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跟动物园能拯救吗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动物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动物园能拯救吗

王志成 编译

物种灭绝在劫难逃吗?人工饲养能够拯救野生动物逃脱灭绝的命运吗?人们呼吁将利用动物园作为解决物种灭绝的方案,引进捕获并饲养野生动物的项目来拯救全世界的濒危物种.人们真能力挽狂澜吗?让我们听听专家们的高见吧.

拯救的成功范例

当今有11%的鸟类、18%的哺乳动物、5%的鱼类和8%的陆生植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中有世界上大部分的灵长目动物、几乎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大象和犀牛等等.总的说来,这是一个地球上物种大难临头的可怕故事.

首先我们要致力于保护并恢复野生生物栖息地,保存尽可能多的野生生物栖息地就会使我们有机会保护成千上万的生活在内的动植物种群.

但是当某一物种濒临灭绝以致没有栖息地的保护来拯救它时,就到了该严肃地考虑将其捕获进行动物园人工圈养的时候了.

十几年前,将野生动物捕获圈养的想法相当普遍,几乎是在为现代动物园的存在提供新理由而大唱圣歌.今天,当将野生动物抓来关在生态环境保护区里饲养的做法已经变得司空见惯的时候,对这样做的真实效果做个实际检查就有必要了.“在上世纪80~90年代时,动物园认为他们要圈养大群的濒危野生动物,然后将它们放回野外.”伦敦动物学会欧洲老虎饲养项目的负责人克里丝蒂娜·罗丽亚说.“但是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起码既不会是大规模的也不会是长期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许多动物,特别是大型的掠食性动物,没有剩下足够的野外栖息地.

尽管有困难,以捕捉圈养方法来拯救濒危物种的名单仍在不断拉长.广泛引用的是拯救加利福尼亚的成功故事,当时该物种在全世界只剩下17只了.人们不得不将其捕获关在笼子里繁衍生息,待它们繁殖得足够多了再将其放归大自然.尽管的自然掠食对象北美野牛已经绝种了,人们不得不在喂养站放上肉以维持其生存,的现状还算良好.批评家对这种人造的“野生环境”感到悍然之时,其他人把这看作是地球的自然环境中食物链断裂所必然发生的结果.为了让这种雄壮的大鸟重新在蓝天翱翔,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值得的.“这种人工饲养濒危物种的做法是不可避免的,”英国培根顿动物园的主任西蒙说,“在将更多的物种从灭绝的边缘营救回来的时候,这种事情将变得更加普遍.”

以动物园这种饲养野生动物的成功范例还有原产于巴厘岛的八哥,由于森林的破坏和宠物买卖的兴盛,这种鸟在野生环境中几乎已经灭绝了,但在全世界的动物园和饲养场里却欣欣向荣.塔玛林金狮在最近几年内又被引进到其原产地巴西沿海森林之中.已经正式宣布灭绝的阿拉伯羚羊,由于发现有人工饲养的又使其恢复了生命.毛里求斯粉鸽由于在毛里求斯和泽西动物园人工饲养使其逃脱了灭绝的厄运,现在在其原产地的森林中生活得很好.在中国东北,科学家利用人工饲养增加野生白鹤的种群数也获得了成功.

人工饲养不是个好办法

人工训养濒危物种已经成为许多物种恢复项目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濒危物种的警报频频响起之时,靠人工饲养能有希望拯救它们全部或大部分吗?“我们永远不可能造出足够的诺亚方舟来拯救大量的物种.”马克·鲍勃·布劳顿说.“如果拥有必须的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的技术,在过去10~15年内我们就能通过物种恢复项目拯救更多的野生动物.”他认为:但是,仅仅依靠动物园的微薄之力的话,把动物园当作诺亚方舟未必靠得住.

自由出生基金理事会创始人兼主席格拉芙·兰帕德指出:将野生动物捕获并关起来人工饲养不是个好办法.兰帕德说:“有时我想我住在一个制造信仰的土地上.可能不少人会觉得动物园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信仰落实的地方.然而我们都知道,事实上成千上万的物种正面临着灭绝.我认为,制造信仰的人是想要把水搅混.动物园告诉我们说他们正在拯救动物,使得有一天,当我们不再毁坏森林和污染大气的时候,就能把它们放归自然.有一位动物园主任认为这大约需要100年的时间.”

