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美术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建筑美术的基础内涵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建筑美术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建筑美术的基础内涵

【摘 要】建筑教育因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向而产生不同的基础观.美术基础在建筑教育中的作用既显而易见,又常常被视而不见,有因局限化而被边缘化的倾向.探索建筑美术的基础内涵,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本文就建筑美术的实际效用和内涵尝试做一梳理,提出建筑美术的基础性主要集中于表现技能、审美常识、艺术思维的培养上.

【关键词】建筑教育;建筑美术;基础内涵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从建筑艺术的基本属性看,没有人会否认建筑与艺术的姻缘.优秀的建筑师必需应具备艺术素养,无论是美术的,还是其它艺术类型的.但是,建筑美术作为一种教学传统,它的作用要么被夸大,如古典主义建筑教育;要么被完全质疑,如基于现代新科技、新理念或者身处经济大潮中的功利主义建筑教育,使建筑美术尴尬地以从属的姿态存在.主要原因也许在于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细分内容过于庞大而学时有限,也因基于理工思维下对美术价值的认识不清.美术作为独立的学科,有它自己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清晰的发展方向,但作为辅助于建筑学科的美术,当以更为有效的提取所需,集中培养,具体体现在表现技能、审美常识、艺术思维三个层面,成为建筑师必要的基本素养.

一、表现技能

绘画作为建筑设计中一种常用的表现与表达工具,其平面性的特点使其表现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如对“移步换景”的多维流动空间远不及电脑三维动画的效果更直观,绘画的手段只能够以诸多片断化的平面、表面方式建立起格式塔效应体验,用以呈现部分设计效果.但是,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初期的设计思路往往不能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文本上,更需要便利的视觉化方式来记录,绘画的手段既成为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最直观的沟通方式.模型、电脑绘画缺乏这种便利性,更何况手绘中不断地标记、可生发和可演绎的功能往往被非擅长者忽略.所以,建筑教育中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表现技能,这正是建筑美术最显著、甚至被众多设计教师误解为唯一化的功能.

表现技能主要体现在草图、手绘表达、效果图、图纸、3D动画等方式上.虽然掌握这些技能有多种途径,但建筑艺术基础中的美术基础课程,是最集中、最高效、最系统的教学阵地.对表现技能的掌握,一方面需要练习传统写实性素描的基本技能、了解现代设计创意素描的观念意识,例如理解和掌握结构与造型、透视规律、明暗调子、质感刻画、虚实空间、整体和谐、创意构想等,以及掌握色彩原理、色彩表现等并能达到自由默写以便自如迁移的程度;另一方面需要熟练地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即对所谓绘画类型的实践,如铅笔画、钢笔画、水墨表现、各类色彩表现(如淡彩、彩铅、水彩、水粉、马克笔等)、电脑渲染表现等等.另外,还应有深度地了解艺术表现的范式,如写实、写意、抽象等.最终的表现图虽然常常以规范、整洁、清晰、准确、高度概括为特征,但这是建立在美术基础之上的建筑效果表现方式.设置“表现技法”这样的专门课程,仅是为了强化特定工具特点、学习适用于表达“图式”的技法效果,而并非“与美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以“非美术”而刻意区别,更不应在教学中颠倒次序.

电脑作为信息时代的便捷工具,各种软件使渲染变得更为轻松容易、可复制.但是,能达到“随心所欲”的智能化时代还远未到来,更何况作为工具的软件,其核心的基础仍然是主体对审美的基本认识,这些认识基于最基本的造型能力、审美感知以及视觉思维方式,而美术训练中的观察方法是将以理性见长的学生引导至视觉领域的非常重要的方法.正如著名建筑师鲍赞巴克(ChristiandePortzamparc)颇有感悟地说:“如同呼吸一般自由的独立性绘画草图,为我的建筑设计开辟道路,指明方向.之后,它们再被逐渐转化为建造所用……只有听从我的画家感觉,才可能超越形式主义-功能主义,从而由另一种角度提出并解答形体问题.”现代高科技工具的发展,还无法代作为主体在面对如艺术这样的复杂系统中的能动性.建筑美术的表现功能,也并不仅仅突出地体现在“表现图”上而限定在交流层面,当重视其更深刻的内涵,表现技能的背后是审美水平的高下.

二、审美常识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除了极少数人受到遗传、环境影响等具备天生的审美敏感能力之外,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需要细慢打磨、文化积淀.建筑教育中的审美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是需要反复实践、验证的多重塑造.一方面在具体设计当中教师应以开放多元的视野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另一方面,要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审美规则教育,除了基于功能考虑的设计课之外,建筑美术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领地.因为审美教育不只需要通过艺术欣赏、理性认知、观察发现,更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正所谓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言的“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不同于手中之竹”,只有熟练呈现于“手中之竹”才能真正地掌握审美基本规则.

