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学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读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地理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读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

近十数年,文学地理研究蔚然成风,然而这样的研究能否成“学”,过去曾经有争议.主要原因不是研究积累不够,相反,在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方面,成果越来越丰厚,影响越来越大.问题主要是理论建设的滞后,也就是说,正在做文学地理的同仁对学科的定位、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学理思考还不足,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基本建成.6年前,曾大兴教授的《文学地理学研究》问世.在该书自序中,作者称:“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完成对文学地理学这个学科的‘通盘的梳理’.”他又谨慎地指出,本学科学术体系的建成“也许不是在两三年之内”[-】.自那以后,学科理论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文学地理学》年刊第一栏“文学地理学理论建设”刊发的论文越来越多,国内其他学术刊物的同类论文也时有所见,但在这方面做出全面谋划、完整思考、系统论述的则一直没有出现.然而,随着曾大兴教授《文学地理学概论》一书的出版,则完全可以说:文学地理学学科已初步建成.曾大兴在自序中仍然称文学地理学为“尚在建设之中的学科”①,应该视为作者的自谦.实际上, 《文学地理学概论》必将作为文学地理学学科的标志性成果,而成为学术史上无法绕过的重要著作.

2014年,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上,我曾戏拟“学科理论建构六君子”(后又改为“七子”)之名称赞金克木、袁行霈、杨义、曾大兴、陶礼天、邹建军、梅新林等学者在文学地理学理论建设上的重要贡献.其中,新世纪以来,从学术规划层面对文学地理学作出重要贡献,产生广泛影响的学者先得推杨义和梅新林.杨义先提出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观点,出版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接着又以《文学地理学的本质、内涵和方法》-文对文学地理学作了全面、深刻的学理思考,其中有谓: “地理是文学的土壤,文学的生命依托,文学地理学就是寻找文学的土壤和生命的依托,使文学连通‘地气’,唯此才能使文学研究对象返回本位,敞开视境,更新方法,深入本质,,,【z]以此为基础,又出版了《文学地理学会通> -书.在他之外,梅新林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其《导论》部分的理论构想、体系建构等内容,后来分别以《走向理论自觉的文学地理研究》《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之题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是,杨、梅二人主要是在文学史框架下,以“文学版图”的完整性为基础,对文学地理学学术规划及其重要性和部分理论问题作了探讨或史实分析,并未从建构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完整体系的角度,对在地理生态下生长和发展的文学作出通盘的理论思考.杨、梅之外,陶礼天1997年出版《北“风”与南“骚”》-书,后来另行发表的长文《试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对学科定位和多个理论问题做出了深细的阐述;邹建军不仅带领博硕弟子以“集团作战”的方式进行文学地理批评,他本人也以《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理论术语》《江山之助——邹建军教授讲文学地理学》等著述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做了纲领式的论述与具体的探讨.然而,杨、梅、陶、邹诸子都同时在多个学术领域探索,未能倾全力于文学地理学,唯有曾大兴教授近年来殚尽全力于文学地理学理论砑究,其所完成的《文学地理学概论》才堪称为对文学地理学做出全面谋划、完整思考、系统论述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文学地理学概论》所建构的学科知识体系,首先来源于作者清晰的学科意识.作者在文学领域内长期的研究和理论思考中,越来越感到文学学科现有的下级结构是残缺不全的,现有的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的三足鼎立格局中,文学理论这一分支居于最上端,是指导文学学科发展的最高形态,而运用文学理论以指导创作的文学批评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分支,处于学科最下端.这两端都没有问题.问题是:在这两端之间,支撑文学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大量资源的仅有文学史这一个分支.而文学史是建立在文学的时间维度上的学科,从逻辑上看,文学史之外,还应有与它并列的、建立于文学的空间维度的文学地理学学科.文学史和文学地理学并峙,才能对文学理论形成更加完备的支撑.同样,有这两个分支学科居于中间,文学批评所依据的资源才更加充分和完备.这就是曾大兴的观点.根据文学地理学在文学学科中的地位,这个学科就应参照文学史的成熟知识体系,再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建构.这是《文学地理学概论》一书知识体系的逻辑来由之一.

