,如何如何壮观一类的话;作家王蒙被打成,也来到了伊宁,等等,这些不知是喜是忧的话语,让我产生一种无法释怀的感慨与伤痛!

他在信中说到伊宁后仍然执教,1961年被下放农四师劳动改造,1979年才彻底平反.这是后话.

站稳脚跟后,1963年,家乡遭水灾,颗粒无收,他们全家都去了新疆伊宁.另据县志记载,1963年萧县有13538户逃荒在外,有28408人户口外流他乡.

他在给叔叔的一次回信中写道:我在你的信中读到了1969年夏,李小屯学校又换成了“安徽省宿县地区萧县大屯公社李小屯初级中学”的牌子,这使我眼前一亮,我记住了这一历史时刻.是的,这是我魂牵梦绕的李小屯学校最大的喜讯,是对我精神上最大的褒奖和鼓舞.他在信中写道,真是“十年的河东转河西”.1959年离开故土,到1969年这十年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只是历史的一瞬间,十年啊,李小屯学校艰难地跃上了初级中学的高度,那晚他一夜都没合眼.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一生执教的老人的心情,内心的赤诚可见一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牌子仅保留了五年,有人说,假如李万钧在就不会出现这个局面,不过这只是一个假设而已.

直到1979年平反昭雪后,在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的伊宁市的第二中学,伯父他又重新执起教鞭.伊宁二中是该市的两所最高学府之一,被评为全国百强高中.从1949年—1959年—1969年—1979年,回首历史,他说:不思量自难忘.历史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就是历史.我的叔叔当时在回信中写道,李小屯学校的牌子现在又换成了“安徽省宿县地区萧县大屯区何寨乡李小屯小学”的牌子.

他在信中写道:告诉你们个好消息,我儿子洪文在二中任教三十多年退休了;洪杰也已任教三十年(他大学本科),学校不让退,仍在二中任高中教师;孙子李勋坡、孙女李秀云都是大学本科也在伊市任中教;洪文的四个女儿也大学本科,三个任中教,都是党员,一个特级教师,两个模范教师,一个在农四师任教.可喜的是我们祖孙三代9名国办教师,市教育局给我家挂上了“教育之家”的门匾,邻里乡亲夸奖恭贺.我执教过的市二中考取清华两名,北大一名,考取全国各大学本科316名,专科87名,共考取406名,我的心情非常非常高兴.

现如今,我每每读到他们往来的信件时,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伯父对教育的痴情,对故土的思念,对李小屯学校挥之不去的牵挂.

记得,叔叔在临终前的一次回信中特别提到李小屯学校的牌子早已换成了“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酒店乡李小屯小学”的牌子,其孙子李刚考取赴美留学博士生,李宏新的孙子李培军是国防科大研究生,在新加坡攻读博士学位,李丹考取留美研究生,李勋领留美回国后现在广西供职……我们李家任教供职无法列表统计,我们为此而骄傲.

庆幸的是,在历史的浪潮中,李小屯小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李小屯已建成两栋三层崭新的教学楼.在当今私立学校林立的冲击下,周围小学初中一座座相继关闭,而李小屯学校在整个酒店乡名列第一,在校学生年年攀升,她已成为县、乡小学建设中的重点之重点.写到此,我耳边仍然回荡着他那首《乡思》:

伊犁城廓又北风,欲作家书意万层.

……

现在,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给远在千山万水的李万钧老人家最好的报答吗!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楼前上空迎风飘扬,那此起彼伏的朗朗读书声,不正是对远在伊犁河谷的伯父最好的奖励和慰藉吗?!

我想,如若不记下这一切,那将违背了叔叔的重托,那将是我一生的错,辜负了叔叔,辜负了我的伯父,辜负了李小屯的父老乡亲,辜负了李小屯学校的历史!

责任编辑/白银花

作者简介:

霜叶, 本名李宏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人,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省、市各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近百篇.

我的伯父论文范文结:

关于我的伯父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我的伯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我的伯父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