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跟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该文是关于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

刘汉杰

在汉语里,“冬”字的本义为“终”,有“四时尽”“物终藏”的内涵.“四时尽”意味着春、夏、秋、冬四季行将结束,“物终藏”却可以有多种理解:秋天已过,粮食等秋收作物已经收仓入库、贮存起来;天气渐冷,人们的活动也逐渐由户外转移到室内;冬天来了,一些鸟兽或迁徙、或蛰伏……这些都可视为“冬藏”的内容.作为季节转换的节气,又受“四时尽…‘物终藏”等观念的影响,立冬之时,古有帝王迎冬的礼俗,节气前后又有传统的十月朔,民间相应地也有_些习俗活动.

节候表征

在二十四节气中,“分、至、启、闭”是古人最早创设的8个节气.“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古人之所以称“四立”为“启、闭”,源于对时令阴阳变化的认知:春生夏长,阳气盛,古人称为启;秋收冬藏,阴气盛,古人称为闭.从历法发展规律上看,应该是先有“分、至”、后有“启、闭”,这8个节气至迟在战国之前就已经确立.

古人重视季节的转换.早在先秦之时,逢四季开始的所谓“启、闭”之日,周天子都要率三公、九卿、大夫到郊外迎接新季节的到来.其中,立冬日要到北郊迎冬.迎冬之前,天子要斋戒;立冬当天,天子率僚属到北郊行迎冬之礼;回朝后,天子还要奖赏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抚恤死者留下的孤儿遗孀.

延到东汉时,在先秦天子迎气的基础上,发展成了帝王五郊迎气的祭祀活动.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春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五方神)于,祭黄帝后土;立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在五郊迎气祭祀的神灵中,青、赤、黄、白、黑五帝为主神,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五人神为辅佐神.其中,立冬日迎冬祭祀的黑帝玄冥,既是北方之神,也是冬季之神.东汉之后,帝王五郊迎气祭祀逐渐废弛不举.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立冬有“三候”:“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人大水为蜃.”大意是立冬这天,水面开始结冰;5天之后,地面开始封冻;再过5天,野鸡飞人海中化为大蛤.在古人看来,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则相应地就会出现阴气不足、将有灾祸发生、国中多淫妇等异象.

立冬的节候表征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唐代诗人元稹作《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诗人写立冬时的物象,也咏作物收获、寒衣制作的人事,最后落笔于“雉人大水为蜃”的候应.元代学者陆文圭也有《立冬》诗,其中有“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之句,以秋后菊花和风后红叶表征立冬节候.

十月朔

在古人的观念中,“立冬,十月朔气也”,节气前后有传统的十月朔.十月朔,民间也称“秦岁首”“十月朝”“祭祖节”“寒衣节”等.

十月曾是秦朝历法的岁首.据文献记述,秦以“冬十月为年首”,时间与夏历的十月吻合.十月作为一岁之首体现了“年”字的本意:“年,谷熟也.”这是以农事周期为一年的计算方法.古代改朝换代讲究“改正朔,易服色”,也即颁行新历法,改变服饰颜色.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代商以子月为正月,秦代周则以亥月为正月,也即以十月为岁首.

汉朝建立后一直沿用十月岁首的传统,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采用太初历,改正月为岁首,才有后世的“元旦”(春节).汉代朝廷虽然颁用了新历法,但十月初一作为节日的习俗却一直在民间延续.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腥,俗谓之秦岁首.…‘黍”即黍子,黏米的一种;“腥”即肉羹,“黍臛”就是黍子加肉熬成的肉粥,是秦朝岁首的主要节令食品.宋人沈遘有《初冬近饮酒作》诗,其中有“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的咏叹,足见秦岁首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十月又是古人祭祖的月份.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的宗庙祭祀有四时之祭,也即以四季时令物品向祖灵献祭,让祖先尝新,每季都有—个专用名称:春日杓,夏曰禘,‘秋曰尝,冬日蒸.其中,立冬之日举行的“冬蒸”之祭,按西汉大儒董仲舒的解释:“丞者,以十月进初稻也.”也即以新收获的稻子祭荐祖先.《礼记·月令》中也有孟冬之月天子以猎物祭祀先祖的记载.

为亡故的祖先送寒衣的记述早见于唐代.《唐大诏令集》是宋人辑录的一部唐代皇帝诏令集,据其中的《九月一日荐衣陵寝诏》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日:“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干载,庶展孝思.”皇帝下诏,为祖先送衣服,时间却是九月一日.事实上,这一政令在民间的影响有限.晚唐五代敦煌曲子词《捣练子》:“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在这首小唱中,孟姜女送寒衣的对象仍然是生者,而非亡人. 宋代十月朔,民间有送寒衣之实,却无寒衣节之名.在北宋京城汴梁(开封): “(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到了元代,寒衣节之名开始出现:“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此一月行追远礼甚厚.”