审美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极有限时间的基础教学来说,应更注重提炼最基本的审美常识、审美规则的教育.具体的说,建筑审美教育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培养和激发学生认识美、发现美、体验美的意识.设计课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先在的审美需求以作动力,而不是仅强调功能价值需要的逆反.鼓励学生通过必修课、选修课中的建筑理论、艺术史等间接了解、关注建筑美学的意义和常识;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艺术展览、作品欣赏、跨界借鉴等方式来开阔视野;最直接有效的是接受系统的建筑美术实训,通过作品临摹来研究美的呈现技巧;通过写生来观察、发现、提取、组织,构成美的形式;通过默写来记忆、应用美的基本规则;通过创意造型训练来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而消化、体验审美的一般规则.

其次,要掌握最基本的审美规则.审美虽然涵义广泛、深远,但仍有基本规律可循.例如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构成与空间、节奏与韵律、整体与局部、虚实与主次、质感与量感等等.这些规则不只是古典主义的审美标准,更是艺术通用的法则,虽然不能穷尽建筑作为实体空间中的特有艺术法则,但已包涵了绝大部分.相对于文字、模型、电脑制作,绘画作为最简便易行、灵活快速的练习手段,通过反复的纠错、调整、构想,使这些审美规则得以实际感受、运用,内化为建筑师的基本素养.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古典的审美标准只是一种经典的倾向,并不具有唯一性,审美也当随时代变化.现代主义建筑广泛吸收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新观念、新特征,跨领域借鉴、综合,使用新材料、探索新语言.一度盛行以“方盒子”为特征的“机器美学”,体现工业化的时代特点;或者以追求“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宣扬美的客观性”,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技术美学”,对视觉传统发起挑战,使美的形式前所未有的改变.如现代建筑派的代表人物格罗皮乌斯说:“现代建筑师一定能创造出自己的美学章法,通过精确的不含糊的形式清新的对比,各种部件之间的秩序、形体和色彩的匀称与统一来创造自己的美学章法.”[1]120但这当中的“对比、秩序、形体和色彩匀称与统一”等仍是对美的最基本规则的自觉遵守.

因此,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认识这些历史发展、文化现象,引导学生走进经过历史沉淀和时间检验了的审美视野当中.培养全面的审美观,既有人拥抱传统审美,又有人志在突破,这样才符合全面教育概念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在具体的教学方案中,让学生练习和掌握传统艺术所具有的一般的审美规律、表现规律,同时鼓励创新,广泛接纳和思考现代艺术,而不是囿于教师自身能力的封闭或者限制.

三、艺术思维

“建筑思维”既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又需要以创作为目标的艺术思维,几乎要调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所有的思维方式.建筑设计离不开一系列的调研、分析、综合、组织建造,要考虑基地、空间、功能及可能性等抽象的逻辑性,还要考虑经济、技术等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但凡优秀的、有灵性的建筑师都会更多考虑文化诉求、艺术造型等,需要多种思维的协作,而这恰恰是艺术思维的特质.因此,艺术思维或者艺术素养是优秀建筑师必备的素质.艺术思维普遍存在于整个艺术领域,因各门类使用具体艺术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建筑设计属于视觉范畴,所以其相对应的艺术思维当更多潜藏在视觉艺术中.从形象入手的视觉思维、创意思维、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中典型的思维方式.

(一)视觉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初级阶段,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主要内容的思维形式,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虽然视觉形象客观地存在于所有人面前,但对视觉形象的集中关注、提取、概括、表现,是视觉艺术创作的典型特征.视觉艺术创作就是把自然形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也是从自发意识到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这整个过程是以视觉感知为前提的,因此它具有视觉思维的特点.

建筑形态是由点、线、面、体等最基本的构件组成,抽象性是建筑的最基本特征.不同流派的建筑设计思想体现不同的偏爱,但在思维旨趣和思维动作上并无本质差别.设计过程思维深入的外在表现就是形式精炼、纯粹、内涵显现更加清晰.“就建筑本身来说,则是从人工形象中照鉴出大自然的逻辑和情趣.”[1]127就是说,抽象几何体构成的建筑中所蕴含的美的规则与原始大自然深层的秩序、节奏、和谐等感受是一致的.

