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品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从理性、诗意到自由:雕塑作品的意蕴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该文是关于作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从理性、诗意到自由:雕塑作品的意蕴

韩娜,1 986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201 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导师李象群.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现任职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设计部主任.设计并制作了贵州省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序厅大型叙事浮雕、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校区30米浮雕《翱翔的历程》、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博物馆大型叙事浮雕、广东省佛山市滨江景观带主题雕塑《忆鼓》、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主题雕塑、河北省承德市皇家酒博物馆大型主题叙事雕塑.

摘 要本文通过《云雨》系列作品和艺术史,研究雕塑作品的意蕴.无论是在《云雨》系列作品中,还是在艺术史中,既存在理性因素,也存在诗意的成分.然而,雕塑作品真正的意蕴是,雕塑作品中的理性和诗意的“合题”,即“自由”.

关键词:理性;诗意;自由;雕塑;《云雨》

一、引言

《云雨》系列作品是笔者创作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在题材上笔者借助少女纯洁、纯真、懵懂的形象,表现其身上不同于成年人的独特气质.在形式语言上,笔者选择朴素的表现手法,这里既没有现代化电光火石的媒体设备,也没有高科技材料交相辉映间的科技光芒.在内容的主题意义上,试图以下两种观点:一是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对创作的影响,二是艺术家自身情感对创作的影响.

在创作这一系列雕塑中,笔者先确定头部的姿态,余下的工作便是协调人体的各个部分与头部的关系.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尝试着大幅度地不停改变雕塑的姿势,从而寻找一个相对看起来比较符合笔者的审美感觉的状态.我想让整个雕塑有淡淡的忧伤,但又不想特别的悲情.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雕塑作品,虽然名为《云雨》,但画面中既无云,也不见雨,它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置身于云雾之中的感觉,侧耳倾听的感受.我把这片云留在了观众的心里,让它其中的水汽去湿润大家有可能有些干涸的心,让如泪滴般的雨点落在我们的心头.这些作品有如在小河边酣睡的少女,水打湿了衣衫,溪流轻流过身边的土地,却叫不醒这沉沉的梦.

本文不仅通过《云雨》系列作品,而且还将通过艺术史,特别雕塑史,研究雕塑作品的意蕴.在第二个部分,笔者将考察雕塑作品中的理性因素;在第三个部分,笔者将考察雕塑作品中的诗意因素;在第四个部分,借助黑格尔的理论、艺术史和《云雨》系列作品,笔者将指出雕塑作品中的理性因素和诗意成分的实质;在第五部分,笔者将给出结论.

一、雕塑作品中的理性因素

理性指对事物理念的归纳与总结,是对其本质的认识与提炼.理性赋予了艺术作品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在创作中体现对作品本身系统的思考和理性的选择.理性的建构和表达是艺术作品的筋骨,连接着艺术品的精神命脉和理性之光.在表现手段上,这种理性主要体现在创作者对题材的思考、材质的选择、形式的呈现等方面.

毫无疑问,《云雨》系列作品中存在理性的因素.笔者想构建一个纯真、懵懂的少女.此雕塑各个部位的比例大小也正常的,并且笔者开始就确定好了头部的姿态.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 “艺术家”们就注重艺术作品中的理性因素.毕达哥拉斯试图用几何语言诠释万物的规律无论是从天上的星辰,还是生长的树木,都遵循着数字间神秘的规律.把一个整体一分为二的途径有很多,但只有较小的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为0.618的时候,它才是引起美感的分割比例,这个比例被称作黄金分割比.黄金分割涉及到古代希腊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建筑、雕塑、以及音乐.

古希腊人非常重视人体类型雕塑,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人和神,无论是在形体上还是在性格上都是相同的,他们想用人体来表达他们对神的崇敬.古希腊时期的雕塑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思想,典雅而又精致,用人的形象去表现神,并赋予人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当我们注视着米洛斯的维纳斯时,试想恐怕世上只有这一个女人可以让人如此安静的注视,眼光拂过她的身体,心中却只想去感受那完美的轮廓,给人一种的不容亵渎的美感.

在希腊的灿烂文明之后,欧洲历史迎来了被称为“黑暗一千年”的中世纪时期.公元410年罗马陷落,蛮族占领了城邦,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缓慢.当然与生机勃勃的希腊和罗马文化相比,中世纪时期的艺术缺乏人文精神,而此时艺术中的理性思维也从数字的理性计算转化为哲学层面的理性.此时欧洲盛行新教,基督教思想与柏拉图主义相结合,便衍生出了中世纪艺术形式的概念化与抽象性.