更重要的是, 《文学地理学概论》建构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体系是受明确的问题驱动而形成的.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在地理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文学,它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来会有一系列问题,如:第一,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文学的?通过什么途径影响文学?第二,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表现何在?其所产生的结果是什么?第三,文学又是如何影响地理环境的?第四,地理环境与文学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向的是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者、文学景观、文学区等.于是,围绕这几大问题,聚焦于文学家、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者、文学景观、文学区这几个要点,就有了一个完整而逻辑自洽的学科知识体系.全书从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对作家、作品、世界、读者等文学四要素做了全新的阐释,第一章实即全书的绪论,第二至第七章可看作是文学地理学本体部分,第八章专论文学地理学方法,第九章论文学地理学批评,附录文学地理学学术史,这就构成一个相当完备的文学地理学知识体系.就文学地理学本体而言,第二章即总论兼世界论,第三章是文学地理学的作家论,第四章是文学地理学的作品论,第五章为文学地理学的读者接受论,第六、七两章为文学地理学特有的文学景观、文学区论,后两章实际也与文学四要素紧密相关.从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问题来说,第二章主要论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这是文学与地理环境这一对关系中更根本的一面,第三到第七章除了继续回应这一视角,还关涉到文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六章的内容则更多落实到文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见,由于作者问题意识突出,故全书各章逻辑紧密,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以下各节分别对本书本体部分各项内容做一评述.

文学史的作家研究,是出于“知人论世”的目的,主要关注的是与时代环境相参照的作家成长过程(学习经历)、仕宦经历、行迹游踪.研究路径上,往往注重从交游的角度考述作家与时代的关系.最常见的作家研究成果,多为年谱和评传的形态.后者的主体部分以作家人生划分为若干阶段,以此为单元对作家进行归纳.这种研究隐含有作家地理的研究,但是传统研究尚未将作家地理的信息加以突出.近十数年来,文学地理意识崛兴,于是,仿年谱而编地理谱,就陆续出现.如2011年曾大兴教授指导的硕士生邓景年学位论文《杜诗地理》实即在杜诗年谱的基础上完成的地理谱论文.更有意思的是罗凤珠先生以孔凡礼《苏轼年谱》详实数据为基础研制“苏轼文史地理资讯系统”,即是将苏轼一生足迹中的时间、地点两方面的信息全部提取出来,并借信息技术手段加以组织和呈现,形成了一个融年谱、地理谱为一的时空研究工具.近似而更为弘阔的还有王兆鹏“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已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所取得的成果正通过搜韵网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名加以发布.达样的研究,无疑是对文学史视野下的作家研究的重大超越.

曾大兴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开启了文学地理学意义上的作家研究,经多年的沉淀、提升, 《文学地理学概论》第三章在辨析了籍贯、祖籍、郡望等概念后,提出了以下研究路径:以籍贯即作家的出生成长地的考辨为基础,将作家群体的籍贯数据加以统计、归纳、分析,形成“文学家的静态分布图”,深度加工,再描述分布格局与规律.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考察作家流寓迁徙之地及其分布,将游学、应试、游宦、游幕、游赏、流贬、隐居、移民等八种形式称为长时段的流寓迁徙,而将雅集、沙龙等两种形式称为短时段的流动,这些不同形式的空间流动,构成“文学家的动态分布图”.为了更深刻地阐释地理对文学的影响,曾大兴还对静态分布与动态分布的意义做了细致探讨,认为前者反映的是本籍文化对作家的影响,后者反映的是客籍文化对作家的影响,两者都是作家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但本籍(故乡)地理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要远远深于流寓、迁徙地的影响.

与文学史视野下的常规作家研究相比,文学地理学的作家研究紧扣地理环境与作家的关系,从地理环境对作家的影响这一视角,着力展示作家的地理视野、地理经验及其在其整个人生中的意义,曾大兴所构建的作家研究模式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较清晰的理论性,又有开阔的视野,还注重了实际操作性,其中的统计部分还提供了操作指南.

当然, 《文学地理学概论》第三章只是文学地理学作家研究的一种路径,属于宏观的作家群体研究,地理分布的考察是这种路径的主要方式,曾著在这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思路与方案.而微观的作家个人研究,此书虽有涉及,但尚不专门.在我看来,作家个人研究应以编制地理谱为基础.即首先描绘作家详实的地理足迹,形成具有地图呈现作用的地理数据.接下来沿用传统的文献细读方法,充分提取作家地理感知的文本资料,分析其地理经验、地理视野与其情感心理、精神气质、人格、信仰的关系,再考察其生命情调、人生实践在地理上给一个地方烙下的印迹.在这方面,研究者若能消化、吸收曾著第二章和其他各章的已有观点,也能构拟出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性的研究路径.

