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腊文化和年滋味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腊文化和年滋味

本刊记者 吴永强

当你拿到这一期《齐鲁周刊》的时候,或许正在忙于工作,或许正在计划过年的行程,或许正在回故乡的路上,或许正在购买年货的大集上……或许你什么也没有做,正在腊月最后的时光里,静静回忆过去的日子.

以春节的名义,我们关注久违的文化传统,腊月、年货、大集、年夜饭、祭祀、跪拜,那些指向生活深处的细微图景,渗透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节日是什么?是一个民族释放其文化纯度、展现凝聚力的外在形式.

(本专题64-71页)

到文化的内核中去启迪心智

腊月是一年中最独特的一个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关系,主要是与岁时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代《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说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冬季,农事上“闲”了,但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春节,是传统三大节中最隆重的一节.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

某个腊月,宋代诗人陆游来到山西村.一派田园景象中,他被美景美酒美食吸引,“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他想起先人陶渊明——也是在一个腊月,陶渊明来武陵觅仙探源,渔人以桃源琼液款待.陶公饮后,灵感顿发,写下著名的的《桃花源记》.自此,“陶公腊酒”成为乡村、名士、春节的共同朋友.

陆游和陶渊明所见到的乡村和腊月,正是千百年来国人坚守的一种文化的体现:到乡村去,到文化的内核中去,回归故园,启迪心智.

整个腊月,通向新年的旅程,像极了修炼的过程,由低到高,由远及近,由喧嚣到心灵的宁静.腊月的意义在哪里?古人为什么要设计一个悠闲的、充满仪式感的腊月?每一个仪式会把我们带向哪里?腊八喝的仅仅是一碗粥吗?小年祭拜的灶神,仅仅只是贴在灶屋里的一张纸吗?人山人海的年集里,仅是买卖双方的交易吗?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仅是一顿饭那么简单吗?

在过去,腊月最后的日子要这样度过: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灶王爷上天”之日;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作家梅洁写过一篇《腊月的味道》.文章里,她回忆了从儿时到为、为人母,再到有了第三代,经历的那些忙碌的腊月:小时候,母亲“一进腊月,就分外忙了起来,除了一双又一双、一件又一件地为我们赶做新鞋、新衣,就是变着法地做各种美食”;后来,自己在腊月里为丈夫和儿子打糯米糍粑、酿米酒、蒸包子、腌冬菜;再后来,是与儿孙厮守着共度这一年的腊月……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好像就是为过年而准备的,一天天的等待,就是为了最终的那一下冲刺.

腊月又是一个排毒的过程,排除一年来的诸种毒素,清空心灵,留待来年装填新鲜的元素.冬天寒冷的最,一场雪增加了文化的厚度.此时的兴奋,除了家庭团圆的期许,还有对春的期待.期待是如此恰到好处,已经触摸到春的脚步,还有什么比此时更让人心潮澎湃?

腊月还是旅途的另一种表达,为了最终的目标,一切都在路上.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家人在等待的路上,每一个车站聚集了相同命运的人,每一辆火车运载了相同的牵挂,每一个人的表情,出现了绝无仅有的统一.这是回归的统一,族群认同的统一,相同国家命运的统一.

和古老文化和解:片子飞,空车走

1267年前,除夕夜,46岁的高适住在蓟门旅馆,孤灯难眠,作一首《除夜作》,遥望远方的故乡:“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此诗寄托了无数人的哀愁,应和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为什么节日会让孤独更加孤独,让幸福更加幸福?

千余年后的1917年除夕夜,住在北京城南绍兴会馆的鲁迅当天的活动是:“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不过,就像高适后来发达,新年不再孤寂,1927年,热恋中的鲁迅带着许广平逛广州的新年花市,因为过于兴奋,从越秀公园的高处跳下,跌伤了脚.许广平年前送他六条鲮鱼,初一又送茶食四种.后来,鲁迅在上海的9个春节,有时和许广平去看电影,有时约周建人全家吃饭,萧军、柔石等青年无家可归,鲁迅热情地招待他们.柔石记得鲁迅家的年夜饭菜很好,“鸡、肉都有”,鲁迅还拿出洋酒,这是柔石第一次喝“外国酒”.

1935年除夕,鲁迅在给黄源的信里说:“今年爆竹声好像比去年多,可见复古之盛.十多年前,我看见人家过旧历年,是反对的,现在却心平气和,觉得倒还热闹,还买了一批花炮,明夜要放了.”致力于打倒孔家店的大师终于抵不住春节的文化意蕴,和古老文化达成和解.

文化的魔力当真了得,它会在一个路口等着你,在你历经风雨、磕磕绊绊,遭遇背叛、收获幸福之后,丢给你一把椅子,让你的心灵得到休整.过年就是这种充满魔力的文化,不论你这一年经历了什么,不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草莽野夫,在节日面前都是平等的,收获的祝福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亲疏.

过年放鞭炮有这样的说法:“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宋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在古代,过年除了互相拜年,也有人发帖,帖子在西汉叫“谒”,在东汉叫“刺”,也可以称为年帖、片子、名片.发帖类似于现在的微信拜年,自己去不了,送封信过去.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之后,这种习俗一直延续,清代《燕台月令》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如今的春节,“片子”不仅乱飞,还直接导致了手机堵塞,虚拟世界完成了对古老文化的继承.

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