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相关论文范本 和舞蹈赏析教学中的汉唐舞蹈以舞蹈《相和歌》为例方面论文例文

本文是一篇关于舞蹈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舞蹈赏析教学中的汉唐舞蹈以舞蹈《相和歌》为例

李 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541001)

摘 要: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民族历史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汉朝和唐朝时期政治影响与文化熏陶相对统一和谐,两个朝代的功绩和荣耀举世瞩目,便誉为汉唐盛世,虽然政治道路不同,但在艺术、文学、史学、科技等方面百花齐放的包容之态却不谋而合,灼灼其华的舞韵便是万花丛中的牡丹,雍容华贵,仪态万千.

关键词:舞蹈赏析;汉唐舞蹈

【课题:2015年度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校级专项课题《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外舞蹈活动师资培训与再教育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JXA201606);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高师“四位一体”舞蹈教学模式研究》(2016JGA141)】

中国文化,根深意长.

“西域迤逦,乐舞非凡”在东方舞蹈文化中,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可谓渊博、璀璨,其中数汉唐歌舞发展最为鼎盛,汉代泱泱文化促使“百戏”出现和成长,“以舞相属”便产生于汉宫之中,而唐代歌舞却在与边疆宗教文化沟通中,互相影响而来.在太平盛世的拥照下,歌舞声声,不仅彰显君王政业卓越,而且也是娱乐交际中人们表示礼节、身份和自身才华的综合体现标准之一,能歌善舞之顶者在这两个时代中都拥有较多的优先权和令人仰慕的地位,如汉成帝宠妃赵飞燕《掌上舞》,唐玄宗爱妃杨玉环《霓裳羽衣舞》和公孙大娘舞《剑器》等.

一、北舞巨才,汉唐鼻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孙颖先生为汉唐舞的开拓、建立、发展、补充和创新都贡献了毕生精力和心血,孙颖先生用二十年作为基础理论的奠基研究,从2000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汉唐古典舞专业学生,通过理论研究、剧目创作实践,提出了民族汉唐舞蹈一元化,坚持中国舞蹈本体性,复苏民族舞蹈的存在意识说.

二、娓娓而来,向天之歌

《相和歌》是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汉唐舞创始人孙颖先生的作品,该作品边踏边歌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憧憬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幅无拘无束、幸福生活的妙龄女子休闲自得的流动画卷,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击鼓,令人心美神醉.相和歌最早现于汉代,它是市井街头民歌传唱的前提下包含了秦楚之声而形成的汉族音乐形式,俗称徒歌,以歌者击鼓与配乐相衬而得名,主要出现在官商饮宴、娱乐调情的场合表演,偶尔也用于宫廷、祭祀和民俗风情活动等.

鼓声阵阵,丝竹陪衬;捧鼓而出,仪态翩翩.北国冬日漫长而寒冷,春日姗姗而至,几十位牡丹镶花的罗裙少女接春迎春,几声鼓点与琴瑟点缀之后,左右两侧少女手捧圆鼓放于腰部外侧,仰胸推肩,大步踱出,伴着温和的灯光,立刻蔓延出一种温婉的气韵,编导以古代汉唐时期的汉代乐舞为主要表现载体,女子下肢的主题动作为跑步,步伐远而轻,强化了外在的喜笑颜开的感觉,为了丰富女子动作,编导加入了肩、胸前后摆动的动态,突出了动作和身体的曲线和美感,轻快的步伐,羞涩的笑容,摇曳的髋部,颤动的双膝,以向上的高姿态和舞乐礼仪营造出喜悦祥和的画面.

三、作品分析

(一)舞蹈语汇

在整个作品的中经过眼、肩、胸、袖、腰、胯、腿、脚通过线和圆来呈现女子轻、巧、灵、回、旋、拧的细腻情感和喜悦情景,舞蹈中手臂多为曲线状,并带有定性,或一手胸前一手旁,或双臂平抬至耳两侧,曲小臂,手掌立,给人营造典雅多礼之美,顾盼折转在舞蹈中常常出现,如双臂前后伸直,侧脸相望,美不胜收,腿和脚则在鼓上的跳跃、击打、旁敲展现女子高超技艺和轻盈体态,舞蹈完整性的体现中国和谐和美之蕴,舞者步伐和身躯的圆润、鼓造型的圆、舞蹈队形编排上的大圆之象,无处不在中国“和”文化的境界中回旋.

