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地政策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新土地政策背景下农旅双链 模式探究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土地政策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新土地政策背景下农旅双链 模式探究

叶春近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的乡村旅游各种弊端也在逐步凸显.要解决目前乡村旅游的问题,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但由于土地的分散、所有权的问题相对复杂,农旅产业结合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既没能很好的升级完善,也缺乏产业价值增值.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将促成两者产业链条深度融合、提档升级.

一、“农旅双链”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旅双链模式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进一步结合.具体是指农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两种产业链条互动发展的一种运作形式.它是农业和旅游业产业间的高度结合.和单纯的乡村旅游不同,农旅双链的结合,更侧重于产业链条间的深层次结合.两种产业之间,在产业布局、转型时,就相互渗透,利用各自的产业优势,找到彼此的契合点,三产带动一产,同时一产反哺三产,形成“1+1>2”的合力.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这种产业间的融合,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产业融合程度比较低

农旅产业结合良好的状态是:农业产业链依据地方特色,找准项目,呈规模化、集群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布局中,就集合进旅游的要素,深入挖掘旅游价值,促进旅游吸引物的丰富;旅游产业则主要完善要素,提炼特色,吸引游客,反过来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服务质量.两者互相融合、互为支撑.比如,法国的波尔多地区,以葡萄种植为基础,从葡萄的产业化种植、葡萄的采摘体验、葡萄酒的酿造到葡萄庄园的特色住宿整合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知名度很高、带动性也很强.类似的还有荷兰的生态农庄、台湾的乡村生态产业等等.

但在我国,一方面农业基础地位比较薄弱,再加上地形复杂,经济条件较落后,因此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并不高,传统的小户小本生产方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而旅游业则起步晚,市场化水平低下,同质化现象严重,对农业产业的提升作用体现的并不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

这里所提到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是指交通、水、电、气、通讯、排污等为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更主要的是指发展乡村旅游中所需要的公共停车场、游务中心、餐饮、住宿、通讯、厕所等基础条件.

农旅产业链条的结合以农业产业作为支撑,但作为旅游本身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也依然不能缺失.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地方搞乡村旅游,项目设计得很丰富,营销也做得很好,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却没有跟上.尤其是遇到游客较多的周末和节假日,不仅吃饭、住宿、停车都困难,连上厕所也成为问题.而游客走后,垃圾的处理也不够生态环保.既不利于留住客人,也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村本身的环境也有破坏.

(三)缺乏系统有效的规划

规划不够系统有效也是目前农旅产业链条结合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早期的乡村旅游建设者多数以当地农民、小业主为主要群体,投资盲目性和随意性都很大.大部分也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见利就上,导致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既缺乏对资源条件、市场诉求、周边竞合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规划,也缺乏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产品也缺乏特色和产业支撑.开发主导者重眼前,轻长远,导致农家乐千篇一律,景点景色处处雷同.

(四)缺乏区域间统筹调度

目前农旅双链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仍然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发展,家庭式占多数,稍微规模大一点的以村或镇为整体进行打造,很少有跨区域的合作.分散发展,不顾全局一方面会导致村庄土地使用不集约,土地使用浪费,项目引进重复,浪费了很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却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农旅双链发展的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增强了人们土地流转的意愿,有利于推动存量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对农旅双链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一)产业链条结合更加紧密

随着土地资源整合度的提高,将会给旅游业和农业之间的结合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式.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旅双链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大型的农业产业园区、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没有土地指标进行基础旅游配套设施,如:游客中心、物流中心、酒店等的建设问题.有了一定的可建设用地指标,依托农业的旅游业,在精细化、特色化、规模化上才能有进一步的提升和细化.

除此以外,用作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也才能逐步完善提升.发展产业的同时,维护农民自身利益.

而对于产业链条中的农业来说,由于受土地分散性的制约,农业规模性发展并不强,农旅产业链条的结合也比较薄弱.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放开以后,可以进一步整合资源,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规模经营.在农业开发的同时挖掘其中的旅游要素,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物.而规模化的农业旅游也将对新农村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为吸引旅游业的产业资本、投资资本进入农村形成助力.

