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方面有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放眼风物皆淡定国医大师王琦的养生五心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这篇国医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放眼风物皆淡定国医大师王琦的养生五心

王琦: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教授、国医大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要负责人.

马烈光:王教授,我对您慕名已久啊!您在中医男科学、中医藏象和中医体质学说等方面,尤其是中医未病学领域,有许多开创性成就,这些都已成为养生学体系中重要的指导理论.您本人虽年逾古稀,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想必也很擅长养生.

王琦:确实啊,你我有缘.我自己很喜欢养生,我研究的这些领域中,体质学说在养生中应用很广.其实,我跟巴蜀大地也很有缘分,我的恩师方药中先生就是重庆人,我又素闻巴蜀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养生资源丰富,对于喜欢养生的我而言,巴蜀是一块神往之地啊!

马烈光:说起方老,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时,我还有幸曾与方药中先生结一面之缘,当时方老就盛赞您!他说他有一位中医基础扎实而且具有相当的传统文化功底的学生,名叫王琦.方老还预言他这个学生未来会很有出息,今果然中的,方老可谓慧眼识珠!既然如此,今日还请您不吝赐教啊!让我们的读者一起分享您的养生之缘和养生心得.

王琦:好的.我认为,要养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养生.养生并无定式,而是要扬长补短,顺势去做.正如《庄子?达生篇》所说:“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而鞭之.”养生的“养”字上面是一个“羊”字,养生就好比你在山上放羊,有羊掉队了,你会顺手把它再赶上去,让整个羊群达到和谐的状态.当你体内的健康天平出现了偏差,身体出现一些局部症状时,比如口腔溃疡、长痘痘,这就好像是羊群出现了掉队的羊,你要通过适当的调养,把这只掉队的“羊”,赶回到羊群里去.

马烈光:是的,养生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有一颗养生的心,真正把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若牧羊然”,处处谨慎,防范和设法祛除危害健康的因素,尽力提升生命质量,就是养生了.而且养生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每个人的养生应当有所不同.

王琦:所以,养生先要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养生观念.当前社会,人们对养生充满了热情.这种热情,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是一种社会需求,是民众对健康的需求.面对这种需求我们一定要做科学的引导,并且是建立在理论根据、实践根据基础上的科学引导.其次要因人制宜讲究个性化养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存在着不同的状态,不一样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教养、经济状态等等,这些不一样就构成了种种差异,如果我们抛去这些差异性,用同一个统一的模式,就违背了个性化,因此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自我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马烈光:那从您自身的养生经验来看,您认为养生具体应当从何入手呢?

王琦:我认为,养生当先养心.古语云: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虚弱或疾病.所以人们所追求的健康应该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的和谐状态,养生以养心为要,养心才能达到心身的和谐,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马烈光:看来,养生当先养心,是古今所有养生者的共识啊!因此在我主编的历版《中医养生学》教材中,都将精神养生放在养生方法篇的首章.此次与您相谈,更求证了我之所学.请您再详细讲讲您对养心的体会吧.

王琦:关于养心,我认为应做到“五心”:平常心、仁心、宽心、静心、开心.“平常心”的关键是“淡”.《》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正会养生的人,能够做到心境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到平常即是真”,保有一颗平常心才活得真实.正所谓“若问延年何法术,一生淡泊养心机”.

马烈光:《内经》强调养生应当“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仔细想来,其中就包含了您提到的“五心”.“恬”“以自得为功”,更是与“平常心”相似.您提到的第二个“心”是“仁心”,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王琦:“仁心”的关键是“仁”,即仁慈、仁爱.《中外卫生要旨》有云:“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而作为医生,更应该有一颗仁慈大爱之心.我常对学生说,是患者成就了医生,所以对患者要常存感恩之心.在一次游览五台山时,我曾感而撰小诗一首:“佛光梵音绕五台,无边清凉远尘埃,但求慈航心中渡,不著袈衣亦如来.”这也是我从医做人的准则.

马烈光:倡仁德以养生,应当是出自儒家的.对中医养生影响极深的儒家,在养生过程中,非常注意心理调整.古人言,“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养心立德,福寿康宁”,这些道理对现代人同样适用.而中医从业者,更要注重医德,这不仅关系到职业道德,更与个人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为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之外,道德健康也是健康层次中的重要一环,这是现代对健康的共识.所以为医者当重视对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王琦:三要宽心,关键在于“宽”,即宽容、豁达.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人肯定要有追求,追求是一回事,结果是另一回事.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须符合时空条件,有“时”无“空”、有“空”无“时”都不行,不可强求.豁达是一种宽容,恢宏大度,胸无芥蒂,肚大能容,吐纳百川.以风清月明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待一切,待到廓清云雾,必定是柳暗花明.我们要按生活本来的面目看生活,而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愿看生活.豁达是一种自信,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剩下的就是一具皮囊.自信就是力量,自信给人智勇.豁达是一种学养,一种理念,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说到底是对待人世的一种态度.

马烈光:俗话说:“宽心是福.”古今不少名人均具备豁达的品质,这也是他们养生的秘诀.例如,苏东坡言“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因此其生活即使颠沛流离,磨难不断,仍然能泰然处之,从而寿逾古稀,难能可贵.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对于人生的种种不平、不幸,都能以其博大胸襟、乐观态度和知识学问加以包容,并能守持正道而克服战胜之!可见“宽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王琦:第四是“静心”,关键在于“静”.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过去所用的油灯,所能容纳的油是有限的.如果灯内留三根灯芯草,则灯炷大而光线亮;如果留两根,则灯炷较大光线亦较亮;如果留一根,则灯炷小而光线昏暗,很难辨别灯前人之面目.然而,留三根灯芯草,亮则亮矣,却只能照明一个夜晚;留一根灯芯草,暗则暗矣,却能照明三个夜晚.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有个极限,就像油灯内的油量有个燃烧时间极限一样.如果大喜大悲,酗酒纵欲,则如大炷留灯,很快就油尽灯干;如果情绪稳定,清心节欲,则犹如小炷留灯,虽不太亮,却可长久.这个比喻,很形象地阐明了养生之道.平常为了能够怡情修心,可以开展琴、棋、书、画等养生活动,帮助我们做到心静.

马烈光:三国时诸葛亮言:“静以修身”,又曰“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代许多养生家也认为,养心就是以“静”为特点的情志修养,或曰“养静”.唐朝大医家、养生家孙思邈也说过:“灯用小炷,节爱精神.”看来,您提到的“小炷留灯”,确实是古今相传的养生法则.

王琦:养心的第五个要点是“开心”,就是要保持心情愉悦.会养生的人,能够化“门前冷落车马稀”、“人走茶凉”的悲观为“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独特意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人性的达观境界.做到这些,便是进入到养生的佳境了.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当常思一二”,要看得开、放得开,适度的“阿Q精神”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马烈光:说到“开心”养生,我想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其养生的要领就是善于寻找生活中的快乐.面对常有忧愁事件发生的现实生活,他总是积极排忧解愁,乐观以待,这大概就是被称作“白乐天”的缘故.他的很多诗句,如“不开口笑是痴人”“府中欢笑胜寻医”等,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这大概就是他得寿74岁的原因吧!

王琦:是啊,古人风范令人向往!我也曾写《感悟舍得》:“大道至简不须繁,参悟舍得二字禅.放眼风物皆淡定,你过这山我那山.”也算是对我养生心得的一种概括.

马烈光:我看您也颇有古风啊,这真是“一笑容天下,顿然无所居”!今日与王教授畅谈养生,不亦快哉!我谨代表《养生杂志》及广大读者,再次谢谢您!

国医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国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国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