文学地理学的作家研究需要说明这样一些基本道理:一个作家的成长受到多方面基因的规约,而其生长之地,乃是地理基因孕育之地,因此他的生命气息中总透着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的种种印迹.而另一方面,当作家成名之后,他的影响力也总是要表现在人文地理上,因为任何一个伟大作家都是他家乡人心中的一座“高峰”,他的故宅总是当地的一个重要文化景观,同样,他的熠耀光芒也总是点亮着他所到的一切地方,只要看看李白、杜甫、苏轼一生经历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许多与当地有关的故事在流传,他们在各地所写的作品都成为当地的精神遗产,就可明白这一道理.还有一点,一个知名度和整体成就一般的作家,也可能因对某个地理景观感受得深,写出了好作品(如张继之于苏州寒山寺、王勃之于滕王阁乃至整个江西),可能成为某个地方的文化塑造者,他的名字也因此与该地方深深地连接在一起,成为不朽的文化符号.

文学作品即文学文本的研究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点,早己形成了包括主题、意蕴到题材、形象、结构、体裁、手法、语言等分解项的成熟研究套路.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作品,也不能脱离这些方向,但是却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着手处.《文学地理学概论》第四章将此项研究落实为地理空间的探究上,说:“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应把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作为重点.”(137)

由于“地理空间”是一个认识颇有分歧的概念,为此,曾大兴首先将地域、区域、地方、空间这几个概念作了区分,并引用周尚意、孔翔等编著的《文化地理学》中对“地方”属性的概括:“一个地方,不仅有确切的地理坐标,更有该地具体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认为这就是文学地理学要研究的地理空间.从理论定位上,曾犬兴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是存在于作品中的由情感、思想、景观(或称地景)、实物、人物、事件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具体可感的审美空间.”(137)在这个定位中,包含着几个层次,一是外在于作品的客观世界(也即外在的地理空间),二是作品所建构起来的一个可供审美探究的世界(也即审美空间),三是作品中人、事、物所处的地理空间(也即作品审美意蕴所赖于发生的地理空间).在这三个层次中,传统的作品解读聚焦于第二个层次,顺便要涉及前两个层次的关系.而文学地理学则聚焦于第三个层次,又必须涉及前两个层次.仔细看来,传统的作品解读看似自足、完满,但由于缺少地理空间这个层次的关注,审美空间的探究往往容易显得空泛或抽象.在文学地理学的视野下,引入地理空间的层次,审美空间便有了可承载的可感空间.

为了将文学作品中地理空间的探究落到实处,曾大兴将地理空间在作品中的构成要素区分为两个系列,一是隐性要素,包括情感和思想;二是显性要素,包括景观(地景)、实物、人物、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要素多是传统的作品解读一直关注的,因而如何从中发掘地理空间的信息,这是《文学地理学概论》的难题,也是它富有新意、特别精彩之处.

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情感、思想也在其中.《文学地理学概论》就从地域差异的角度来审视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具体论证了因不同的地域而出现的情感、思想的差异,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情感表达方式的地域差异,举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两组作品为例做了生动的解析,观点和分析令人信服.思想内涵的地域差异,则对比分析了李白《长干行》和杜甫《新婚别》的主人公形象及其爱情婚姻观,前者“婚姻是比较自主的、比较平等的,她的思想较少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她的行动也是比较自由的”“没有什么外在的律条制约她,她也没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后者的婚姻是“人生依附观念的主导”“没有什么自主性,她也没有体验到婚后的幸福.她那样通情达理深明大义,是因为封建礼教规定她必须这样做”(150).这种分析尽管还不够全面,但就此角度而言,不能不说是富有见地,因而也是有说服力的.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曾大兴又从两篇作品的主人公所处地理空间,以及作者成长的地理空间两个方面做了原因的探究.以上分析,方法是传统的,都从形象入手分析情感、思想,所不同的是:分析者从审美探究开始,而进入到作品的地理空间,又由作品的地理空间而及作家的成长空间,这样就将作品、作家、世界这三端,以及上述三个层次的空间都收入其中.可见,文学地理学的文本研究实比传统路径有着更高的综合性.