她认为:“无论费多大劲,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能相信100年以后所有的动物饲养场会敞开大门,让里面所有的多得令人吃惊的野生动物恢复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活.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濒危物种,脆弱无助,朝不保夕.而在主要方面,它们是贪得无厌的人类进行开发的无辜牺牲品.据我所知,世界上1万多家动物园,很少有向野生动物伸出援助之手的,至多也就帮助过三五个野生物种吧.动物园世界在20世纪后期所采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形式,贴着‘款待动物’的标签,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地方.诺亚方舟综合症深深嵌入到西方人的心灵之中,控制了他们的行为.好像是要实现前人的预言,有少数野生动物如阿拉伯羚羊、夏威夷大雁、塔玛林金狮等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和高昂的代价终于获得自由,被放归大自然.但至今有些人甚至还在坚持‘动物园就是拯救的饲养场’的教条观点.”

“机动性重复”的被囚精神病

不要以为仅仅打开或关上笼门就希望能够妥善解决野生动物的问题.被囚禁起来的动物与大自然隔离,既不能选择同伴,又不能选择日常的饮食.动物园在努力保持“自然的”环境,然而他们存在的问题恰恰也就在于此.要解决野生动物的问题,必须经过长期而慎重的准备,但是在动物园的几年饲养中如何扩展它们野性的梦想不过是痴人说梦.

一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反复念叨着:“无穷无尽,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头北极熊以一种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的优雅和严谨表演它的固定节目.它每天都表演几万次:沿着笼子边缘向另一端走12步.走到尽头低头转身,接着往回走.每一圈它的落脚点都完全相同,所花的时间总是14秒,丝毫不差.

全球大约有8 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表现怪异:有重复活动的习惯,即机动性重复.试图从中找出答案的动物行为专家们指出,这些行为通常是由失望引起的——食肉动物在笼子里走来走去,似乎要逃走;田鼠向笼顶跳起;猪徒劳地用鼻子拱水泥地面.尽管机动性重复如此反常和难以理解,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一致的看法是,这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踱步的北极熊也许能让自己相信它每天是在荒野中而非沿着栏杆行走数千米.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些习惯会引起镇静物质的分泌,或许这些动物能让自己感到安慰.

服用的动物

在人类的精神病学研究方面,科学家们早就知道人的反常重复行为是某种更令人担心的症状.其病态表现有36种以上的精神疾病症状,诸如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等.这些患者的大脑扫描图经常显示出他们大脑中的行为控制区域出现异常.如今,动物园的研究人员发现动物也有类似情况.他们怀疑一些动物园、饲养场以及实验室中的条件会让动物发疯.如果他们的观点正确,改善被囚禁动物的环境将成为新的当务之急.大约10年前,科学家们在寻找可用于研究人类精神疾病的动物时首次发现了这种迹象.服用的动物像人一样表现出机动性重复.对实验室的动物而言,研究人员教它们摁某种颜色的按钮以获得食物奖赏,或者穿过某个出入口寻找食物:当食物被挪动后,正常的动物很快就学会改变它们的反应,但是服用的动物一直摁同样的按钮或者穿过同一个出入口.

当然,让老鼠服用与把一头熊关起来并观察其行为出现反常大有不同,所以大多数动物行为专家不认可这些发现,坚持认为机动性重复行为对被囚禁的动物无害.但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布·凯莱赫不这样认为.他说:“机动性重复被认为是消除或者缓解失望感的一种办法,但是这无法解释为什么所有的行为都一模一样,为什么改善年老动物的生活环境也无法杜绝某些机动性重复行为.”凯莱赫和牛津大学的乔治·凯思琳一起研究验证的结果是:并没有服用——但是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被囚禁动物,也像有反常重复行为的人一样患有精神疾病.

欧鼹的精神病实验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攻关的研究项目是欧鼹,这种动物素以机动性重复地啃咬笼子的铁条和跳着撞向笼子四周和笼顶而闻名.凯莱赫搭建了一个Y形迷宫,总是在迷宫某个分支位置的末端摆放颇具诱惑力的糖水.欧鼹为了满足食欲,很快学会了选择正确的位置以获取糖水.杯子中没有糖水时试验才真正开始.老地方没有食物奖赏,欧鼹会明智地选择跑向其他任意一个部位,还是会坚持到以前摆放食物的位置觅食,试验结果与服用的老鼠的试验结果类似.

一些欧鼹在食物被移动之后很久仍坚持选择最初摆放糖水的位置.至关重要的是,错误最多的欧鼹在笼子中的机动性重复行为也最严重.研究人员对山雀和鹦鹉进行了类似的试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机动性重复行为最严重的动物最难以改变老习惯.