建筑美术中的素描、色彩等绘画课程,其造型过程首先是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感知进行的.对所有可视的形象以最基本的视觉元素诸如形态、色彩、空间、质感等,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才能达到具体认知、提炼和应用,以点、线、面、体、结构、透视等形式语言,按照美的规则进行组合、构成完整的画面,创造有趣味、有风格的艺术作品为目标,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对视觉思维的训练,离不开集中且持续的技能实践,任何抽象的头脑风暴都无法与此相比.虽然绘画的过程以平面性为特点,但其思维是象征的、表现的、视觉的,其虚拟空间的构成是在充分的视觉想象中完成的,为三维的空间感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对于以逻辑理性思维见长的,以建筑设计为方向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对以直观感知为主的视觉思维的理解和掌握有些难度,但又有充分的必要性.

(二)创意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包括了思维中的幻想成分和非智力因素中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开拓和创新,是能动的思维形式.[2]8设计师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材料加以综合运用,以新颖性、非常规性、持久性、问题的含糊性特点来求解.建筑师应以理想化的目标大胆发挥艺术创造性的主动性,去实践自己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更快摆脱如彼得布查恩所讲的那种谨小慎微的被动状况:“不是在传统与现代的潜力之间努力权衡,而是继续设计仅由经济、规范、构件和结构条款得出的建筑物.”背叛了艺术,背叛了自我的建筑师,谈不上有主体意识,处于这样的被动状况中,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城市和建筑的秩序.[1]192

想象力是人固有的思维特征,只有强弱维度差别.但在艺术创作中,想象力是被集中展现、不断被激发的.联想、发散与集中、直觉化等成为艺术创造思维的特点.在建筑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建筑美术的重要职能之一,正如阿恩海姆所言:“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便变得十分明显了.对知觉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培育是由艺术创作家提供的.艺术家了解形式的多样性变化,以及创造这些多样性形式的技巧,他们具有培养想象力的手段.他们习惯于将复杂的东西视觉化,他们喜欢以视觉形象来构想现象和问题.”[3]398

艺术创作就是不断开拓可以想象的、可能存在的空间.绘画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思维过程中可记录、标示、生成更多具体或抽象的视觉信息,现代人脑科学研究表明,“视觉处理不仅仅只是协助我们认识世界,它主导我们认识世界”[4].良好的设计是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集聚,而艺术思维往往是打破常规、灵思骤现的潜在能力.美术课程中的设计素描,是能全面、系统培养艺术创意思维的极好的方式.

(三)灵感思维

几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中,都会迸发“灵感”,灵感的出现能够打破人们的常规思路而产生特殊的效果.对灵感的获得,表面上是偶发事件,但要解决专业性问题,往往需要长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建筑创作要解决的问题不像科学中那样有唯一的答案,每一次创作可称之为全新的创造.此过程中若有灵感出现,可使人进入一种精神高度兴奋、思维异常活跃的设计状态之中,对于解决问题,可谓神来之笔.[1]191-205柯布西耶也有同感:“别人都知道我是个建筑师,没有人认为我也是个画家,而我却是透过绘画来获得建筑的灵感.我想,作为一个建筑师,如果我的作品能带来任何意义的话,这一切必须归功于我的幕后功臣-绘画.”

在艺术创作领域,灵感伴随着顿悟,常常光顾于艺术家的脑海中.是因为这是他们惯用的思维方式.悟性是人的一种直觉理解、微妙判断的思维能力.我们承认,灵感或者顿悟是短暂的,不可靠的,但灵感并不只是瞬间的思维火花,更是一种灵性的感知能力.有“灵性”的作品和“如实模仿”的作品之间有着艺术审美上的高下差别.这种灵性需要长期的艺术滋养和熏陶.艺术的学习需要较强的领悟能力,但也需要通过大量实践的、技能的磨练,单靠理性分析、勤奋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建筑美术教育就是能够培养这种感觉(悟性),一种非理性的、灵性的感觉,从而养成灵感思维的习惯.

结语

建筑美术作为建筑教育中的基础课程,需要更多的研究、理解,但并不仅限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层面,需要更多实践课时的支持.其审美能力形成所需的长期性也并不能在短暂的训练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据观察,在一些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有过一点美术教育的建筑学学生具有比别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更为突出的优势,说明这种微弱的熏陶业已起到了作用.因此,在建筑教育中,尤其是对于我国应试教育压力下中学美育已然缺失、如今又以理工科为背景的建筑学专业学习中的本科阶段学生而言,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沐小虎.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2]丁同成,张本煦,丁艺.形象思维基础[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4.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藤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4](美)约翰梅迪纳.让大脑自由[M].杨光,冯立岩,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建筑美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建筑美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建筑美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

2、建筑论文范文

3、建筑赏析论文

4、少儿美术期刊

5、建筑模型论文

6、关于美术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