十七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泛技术化与泛机械化冲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可以说历史上再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像17世纪一样更加信仰人类的理性与智慧.在与自然抗衡的过程中人类在曲折中亦步亦趋的发展,而终于在工业革命之后以一种反自然的力量去改变了世界.此时的理性精神不是数字,不是概念与规范,而是一种万物皆可推导分析的严谨思维.古典主义的理性是一种凌驾于艺术家个人情感之上的理智行为.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奠基人普桑就是当时理性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深受笛卡尔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作品之中始终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理性的光辉不同于感性,它不是熊熊的烈火可以燃烧观众的心,它也没有伸长跳动的火苗可以撩拨你的情绪,它是一种仿佛暗夜中天空中闪耀的一颗星,并不耀眼却足以为你指明方向,虽然只是星点的光芒,而你却知道光点之后是怎样浩瀚无边的秩序宇宙.

也许有些人认为,虽然现代思想是崇尚理性的,但后现代主义是反对理性,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因此后现代艺术里面就不会包含理性因素.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在艺术中,后现代的意义在于表现技术的丧失.回顾从前,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逼真的场景都是艺术家的表现目的.直到1971年杜尚把商店买来的男小便池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上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已经来到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从服务于宗教与政治到用语言表达艺术家内心的体验,而又发展至今日艺术家更加专注于自我观念的再现.

在17世纪,艺术家的作品不再是供人们学习圣经的手抄本,也不是悬于墙壁之上彰显地位的装饰品,而是一幅幅一件件表达着艺术家心灵中对这个世界的探寻或是不满.然而,后现代艺术渐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属性,艺术家的个人意志增强,也从同一时代趋同的艺术表达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现代主义以来,艺术中的单一元素被抽离出来,例如在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中,空间被格外地强调,而作为人体本身应具备的解剖或表情,却因为空间概念的表达而被抽象简化.剥离了具体形象的表现,作品中精神化的东西就被放大,从而成为了典型的现代艺术语言,这也是极端理性化的表现.同时亨利摩尔雕塑也是将人体抽象为骨状的形体,这时的雕塑语言已经十分的鲜明,我们不必知道内容,而单纯的从语言上就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于生命力的表现.理性化在后现代艺术中主要体现在作品的精神象征之上,以形式感而造就独特的艺术语言,从揭示位置的世界走到了表达世界在其内心独特的形象.这些基本上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理性思考.

三、雕塑作品中的诗意因素

《云雨》系列作品也注重诗性.诗所带给我们的世界并不一定是梦幻的、不清晰的,它带我们的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上的空白.诗歌与小说不同,小说是将观众代入具体的人与事件,而诗歌则是作为一个引子使观众自己走入自己的内心.诗歌很少有开放式的表达,一般来说都是封闭性的,期待观众走入的.笔者雕塑情窦初开的少女.少女是人孩子般的笑脸永远让我们为之心动.少女是每个人心中永远发光的影像,第一次的情窦初开,第一次懵懂少年心中开始滋长细密的情思,第一次男人与女人开始有了清晰地界限.她是一个标记,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原初形象,一个一尘不染,居于吾心的小小密室.我希望我的创作可以帮助自己,帮助大众找到自己记忆中最纯洁,稚嫩的角落.

另外.在《云雨》系列作品中,我也在探寻一种对雕塑中立性的质疑.笔者试图打破固有的平衡与比例,从而寻找一种失衡的感觉.而这主要来自于内心对于固有概念的反抗感,一种潜意识附加到作品中的不稳定感.除了童年经验给予作品单纯化的情感,现在的思维感情也促使这种不稳定性在我的作品中有所表达.

其实,奉行理性的古希腊也依然有诗性的存在.在柏拉图的理论之中,强调一种来自于神赐的灵感,艺术创作必须在一种迷狂的状态之下才能得到最好的表达.他认为创作的动力是一种存在于主体内心的一种生殖力,一种本能的.

中世纪美术是蛮族艺术与罗马艺术的结合,其中有从罗马帝国继承而来艺术形式,也带有蛮族艺术特有的偏向原始的表现手法.与罗马美术相比,蛮族艺术从各个方面来看就和一个孩子一样,就用最原初、最简单的目光来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当我们观察孩子的绘画,会发现它有着独特的气质与不同的审美表达.真正的无意识创作也应该是最早出现在儿童绘画当中.他们挑选最为明显、最为独特的特征去表现客观事物,他们根据自己的心情、喜好甚至观察的先后去安排画面,也就是一种不写实的表现.例如中世纪雕塑通常表现大眼睛的人物形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大眼睛的表现手法是一种精神性的表现.