作品中直接可见的景观总是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相联系.实物则有流行实物和地方实物之别,后者反映地方昀特征.人物、事件也既有普遍性,又往往有地域性,都能从中探测到地理空间的信息.因此,可像上例一样从审美形象的品评出发,进而分析其地理空间.

曾大兴很清楚,文学地理学的作品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地理空间要素的解读上,因为所有的空间要素都“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相应的结构方式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地理空间”(172),因此分析作品的地理空间还必须关注语言与结构.关于语言,作者借用了语言地理的知识,讨论了方言和共同语.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即用方言写作并非是文学写作的通例,因为方言作品的受众太有限,换言之,作家一般使用共同语而非方言来写作,作品的地域性就不是靠语言,而是靠前述的有关地理空间要素.这一观点无疑是重要的.不过,可以稍作补充的是:作家所用的“富有个性的语言”也可以带上一定的地域性,这是因为作家在使用共同语之时,往往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上一定的方言因素,有的即使在字音、词汇、句法等方面都是共同语,也可在语气、语调和某些词语色彩上流露出一定的地域性,如老舍的作品有很浓的北京味,沈从文的作品是湘西味,在语言上是有一定表现的.

作品的地理空间总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来表现,曾大兴归纳出四种基本的对空结构模式,并以唐诗为例命名和分析,分别称之为:第一,寒江独钓型,为单一的时间、空间形态.第二,重九登高型,为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形态.第三,西窗剪烛型,为两个空间,多个时间的形态.第四,人面桃花型,为一个空间、两个时间的形态.这样饶有兴味的分析,对我们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确实很有帮助.

《文学地理学概论》第五章论文学扩散与接受,第六章论文学景观,第七章论文学区,都各有非常精彩之处,限于篇幅,以下只简略地予以评述.

文学传播与接受是近20年来我国学术界新兴的研究领域,把它纳入到文学地理学的范围里,对它作出理论探讨,这是《文学地理学概论》的首创,也是其重要贡献.作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突出了文学接受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重要意义,又从文学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视角,认为文学可对地理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影响只能通过文学接受者作为中介来实现.以这种观点为纲领,作者论述了文学源地及其价值,文学的空间扩散的两种类型、三种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文学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学接受的地域差异做了理论概括.这些阐述紧扣文学扩散与接受中所发生的文学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将传播学、接受学的视野,地理学的思想,文学的特性三者整合、融通、消化和提升,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品格,还有文化干预的情怀.以上研究的重点在文学的横向传播与扩散,这与文学史主要关注文学的纵向传承,有明显的区别,又因其鲜明的关注现实、干预现实文化的立场,显示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特色.

文学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的独特内容,它指的是与文学紧密相关、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具有形象性和可观赏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曾大兴做了多年的文学景观研究,在这方面有许多研究心得,所以, 《文学地理学概论》写文学景观的第六章写得很轻松,也特别有意思.作者认为“文学景观是地理环境与文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文学的另一种呈现”,即“是一种地理呈现,它是刻写在大地上的文学”.而“以往的文学研究并不涉及文学景观”(229),文学地理学却把文学景观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这就显出了这一新兴学科与文学史及其他相关的文学学科的差别.在这一章,作者首先介绍了一般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景观概念,从文学地理学的立场上强调了景观的形象性和可观赏性的特征,然后重点区分了虚拟性文学景观和实体文学景观这两种类型,指出两类文学景观之间的转换.这里的关键是:自然景观不能重建,而人文景观却可以重建.实体性文学景观是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而虚拟性文学景观一般仅是文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文学地理学的景观研究必须突出文学立炀、着眼于文学特性,曾大兴引用了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把景观当作“可解读的‘文本’,,【一]的观点,举了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三篇描写岳阳楼的名篇为例,论述了同一个岳阳楼被赋予的不同人生情感、人生抱负,于是得出结论说:“文学景观的意义是由不同的作家和读者在不同的时间所赋予、所累积的,因而也是难以穷尽的.”( 241)关于文学景观的多重价值,则论述了“在景观的多重价值中,文学的价值无疑是最高的价值”的观点,举了大量实例,说明了景观的形象性有赖于文学描写,甚至认为:“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效应、广告效应,超过了世界上任何职业的广告人所做的任何广告.”(252)