(二)促进投资主体更加多元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流转后,不仅土地更加集中,可利用价值更高,其承包经营权也相应可以流转,那么资本的价值就可以衡量,并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本由个体人身依附转化为可聚集、可流转、可抵押的新形态.依托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乡村旅游资源,也就转化为一种可聚集、可流转、可抵押的资本.旅游资源的资本化,对投资界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比如:阿里巴巴集团,实德企业、联想集团等都已经跨界务农,纷纷将目光瞄向了农业市场,尤其是高科技信息化农业.已经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农业产业市场.

三、农旅双链结合的发展方向

(一)旅游元素将融合进一产的布局中,多方位渗透,形成新常态

最早的乡村旅游起源,目的单纯,方式简单.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多元化,休闲方式的深入,早期 “吃农家饭、睡农家床”或者“爬爬山、赏赏花、尝尝果、吃吃饭”的粗放型传统农家乐模式已经进入了瓶颈期,甚至会慢慢淡出市场.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立足一产发展情况,特色化、精品化的乡村旅游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而农旅产业在结合上,旅游的布局,也应该逐渐从衍生物变为主导,成为一产最重要的助力和推手.“早介入、早发展”在产业布局时就充分考虑旅游元素.比如,种植作物时,除了考虑地形地貌物种特征,还应考虑到它的景观性、体验性、市场性;农业加工时考虑品牌性,同时考虑如何将土特产品旅游化,将三产要素充分结合;本身有资源基础的,充分挖掘其独特性,参与性……

总的来讲,农旅结合下的旅游,不再仅仅是依托农业进行发展;而应该参与到一产的发展过程中.改变思路,转变角色.充分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特色多元.

比如:位于日本白川乡的合掌村,被誉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同时也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其成功原因主要就在于旅游景观与农业发展充分结合,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在保持农业不减产的同时,提高旅游价值.如:1.村庄按照园林的结构进行规划,房前屋后都用农作物或者鲜花进行装饰,既美化环境又让生产项目变为观赏点;2.农副产品变为旅游商品,游客在观赏同时品尝当地新鲜农产品,或能带有机农产品回家,就地消化农产品的同时减少运输及人力成本,惠及当地;3.真正发掘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体验活动.村民们把最常见的传统手工插秧,发展成边唱秧歌边劳作的方式,这也成为一种极富特色的观光项目,游客都可主动参与,体验劳动的快乐.日本合掌村的这种双渗透的发展模式对中国下一步的农旅产业链条的结合发展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加快农旅结合链条下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土地的集中,产业模式的改变,还可以促进农旅链条结合下的农业朝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一是横向的规模增加,主要是指拥有土地面积大、品种丰富、产品线长;二是纵向的规模,涉及产业从单纯的种养环节朝两端延长,贯穿整个农业产业链,从种苗业、加工业,一直延伸到流通环节,甚至到最后的消费环节,都有涉及.

链条的衍生就可以使得当地政府有针对性的引导农民根据当地土地性质、市场需求情况、产品推广性、景观性等各种要素选择有特色、有前景同时又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作物进行集中种植.打破以前只种植传统作物,广种薄收,经济效益低等农业上的壁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要素进行产业和资源的再次分配.不仅考虑农作物的市场前景也充分考虑旅游上的观赏性以及参与性.

此外,在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应尽可能的摒弃传统以“户”为单位进行种植的发展模式,将土地通过流转、租让等方式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的种植,这样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更有利于将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旅游要素.

四、结语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为农旅的结合发展,也为农村的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突破口.有了相对集中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让农旅双链的发展都有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和新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实现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到泛休闲农业产业化的产业模式升级,还能实现产品模式升级(从单一农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与土地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地产到休闲综合地产).

对于农业来讲,在开发形式上,资金吸纳上,政府导向上都有较大的改变.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和企业转向农业的同时,也让农旅结合的模式更加多元.

对于旅游业来讲,将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项目的开发,不仅可以优化出多种旅游模式,盘活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增加土地流量,保护耕地;更根本的,还能有利于显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土地政策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土地政策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土地政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形势和政策论文开头

2、政策论文

3、时事政策论文

4、大一形势和政策论文

5、形式和政策论文怎么写

6、形势政策论文格式