《相和歌》中短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交错,缓急不迫”的作用,袖子或搭或飘在空中摆动,手臂多垂腕,肘部做提沉,低眉、掩颚、垂颈、低头展现羞涩,跨脚、跑步、上鼓、立踝体现技艺和心情,脚下旁中点位,旁大吸腿位和结束的扣端腿,使得身体呈现多倒中心舞姿,如斜塔式,通过仰胸和肩部前后摆、回旋拧腰和鼓上点形而形成的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雕塑形态,上肢多为长虹式,追风式,并翅式,尽显女子妩媚婀娜,弹膝、移胯的体态使重心上扬,加之手臂多种挥袖和流动性极强步伐的特定舞姿,使得整个躯干有“伏地”之感,舞蹈呈现了空间的高与低,动作的大与小,情感的浓与淡,对比的视觉反差,让人对新的古典学派汉唐舞,感受赏而幸之.

(二)舞蹈动律

作品在表现中手臂与腰、腰部与腿、腿和脚、脚与鼓经腰带动,气在当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相和歌》中的群伎在表演动作中贯穿了八大古典基本元素,尤其在臂部的运用更为精彩,提、拉、抻、拔、搭、扛、遮等动作要求气留心中,这个韵包括了气对动作的控制,呼吸对气的把握,思想对动作的意念,内心情感的升华等,在舞蹈表现中体现形神兼备,点线相合,韵劲汇中,动静相宜,从“拧、倾、圆、曲”的流动中体会含蓄与刚健之美.

(三)音乐分析与道具运用

在《相和歌》乐舞中,乐的吟唱既有节奏感又烘托主题,使舞蹈更加具象,呈现了文化的聚合性,唱词为诗,此诗写女子相思之情,惟妙惟肖,是一首婉转优美的情歌,也是文学中表达思念的典范之作,其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便为千古绝句,在发展中融入丝竹奏、舞蹈演和歌诗唱,形成综合的“相和大曲”,从诗歌中,可以品味到娇弱欲滴的情怀和春风送暖的爱意,也体现了当时人民生活富足,爱好广泛,国家政治稳定.

汉代宫廷舞蹈中盘鼓舞应在其中,群伎手捧圆鼓,鼓置地,双脚依次交替踩鼓、击鼓、敲鼓、跳鼓等动作,表演中将鼓排列在地上,舞者在鼓上腾踏,表演各种技艺技巧,由于舞蹈中鼓的运用也局限了舞蹈多元发展,脚不离鼓,鼓不离人,不踩不塌不为乐舞,舞蹈中一人一鼓和一人三鼓的舞艺展现,都突出了舞蹈的个性和当时舞者的韵味,但在舞蹈的展现中鼓与人的结合还可再研究,极致成品,不琢不器.

四、小结

汉代精神“有容乃大,收天下”的博大胸襟和气魄,也是百戏中体现英雄主义的典范,相和歌在汉代结合繁衍,魏晋传播直至东晋被清商乐所取代,本作品是舞剧《铜雀伎》的一个舞蹈段落,看到了汉唐两朝艺术文化的鼎盛形态,君喜民爱的舞美情操,舞剧中也再现了汉代乐舞艺术境况和社会发展史,为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当今艺术挖掘继承奠定基础,传统情怀和自由追求的孙颖先生,随梦而来,伴梦而去,生命可以消逝,但舞蹈精神永在,踏鼓为节,声声入耳,曲臂挥袖,美留人间.

参考文献:

[1]张晓龙.《汉唐舞蹈的美学探索—观“寻根诉祖谱华风”舞蹈专场晚会有感》[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01

[2]孙颖.《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01.

[3]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02.

作者简介:

李涛,讲师,2014级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艺术表演及理论研究.

舞蹈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舞蹈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舞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舞蹈杂志

2、体育舞蹈论文

3、舞蹈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4、舞蹈毕业论文

5、关于舞蹈的论文

6、舞蹈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