文学史需要按文学发展的时段划分单元,形成一定的时期、阶段.文学地理学则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有关文学要素、所呈现的文学特征的差异做出相应的切割与划分,形成一定的空间单位,这就是文学区.文化区有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感觉文化区三类,曾大兴比较分析了三种文化区的特点,主张采取形式文化区的思路,根据地理依据、历史依据、文学依据来划分文学区,以充分体现文学区的地域差异性和历史延续性,显示文学区的中心地带和相对棋糊、有一定历史变迁的边界.在此基础上, 《文学地理学概论》第七章把中国境内的主要形式文学区划分为11个:东北文学区、秦陇文学区、三晋文学区、中原文学区、燕赵文学区、齐鲁文学区、巴蜀文学区、荆楚文学区、吴越文学区、闽台文学区、岭南文学区.分别对这11个文学区的特征及其各大文学要素作了描述,实际上形成了《中国文学地理区划》的纲要.作者关于文学区的区划思路,是有鉴于20世纪80年代编纂出版的各种区域性文学史的共同问题,即只是将传统的中国文学史按省、区、市进行切割、细化,并因而难免把一种或多种异质的文学特征、文学要素硬性地拼凑在一起.经过审慎、周密的研究,曾大兴按以下四大要素对中国文学区做了描述,即:一是文学所赖以生成的地理环境,二是文学家,三是文学作品及其构成元素,四是文学外部景观.显然, 《文学地理学概论》提出的文学区的思路是逻辑自治的,据此加以扩展、细化,将文学地理学思想落到实处的按文学区来分卷编纂的大型《中国文学地理》,就必将大大超越现有各种区域文学史,成为文学地理学的支撑性成果.

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而地理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历来与物理学、几何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诸多的工程技术学科紧密联系,还与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有亲缘关系,而其与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携手,也在人文地理学崛兴之后成为事实,现在的文化地理学,几乎无所不包.作为文学与地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文学地理学对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于《文学地理学概论》这样的具有总纲性质的著作,这种要求就尤其高了.阅读此书,我们欣喜地看到,作者曾大兴视野开阔,知识底蕴丰厚.其地理学知识修养已大大领先于大多数文学研究者,在环境地理、气候学、物候学、景观学、历史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等地理学知识领域都有了解,有的还有精细研究.此外,在哲学(如第九章和附录部分对于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的论述)、思想史(如第四章第146-151页对中国古代思想构成的分析)、语言地理与文学语言学(第四章第172-177页)、人类学及其人种学分支(第二章第53页、第四章第162-170页)、移民史(第三章第120-123页)、传播学与接受美学(第五章)等诸多领域都有专门知识和深刻见地.可以说,《文学地理学概论》是作者毕生知识储备的一次整合、消化和提升,其理论的完整和圆熟,是一般研究者所难以达到的.

《文学地理学概论》不仅体系完备、逻辑严密,而且非常“接地气”,既能直接关注现实社会,其中文学源地及其扩散的内容、文学景观的内容,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可以提供有学术智慧的指导,同时又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和各有关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这里特别谈谈对相关砑究的指导性,本书前七章既为文学地理学各领域的研究以理论指引,又有很多相关的研究示范,有的提供了富有实践性的意见(如第六章关于文学景观的识别标准),有的还在操作细节上有指导(如第三章有关统计口径的部分),很少有概论性的理论著作能具有这种亲和力.不仅如此,本书第八、九两章还从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两项实践性问题分别写了专章.作者结合实例,具体介绍了六种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路、操作原则,这六种方法分别是:系地法、现地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区域分异法、区域比较法、地理意象研究法.关于文学地理学批评,曾大兴比较它与生态批评、环境批评的异同,认为: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视野大于生态批评和环境批评,又与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作了区别,因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所指的空间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空间,批评实践中除了分析文本的空间形式,还要顾及文本所产生和传播的地理环境.接下来对地理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作了详尽的说明,提出了五项原则,分别是:一是以文本分析为重点,二是以人为主体,三是时空并重,四是有限还原,五是环境干预.四个步骤,即:一是从文本出发,二是考察文本产生的地理环境,三是考察作家的个人因素,四是考察文本的传播效果.可以相信,如此有高度而又有切实指导性的著书风格,必将使此书成为一部畅销书.

地理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地理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经济地理学期刊

热门地理学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