明清时,寒衣节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悼亡节.在明代的北京:十月初一日,纸铺裁五色纸,做男女衣,一尺左右长,日寒衣.寒衣外包有纸套,上书收衣人姓氏、辈分,如同邮寄的书信一样.到了晚上,家家祭奠,呼唤着亡者的名字,在大门处焚化寒衣,称“送寒衣”.清代的北京仍如前朝: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做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日“送寒衣”.

在后世民间,十月朔除了祭祖先、送寒衣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习俗.

歇工在山东惠民县:“十月一日……是月田事告竣,田家设酒肴犒佣工,谓之‘辞场’.”在山西屯留县:“农家于是日劳农休息,日‘闭场门’.”俗语也说“吃了糍粑饭,伙计就滚蛋”.富家雇佣的短工,一般会在十月初一这天结清工钱、吃散伙饭.也有在立冬日或小雪日歇工的.在天津蓟县:“立冬日,雇工人之家,均于是日散工,也有到小雪日再散者.”

犒劳耕牛 在四川巴县:“(十月朔)蒸糯米,捣糕饭牛,并粘牛角,令其临水照,见则牛喜酬其力,日‘饷牛王’.”在广东从化:“孟冬之月朔日,农人大铺相劳,用糯米为糍,杂粉豆以饭牛,谓之‘牛年’,亦报终岁耕耜之勤也.以糍缚牛两角,牛照水见角无糍者辄悲鸣狂跳云.”

升火取暖 据《岁时广记》引《梦华录》记载:“十月朔,有司进瑗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宋范成大《吴郡志》中也有“十月朔……是日开炉,不问寒燠皆炽炭”的记载.清人《燕京岁时记·添火》中记载:“京师居人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传统上多以土炕取暖,此俗也称“熏炕”.

食俗与其他

‘· 中国人在节日、节气的时间点上讲究吃,立冬也不例外.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之说,但各地补冬的方式又有差异.

在江浙地区,民众立冬日杀鸡宰鸭,一家人进食,称“养冬”.同时,人们还讲究立冬吃猪蹄,有“吃前蹄补手,吃后蹄补脚”之说;在江苏南京,立冬要吃葱,俗语说“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在江苏苏州,立冬吃咸肉菜饭,用霜打的苏州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为原料,烧出又香又糯的咸肉菜饭,全家人进食.

在闽中一带,立冬日家家户户吃用中草药熬汤煨制的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在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当地有“立冬食蔗齿不痛”之说;台湾人立冬这天偏爱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鸭、四物鸡汤等补食. 在华北地区,立冬则要吃饺子.立冬是秋冬之交,吃饺子也有“交子之时”的寄寓.天津人立冬要吃倭瓜馅儿饺子,倭瓜也即通常所说的南瓜.

入冬之后,我国南北民间有腌制咸菜的习俗,以备冬季蔬菜淡季时食用.因是以盐腌制,因此也称“盐菜”;又因藏之备用,也称“藏菜”.据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比户盐藏菘菜于缸瓮,为御冬之旨蓄.皆去其心,呼为藏菜,亦日盐菜.有经水滴而淡者,名日水菜.或以所去之菜心,刳菔缨为条,两者各寸段,盐拌酒渍,入瓶倒埋灰窖,过冬不坏,俗名春不老.”我国北方地区的腌菜则以大白菜、白萝卜、蔓菁等蔬菜为主,腌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据清人薛宝辰《素食说略·腌菜》:“白菜拣上好者,每菜一百斤,用盐八斤.多则味咸,少则味淡.腌一昼夜,反覆贮缸内,用大石压定,腌三四日,打稿装坛.”

立冬之日古人也有占验的习惯.据徐光启《农政全书·占候》记载:“立冬晴,则一冬多晴;雨,则一冬多雨,也多阴寒.”谚云“卖絮婆子看冬朝,无风无雨哭号眺”.立冬日西北风,主来年天旱、天热.除了立冬,十月初一也是古人占验的日子.民间俗语称“立冬晴,立冬晴,没有十月初一灵”,意思是说,十月初—这一天若晴,则一冬晴天多、雪雨少.又据清人陈淏子《花镜》记’载:“闽俗立冬后十日为人液,至小雪为出液.如液内雨,百虫饮此而蛰,谓之定液雨;液内有雾,主来年五月有大水.”

据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在江苏东台县,农历十月初一俗称“苍蝇回里之日”,有送苍蝇回老家的习俗.这天,乡人不论贫富都要吃红饭.红饭用糯米与赤豆煮成,煮熟后,先置一碗饭、一杯水于厨下,其意大概是为苍蝇饯行,同时,口中喃喃祝道“明年再来”.祝毕,全家人食用红饭或馈赠亲友,此举俗,’名“送苍蝇”.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而言,苍蝇本无益处,人们避之惟恐不及,却违心地做红饭为其饯行,并且祷告“明年再来”,传统民间信仰的稚拙由此可见一斑.当然,这一习俗的存续,也不排除在困顿的生活中,民众借机为自己创造一次调剂生活的机会.

【责任编辑】王凯

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科技风杂志

2、科技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