19世纪的艺术作品有也存在许多诗意性.浪漫主义是1 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思想运动,其中涉及到包括美术、文学与音乐诸多方面.当时盛行彼岸精神;我们站在此岸,遥望彼岸安定美好的生活,而隔阂这一切的正是如河流般横躺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毫无疑问,生活在这种不安定环境中的人们内心渴望的是被拯救;正如在《梅杜萨之伐》中所描绘的一样,船只上绝望的人们渴望的是被关注被救赦.艺术摆脱了政治与宗教的限制,不再描绘神灵,表现力也不再是宣传的工具,从此他们只表达一件事情,那么就是自己.从此艺术走上了多样化的时代,美的丑的,好的坏的,高大的或平庸的都被搬上了画布或书写成了文字.

弗洛伊德的思想直接促进超自然主义艺术的产生,这种流派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就是萨尔瓦多达利.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的艺术家,他将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的令人激动的画面,他对超现实主义以及20世纪艺术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首先发现了弗洛伊德关于性对潜意识影响的重要著作,接下来他叉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两点促使达利发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促使他的画风日益成熟.达利为了寻找在潜意识心灵中产生的意向,而发明了一种“偏执临界境界”的创作方法.在他表现的梦境里,一切的事物既古怪又熟悉,将普通的物象并列、扭曲或者变形.达利用一丝不苟的手法去变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世界,在风景画中将毫不相干的事物在中间中连接起来.在此之前,佛洛依德的理论是用来研究艺术家的创作初衷等,作品先于理论出现,甚至有时可以说是他将这些理论强加到作品之中,从而设想了其中的关系.而达利不同,他的作品是有意识的去寻找潜意识带给自己启发.我们并不知道达利是否真的是按照他的梦境作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风格,一种发生在理性化之后的感性表现.

东方民族的审美思想和艺术理念带有一种独特的诗性审美.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哲学世界,诗性的另一个表义就是“韵昧”.另外,东方艺术的诗性美学特征在印度思想家身上也有所表现.泰戈尔对美的定义是:美是在有限之中达到无限境界的愉悦.印度美学中的“韵”、“梵我如一”就是非理性的,具有非凡的诗意的.印度艺术和美学中另一种诗性的表达是意会性和直觉体验性特征.印度舞蹈的肢体语言和形体语汇以及佛教、禅宗所谓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都是典型的东方思维会意特征的表现.所以,对于东方艺术和审美来说,诗性其实就是东方民族文化和哲学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独特的欣赏美的情思.

四、雕塑作品的意蕴

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我们看到在《云雨》系列作品中,既存在理性的成分也存在诗意的成分.其实,雕塑作品中,诗性与理性的因素永远是成对出现的.当提起浪漫主义时,我们不得不说的人物当属波德莱尔,他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他的作品更是理性与诗性结合的最好范例.波德莱尔,首先应该被称为“艺术评论家”,然后才是“诗人”.波德莱尔崇尚理性,而他的作品却充满感性色彩,这也是现代艺术的特点,即用理性的思维做感性的表现.波德菜尔崇尚的理性就是本文中讨论的理性,但这不是伦理学的范畴,而是体现在美学方面的思维方式.他用理性的思维清除掉道德的部分,让作品显得机智,而富有光芒.然而,他笔下那些让人不愿入眼的丑陋与罪恶却因为他新锐、超强的联想而变得色彩斑斓、兴趣盎然.可以说,这些带有抒彩的“诗”,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毫无疑问,无论是从艺术史,还是在笔者的《云雨》系列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雕塑作品中既包含理性因素也包括的诗意成分.我们通常认为雕塑作品中的诗意代表着感性因素,它与其中的理性因素相矛盾.然而,在笔者看来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把雕塑作品中的“理性”看作“正题”,“诗性”看作“反题”,但它们的“合题”才是雕塑作品的本质.那么这个“合题”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它便是“自由”.然而,“自由”怎么是理性与诗意的台题呢?“自由”难道不和理性代表的“必然性”矛盾吗?

黑格尔认为“自由离不开必然性”,它是主体本身的必然性,是主体“绝对精神”的显现.另一方面,客体也不是与主体无关的客体,它是主体自身设立的客体.可以说,单纯的实体对象是没有自由的,只有经过主体的否定,最后与主体相互统一的实体才是自由的.也正是此原因,黑格尔才非常推崇雕塑艺术,认为它是绝对理念的最完美的显现.因此,我们可以说雕塑作品的真正意蕴为“自由”.

五、结论

无论是在《云雨》系列作品中,还是在艺术史中,既存在理性因素,也存在诗意的成分.然而,雕塑作品真的的意蕴是,雕塑作品中的理性和诗意的“合题”,即“自由”.在艺术作品,特别是雕塑作品中,创作者的心灵只是做着他想做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创作者的心灵挣脱了自然实体的束缚.例如,在《云雨》系列作品中,笔者寻找一种失衡的感觉,想以一种不稳定感来寻求形式上的美感,这也昭示着失衡的内心.

作品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作品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文学作品投稿

2、文学作品赏析论文

3、摄影作品投稿

4、作品投稿

5、文学作品投稿网站

6、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