对人而言,这种固定反应表明大脑中控制行为的系统出现了故障.人会完全按照体内的自动操纵系统行事——例如在走上一条熟悉的道路、演奏熟悉的乐器或者刷牙.对外界信号按照固定模式作出反应可以免去每次都有意识地对信号进行分析:如果一切正常,我们可以做出习惯性反应,也可以选择比较有意识和理智地作出反应:但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孤独症和强迫性神经症的病人,常常无法抑制这类不适宜的习惯.扫描图显示出这些疾病患者大脑中的前脑皮层活动异常.

孤独的马

凯莱赫指出,动物被囚禁在与已经适应的环境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会非常紧张.其结果使动物无法根据本能挖洞和捕食,可能会扰乱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神经传递素用来在行为控制区的神经细胞间传输信号).凯莱赫把大脑中的运动系统比喻成聚乙烯唱片——播放的次数越多;凹槽就越深.他说:“单一持久的紧张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释放多巴胺——会导致凹槽越来越深.”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递素,患有神经分裂症时过于活跃.这或许能够解释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年轻动物在环境改善后能够停止机动性重复行为,但是改善环境对年老的动物没有效果.

机动性重复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形成.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孤独症的惠特尼·休斯顿同意动物的控制系统可能像人的控制系统一样容易受损的看法——即使诱因不同.她指出,孤独症患者既有真正的机动性重复行为,也有“易变的重复行为”,后者与强迫性神经症患者表现的症状更为相似,洗手等重复行为每次不总是完全一样.但是休斯顿发现,只有真正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人在试验中才不会任意选择.

林肯大学兽医学专家丹尼尔·史密斯比较谨慎,他指出并非所有动物的机动性重复行为都是永久的.他发现在马厩中安放镜子模拟群居生活几乎能立刻杜绝马匹的机动性重复行为.他说:“大脑疾病不会一夜间治愈.”由于停止机动性重复行为的速度如此之快,他认为动物重复某一行为肯定有其他原因,或许它们只是对某种一直存在的孤独的信号作出反应.

改善环境胜于提高待遇

凯思琳对并非所有的机动性重复行为都与大脑疾病有关的观点表示赞同.只有那些不可逆转的机动性重复行为才与大脑疾病有关.休斯顿甚至也认为凯莱赫和凯思琳的理论可能适用于某些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动物.他说:“某些机动性重复行为非常僵化.这些动物的确精神失常,毫无疑问受到一种非常原始的智力水准的控制.”他认为,“在动物当前所处的环境与进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极端不符,或者动物成长过程中神经系统比较容易发生变化时,大脑最容易出现类似的精神疾病:”

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有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动物会弄伤自己,并且有健康不佳的迹象.科学家们说有一种简单办法能使类似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改善环境.孤独症患者如果有强烈的信号指导其行为,机动性重复行为就会减少,如果动物拥有更多的自由,能按照本能生活,发生机动性重复行为的几率也将下降.

改善实验室动物的生活环境可能比提高它们的待遇更有意义——它能使试验结果更加可靠.被囚禁的动物如果发疯,大量以测试动物行为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可能将因此作废.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让实验室动物死气沉沉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使各个实验室的条件一致、让试验结果更加兼容.但是由于有的动物似乎比其他动物更容易产生机动性重复行为,凯思琳怀疑枯燥的环境可能是动物行为试验结果变化无常的原因——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凯莱赫说:“我知道我看问题的角度与环保专家们确实有点不同.当我看到动物园中的动物时,我所看到的是动物的个体.我看它,我尊重它,我常常为此而感到阵阵心痛.曾经,它们龙腾虎跃,万类霜天竞自由.而如今,却被关在笼中,靠人施舍.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处,难道这就是动物饲养项目和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及动物血统保护计划的一部分吗?除非我们能认真反思主宰世界的人类的特权,能重新安排我们的资金流向并将我们繁多的目标合并,否则100年以后,我们将只有与囚禁起来的‘野兽’相伴.就像在美术馆里的艺术珍品一样,动物将生存在‘生命博物馆’里,结果会使人类处于精神上极度贫困的境地.”

更多的科学家们则认为:动物园也在面对现实,正如房地产推销商也懂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位置、位置、还是位置”,因此真正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是“栖息地、栖息地、还是栖息地”.野生动物将在那里的广阔天地里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生活,生活在它们自己的土地上.我们还来得及这样做.

——译据美国《世界野生动物》杂志

动物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动物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动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动物奇迹杂志

2、动物医学论文

3、动物医学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